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因诗而扬名的历下亭

北魏时期,在山东济南五龙潭处有一亭,称“客亭”,是官府为接迎宾客而建造的。745年,齐州司马李之芳将客亭迁至大明湖水域,改名“历下亭”。

司马 古代官名。殷商时期始置,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为“五官”,主掌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沿置。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号,后亦加于骠骑将军,后汉单独设置,皆开府。隋唐以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大明湖上的历下亭

恰在此时,在齐鲁漫游的杜甫从兖州、泰山一带北上,来到了济南。杜甫来到济南,立刻成了李之芳的嘉宾。

■济南历下亭大门

杜甫来到济南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至北海,即后来的山东益都。时任北海太守的李邕坐不住了,连日赶往济南与杜甫会面。

李邕到达济南后,立时在历下亭设摆宴席,宴请了杜甫和李之芳。当时李邕68岁,早已名满天下,而杜甫此时才是个33岁的后生。

李邕、杜甫、李之芳在座,可能还有许多齐州的知名人士出来作陪。李邕与杜甫把酒长谈,论诗论史,也谈及了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这让杜甫十分感激。在这次欢宴中,杜甫即席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一首: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署,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诗中第一句叙述李邕驻临济南,设宴历下亭;第二句说明了历下亭古老的历史。当时方位以西为右,以东为左,济南在大海之西,故称“海右”。

因济南有过鲍叔牙、邹衍、伏生、房玄龄等大批历史名人,又因当时在场的有济南士绅蹇处士等人,所以称赞名士多。

鲍叔牙 (约前723—前644),也称“鲍叔”“鲍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自青年时即与管仲结交,知管仲贤。公子小白继承君位之后,管仲被囚车运送回国。鲍叔牙推荐管仲当上了宰相,被时人誉为“管鲍之交”“鲍子遗风”。

邹衍 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创始者与代表人物,战国末期齐国人。主要学说是“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

接下来诗句描述的是亭内外景物和宴饮的情趣,以及对日落将席散,盛情难却的感慨。李杜宴饮赋诗历下亭使这“海右”古亭从此声名远扬,而“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联,千百年来更成了济南的骄傲。清代文人龚易图曾撰有一则名联:

李北海亦豪哉,杯酒相邀,顿教历下此亭,千古入诗人歌咏;

杜少陵已往矣,湖山如旧,试问济南过客,有谁继名士风流?

此联可以形容李邕、杜甫等人那次历下亭雅集的诗风流韵。

■济南大明湖南门的牌坊

至唐代末期,历下亭逐渐废圮。北宋时期又重建历下亭,重建的历下亭位置在大明湖南岸州衙宅后。

之后历下亭又几经兴废变迁,在明代末期,历下亭完全被毁了。但是从杜甫登临历下亭的那一刻起,历下亭已由单纯的亭子变成了一个意蕴丰富的文化符号,这也是历代文人如此看重历下亭的原因。

■历下亭建筑群

明代末期济南诗人刘敕在《历下亭》中写道:“不见此亭当日古,却逢名士一时多。”概括出其中的深意。明代诗人张鹤鸣在诗中也写道:“海内名亭都不见,令人却忆少陵诗。”

这两首诗都显示出历下亭虽然已经毁坏,但是文人学士追忆昔日盛宴,遥想李、杜诗酒酬答,心中仍有难以泯灭的情结。

1693年,山东盐运使李光祖和山东按察使喻成龙在大明湖中岛上重建历下亭。重建历下亭的工程刚刚竣工,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应山东按察使喻成龙的邀请来济南做客。

喻成龙 汉军正蓝旗人,奉天人。曾任安徽建德县知县,历池州府知府、江西临江府知府、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和刑部右侍郎。著有《塞上集》《九华山志》12卷,《西江草》1卷。

蒲松龄 (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生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他创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被世人称为“孤愤之书”,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有人称蒲松龄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蒲松龄故居里的雕像

在喻成龙的盛情邀请之下,蒲松龄作了《重建古历亭》一诗,诗中借古喻今,追忆了盛唐时期李邕、杜甫的历下亭盛会,表达了他对重建历下新亭的感慨。诗中写道:

大明湖上一徘徊,

两岸垂杨荫绿苔。

大雅不随芳草没,

新亭仍旁碧柳开。

雨余水涨双堤远,

风起荷香四面来。

遥羡当年贤太守,

少陵佳宴得追陪。

■大明湖湖心岛上的历下亭碑刻

1694年,喻成龙授命任安徽巡抚,离开济南时,蒲松龄又作了《古历亭》诗相赠。蒲松龄抚今追昔,借用“白雪清风”和“青莲旧谱”之典故,对诗坛的振兴寄予了热切的厚望:

历亭湖水绕高城,

胜地新开爽气生。

晓岸烟消孤殿出,

夕阳霞照远波明。

谁知白雪清风渺,

犹待青莲旧谱兴。

万事盛衰俱前数,

百年佳迹两迁更。

新建的历下亭使蒲松龄振奋不已,赋诗言犹未尽,于是又以他那如椽的大笔洋洋洒洒写了千余言的长赋《古历亭赋》。该赋开篇一段写道:

任轩四望,俯瞰长渠;顺水一航,直通高殿。笼笼树色,近环薜荔之墙;泛泛溪津,遥接芙蓉之苑。入眶清冷,狎鸥与野鹭兼飞;聒耳哜嘈,禽语共蝉声相乱。金梭织绵,唼呷蒲藻之乡;桂揖张筵,客与芦荻之岸。蒹葭挹露,翠生波而将流;荷芰连天,香随风而不断。蝶迷春草,疑谢氏之池塘;竹荫花斋,类王家之庭院。

由楚辞衍化而来,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它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赋必须押韵,这是赋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主要特征。赋起于战国,盛于两汉。

在这篇长赋中,蒲松龄对重建后的历下亭景色和亭上观赏到的湖中美景做了逼真的描绘,并追忆了历下亭“再衰再盛”的历史,赞颂喻成龙、李兴祖修复历下亭,重现了往日辉煌。

■大明湖竹韵桥

■大明湖湖心岛

历下亭名声越来越大,后来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也来到了历下亭。

江南 历史上江南是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地区,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江南,意为长江之南面。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区域大致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区。

据说,济南最有名的历下亭酒还跟乾隆皇帝来历下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传说,济南很早就有酿酒历史,因为济南泉水好,所以酿的酒也十分香甜,可惜济南的佳酿一直也没个响亮的名字。

有一次,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济南,在历下亭休息,济南府的大小官员都去觐见,并奉上没有命名的济南佳酿。

皇帝饮后龙颜大悦,连声说:“好酒好酒,赛过皇家御品!”

乾隆皇帝询问官员:“如此佳酿,叫何名字?”

众人不敢对答,因为这种酒还没有名字,大家也不敢告诉皇上这酒没名字,但是也不好胡乱编造名字糊弄皇上。于是只见一官员回禀:“万岁,还请万岁给此酒赐名!”

于是,太监们备好笔墨,乾隆皇帝看亭题字,御笔亲题“历下亭”三个大字,从此这种酒便名为“历下亭”了,并且有诗为证:

飘香四溢泉城水,

皇家御品历下亭。

从此以后,历下亭更是名扬天下。关于乾隆皇帝游历下亭还有一个传说。

据说,当时历下亭周围景致非常美丽,湖中遍是荷花、芦苇,在这湖心小岛上品茗小憩,欣赏湖光水色有一种悠闲四溢的感觉。每到夏季,青蛙的鸣叫声不绝于耳,但是后来所有的青蛙都不叫了。

传说是因为当年乾隆来到岛上,听到青蛙的鸣叫声,心里特别烦躁,遂下圣旨让青蛙停止鸣叫,岛上青蛙似乎也畏惧龙言,从那以后再也不敢放肆鸣叫了。

阅读链接

据历史记载,在历下亭,李邕和杜甫还曾评论诗文,从“初唐四杰”谈至“文章四有”。

李邕佩服杨炯的诗文写得雄壮,不满意李峤的辞藻华美,称赞杜甫祖父杜审言的《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扶河东》声律和谐,气势不凡,是一首杰作。

他对杜甫的才学和理想给予了赞誉,并大加鼓励。而杜甫对李邕的多才和耿直非常敬佩,两人通过交流友情更加深厚。因此,两人的事迹也在历下亭传为佳话。 McNxDBJxhBq0k+frbT30oSoXkepkTJcFyrQYpBSzycitMe2G/rMh+d0Z0S26VJ0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