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脑袋的腕龙

腕龙的头部

腕龙的头部有别于其他恐龙,头部非常小,显得不是那么聪明,头颅骨有着非常密的小孔,主要作用是帮助减轻头部重量。它有长长的脖子,以便能够吃到树梢处的嫩叶。

蜿龙的口部较长,颌部结实并且厚重,牙齿呈竹片状,有利于咬碎植物。它的鼻子长在头顶上。恐龙化石上头顶上的丘状突起部位,就是它的鼻子。

腕龙的身躯

蜿龙身躯庞大,体长24米,重达80吨,相当于5头非洲大象的体重,可以看出它的身体过于笨重。

腕龙主要依靠粗壮的四肢来支撑身体,肩膀离地大约5.9米,而头抬高时,离地面大约有12米,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

由于它的前腿比后腿长,使得肩部高耸,而臀部很低,看上去身体向后倾斜,这与长颈鹿很相像。

腕龙的四肢

蜿龙主要靠四肢行走。前肢比较长,一个成年人的高度也只能够到它的膝盖。

后肢短粗,每只脚有5个脚趾,前脚的第一趾及后脚的前三趾,都长有锐利的爪子。

腕龙的生活方式

腕龙是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美国和葡萄牙地区。它们喜欢集体生活,并且经常成群结队而行。别看它们个子大,胆子却非常的小,食肉恐龙一来,它们就纷纷跑进水里躲藏起来了。

由于身体太重仅靠四足支撑,这样蜿龙行动十分不便,它们只好在有水的地方活动,靠水的浮力来减轻一些体重,同时也躲避食肉恐龙的袭击。平时,只有产蛋、转移到其他湖泊时才到岸上来。

据估计,腕龙一天要吃掉植物1500千克,相当于现在大象10天的食量,由此可见它的食量非常大。它在吃东西时,也从来不咀嚼,而是直接将食物整块吞下。待某一地区的食物不足时,它们就会集体迁徙寻找新的生存地。

产蛋与育子

腕龙在产蛋时从来不做窝,它喜欢一边走路一边产蛋,这样它产的蛋就形成了一条线。另外,腕龙不是一个好的母亲,恐龙蛋出幼龙后,它从来不去照看哺育。

两个脑袋之谜

腕龙是地球上出现过的体形最大、体重最重的恐龙之一。它前肢巨大,脖子酷似长颈鹿的脖子。它是当前有完整骨架的恐龙里个子最高的一个。

令人奇怪的是拥有巨大的身躯、很长的脖子的腕龙,却长着一个很小的脑袋。我们知道,头脑是指挥身体行动的“司令部”,脑量很少的话是不能协调身体运动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腕龙的中枢神经系统在腰部变大、膨胀,形成一个神经节,替大脑分管内脏和四肢的运动。也就是说,有一个巨大、强健的心脏不断将血液从腕龙的颈部输入它的小脑。

也有人认为,它也许有好几个心脏来将血液输遍它庞大的身体。这就是专家们所称的腕龙有“第二大脑”和“恐龙有两个脑袋”的来历。

偏食树叶之谜

研究表明,腕龙是草食性恐龙,它的主要食物是树叶。也许人们有个疑问,既是食草,为何又专吃树叶呢?这要从它的身体结构说起。

腕龙的肩膀离地就有5米多,当它的头抬起举高时,离地面大约有12米,这样就只有觅食高树梢的枝叶对它才方便。

但也有科学家认为它不会让脑袋抬举太久,因为那将会使血液很难输送上去,所以不排除会低头吃其他植物的可能。

趣味小阅读

腕龙的有效种分两类。第一类高胸腕龙是美国古生物学家埃尔默·里格斯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西部发现,于1903年命名。第二类长颈巨龙是德国古生物学家沃纳·詹尼斯在德属东非林迪市附近发现,于1914年命名。 WCaCeQgbjgtqLG7en3GsamqoWWuqElwSKDrqdhySRJ1gvub0h+QxQvVW1bvfdUa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