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西湖盛景的美丽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谁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后,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了,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

■湖心亭上的残雪

■湖心亭旁的阮公墩

玉龙和金凤舍不得明珠,下凡变成玉龙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他们的眼泪则变成了湖中的3座小岛,人们把这3座岛分别取名为“湖心亭”“三潭印月”“阮公墩”,又称为“蓬莱三岛”。

传说渤海外有3座神山,分别是蓬莱、瀛洲和方丈。在道家经典《列子》中记载:“渤海之东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列子》 古代道家的一本书名。《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子》全书共记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它还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的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

据说当时蓬莱岛原来共有5座,那另外两座哪里去了呢?关于消失的两座山,还有一个故事。

住在那里的人都是神仙圣人一类,一天一夜就能飞过去又飞回来的人,数不胜数。但5座山的根部并不相连,经常跟随潮水的波浪上下移动,不能有一刻稳定。

■湖心亭美景

神仙和圣人们都讨厌此事,便报告了天帝。天帝担心这5座山流到最西边去,使众多的神仙与圣人失去居住的地方,于是命令禹强行指挥15只大鳌抬起脑袋把这5座山顶住。分为三班,60 000年一换。

这5座山才开始稳定下来不再流动,但是龙伯之国有个巨人,抬起脚没走几步就到了这5座山所在的地方,一钩就钓上了6只大鳌,合起来背上就回到了他们的国家,然后烧着大鳌的骨头来占卜吉凶。

占卜 意指用龟壳、铜钱、竹签、纸牌或星象等手段和征兆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的迷信手法。原始民族对于事物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借由自然界的征兆来指示行动。但自然征兆并不常见,必须以人为的方式加以考验,占卜的方法便随之应运而生。

于是岱舆和员峤两山便沉入了大海,所以就剩下3座山了。

人们把西湖中的3座岛分别命名为“蓬莱三岛”,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月为“瀛洲”,阮公墩为“方丈”。

至宋元时期,人们在蓬莱岛上建造了湖心寺,后倾圮。在后来清代地方志《西湖志》中就有记载:“亭在全湖中心,旧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时,寺与塔俱毁。”

1552年,知府孙孟在湖心寺的旧址上盖了振鹭亭,后改用琉璃瓦,亭角悬挂铜铃,风起时,铃声悠悠,一时成为湖上闹处,改名清禧阁,但不久被风雨所倾。

据明代钱塘知县聂心汤的《县志》记载:“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塔并废,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亭。复于旧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

1573年至1619年,又进行重建,清禧阁改名“太虚一点”,因亭居于外西湖中央小岛上,故又称“湖心亭”。亭为岛名,岛为亭名。

清雍正年间,重修湖心亭后,又在上层增添楼阁,新造两间堂屋,屋后是临水长廊。康熙亲临岛上题亭额“静观万类”,题楼额“天然图画”,又写下一副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

后迭经变故,亭阁颓圮,又几成荒岛。

存留下来的湖心亭建造于孤山之南、“三潭印月”的北面。湖心亭选址极为恰当,四面临水,花树掩映,衬托着飞檐翘角的黄色琉璃瓦屋顶,这种色彩上的对比显得更加突出。

岛与建筑结合自然,湖心亭与“三潭印月”、阮公墩三岛如同神话中海上3座仙山一样鼎立湖心。

■湖心亭建筑

在湖心亭上又有历代文人留下“一片清光浮水国,十分明月到湖心”等写景写情的楹联佳作,更增湖心亭的美好意境,游人于亭内眺望全湖时,山光水色,着实迷人。

湖心亭为楼式建筑,四面环水,登楼四望,不仅湖水荡漾,而且四面群山如屏风林立。亭的西面为西湖的南高峰和北高峰,景色十分壮观。

游人登此楼观景,称为“湖心平眺”,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昔人有诗写道:

百遍清游未拟还,

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

一面城头三面山。

湖心亭南便是“三潭印月”。“三潭印月”的3个石塔为宋代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所建。一登岸,迎面而来的便是先贤祠和一座小巧玲珑的三角亭,以及与三角亭遥相呼应的四角“百寿亭”。

这些亭与桥既构成了“三潭印月”水面的空间分割,又增加了空间景观层次,成为不可或缺的景观建筑。

■西湖“三潭印月”碑亭

绿树掩映的“我心相印亭”以及“三潭印月”碑亭,都为构成“三潭印月”的景观、空间艺术层次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心相印亭”因有“不必言说,彼此意会”的寓意,更增“三潭印月”的情趣。

“三潭印月”与湖心亭相互呼应形成对景,更加增添了游人在湖心亭眺望的美景。

阅读链接

湖心亭所在的瀛洲岛泥土松软,不宜建造过多建筑,荒芜了百余年。直至1982年,为开发旅游资源,在这面积5 600 多平方米的岛上,增添1 000多吨泥土,周围块石加固,基建240多平方米,建造了“忆芸亭”“云水居”“环碧小筑”等,后又开辟垂钓区,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绿树花丛藏竹舍”的水上园林。

后来人们在湖心亭上举办仿古游,更加受人们欢迎。夏秋之夜的岛上,身着古装的侍女敬茶,古琴伴奏,轻歌曼舞,洋溢着古人生活情趣的气氛,游者乐在其中。 pCsMJaMwYJPQS8XtxU2vkQey0RO30UvtVjBgeaS2nEodh7bGb2NWL7lbK+uHXO7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