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因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此邀友雅集修禊而传名,享誉古今,其原址也因为自然灾害或周边建设问题而几经兴废变迁。
399年,会稽内史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把兰渚山下的兰亭移到了鉴湖中。他也曾经参加了父亲王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
■绍兴兰亭碑亭
405年,东晋司空何无忌任会稽内史,把兰亭建到了会稽山巅上。
司空 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春秋战国时期沿置。汉代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
在唐代,太宗崇王,诗人文士,慕名书圣,往访兰亭,使古址焕发生机。兰亭迎来了它又一个辉煌时代。
兰亭雅集中的即席赋诗,在王羲之举办时采用的是自由式,吟什么、怎么吟全由吟诗者自己决定。后来,大部分兰亭雅集都延续了这一做法。
■绍兴兰亭碑亭
769年,唐代文士鲍防、严维、吕渭等35人聚会兰亭,则采用联句式,即每人吟诗一句,再由首唱者收结的做法赋诗,并传为佳话。
到了宋代,由于朝廷重视,在兰亭旧址附近先后修建了临池亭、王右军祠、王逸少书堂等建筑,使书法圣地更趋热闹。
1036年,越州加州堂大兰亭举行了修禊盛会,凭吊了书圣。北宋后期,兰亭又从会稽山北迁至会稽山中的天章寺。元代时,在兰亭修禊处办了兰亭书院。1548年,绍兴知府沈启将兰亭从天章寺内移于石壁山下,重新修建了兰亭、墨池和鹅池。后又经过清代的重修,始具后来人们所见到的规模。
1661年至1722年,就在兰亭内增建了兰亭碑亭、御碑亭、临池18缸、王右军祠等建筑。
自入口步入兰亭,穿过一条修篁夹道的石砌小径,迎面是一泓碧水,即为鹅池。鹅池池水清碧,数只白鹅嬉戏水面,池左旁是一座式样特别的石质三角形鹅池碑亭。旁边的“鹅池”石碑的石头采自东湖,碑高1.93米,宽0.86米,厚0.28米。
■绍兴兰亭内的流觞亭
兰亭里面的流觞亭面阔三间,四面有围廊,上有匾额“流觞亭”,这三个大字是清代江夏知府李树堂题的,旁边对联为:
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
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
太守 原为战国时代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是一郡最高行政长官。历代沿置不改。到了南北朝时,新增州渐多。郡之辖境相对缩小,郡守的权被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流觞亭内陈列着《兰亭修葺图》和《曲水流觞图》。亭背面还另悬由后来清代湘潭人杨恩澍所书的当年参加雅集盛事之一的一代文宗孙绰所作的《兰亭后序》全文。流觞亭前是一条“之”字形的曲水,中间有一块木化石,上面刻着“曲水流觞”四个字。
跨过鹅池上的三折石板桥,步入卵石铺成的竹荫小径,迎面是兰亭碑亭。兰亭碑亭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被人们称为“小兰亭”。始建于1695年,亭呈四方形,背面临水。面积约27平方米,砖石结构,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显得古朴典雅。
歇山顶 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为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歇山顶共有9条屋脊,即一条正脊、4条垂脊和4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碑上的“兰亭”两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后来被人砸成4块,修复后,人们都喜欢用手去摸这通残碑,碑已被摸得非常光滑,所以又称“君民碑”。
小兰亭西侧为“乐池”,临池有一草亭,称“俯仰亭”。池中有竹排、小舟,池西有茶室供人休憩。
流觞亭北方有可视为兰亭中心之幽美的八角形“御碑亭”,建在高一层的石台上。亭中立一巨碑,正面刻有康熙临摹的《兰亭集序》全文,背面刻有乾隆帝亲笔诗文:《兰亭即事》七律诗。亭后有稍微高起的山冈,风景十分优美。祖孙两代皇帝同书一碑,所以又称“祖孙碑”。
■绍兴兰亭内的俯仰亭
临池十八缸是由十八缸、习字坪、太字碑组成。这是根据“王献之十八缸临池学书,王羲之点大成太”这一典故而来。
相传王献之练了三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有些骄傲。
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
王羲之夫人看了后,说:“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
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自己的差距,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绍兴兰亭内的御碑亭
■清代增建的临池十八缸
流觞亭左边是王右军祠,是纪念王羲之的祠堂。王羲之当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
祠堂 又称“宗祠”,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后来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在清代,祠堂已遍及全国城乡各个家族。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
王右军祠始建于1698年,总面积756平方米,飞檐回廊,古朴深沉。祠大门上端悬挂“王右军祠”木质匾额。最近处是一大厅,中柱、边柱分别有联。步入大厅,上悬一块“尽得风流”木匾。画像旁是沙孟海先生撰写的对联,写道:
毕生寄迹在山水
列坐放言无古今
大厅内左、右两旁各置两块木质阴雕挂屏,内容为康熙皇帝所临《兰亭集序》。
挂屏 是贴在有框的木板上或镶嵌在镜框里供悬挂用的屏条。清初出现挂屏,多代替画轴悬挂在墙壁上,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它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屏,八扇一组称八扇屏,也有中间挂一中堂,两边各挂一扇对联的。这种陈设形式,雍、乾两朝更是风行一时,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内,几乎处处可见。
1751年,乾隆皇帝还亲临兰亭,挥毫赋诗,使兰亭受到中国古代最高的礼赞。
■王右军祠内景
后来,人们在王右军祠内建了一座“墨华亭”。
兰亭本身就是非常宝贵的园林杰作,而且是历史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地方。兰亭处处成景,处处幽雅,成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只可惜在后来一次自然灾害中,兰亭内很多建筑被毁,但在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对兰亭进行修复后,书法圣地又现往日风姿。
又一次修复后的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兰亭之所以那么有名,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分不开的。《兰亭集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不仅体现在它精妙绝伦的笔墨技巧和章法布白的完整性上,而且体现在与作者融为一体的文化与情感表达的深刻性上。
《兰亭集序》具备了书法作为艺术作品,从书家与书作、内容和形式的全部因素。在魏晋时期玄学和士人清议、品藻人物以及两汉时期儒家经学崩溃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彻底摆脱了几千年书法附庸于文字、服务于装饰的伪艺术地位,从而成为表现人格个性、诗意情怀以及人文价值选择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