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北地区新石器时期陶器

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除了长江、黄河流域这两个最重要的地区之外,还包括其他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

东南地区新石器时期的陶器文化范围,包括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和广西诸省,基本上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

■鱼鸟纹彩陶壶

早期文化的遗址有江西省万年仙人洞,广东省英德青塘、冠山滑岩洞和广西桂林甑皮岩、马兰嘴山、杯较山、石尾山、海角山等处。

甑皮岩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境内,是一座独山,因山体外貌形似当地居民的蒸锅之盖,方言称之为“甑皮”。那里有岩洞,叫作“甑皮岩”。由于发现了中国1万多件史前文化遗物,被誉为“史前明珠”和“桂林历史之根,中华文明之源”。

以绳纹粗红陶为主要代表,质地较粗松,具有明显的原始特征。纹饰除了绳纹,还有划纹、篦点纹、见齿纹、指甲纹和篮纹等。

■菱形纹彩陶罐

东南地区晚期文化较早期丰富许多,质料种类增加了泥质红陶、灰陶和黑陶;纹饰种类增加了颇具特色的几何印纹。

灰陶 中国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灰色陶器。陶器的颜色和陶土的成分以及烧成气氛有一定关系。陶土中含有一定量铁的化合物,它起着助熔的作用,能降低陶器的烧成温度,在不同的烧成气氛中,能使陶器呈现各种色泽,灰陶即是在弱还原气氛中烧成的。控制还原气氛,是烧成中比较进步的工艺技术,因此灰陶一般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占主要地位。

万年仙人洞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大源乡,是1.4万年前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这里竟然发现了两万年前的世界上最早的陶器碎片。

甑皮岩文化是发现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独山西南麓洞穴的新石器时期早期文化,年代为距今1万年至7450年。

甑皮岩文化的遗迹、遗物,依地层和文化特征可划分为5期,由此可勾勒出公元前1万年至5000年间桂林原始文化陶器的发展轨迹。

在第一期发现一件破碎的捏制素面夹粗砂陶容器,是中国发现的最原始的陶容器实物之一,年代在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前9000年。

在第二、三、四期的陶器大部分用泥片贴筑法制坯,露天堆烧法烧造,显示出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6000年间桂林陶器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五期进一步出现用慢轮技术修坯的泥质陶器,纹饰除传统的绳纹、篮纹等编织纹外新出现式样繁多的刻画纹、戳印纹、捺压纹,如干栏纹、水波纹、曲折纹、网格文、弦纹、乳钉纹、篦点纹、附加堆纹等,器型富于变化,有罐、釜、盆、钵、圈足盘、豆、支脚等器类。

凤鼻头文化分布于台湾地区中南部海岸与河谷地区,跨越分布在台湾岛西海岸的中南部,自大肚山起向南到台湾岛南端及澎湖列岛。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600年。其典型代表是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遗址。

凤鼻头文化中的红陶质地细腻,不含粗砂,色泽橙红或深粉红。橙红的多磨光,深粉红的多未经研磨。从制作工艺看,多以泥条或泥环盘结叠筑,外面抹平。

陶器纹饰有绳纹、席纹、刻画纹和附加堆纹,个别陶片上还绘有深红色的勾连形图案或平行线。

陶器的器型主要有碗、盆、壶、瓶、罐、鼎等。这些红陶酷似中国东部沿海的原始文化遗存。

如果将凤鼻头文化与中国青莲岗文化,特别是较早期的青莲岗和马家浜文化中的红陶陈列在一起,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海峡两岸,原来竟是一群“同胞姐妹”。所不同的,只是来自凤鼻头的一群更“年轻”一些。

第二期以素面和刻纹黑陶为主要特征,广泛分布于台湾中南部各地。有代表性的遗址有台中市营脯、南投县大马璘、台南市牛稠子贝丘、高雄市大湖贝丘、桃仔园贝丘以及凤鼻头贝丘的第三、四层等。

■古代红陶

■古代黑陶

从遗址的分布与遗存来看,这种黑陶文化所使用的自然资源要比红陶文化广:

其一,黑陶文化的遗址不仅分布于海岸和河口的台地,而且深入了河流的中游地区与高地。

其二,黑陶文化遗址多有贝丘,说明这个时代的住民,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规模,比上一期有显著扩大。

其三,黑陶文化在岛内各地的变异较大。尽管名为黑陶,但在同一风格之下,却还有红陶、橙黄陶、彩陶、棕陶等各种形制。

这种变异应视为各遗址住民对本区域特殊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所致。黑陶文化的标志性器物是各遗址均有发现的黑皮磨光陶。

该陶通体打磨、光泽黑亮、质硬胎薄。最薄的仅两三毫米。显示了较高的制作水平。黑皮磨光陶以轻便和单位容量大而著称。

另外,在制作技术方面,黑陶文化中首次显示了使用慢轮修整的痕迹,对于台湾地区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凤鼻头文化第三期以印纹和刻画纹灰黑陶为主要特征,时间在公元初年至十六七世纪。由于年代的晚近和汉文化的大量涌入,这一期的原始文化遗存大都被近现代文化的潮水淹没了。

从已出土陶器来看,其特征为灰、黑几何印纹陶,以方格纹为主。这种陶器不仅与华东青莲岗、福建昙石山出土的几何印纹陶属于同一类型,而且在中国江南地区分布极为广泛。

印纹陶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模印纹饰陶器。在做好的陶坯上,趁未干前用印模将所需花纹在所定部位捺印上去后进行烧制。依其烧制温度的高低,又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前者多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以前,多呈红褐、灰白灰等色;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出现于商代以后,因烧制温度较高故胎质坚硬,呈灰色。

几何印纹陶的创造者是古越族,越族第三次大举赴台是公元前110年以后的事情,这一时间与凤鼻头第三期文化的考古年代大致相合。而且很有可能,渡台之后的越人与大陆越人始终保持着经常的联系,这种民族交流必然促进文化的交流。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自治区,其中,四川的陶器文化较为发达,云南和西藏也具有一定水平,只有贵州发现的比较少。

白羊村文化发现于云南省宾川县城东北的金牛镇桑园河东岸白羊村,是中国西南洱海地区的新石器时期文化,距今4200年至4100年。

白羊村文化多产夹砂褐陶,陶质疏松,胎壁较厚。均为手制,采用泥条盘筑法,制陶工具有陶垫,骨抿、陶支架、石印模等。器型独特,有罐、钵、缸、带流器等,肩、腹部常饰以变化丰富的划纹、绳纹、点线纹、剔刺纹、乳钉纹、附加堆纹、印纹、线纹等,印纹包括篦齿纹、圆圈纹、斜方格纹。

■古代黑陶豆

■新乐文化陶器

西藏北部的那曲、西部的阿里和南部的聂拉本等地,也发现有新石器时期陶器文化的遗址,主要是粗、细夹砂陶,陶色有红、黑、灰3种,均为手制,采用泥条盘筑法、手捏法或模制法,制作较粗糙。器型简朴,只有罐、盆、碗、盘等。纹饰种类极少,多为绳纹或几何形划纹。

北方地区的陶器文化,统称为“细石器文化”,它的遗址遍布中国的东北、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由于陶器的发展受当时经济生活的影响和限制,因此,在农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陶器数量和品种都较为丰富,在渔猎畜牧经济为主的地区较为稀少。

其早期文化包括兴隆洼文化、新乐文化、小珠山文化、赵宝沟文化、左家山文化,以兴隆洼文化为典型。

兴隆洼文化以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命名,此时期陶器均为手制,只有夹砂陶,陶色主要为灰褐、黄褐,陶质疏松,火候较低。典型器型为筒形罐,也有钵、罐等。多饰以数种纹饰组成的复合纹,戳印坑点纹等,有交叉纹、网格纹。竖压横排“之”字形线纹。

“新乐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辽宁省沈阳北郊区新乐遗址的下层遗存而得名,又称新乐下层文化。该发现把沈阳城的历史推进到72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为公元前5300至公元前4800年。这一文化已成为沈阳地区史前文化典型代表和历史源头。

新乐文化出土的陶器多夹砂红褐陶,火候较低,陶质疏松,并常饰有压印的“之”字形纹和弦纹等,种类有直口筒形深腹罐、鼓腹罐和斜口簸箕形器等。

其中的代表斜线纹高足钵,高12.3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6.5厘米,红陶衣、高足,通身饰以抹压斜线和网格纹,是新石器时期的盛食器。

从新乐遗址中的一些陶质斜口器中,也都有反复被火烧过的痕迹。这样的斜口器在中国同时期的文化遗址中是不多见的。可能斜口器是新乐人在房穴中存放火种时所用的。也许斜口器还起到后来火炉的某些作用,如果假设成立的话,这可能就是人类最早的火炉了。

赵宝沟文化是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赵宝沟村北的新石器时期早期文化,距今6800年左右,略晚于兴隆洼文化而早于红山文化。

赵宝沟文化最著名的代表是陶器,陶器中以筒形罐、椭圆形底罐、樽形器、钵和碗为多。陶质多为夹砂褐陶,手工制作。主要纹饰有拟像动物形纹、抽象几何形纹和“之”字形纹。

其中,在小山遗址中的一件樽形器上,发现了非常珍贵的猪首龙、鹿首龙和高冠神鸟图绘。该樽形器直领圆唇,腹部扁鼓,下接假圈足,器表打磨光亮平滑,饰有极其精美的飞鹿、猪龙和神鸟等灵物图案。

■新乐文化陶器

器中飞鹿肢体腾空,背上生翼,长角滫目,神态端庄安详;猪龙为猪首蛇身,尖吻上翘,巨牙上指,眼睛细长,周身有鳞;神鸟奋翼冲天,巨头圆眼,顶上生冠,长嘴似钩。这3种灵物都引颈昂首,首尾相接,凌空翻飞。

另外,在南台地遗址的一件,腹部饰有两只鹿纹,也是首尾相衔,做凌空腾飞之状,后部好像鱼尾,尾上三角处,有一半图形图案,外围有一圈向心射线,有如一轮金光四射的太阳。

在躯干和四肢部位,有精心刻画的细网格纹,两格之间仅距1毫米,完全等距,十分准确精致,令人叹为观止。

■锯齿纹彩陶鼓

赵宝沟文化遗址中有一件带神鸟纹的陶樽,被誉为“陶凤杯”。陶凤杯上的凤头冠、翅、尾的造型与中华传统的“凤”极为接近,已经将凤的特征完全显现,这在史前文物中还是首次发现,被誉为“中华第一凤”。

■蛙纹彩陶壶

赵宝沟文化磨光陶樽上的动物灵物图案,在某种意义上又可以视为中国最早的龙凤呈祥图案。猪首蛇身樽形器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中华龙崇拜的实证之一,说明内蒙古地区也是中华龙的重要发祥地。

龙凤呈祥 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龙凤一起使用多表示喜庆之事。龙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兆瑞、示威等神性;凤有喜火、向阳、秉德、兆瑞、崇高、尚洁、示美、喻情等神性。神性的互补和对应,使龙和凤走到了一起,便是“龙飞凤舞”和“龙凤呈祥”了。

北方地区中期文化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的一种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它因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的陶器有泥制红陶、夹砂灰陶、泥制灰陶和泥制黑陶4类。饰细绳纹、刻画纹和附加堆纹,由细绳纹组成的菱形回字纹已初具雷纹特征。器物为夹砂灰陶直筒罐类、钵盆和镂空豆类、壶类以及器座、盂、樽、双耳大口罐型器。晚期出现大平底盆,大敞口折腹浅盘细柄豆,并出现有彩绘陶。

红山文化中的一个陶罐,高37厘米,口径16厘米,底径10厘米,此罐为泥质红陶,整体接近竖向长圆形,乍看如直立蛋状,口微敛,方唇,粗颈,深腹近底部稍鼓。内凹小平底。

■红山文化女神陶像

口至腹中部用黑彩绘对称的4片鱼鳞纹,每片以一竖条为中心,自里向外绘6条同心椭圆纹。器型优美简洁,为红山文化常见的风格。

还有一件红山文化彩陶器座,高19厘米,红陶泥质,圆筒形,自上而下逐渐收拢,口沿外翻,圈足。器身用黑彩绘4组鱼骨刺图案,均半边,底边绘三角形与数条竖纹相隔,装饰谐调,富有韵律感。

北方新石器文化晚期以小河沿文化为代表,还有北沟文化、阿善文化、纹器文化等。小河沿文化以夹砂陶为主,少量泥质陶,陶色种类分褐、红、灰3种,器型有瓮、罐、樽等。器表多施拍印的菱形细绳纹和斜方格纹,其彩陶花纹与大汶口文化很相似。

阅读链接

2009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与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在重新清理出来的考古地层剖面上采集样本,对仙人洞出土的一个大陶碗碎片,用目前测定年代最先进的方法——碳14断代法进行检测,确定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年代可以提早到距今两万年前,比此前在东亚各地发现的最古老陶片还要早2000年至3000年。

美国《考古》杂志在2013年1期评选出2012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国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发现的两万年前的陶器入选。 a9iLVZrZBvBnnTY6wg1MP8Prupqk3dJZ0+lFXkFa3R+5odMgEk03o8475RMpj3k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