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汉江流域的人类祖先
——郧县人

■女性直立人塑像

“郧县人”即湖北省郧县发现的两具头骨化石,是我国的直立人化石。两具头骨化石都保存了完整的脑颅和基本完整的面颅,其中2号头骨是我国唯一一块人类祖先“直立人”阶段保存最为完好的整块头骨化石。郧县位于我国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上游,秦岭巴山东延余脉褶皱缓坡地带,史称:

五丁於蜀道,

武陵之桃源。

“郧”本是乡的名称,置关于乡,称为“郧关”。郧县于是因为“郧关”而得名。关于郧县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

■古人类生活画面

很久以前,郧县这地方还叫不出什么地名,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间清平,日月安宁。

谁知好景不长,有一天玉皇大帝不知为什么大发雷霆,刹那间天空雷电交加,狂风骤起,山摇地动,整个宇宙天昏地暗,似乎世界的末日到来了。

玉皇大帝 全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历御万道无为通明大殿昊天金阙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简称“玉皇”或“玉帝”,俗称天公、玉皇上帝、老天爷等。他是我国最大的神祇,为众神之皇。在中华文化中,玉皇大帝被视为宇宙的无上真宰,地球内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最高统治者。

狂风过后,一块巨大的陨石从天而落,刚好落在郧县和郧西的交界处。落地后的陨石分阴阳两面,阳面就称为“陨阳”,后来就成了郧县;而陨石阴面所指又恰是“陨阳”之西,所以称为“陨西”,也就是后来的郧西了。

阴阳 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在春秋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

伴随陨石落下的陨石雨,都被烧成红色土壤,在郧西县城东临的山冈上,都是一片黑红色土岗,据说就是因为陨石雨所造成的。

当陨石从天空坠落到地面后,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正当人们猜测这块石头的来历时,一位老者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他说:“这块石头可不简单哪,它一定是不愿意忍受天庭清规戒律,得罪了玉帝而被贬到人间来的神石,这地上的陨石和天上的陨石可不一样,应该有所区别。我看这样吧,把这‘陨’字左右两边换个位置,还念‘陨’,我们这个地方就叫‘郧阳’吧!”

从此,“郧”便成了地名专有名词。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觉得“郧”念yǔn字拗口,根据地方的语音规律,逐渐形成了郧yún的读音。

郧县地形由南边境向中部汉江沿线倾斜,形成峪谷与盆地相兼地貌,汉江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将全县分割为江南、江北两大部分。县境大部为山地,平均海拔高度为500米,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我们的祖先在这块风景优美的土地上生息、繁衍。

■郧县人头骨化石

最初,在郧县梅铺村沟龙骨洞发现的古人类牙齿化石是4枚人牙,有上内侧门齿、下外侧门齿、上第二前臼齿和上第一臼齿,都是左侧的。总的形态与周口店北京人的牙齿相似,只是尺寸要大些。其地质时代有可能提前到早更新世。

和牙齿化石一起,还有打制石器及20多种动物化石,这些动物化石一部分属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还有距今100万年至60万年的更新世的桑化鬣狗。这些都说明,郧县猿人的年代早于北京猿人和蓝田猿人,或许属于早期直立人范围。郧县猿人洞因此成为我国第五个发现猿人化石的地方。

根据发现的两件郧县人头骨特征,他们属于直立人类型,被正式定名为“郧县直立人”,简称郧县人。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化石大致距今100万年至80万年左右,其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堪称汉江流域的人类祖先。

汉江 又称汉水,古代称沔水,楚人以汉江上游丹阳为起点,取威定霸于春秋战国,开疆拓土,先后统一了50多个小国,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建功立业,而且确立了其文化的历史地位。汉江下游江陵一带有20代楚王建都。楚纪南故城,为当时南方第一大都会,被誉为“南国之壁”。汉江也是汉朝的发祥地。

两件“郧县人”头骨化石标本空前地完好,它们对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郧县人头盖骨复原塑像

据推测,1号头骨:25岁至45岁,女性;2号头骨:25岁至45岁,男性。而且那时已有分工,男性狩猎,女性采集、渔猎和用兽皮做衣服。

郧县猿人的发现,其意义可与北京猿人第一个头骨发现的意义相比。在郧县人文化层共发现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等石器241件,以及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的砾石,并出土类似手斧的两面器。与人类化石伴生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且头骨、下颌骨完整者数量之大是其他遗址不多见的。

石核 也称砾石石器。从砾石或石材上打下石片,以剩下的石核作为工具来使用。我国曾出土的三棱大尖状器系从两面或三面交互打击加工成形的。习惯上把两面刃的砾石石器称为敲砸器,单面刃的称为砍砸器,在砾石周缘加工,则成为圆形的石球,但以上的用途分工并不明显。

■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

郧县人化石及其文化的发现,对人类进化具有重要价值。郧县人的年代非常古老,甚至与蓝田人的年代相当,但郧县人化石体质上却显示出许多早期智人的特征,从而对直立人与早期智人的发展关系以及南北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经测算得出,“郧县人”的脑量值,接近“北京人”的平均值,这进一步证明了“郧县人”可能处于比较原始的直立人阶段。

遥远的史前年代,这里水草丰美,大量动物生存其间,其中有较为温驯的有蹄类动物也有凶猛的食肉动物,郧县人在这里制造石器,繁衍生息。

种种迹象表明,“郧县人”应该已经具有了狩猎行为,他们用大的砾石做一种很好的砍砸器,对猎物进行切割或用于敲骨吸髓,这些活动也促进了他们大脑的发育。

砍砸器 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形体较大,形状不固定的工具,器身厚重,有钝厚曲折的刃口,可起到砍劈、锤砸和挖掘等多种作用,因而可以用于砍树、做木棒、挖植物块根、砸坚果等工作。将砾石或石核边缘打成厚刃,用以砍砸。常见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

哺乳动物大多为食草类,说明那时人类是选择性狩猎。动物化石保存非常完好,甚至连脚趾都看得到,说明其埋藏环境很好。石器与骸骨一同出土,说明这是人们打造石器,分享猎物的第一据点。

手斧的打造过程不同于一般石器打制,它需要一定的击打技巧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对称和美学的萌芽,所以手斧为人类智慧发展的标志性器物。

石器 是指以岩石为原料制作的工具,它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盛行于人类历史的初期阶段。从人类出现直到青铜器出现前,共经历了二三百万年,属于原始社会时期。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也有人将新、旧石器时代之间列出一个过渡的中石器时代。

郧县人化石只有头骨,没有下颌骨与肢骨。推测可能是动物将其身拖进巢穴,不带走不易食的头;或者因为肌肉烂掉,关节之间脱离,由于洪水、山洪、刮风、下雨,被上涨的水冲走。

■古人类正在打制石器场景

■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

自“郧县人”头骨化石被发现后,人们一直在寻找比较理想的复原方法。“郧县人”头骨已被挤压变形,脑腔内的软物质已被坚硬钙质胶结物替代,这些都加大了对头骨观察和测量的难度。

如果采用模型切割法,就只能复原断裂错位的骨片,对变形部位无法复原。后来使用了超快速高档螺旋仪,对“郧县人”头骨进行扫描,总共扫描了255个层面,并运用扫描资料进行头骨图像的二维和三维重建。

在此基础上,选取亚洲晚期直立人中的“爪哇人”和“北京人”作为复原研究参照标本,从纵、横两个方向对“郧县人”头骨复原的弧度进行控制。

随后,对头骨进行复位、矫形、修复,将碎裂错位的头骨片进行复位,将被挤压变形的头骨片加以校正,对缺失的部分进行了修补,成功地复原了“郧县人”头骨化石。

■出土的石器

郧县人的发现,改变了人类起源非洲的传说,“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它向世界宣称:古老的汉江是汉民族文化的摇篮;古老的“郧县人”是我国人民的伟大祖先。

阅读链接

1975年,文物人员于湖北郧县梅铺杜家沟的龙骨洞发现牙齿化石;1989年5月。郧阳地区博物馆组织全地区文物干部进行文物补查。

1990年,由湖北省考古所、郧阳地区博物馆、郧县博物馆联合进行了试掘工作,又发现第二件头骨化石,编号为2号头骨化石。以后又接连两次进行了发掘工作,获取了大量的伴生动物化石和数百件石器。

郧县南猿定名后,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及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国内外公布了这一重大成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报》《文物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国内新闻单位先后作为重要新闻报道了这一消息。《科技日报》把这一发现列为1989年我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Se8aK/XJFfaQY9J5MT+saSDqYpMQ0yo11EqNLZubSXLmFLM0jB1G1W+HIvi6qjZ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