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历史沿革

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即1372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

嘉峪关人文气息浓厚,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嘉峪关一带开始繁盛,这里是羌、月氏、匈奴等关外民族的活动地。

六百多年来,嘉峪关走过了风风雨雨,从忧国忧民,虎门销烟的爱国英雄林则徐到抬棺出关,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嘉峪关雄风依旧。

(一)嘉峪关简介

嘉峪关,是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河西走廊最西一处隘口。

甘肃省西部已属于荒漠地区,河西走廊夹于巍峨的祁连山 和北山,包括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东西长达1000公里左右。

嘉峪关所在地一条古道穿行于祁连山麓的戈壁 和冲积平原上,古代“丝绸之路”即在此。

道路本已艰险,到了嘉峪山隘口处,狭谷穿山,危坡逼道,就更险厄。

嘉峪关踞此,形势非常险要。东通古肃州,即今酒泉,西有安西 。这条古道是古都长安和西域联系的纽带。

古代西域,初时仅指天山以南的新疆南部和东部,有许多在绿洲上发展的“城邦”,对内地汉族政权时附时叛。

明代万里长城沿线分布着许多关隘,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两座,一座是东端的山海关,另一座就是西端的嘉峪关。

而嘉峪关比起山海关犹有过之,所以嘉峪关是万里长城上的最大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

嘉峪关的环境也很吸引人。广阔的关城,横卧戈壁滩上,两侧城墙与山相连。巍峨朱色的城楼昂然欲飞,衬托着祁连山如玉的雪峰,美丽如画。

登城楼远望,万里长城似龙游于戈壁滩瀚海间,天晴之日,或可见海市蜃楼

城下戈壁滩上骆驼队的浑厚的悠扬的铃声,使人想起古代“丝稠之路”上的商队和旅行者,令人神驰!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距省会兰州776公里。西连石油城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公里。

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 自治县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公里,北枕色如铸铜的黑山,与酒泉金塔县、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和内蒙额济纳旗相连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

嘉峪关全市海拔在1412米~2722米之间,绿洲 分布于海拔1450~1700米之间,城市中心海拔1462米。境内地势平坦,土地类型多样。

嘉峪关的中西部多为戈壁,是市区和工业企业所在地。东南、东北为绿洲,是农业区,绿洲随地貌被戈壁分割为点、块、条、带状,占总土地面积的1.9%。

嘉峪关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均气温在6.7℃~7.7℃之间,年日照8000小时。自然降水量年平均85.3毫米,蒸发量2149毫米。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

嘉峪关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1个矿种,产地40多处,其中铁、锰、铜、金、石灰石、芒销、造型粘土、重晶石等为本市优势矿产。

镜铁山矿铁矿石总储量为4.83亿吨,现已建成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坑采冶金矿山。

西沟石灰石矿储量为2.06亿吨,为露天开采,年产量80万吨。大草滩造型粘土总储量为9800万吨。

嘉峪关邻近地区还有储量可观的芒销矿及可供开采的铬、锰、莹石 冰川石等矿藏。

讨赖河横穿嘉峪关境内,年均径流量6.58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净储量7.32亿立方米,年补给量1.64亿立方米,常年允许开采量为1.11亿立方米。

目前实际年开采量仅为0.46亿立方米,还有库容6400万立方米的大草滩水库作为工业用水的调节。

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44.6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尚富余25.2万立方米/日。

(二)嘉峪关历史

嘉峪关历史悠久,早在远古蛮荒时代,这里已经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先秦时,这里称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及西部、西方、河西三危地等。秦汉以前,这里为羌戎 所居,羌、戎为这里土著居民,秦汉之际,这里居住着月氏、乌孙和匈奴族。月氏就是羌族,乌孙即“戎”的转音。

实际上,最早乌孙原住张掖以西靠祁连山一带,月氏住张掖以东河西地区,到奴隶社会阶段,整个河西方被月氏独占,嘉峪关一带也属于月氏领地。

汉文帝前元四年,即前176年,匈奴逼迫月氏大部分退出河西,迁徙到伊犁河 上游一带,征服了那里的塞种人 ,留居下来,史称“大月氏”,而留在敦煌、祁连间的,史称“小月氏”。

自此,直到西汉中期汉武帝元狩二年,即前121年的五十多年间,嘉峪关一带为匈奴族驻牧地,故又称匈奴右地。

汉武帝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进军河西,这年秋天打垮了浑邪王,把匈奴残部追逐到玉门关外,西汉王朝将中原几十万人迁来河西酒泉等地居耕,于是这里的文明昌盛开始了新的一页。

西汉中期,汉朝设立酒泉郡,嘉峪关便属于酒泉郡管辖。

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嘉峪关便成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嘉峪关一带渐渐昌盛起来。

三国时期,酒泉郡归属魏国管,为凉州治下,仍为郡,嘉峪关一带在此时便是凉州领地。

从西汉设置酒泉郡,到北魏太延元年,即435年,均称酒泉郡,长官称太守。

隋文帝开皇三年,即583年,改酒泉镇长官称镇军,仁寿二年起,撤郡,仅存州、县两级,改酒泉镇为肃州,州的长官为刺史。此时,嘉峪关一带为肃州领地。

唐高祖武德元年,设置肃州,此时大唐日渐昌隆,丝绸之路复开,嘉峪关一带又称为往来商客的必经要道,繁华了一百多年。

唐代宗广德元年,即763年,酒泉被吐蕃 占领,并建“肃州千户府”,此后一直至唐宣宗大中五年,即852年的88年中,均被吐蕃所据。嘉峪关也成为吐蕃领地。

唐宣宗大中五年,张议潮率军反抗吐蕃残酷统治,唐庭册封为归义军节度使 ,嘉峪关一带为归义军领地。

唐朝末年,回鹘崛起西疆,逐渐向东扩展,肃州为回鹘占领,嘉峪关一带成为回鹘与中原王朝的战乱地带,日渐衰落。

北宋时期,西北为西夏国领地,嘉峪关一带成为西夏国土。西夏败亡之后,嘉峪关一带归蒙古。

1271年,蒙古改国号为元,设肃州路,长官称达鲁花赤。嘉峪关一带成为元朝领地。

明洪武五年,即1372年修筑万里长城,置嘉峪关。当时明征虏大将军冯胜看中嘉峪山西北麓的险要地势,选为河西第一隘口,开始筑城设关,以后经历一百多年时间扩建,才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

在明代,西部的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明弘治七年,吐鲁番贵族常来侵扰,明朝廷即令关闭嘉峪关,绝西域贡。

次年,巡抚许进出关人哈密巡视,指令当时的肃州兵备道李端澄主持修筑嘉峪关楼。

《敦煌杂钞》记有此事:“弘治仁年,以吐鲁番叛,闭关绝西域贡。弘治八年,巡抚许进出人哈密,吐鲁番邀去。兵备道李端澄构大楼以壮观,望之四达。”

嘉峪关楼在关城西门上,雄伟壮观,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罗城应是那个时期修建的。

清朝初年,嘉峪关为肃州领地。嘉庆时期,嘉峪关设置巡检。

民国时期,改肃州为酒泉县,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嘉峪关为酒泉管辖。

新中国成立后,置酒泉市,嘉峪关为酒泉市管辖。

1958年,伴随着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嘉峪关逐步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

1961年,嘉峪关关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965年,嘉峪关设市。

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

嘉峪关市是甘肃省唯一不设区也不下辖县市的地级单位,是我国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其他三个为广东省中山市、东莞市和海南省三亚市。

(三)嘉峪关长城边防

嘉峪关是明朝西部重要关隘,嘉峪关的军事防务历来受到明庭的重视,嘉峪关长城段更是重中之重。

长城自建立以来,就是为了战争攻防的需要,从早期的弓矢剑矛到后期的火器攻防,长城攻战的悲壮与惨烈共同演绎了长城内外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

长城戍守是保证长城沿线社会经济、军事、交通稳定有序的重要活动。

秦汉时,长城沿线都设边郡和诸部都尉,规定凡男子满23岁必须到边境当“卒”服役一年。

明代则沿长城建“九边” ,下辖各卫、所,常年拥兵驻守。

长城令牌是长城戍守的重要凭证。令牌,铜质,正面铸“令”字,背刻“永昌卫指挥使司夜训牌”字,左侧铸刻编号为“肃州捌佰肆拾伍号”,它反映了明代长城严格的守卫制度。

腰牌,即守卫牌,长14.5厘米,宽6.5厘米,厚0.5厘米,紫铜铸成。正面篆刻“守卫”二字,左侧刻“勇字贰仟叁佰贰拾号”。

背面刻“凡守卫官军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与者罪同”。这是明代洪熙元年改制的卫士悬牌。

猪蹄是敦煌汉代长城沿线的采集品,是汉代守卫边疆的士卒们生活的遗存之物,历时已2000余年,是极为难得的长城文物。

防御是长城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秦汉以来,长城防御就有一整套的防御技术和守备制度。守边士卒有战则战,无战则进行长城墙体的修葺,守备器械的维护和从事边防巡逻守望等活动。

转射是汉代城障女墙 上嵌砌的一种装置,可自由转动,能观察到城外110度视角内的地面,即可以观察敌情,又可以封闭射孔,比防敌方箭矢。

虎落是防御敌骑而埋于地中的尖木桩,木桩用火烧烤后更加坚硬,桩尖高出地面,令人望而生畏。天田是汉代长城防御的重要形式。在边塞烽燧外侧平铺细沙,“沙布其表,日视其迹,以知匈奴来入”。

守望士卒每日定时巡视天田,称为“日迹”和“画天田”。

嘉峪关关城戒备森严,“以武营把总司总启闭、掌锁钥、旗、鸣炮,日凡三次,声威甚壮。以文职巡检盘法,异言异服法出人最为严禁。”

明朝时期,嘉峪关属边疆重地,关门开放十分严格。直到清朝乾隆年间,嘉峪关虽属内地,但关城仍依旧例,经常闭关。

东来西往的客商,出城种地的农夫出人,受到阻隔。惟是有人出关,验证方可放行,人为地设置了障碍。

现在,嘉峪关城内还完好地保存着清康熙五十六年嘉峪关游击将军孙朝捷的关照印本。该关照印本为木制长方形,顶部为梯形,长20.5厘米,宽11厘米,厚2厘米,印本上刻着:

嘉峪关游府孙为给照事:今据车户一名运粮柳沟。于本月 日出关,交仓换照,赴关验放,如有冒名夹带运天逃人等入关者,查出定行严处不贷。此照。

康熙五十六年 月 日

关照印本中所说柳沟即今天的柳沟堡,在今甘肃安西县境内,距嘉峪关185公里,是通往新疆和敦煌的重要关口之一。

清朝康然年间,从内地大量往柳沟堡运粮,是供出师嘉峪关外西征准噶尔的军队食用的。

由于当时运粮的民夫甚多,书写关照很麻烦,就刻制关照印本,涂墨印成,只需填写某月某日,加盖印章即可生效。

关照印本的有效期为一年,孙朝捷的印本字已磨损,可想而知当时使用的次数肯定很多。

清乾隆三十七年,即1772年,陕西总督文缓上书《陈嘉峪关外情形疏》后,才将嘉峪关每日限时开放定为晨开西闭。疏曰:

嘉峪关本属内地,应请每日晨开百闭,以便农民、商贾前往关外,广辟田畴也。查嘉峪关旧例:每日将关门常闭,唯是有人出关,验照方得放行。

令仰赖圣威罩被嘉峪关外,拓地二万余里,安西以外设官安营,星罗棋布无异内地矣。乃关支循照旧例,仍行常闭。

凡有经过者,俱查验年貌询明姓名注册,方得开关放行,不免守候稽延之累。在关外立业垦田者,既愿招致亲朋;内地之力可种者,亦须相携出门,乃皆阻于一关,未免越趄不前。

应请饬令该地方文武各官,嗣后,将嘉峪关每日晨开酉闭,进关者仍行盘语,出关者听其前往,不得阻遏农民。将见携朋呼侣,自相招引,民户日增矣。

明朝初年,嘉峪关设兵备分司镇守,后改守备公署,再后设游击职。

但嘉峪关的游击称“铁牌游击”,一度曾管兵4200名,直至永昌卫。

明永乐年间,肃州设甘肃兵备道一员,肃州右参将一员,嘉峪关设领班都司一员。河西一地共设官军957人,镇守长城关隘104处。

明朝军制,肃州原有驻兵9788名,其中负责驻守嘉峪关的轮戍兵和充发军士共有170名,招募军士343名,后减至263名。

烽火制度产生于西周时期。秦汉时,烽火制度已发展得更加严密。一般的烽火制度是白天燃草叫“烽”,夜间点火叫“燧”。

“烽”以积薪为主要燃烟材料,“燧”则以苣为点火材料。明代的烽火制度中还有放炮示警内容,采取举烽、鸣炮并举的报警方式,如来敌人数500人以上,就举二烽、鸣二炮。

汉代烽火制度根据昼夜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信号标志、器具和燃放地点,但主要的是白天以烽烟为主,夜间以点燃举火为主。

汉代烽火信号有严格的规定,根据敌情的多少,分昼夜制定不同的信号制度,一般情况下是白天以举烽为主,夜间以点燃举火或积薪为主。

明代烽火信号在汉代烽火信号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以硫磺、硝氨、火药为助燃原料的号炮制度,根据不同的情景,举烽和鸣炮次数有相应的规定。

塞上烽火品约,即边塞上的烽火制度,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破城子。汉时中央政府颁布烽火制度,其中中央颁布的制度叫品,郡县颁布的制度叫品约。

长城攻战是中国历代民族政权巩固发展和兴亡更替的直接手段,每个朝代为了自己的政权稳定和扩展疆域经常性的都要参与到战争之中。

长城攻战除军事实力的强弱外,重要的是军事武器的优劣对比。其中传统兵器主要有弓、驽、抛石、矛、刀、剑等。

火器则开始于两宋时期,火药的运用使战争更加残酷壮烈。明代火器在军事防御中作用十分巨大,当时就有“河西火器雄甲天下”之誉。

明代各个重要军镇都装备着各种火器,主要是各种火炮、火枪。今天,我们在嘉峪关关城仍然能看到明永乐七年所铸造的铜炮。

永乐铜炮用青铜合金所铸,长55厘米,重15公斤,铜炮分为炮筒、药腔和炮尾三个部分。

铜炮尾部刻有“奇字壹千玖百叁拾叁号,永乐柒年玖月日造”的记号,看得出来当时铸造的规格和制度都很严谨。明代嘉峪关还设置过文职巡检。

清朝早期,关外环境不稳,嘉峪关常设守备等员。康熙三年,改设游击兼辖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

乾隆年间,嘉峪关设游击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马步战兵卒二百八十名,守兵一百四十四名。

嘉峪关城连同野麻湾堡、新城堡马、步兵各五十名,及所辖三十九座墩台戍卒,总数大约八百人左右。

清末至民国以后,随着新疆局面的日渐平稳和安定,嘉峪关逐步失去了它固有的战争防御工程体系作用,防御力量逐渐削弱。到了民国年间,嘉峪关守兵一减再减,不足四十人。

(四)林则徐嘉峪关留赋

嘉峪关自从正式建关之后,风风雨雨过了四百多年,从明朝初年的巍峨雄壮到了清朝晚期的千里赤贫。这个时候,嘉峪关迎来了它落成后第一位名誉千古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生于1785年8月30日,福建省侯官人,自幼聪明好学。

嘉庆十六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

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道光帝令各地督抚各抒己见。

林则徐当时为湖广总督,他坚决支持黄爵滋的严禁主张,提出六条具体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成绩卓著。

八月,林则徐上奏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警告:“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九月,林则徐应召进京,在连续八次召见中,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十一月,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

入广州之前.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

道光十九年正月,即1839年3月,经过两个月的旅程,林则徐到达广州。

成千上万的人挤满了珠江 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

3月19日,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

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奴极其复杂的局面。

林则徐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到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黄浦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

但是义律是一个十足的大流氓,面对林则徐的命令,出尔反尔,采取无赖、讹诈、欺骗、撒谎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

通过采取撤买办工役、封索商馆等正义措施,经过坚决的斗争,林则徐终于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1839年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一年,也是林则徐一生中最辉煌的岁月。

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

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林则徐在广州禁止鸦片的过程中,意识到英国会发动侵略战争。为了战胜敌人,需要知己知彼。

林则徐经过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变敌人的长处为自己的长处,即魏源归纳阐述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于是林则徐亲自主持,组织翻译班子,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一种“参考消息”。

为了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

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地理的书。

林则徐还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其中一条规定:“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权利。”说明中国禁烟完全合乎《国际法》。

在军事方面,林则徐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他专门从外国买来200多门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

为了改进军事技术,林则徐又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

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

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一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

1839年下半年,林则徐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道光帝盲目骄傲,下旨停止英国贸易。

1840年1月5日,清廷授林则徐任两广总督。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攻粤闽未逞,改攻浙江,陷定海,再北侵大沽。道光帝惊恐求和,归咎林则徐在广东“办理不善”,屡次下旨斥责。

9月,林则徐被革职,留粤备查问。新任总督琦善到达广州,与林则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胁利诱下,擅自签定割让香港,赔偿烟价六百万元的《穿鼻草约》。但他却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林则徐。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林则徐忍辱负重,在赴戍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1842年10月11日,长途跋涉的林则徐经过嘉峪关。当林则徐乘坐的马车吱吱呀呀刚出关口,厚重的城门就在他身后砰然关闭。

林则徐沿着戈壁荒滩向新疆伊犁默默行进。此时,无限悲怆的林则徐写下了《出嘉峪关感赋》四首。

其第一首为:

严关百尺界天西,

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

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

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

回看只见一丸泥。

第二首为:

东西尉侯往来通,

博望星槎笑凿空。

塞下传笳歌敕勒,

楼头倚剑接崆峒。

长城饮马寒宵月,

古戍盘雕大漠风。

除是卢龙山海险,

东南谁比此关雄!

第三首为:

敦煌旧塞委荒烟,

今日阳关古酒泉。

不比鸿沟分汉地,

全收雁碛入尧天。

威宣贰负陈尸后,

疆拓匈奴断臂前。

西域若非神武定,

何时此地罢防边。

第四首为:

一骑才过即闭关,

中原回首泪痕潸。

弃繻人去谁能识,

投笔功成老亦还。

夺得胭脂颜色淡,

唱残杨柳鬓毛斑。

我来别有征途感,

不为衰龄盼赐环。

林则徐怀着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淋漓尽致的描述了嘉峪关的雄姿。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中以第三首最为传神,运用的典故也最多。

第三首首联中的“敦煌旧塞”指的是汉玉门关和阳关 。这两句的意思是,汉代的玉门关和阳关早已被委弃于荒漠孤烟之中,古郡酒泉的嘉峪关代替了阳关,成为今日东西交通的咽喉要冲。

诗人这是暗喻嘉峪关在西北边防和东西方交通中的重要意义。

颔联用了“鸿沟”的典故,说嘉峪关虽为重要的关隘,但不像鸿沟那样把国土分裂为敌对的楚汉两边,而是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把关外沙漠地带完全收入了祖国的疆域。

句中“尧天”,指三皇五帝时期帝尧的天下,当时的中国为清王朝,这里是对清王朝的美称。

“不比”“全收”相互照应,形成对比,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再次点明嘉峪关在新历史条件下所发挥的更为巨大的作用。

颈联连用两个典故。“威宣贰负陈尸后”,是说汉朝的声威宣扬于西域,是在贰师将军李广利兵伐大宛 以后。

《汉书·李广利传》记载,太初元年,汉武帝派李广利伐大宛,不克,士卒生还者十不一二。

断臂,语出《汉书·武帝纪》:“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隔绝匈奴、南羌,断匈奴右臂。”

这两句互文见义,通过追述汉武帝于元狩二年派遣霍去病两次进军河西,收服浑邪王,断匈奴右臂和李广利两次征伐大宛等历史事件,表达对古代英雄业绩的向往之情和加强国家边防、抵御外侮的愿望。

最后两句承接上文,总结历史经验,西域若不是由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和霍去病、李广利等能征善战的将军开拓、平定,这里何时才能罢兵息战呢?

曲折地表达出诗人自己虽然身被流放西北边疆,依然心系东南海防的拳拳忠心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神武,对汉武帝的美称,借以表达对一代英主的向往之情。

《出嘉峪关感赋》其三全诗用典较多,却不感晦涩拗口。楚汉相争,以鸿沟为界对峙,汉武帝派遣霍去病断匈奴右臂,李广利伐大宛等典故,增加了诗歌的容量,让历史题材为现实服务,在曲折变化中深刻地表达出自己难以直言的隐旨。

在英国侵略者倾销鸦片、在我东南沿海引燃战火的严峻形势下,必须坚决予以抵抗,反对投降求和、丧权辱国的行径,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主权。

垂暮之年远谪关外的林则徐此刻不盼朝庭召还,依然在为国事忧心忡忡!

明清时期的酒泉诗歌,虽然也不乏可圈可点的佳作,但极少进入后世研究者的视野。

而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却是一个例外。不仅被多种注本所选录,而且其中第二首还曾被一代伟人毛泽东手书。

因诗中出现“崆峒”二字,毛泽东手迹被平凉人刻石立碑,视为崆峒山“镇山之碑”,还在《甘肃日报》发表新闻《毛泽东大笔写崆峒》。

其实,诗中“崆峒”与平凉无干。林则徐自幼勤奋好学,涉猎颇广,《元和郡县志》他是读过的。

该书“肃州福禄县”下记载:“崆峒山,在县东南六十里,黄帝西见广成子于崆峒……并为此山也。”

《括地志》也有记载:崆峒山“在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明朝万历年间所修《肃镇华夷志》和清乾隆二年修《重修肃州新志》也都沿用了这一说法。林则徐在这里使用“崆峒”,显然是代指祁连山的。

诗本来是写嘉峪关的,嘉峪关人自然不甘落后。2001年,有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要求在景区制作毛泽东手书林则徐诗碑,并获落实,成为《出嘉峪关感赋》流传的一段佳话,亦足见其影响之大。

(五)左宗棠抬棺出关

一百多年前,泱泱大清,命悬一线,为什么会是一位老人力挽狂澜?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为何要挺身跃马,抬棺出关?关楼巍峨,关城沧桑,见证了大清国怎样一段中兴史?

1880年,中国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大军出发,一口为生人做好的棺材在前面鸣锣开道。

那么制作这口棺材的人是谁?他要去的地方又在哪里?为什么这位老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毅然挺身跃马,抬棺出关呢?

这是嘉峪关外城东门外一颗百年古木,人称左公杨,据说就是一百三十年前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的部队所植。

那位抬棺出关的老人就是这棵百年古树的栽种者——时任大清国陕甘总督兼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的左宗棠。

古树旁的道路,也就是左宗棠所开辟的3000里陕甘大马路的一部分。

陕甘大马路东起陕西长武,西到甘肃嘉峪关,后又延伸至新疆。而新疆就是左宗棠此次抬棺出关进发的方向。

在此之前15年的1865年,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入中国新疆,悍然成立伪“哲德沙尔汗国”,开始对新疆百姓进行奴役统治。

6年后的1871年,沙皇俄国又出兵占领中国伊犁地区,“设官置戊,开路通商。”宣称中国伊犁永远归属俄国管辖。

与此同时,英国也对新疆窥伺已久。

而此时没落垂危的大清王朝,内乱未平,又外患频繁——新疆不保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左宗棠离开北京,踏上了西行收复新疆的征程。

明朝时期,嘉峪关已经是前方的国门了。今天,长城沿线依旧高高耸立着报警的烽燧。令我们奇怪的是,为什么在每一座大墩台下面还有几座小墩台呢?

原来,这六个小烽火台也是报警通讯用的,它全部是用黄土夯筑的,主要目的是给沿线的军事要塞发警告,报警能够清楚一些。

因为在大烽火台上如果放烟火的话,无论放几堆在远处看都是一堆,目标不是太明显,而在它的旁边修了小烽火台以后,在远处看着是几堆就是几堆,非常清楚。

这也是清代长城防御不同于明代的地方。清朝时,长城不再是清王朝的边防前线,所以长城上烽燧的设置距离明显远了,于是人们便想出在大墩台下面修建小墩台来标示烟火数目从而精确报警的办法。

新疆沦陷,使得嘉峪关所处的河西地区又一次成为边塞前沿。是海防重要还是塞防重要?新疆要不要收复?清廷朝野引起了一场争论。

直隶总督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

李鸿章甚至说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公开主张放弃新疆大片国土。由于李鸿章地位显赫,一时“停兵撤饷”之声充斥于朝廷内外。

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十分气愤,立即上奏陈述自己的意见,他指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而当务之急则是立即出兵收复新疆。

“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停兵节饷,于海防未必有益,于边塞则大有所妨。”

“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联,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

左宗棠还说,从历史上看,“周、秦、汉、唐之盛,奄有西北,及其衰也,先捐西北,以保东南,国势浸弱,以底灭亡。”

新疆问题如现在得不到解决,终“必折入俄边,而断送我肤疆……”“关外一撤樊篱……虽欲闭关自守,势有未能”“宜以全力注重西征,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

左宗棠的观点得到了朝野上下越来越多的支持,赞其“议论之精,堪称为当今中国第一人。”

左宗棠的主张还得到对朝政有重要影响的军机大臣文祥等人的支持。

对于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的建议,慈禧太后心里没底,询之于左宗棠:“需时几何?”

左宗棠答曰:“剿抚兼施,一了百了,得五年时间。”

慈禧太后对左宗棠的“一了百了”四字十分欣赏,对左宗棠敢於承担责任的勇气尤为赏识,西征之事遂得以确定。

1875年5月,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从而使左宗棠掌握了筹兵、筹饷和指挥军队的最高指挥权。

对左宗棠这位汉族官员的这种任用,打破了清朝政府以往统辖新疆的最高指挥官都是满族官员的惯例,表明了左宗棠在清政府心目中的地位。

1876年,左宗棠来到了嘉峪关。

“天下第一雄关”,这是悬挂在嘉峪关光化楼上的一面牌匾。嘉峪关自古就有“雄关”美誉,有竖立在关城外由清朝嘉庆年间肃州总兵李廷臣题写的“天下雄关”碑为证。

左宗棠来嘉峪关视察,他的眼睛里面看到的嘉峪关,西长城城墙垮塌,开了四个大的豁口,车马可以随便走。这一个镇西楼已经有倾斜,破烂不堪。

目睹嘉峪关关楼破败、城墙垮塌,左宗棠痛心良久,眼前的情景何偿不是整个大清帝国的缩影呢?

一百年前大清还是鼎盛的天朝大国,如今却是内忧外患,濒临崩溃的边缘,左宗棠深感匡扶社稷、挽狂澜于即倒,重任在肩。

当时左宗棠进军新疆,嘉峪关是他的必经之路,而且嘉峪关也是他的后勤支持、军队运动的必须经过的道路。

如果嘉峪关被切断了,就会有很大的麻烦。所以对嘉峪关来讲,左宗棠很重视。

明长城东西绵延万里,跨越不同的地形地貌。往往是就地取材。河西地区自古少雨,所以这里的长城都是夯土而成。当年嘉峪关的军民就是用这些修筑了西部长城。

左宗棠一道命令,嘉峪关和附近的长城得到重修。等他再次到来的时候,嘉峪关又重现雄关风采。

左宗棠情不能自已,手书“天下第一雄关”,刻匾悬挂在嘉峪关城楼上。从此天下第一雄关美誉便流传开来。

雄关既修,军心大振,一场收复新疆的战争即将打响……

这是万里长城的第一座墩台,建筑在嘉峪关城南7公里的讨赖河大峡谷岸边,这里才是明代万里长城的真正起点。

讨赖河大峡谷自古被视为阻挡游牧民族骑兵的天然屏障,不可逾越。所以,长城修到这里便完成了它的使命,接下来便是长城与深谷相连,向南延伸至祁连山,从而扼守住河西走廊的门户。

今天嘉峪关人还在昔日左宗棠依据讨赖河天险驻兵的地方重建了这座古兵营。辕门、帐篷还有各种攻防武器,一如当年的模样。

落日余晖下,左宗棠来到嘉峪关,就这里作为西征新疆的大本营。在这里,左宗棠一呆就是四年,紧张筹划进军之策。

当时左宗棠主要思考用兵新疆的四大困难,即兵、饷、粮、运。

这四大困难中,筹饷难于筹兵,筹粮难于筹饷,筹转运尤难于筹粮。而“粮、运两事,为西北用兵要着。事之利钝迟速,盖全系于此”。

新疆本身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左宗棠实行缓进急战的战略决策。

所谓“缓进”就是要用一年半的时间调集军队,操练将士,筹措粮饷,创造好出战必胜的一切条件。为此,左宗棠对自己的主力湘军进行整编,汰弱留强。组成了三支精锐之师,共约六七万人。

如今的古兵营,曾经就是当年将士们摩拳擦掌,枕戈待发的演武场。

黄草营,顾名思义,就是当年镇守嘉峪关部队的驻地之一。今天我们从长城上俯瞰这片绿洲,可以清楚地辨认出这里的确也是当年部队屯田的地方。

左宗棠平定新疆,十万兵马所需粮草是个大问题,如果全靠内地供应则运输成本太高。

左宗棠根据河西地区自古就有屯田的传统,实行了内地筹粮与当地屯田相结合。

仅1876年就收获粮食五千一百六十余石,可以解决西征军半年军粮所需。

如今嘉峪关村的老人,还能讲出老辈人传下来的左宗棠在这里拔罂粟,种粮食的故事。

据说左宗棠来的时候,嘉峪关大面积都种植鸦片,左宗棠就把鸦片推翻,领导大家种小米、种棉花、种粮。

当年左宗棠为了保障入疆部队的军需给养供应才修了陕甘大马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许左宗棠想为后人留下点什么,才又在道路两旁遍栽杨柳。

如今,嘉峪关人从几十公里外运来土壤,又从雪山上引水灌溉,才努力营造了嘉峪关市城区的这片绿地和湖泊。

遥想130多年以前,只能靠人背马驮,茫茫戈壁上,左宗棠栽树又是何等不易!

1876年8月,清军一举收复乌鲁木齐,11月,收复玛纳斯城,光复天山北路。

第二年秋,左宗棠命部队驰骋2000余里,长驱西进,收复了南疆八城,阿古柏服毒自杀。

南疆各族人民也纷纷拿起武器配合清军作战,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左宗棠的部队收复除伊犁以外的全部新疆,真正做到了“速决”。至此,西征大捷。

然而,接下来摆在左宗棠和清政府面前的问题,就是被沙俄占领的伊犁地区又该如何收复呢?

1878年,清政府派崇厚为全权大臣,赴俄谈判收回伊犁问题。

崇厚怯懦无能,在沙俄的威胁下,与沙俄签订《交还伊犁条约》,仅仅收回了伊犁一座孤城,却要中国偿付兵费500万卢布。

割让霍尔果斯河以西及伊犁南境的特克斯河流域的大片领土,增辟陆路通商路线,在蒙古、新疆免税贸易等。

消息传来,朝野哗然,纷纷谴责崇厚卖国。左宗棠听说之后,气得呕血,再次上书,坚决要求收回全部领土。

清政府遂将崇厚治罪,改派曾纪泽前往俄国再次谈判,同时授命左宗棠做武力收复伊犁准备。

1880年5月26日,左宗棠率领所部亲军,出嘉峪关,抬棺出征,进赴哈密。

在日后的书信中他写道:“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即使“老死西域”,也在所不惜。

行舟在嘉峪关的东湖,湖光山色,碧波千顷。但在古代,这里却是塞外荒蛮之地。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组大漠群雕可以反映古代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辛与苍凉。

左宗棠,本是生长于江南灵山秀水的一届书生。老来却披荆斩棘、转战南北,后来又在大漠戈壁的肃州一呆就是四年,到他抬棺出嘉峪关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岌岌可危了。

在左宗棠全集的家书诗文卷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他说“我年逾六十,积劳之后,衰态日增。”

左宗棠多次说过“我不希望能够生出玉门”,意思是说我要出了嘉峪关,可能就回不来了。

左宗棠形容晚年的心境,他说:“所虑者,惟国事,所忧者,晚节也。”

令左宗棠欣慰的是,清廷再一次采纳了他的建议,就是以武力作后盾,重开与沙俄的谈判。

时年左宗棠68岁,这在古代已经是高龄,真正的年近古稀。但为了给前方曾纪泽的谈判增加砝码,他毅然抬棺出征。

抬棺出征,它给全世界的人,不管是给英国人也好,给俄国人也好,还是给中国人也好,都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震撼。

抬棺出关,那意思就是说我左宗棠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我将丧身、葬身疆场。我们不希望战争,但是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我们不惧怕战争。

而在左宗棠抬棺出征的时候,他应该想到一个人。37年前,也有一个人曾经从这里出关,一步一回头,奔向茫茫西域。他就是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眼中的嘉峪关,庄严肃穆,凛然不可侵犯。一边是严关百尺,一边却是国家风雨飘摇。

林则徐真的遗憾:如果泱泱大清能像这雄关巍峨该有多好?但他眼前却是渺茫一片,前途不可知,命运不可知……

左宗棠与林则徐有着很深的渊源。让时光倒退31年,当左宗棠还是一名私塾老师的时候,1849年,林则徐从云贵总督任上乞病还乡,行至湖南湘江时召见了当时已经名声在外的左宗棠。

林则徐住的那个店前,有一条小的河沟,结果当时左宗棠太急了,又是晚上去拜见,一下子就掉到河沟里头去了。

林则徐看到以后就乐了,说:“哟,这就是你送给我的礼呀?”

林则徐晚年经常讲一句话,说将来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这次湘江之会,林则徐将自己苦心孤诣搜集的所有新疆资料送给左宗棠,而且是拜托给左宗棠。

林则徐说中国的未来,将会有两种对手,一种对手来自海上,一种对手来自内陆。

在林则徐眼里看来,来自海上的敌人或许能有人防,有人能打得过。但是对付来自内陆的敌人,在当时的林则徐看来,就非左宗棠莫属。

当37后,左宗棠步林则徐之路再度出关的时候,他应该会想到这位在弥留之际还上书朝廷举荐他的忘年之交,林则徐。

相比37年前林则徐出关时对国家和个人命运不可把握的那种悲凉,左宗棠出关则是何等的悲壮!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同一地点,两位英雄。同是出关,两种心境,错位了的历史时空应该挡不住左宗棠与九泉之下的林则徐惺惺相惜……

嘉峪关至今留有一块募建同善堂碑,碑文记载了嘉峪关军民救助和安置左宗棠部队平定西域、巩固边防伤亡战士的情况。足见左宗棠和西征军深受嘉峪关百姓爱戴。

左宗棠抬棺出关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当时正陷入与土尔其的战争泥潭不能自拔的沙俄,看到虚张声势已然不能奏效,慌忙让步。

说起来,这中间还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当时朝廷怕左宗棠捣乱,担心左宗棠阻挠曾继泽签订合约,特意把这个左宗棠从西北又调回这个中央。

结果清廷的这个行动被俄国人知道以后,俄国人做出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判断。

沙俄误以为左宗棠“抬棺出关”上任仅三个多月,就又秘密回京,其间必有阴谋,多次向曾纪泽打听是否朝廷调左宗棠回京的目的是调集更多的军队来与沙俄开战?

焦虑不安之后,沙俄便一反常态,急如星火般多次催促曾纪泽赶快签约。

如果曾纪泽当时知此内幕的话,在谈判桌上再坚持几天,说不定沙俄吐出来的东西会更多一些。可见沙俄当时对左宗棠怕到了什么程度!

1881年,双方签订《中俄改定条约》,新条约终于把特克斯河上游两岸一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重又要了回来。

这无异于虎口夺食,从这一点来说,改订条约与原条约有着本质的不同。

至此,左宗棠作为收复新疆的首功之臣,成为继林则徐之后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位民族英雄。 Qg6vzQCtlkRlW167Jw0ZCGhCTiM91EPjore1+o7n7ZFnWZVTGCUkL88D+NWZZLt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