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饮酒醉心的醉翁亭

据传北宋年间,在安徽省琅琊山宝应寺的方丈叫智仙。他每天除了烧香拜佛,便在庙前摆3个茶水摊,向过路的樵夫、猎人供给茶水。这一带人们都称赞智仙方丈心地善良。

方丈 原为道教固有的称谓,佛教传入中国后借用这一俗称。佛寺住持的居处称为“方丈”,也称“堂头”“正堂”。这是方丈一词的狭义。广义的方丈除指住持居处外,还包括其附属设施如寝室、茶堂、衣钵寮等。

■安徽琅琊山山门

有一天,有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从此路过,喝了几杯茶后,便称赞起智仙方丈来了,并记得智仙方丈供应茶水,已经是九年九个月,外加九天了。

■安徽琅琊山上的醉翁亭正门

这位老人告诉智仙方丈,他每天都要上山砍柴,经常在一块秀丽的地方歇息,那里风景美,来往过路的人也很多,就是缺少一个茶摊。

智仙方丈一听,忙请老人领路,前去看看。两人到了那里,智仙一看,果然是个好地方,林木茂盛,泉水清澈,风景秀丽。智仙方丈决定在此设个茶摊。

两人正说话,忽然天色大变,下起了瓢泼大雨。老人叹口气说:“要是在这里修个亭子就好了。”

老人本是顺口一说,没承想,智仙方丈却将此话记在心头。没过几天,就在这里修了个亭子。亭子修好了,但始终起不出个好名字让两人都满意。时间一长,两人渐渐把给亭子起名字的事忘了。

后来,欧阳修到滁州当知州。他为官清正,体察民情,这里的百姓过着太平生活。他经常到琅琊山,与智仙方丈交往较深。

智仙方丈邀请欧阳修为亭子起个名字。欧阳修说:“我来到滁州,能与民同乐,真使我心醉。我看就叫它‘醉翁亭’吧!”

■安徽琅琊山上的醉翁亭

从那以后,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欧阳修善于饮酒,基本上来个朋友就找借口喝酒,一喝就非得喝多了。天天喝酒喝得晕晕乎乎的,自己岁数又最大,于是欧阳修自号“醉翁”,并写下传世之作《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影响深远,千古传诵,醉翁亭也因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天下第一亭”。欧阳修还为此亭亲笔题写了“醉翁亭”匾额。

匾额 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它把古老文化流传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并且雕饰各种龙凤、花卉、图案花纹,有的镶嵌珠玉,极尽华丽之能事,是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醉翁亭玉立于琅琊山林之中,灰瓦红木柱,别有一番风致。由于木料易腐朽,所以建筑大师们就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以保护木质,同时增加美观,使之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所以醉翁亭的柱子都是大红色,在山林中十分醒目。

此外,醉翁亭的梁架等处还有绘制的彩画。亭下木质阴影部分,用绿色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这种色调在夏天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

醉翁亭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只用几根柱子撑起整个建筑,使其形成一种“亭亭玉立”的形象。

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既有很好的实际功用,又可以使亭子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各种功能要求。如通风,使其成为歇脚乘凉的好场地;还可以借景,坐在亭下,亭子周边的山林风光尽入眼中。

醉翁亭的屋顶如鸟翼伸展的檐角造型,使整个醉翁亭给人以轻巧欲飞之感。这种美在本质上是时间进程的流动美,在个体建筑物上表现出来,显出线的艺术特征,形成微翘的飞檐。

这种飞檐使本应沉重地向下压的房顶,反而随着线的曲折,显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宽厚的台基使整个醉翁亭体现出一种轻巧协调、舒适实用、节奏鲜明的感觉。

醉翁亭中后来立有欧阳修的塑像,其神态安详。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圆底篆体“醉翁亭”三个字。在亭前有九曲流觞,流水不腐。

离亭不远,有泉水从地下溢出,泉眼旁用石块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汇入山溪。水池1米见方,池深0.7米左右。池上有清代知州王赐魁立的“让泉”两字碑刻。

这里的“让”通“酿”,据《墨子·经说下》:“无让者酒,未让始也,不可让也。”张纯一集解:“‘未让’、‘不可让’二让字,吴汝纶读为酿也。”

■醉翁亭旁的“醉翁亭”刻石

■琅琊山上的醉翁亭

泉水温度终年变化不大,泉水“甘如醍醐,莹如玻璃”,所以又被称为“玻璃泉”。出亭西,有欧公手植的“欧梅”,千年古树高达10多米,枝头万梅竞放,树下落红护花。

亭后最高处有一高台,曰“玄帝宫”,登台环视,但见亭前群山涌翠,横叶眼底。亭后林涛起伏,飞传耳际,犹如置身画中。

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期间,还在醉翁亭不远处修建了丰乐亭。丰乐亭面对峰峦峡谷,傍倚涧水潺流,古木参天,山花遍地,风景秀丽。关于丰乐亭的兴建,欧阳修在《与韩忠献王书》中告诉友人:

偶得一泉于滁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换,构小亭于泉侧。

文中称自己发现一眼泉水,泉水清冽,而且所在的丰山十分秀美,所以在泉的旁边建造了一个小亭子,将泉取名为“丰乐泉”,亭取名为“丰乐亭”。“丰乐亭”取“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

欧阳修为此还写下了《醉翁亭记》的姐妹篇《丰乐亭记》,以《丰乐亭游春》一诗记载与民同乐之盛况。诗中写道:

红树青山日欲斜,

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

来往亭前踏落花。

丰乐亭前有山门,亭后有厅堂,还有九贤祠、保丰堂等,四周筑以围墙。丰乐亭内有苏东坡书刻的《丰乐亭记》石碑、吴道子画的《观自在菩萨》石雕像,保丰堂内有明代滁州判官尹梦璧所作的《滁州十二景诗》碑刻,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珍品。可惜,后来由于丰乐亭周边建设,使这里不能供人游览。

自从欧阳修写下《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后,琅琊山声名鹊起,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纷纷前来探幽访古,题诗刻石。

北宋太常博士沈遵也慕名来到了醉翁亭,观赏之余,创作了琴曲《醉翁吟》,欧阳修亲为配词。

数年之后,欧阳修和沈遵重逢,沈遵操琴弹《醉翁吟》,琴声勾起了欧公对当年在亭间游饮往事的追忆,欧阳修还作诗《赠沈遵》。

阅读链接

关于醉翁亭的姊妹亭丰乐亭的建筑,还有一个小故事。

据说欧阳修在家中宴客,遣仆去醉翁亭前酿泉取水沏茶。不意仆在归途中跌倒,水尽流失,遂就近在丰山取来泉水。可是欧阳修一尝便知不是酿泉之水,仆从只好以实相告。

欧阳修当即偕客去丰山,见这里不但泉好,风景也美,于是在此疏泉筑池,辟地建亭。 vWqoMBG6ygGjhSEqgOs6LLtp3JdT+WsnPHpP2ULgfkOyOOsNWBPb0pXFudtsXPg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