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感人肺腑的丛台故事

■武灵丛台北侧的七贤祠

丛台北侧有座七贤祠,是为纪念战国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李牧和赵奢而建立的。

韩厥 生卒年不详,他是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始为赵氏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他一生侍奉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五朝,是优秀而又稳健的政治家,公忠体国的贤臣,英勇善战的骁将。

这“七君子”的动人事迹,在《史记》等史书里均有记载。

其中“三忠”为救赵氏孤儿舍身忘命的动人事迹最为有名,“三忠”分别指的是韩厥、程婴和公孙杵臼。

事情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当时奸臣屠岸贾陷害忠诚正直的大夫赵盾,一夜之间,赵盾的儿子赵朔及其弟赵同、赵括、赵婴齐等一族男女老幼共计300余人倒在血泊中。

■七贤祠内的“程婴救孤”故事壁画

仅有赵朔已有身孕的妻子庄姬,躲藏在宫中,因为是晋景公的姑姑,以公主的身份才得以幸免。

忠臣程婴深知赵家冤枉,以替庄姬公主医病为名,夜入深宫,待公主分娩后,将婴儿赵武藏在药箱内,逃出宫门。守将韩厥见程婴一腔正义,十分敬仰,放走程婴和赵武。

赵武 春秋时晋国卿大夫,政治家,外交家,为国鞠躬尽瘁的贤臣。其名称“赵武”,世人尊称其“赵孟”,史称“赵文子”,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晋成公外孙。春秋中期晋国六卿,赵氏宗主,赵氏复兴的奠基人,后升任正卿,执掌国政,力主和睦诸侯,终促成晋楚弭兵之盟。

屠岸贾追查不到赵氏孤儿的下落,气急败坏,宣布要把全国半岁以内的婴儿全部杀光。

为了保全赵氏孤儿和晋国所有无辜的婴儿,程婴与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商议,用假象瞒骗屠岸贾。

程婴含泪采取了调包之计,献出自己的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赵武,假说公孙杵臼抚养,隐藏的程婴的亲生幼儿是赵氏孤儿,然后由程婴亲自去向屠岸贾告发。就这样,程婴眼睁睁地看着亲生儿子和好友公孙杵臼死在乱刀之下。

为了迷惑屠岸贾,公孙杵臼当着众人的面,大骂程婴忘恩负义,程婴也佯装气恼,骂公孙杵臼不识时务,自取灭亡。两个忠臣的表演让屠岸贾信以为真,赵武才得以生存下来。

程婴身负“忘恩负义、出卖朋友、残害忠良”的“骂名”,和赵氏孤儿赵武来到了深山中隐居起来。他含辛茹苦,终于把赵武培养成一个顶天立地、文武双全的青年。在大将韩厥的帮助下,里应外合,灭掉了奸臣屠岸贾,赵氏冤情大白于天下。

救孤老臣程婴,认为心愿已了,遂自刎而死。赵武悲痛欲绝,为程婴服孝三年。

赵武广结善缘,广开言路,又几经升迁,他励精图治,苦心经营,在创立赵氏基业的同时,并最终建立了赵国。

■邯郸七贤祠内的程婴塑像 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晋景公时期。他是春秋时晋国义士。他用自己的孩子代替了赵氏孤儿,并背着卖友恶名,忍辱偷生,将赵氏孤儿养大成人,最终为赵氏家族洗清冤屈。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事迹,被后世广为传诵,并且编成戏剧,出现在舞台上,甚至流传到海外异邦。他们那种舍己救人、矢志不渝的精神,一直为世人所钦敬。

后世为纪念韩厥、公孙杵臼、程婴,把他们供奉于邯郸丛台公园七贤祠的首位,从右向左依次是韩厥、公孙杵臼和程婴。

还有秉公执法的赵奢。在公元前271年,赵奢担任当时赵国管理朝廷税务的要职。在赵国都城邯郸城里,赵王的弟弟平原君开了9家大型店铺,分别由其9个管家负责,这9个管家倚仗权势,偷税逃税,暴力抗拒缴纳朝廷税款。

赵奢听闻此事,为了维护税法的尊严,冒着被杀、罢官的危险,依据当时的法律,果断地处死了这9个暴力抗税的管家。

■邯郸七贤祠内的赵奢塑像 生卒年不详,他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八大名将之一。赵奢有丰富的军事思想,他汲取了孙武、孙膑的军事思想,有较高的军事造诣。赵奢作为良将,还有着高尚的品格,从不徇私举荐、任命官员。他和廉颇、蔺相如、李牧被称为“赵国四贤”。

这个举动可把平原君惹火了,气势汹汹地找赵奢算账,扬言非要杀死赵奢不可。

赵奢镇定自如,据理力争:“你是赵国国内受人敬重的权贵,如果任凭你家藐视税法,那么朝廷法律的力量就会被削弱。朝廷法律的力量被削弱了,那么朝廷的实力就会被削弱。朝廷的实力如果被削弱了,那么周边的其他国就会虎视眈眈,趁机侵犯中国,到时候,赵国没有了,你还有什么富贵荣华?以你平原君所处的地位,如果能奉公守法,上下才能团结一致,上下团结一致了,朝廷才能强大,朝廷强大了,政权才能稳定。”

平原君被赵奢的这一番大义凛然的话给镇住了,要知道如果杀了赵奢,那就是与国家为敌,那就是亡国的举动。

平原君顿时怒气全消,内心十分惭愧,悄悄地走了。赵奢看到平原君走了,也吓出一身冷汗,这是冒着生命危险来秉公执法、不徇私情。赵奢的勤政很快使赵国财务充实,国泰民安,赵国一跃成为春秋战国烽火时期的七雄之一。

另外,在赵国为官的蔺相如和廉颇也非常有名。

廉颇 (前327—前243),山西太原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廉颇对国家赤胆忠心,不畏生死,自身宽宏大量,心地纯净,被后人誉为“德圣”“武神”“国栋”。

战国时期,赵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名叫“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惠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15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只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并以他的大智大勇完璧归赵,取得了胜利。

这时,秦王欲与赵王在渑池会盟言和,赵王非常害怕,不愿前往。廉颇和蔺相如商量,认为赵王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赵王的果敢。

■蔺相如(前329—前259),战国时期赵国上卿,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他的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将相和”。

赵王与蔺相如同往,廉颇相送。

分别时廉颇对赵王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30天,若30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

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为赵王大壮行色。再加上蔺相如渑池会上不卑不亢地与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击了秦王施展的种种手段,不仅为赵国挽回了声誉,而且对秦王和群臣产生了震慑。最终赵王平安归来。

■邯郸七贤祠内赵国四贤事迹壁画

渑池之会后,赵王认为蔺相如功大,就拜他为上卿,职位比大将军廉颇高了。

上卿 古代官名春秋时期,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卿、中卿和下卿。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宰相的位置,并且得到王侯、皇帝的青睐。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来台!”

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中,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有人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廉将军和秦惠王比,谁厉害?”

有人说:“当然秦惠王厉害!”

蔺相如说:“秦惠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惠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耳中,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朝廷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两人结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

在丛台的七贤祠内还有一位赵国名将,那就是李牧。在赵惠文王时期,赵国北方的匈奴军事力量逐渐强大,常常在赵国边境抢掠,于是赵惠文王派李牧防御匈奴。李牧在边关采取积极防御策略,但从不迎战。

同时,他加紧训练兵士,提高边防军的战斗力。由于李牧数年不出战,匈奴认为李牧胆怯,赵王也对李牧不满,于是派人替换了李牧。

结果新将贸然出击,折损颇多。赵王只得再度任用李牧。李牧回到北方经营数年,边防军兵强马壮,已经有了很强的战斗力。

■邯郸七贤祠前的琉璃狮子

■邯郸七贤祠内的七贤塑像

李牧认为时机成熟,让百姓出城放牧,引匈奴来犯。于是匈奴大举进攻,却遭到李牧伏兵的左右夹击,损失10万骑兵,大败而归。此后匈奴元气大伤,数十年不敢再度来犯赵境。

七贤祠入口是阁楼式建筑,敞开的朱红大门透露出祠内的庄严。祠堂门口还有两处铜色狮雕,祠内便是七贤的彩塑,一字排开,供人敬仰。这七贤是赵国的骄傲,也是邯郸的骄傲。

阅读链接

在七贤祠西面是碑林长廊,名曰“邯郸碑林”,长廊内有历代书法家碑刻数十方,艺术价值颇高。

其中“韩魏公墓志铭”碑是1973年在邯郸大名县万堤农场挖掘出来的,是中国已出土的唐代墓志铭中最大的一个。

该墓志铭为青石材质,方形,边长1.96米,厚0.53米。顶部镌有“唐故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庐江何公墓志铭”篆文。四坡面为“四灵”浮雕以及怪兽头像。

后来,邯郸人在1993年为它建了六角亭,并加罩了玻璃,对其进行保护。 nOD+szN/6EoGPaNsea6jLciBOgNYlibacw11aQRLlOt6aEOQ4v9BiPAomcB5aHC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