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期陶器

长江流域分布着各具特色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它们在中华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比如彭头山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营盘山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宝墩文化等,这些文化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陶器。

■大溪文化陶器

■大溪文化彩陶

彭头山文化主要位于长江流域洞庭湖西北的澧水流域,距今9000年至7500年。它是中国南方最早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也是中国史前文化的代表。

彭头山文化堆积厚约1米,分7个文化层。还发现了一批居住房址遗址,内有新石器时期早期的打制石器和细小燧石器,以及夹炭红褐陶、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红陶等。

红陶 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器表呈红色的陶器。它的烧成原理是:陶坯入窑焙烧时采用氧化焰气,使陶胎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器表便呈红色。根据陶胎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马家浜文化等都以红陶为主。

在彭山头文化遗址发现的陶器比较原始,制作工艺古朴简单,器坯均使用了原始的泥片贴塑法,胎厚而不均匀。

彭头山文化遗址中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夹有炭屑,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器类不多,主要是深腹罐与钵,普遍装饰粗乱的绳纹、刻画纹,器型有圆底罐、钵、盆。而且红陶已饰有太阳月亮纹,因此,其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

大溪文化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公元前4400年至公元前3300年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因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地区。

大溪文化以大溪陶器类型为例,可归纳为三期:

早期夹炭红陶最多,戳印纹简单、细小,彩陶极少,以折肩圈足罐、三足盘、鼓形器座等为代表。

中期戳印纹发达,彩陶兴盛,常见内折沿圈足盘、簋、高把豆、折腹盆、曲腹杯、筒形瓶等。

中国新石器时期的陶器名,像高脚盘,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作为礼器常与鼎、壶配套使用,构成了一套原始礼器的基本组合,成为随葬用的主要器类之一。

晚期则泥质陶占绝对优势,灰陶和黑陶剧增,有细颈壶、折敛口圈足碗等。

黑陶 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它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与彩陶相媲美的又一光辉创造。

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外表普遍涂有红衣,有些因扣烧而外表为红色,器内为灰色和黑色。盛行圆形、长方形和新月形等戳印纹,一般成组印在圈足部位。

■大溪文化彩陶杯

■大溪文化彩陶碗

其中,有少量彩陶,多为红陶黑彩,常见的是绳索纹、横人字形纹、条带纹和旋涡纹。主要器型有釜、斜沿罐、小口直领罐、壶、盆、钵、豆、簋、圈足盘、圈足碗、筒形瓶、曲腹杯、器座、器盖等。

白陶和薄胎彩陶最为突出,代表了大溪文化较高的工艺水平。在白陶圈足盘上,通体饰有类似浅浮雕的印纹,图案复杂精细。薄胎细泥橙黄色的彩陶单耳杯和圈足碗,胎厚仅1.5毫米左右,绘以棕红色的多种纹样,显得精美别致。

屈家岭文化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湖北省京山屈家岭遗址而得名。距今5000多年至4600年。主要分布在湖北,分布地区以江汉平原为中心,西至三峡,东到武汉一带,北达河南省西南部,南抵洞庭湖区并局部深入到湘西沅水中下游。

屈家岭文化是一处以黑陶为主的文化遗存,文化面貌不同于中国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也与洞庭湖以南的几何印纹陶差别较大。

屈家岭文化陶器以手制为主,少量加以陶轮修整,烧成温度900摄氏度左右。器型有高圈足杯、三足杯、圈足碗、长颈圈足壶、折盘豆、盂、扁凿形足鼎、甑、釜、缸等,蛋壳彩陶杯、碗最富代表性。

陶器大部分素面,少量饰以弦纹、浅篮纹、刻画纹、镂孔等。其中一部分彩陶及彩绘陶,有黑、灰、褐等色彩,纹样以点、线状几何纹为主。

彩陶的绘制方法有特点,作笔有浓淡,不讲究线条,里外皆施彩。陶衣有红、白等色,施加陶衣后用黑色或赭色彩绘出带形纹、网格纹、圆点纹和弧三角纹。

另有较多的彩陶纺轮,其横截面有椭圆形、长条形等,纺轮上先施米黄色陶衣,然后彩绘出旋涡纹、平行线纹、同心圆纹、卵点纹和短弧线纹。

屈家岭文化的陶器中圈足器发达,三足器较多,平底器较少,不见圆底器,器型有罐形鼎、高领罐、高圈足杯、薄胎杯、壶形器等。

石家河文化是新石器末期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距今4600年至4000年,发现于中国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

其中,石家河文化邓家湾遗址的个别地段,发现了大批小型陶塑,有的一座坑中竟达数千件之多。所塑有鸟、鸡、猪、狗、羊、虎、象、猴、龟、鳖以及抱鱼跪坐的人物,等等。这些小塑像集中于窖穴之中,有祭祀的意味。陶器大部分为黑色,不过也有不少红色的陶杯和陶塑,是该文化的一大特色。

■屈家岭文化陶器

■河姆渡彩陶

石家河文化陶器刻画符号以象形符号为主,大多以简练的笔画勾勒出某一事物的外部形态,一件陶器上只有一个符号,而且绝大多数为单体符号,少数几个为合体符号。

刻画的基本笔画为弧线和直线,间或用少数未戳穿的圆形小戳孔。少到两画,多到十余画,主要是用某种材料制成的锐器在大口樽、缸的坯体上刻画而成。沟槽较深,有些残片往往沿沟槽断裂,沟槽内的颜色与器表一致,笔道深粗均匀,线条流畅。

有些符号因刻画较深,坯体烧干后槽口张裂,其现存宽度往往大于刻时的宽度。高领罐等泥质灰陶小件陶器则是在陶器烧成后或是使用过程中刻画而成,笔道浅细,刻画处的颜色比器表要浅。

营盘山文化是发现于中国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凤仪镇境内营盘山的一处新石器时期,距今5500年至6000年,该遗址是岷江上游地区发现的地方文化类型遗址中面积最大、遗存最为丰富的遗址,它代表了5000年前藏彝走廊地区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准。

营盘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四川地区最早的陶质雕塑艺术品。而且在陶器中有相当数量的酒具类器物,如制作精美的彩陶壶、彩陶瓶、杯、碗等,据此推测营盘山先民可能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并开始生产。

雕塑 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在原始社会末期,居住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原始人,就已经开始制作泥塑和陶塑了。

营盘山文化的陶器以平底器和小平底器为主,从陶质陶色来看,以夹砂褐陶、泥质褐陶、夹砂灰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泥质黑皮陶为主。

其中,夹砂陶可分为夹粗砂和夹细砂两种,以陶胎夹有颗粒粗大的片岩砂粒的陶片最具特色。其中彩陶器的器型有盆、钵、罐、瓶等,彩陶均为黑彩绘制,图案题材有草卉纹、变体鸟纹、蛙纹等。

河姆渡文化是发现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金吾庙村的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时间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公社早期的重要的氏族村落遗址之一,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流域氏族的情况。

河姆渡文化的陶器制作已有一定的水平,烧制温度最高达1000摄氏度。稻穗纹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图案,弯弯的稻穗图案使人想象到,河姆渡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了水稻的栽培。

河姆渡早期陶系简单,夹炭黑陶占绝对优势。除磨平素面外,绳纹较多,刻画的几何图案花纹和动植物图案突出。主要器型有敛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颈部双耳大口罐、宽沿浅盘、斜腹盆、环形单把钵、大圈足豆、盆形甑、块状体支脚等。石器种类少,一般磨制不精,斧、锛较厚硕,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见穿孔者。

■河姆渡先民制陶图

而到了河姆渡晚期,则夹砂红陶、红灰陶数量最多。前段的泥质红陶外壁红内壁黑,常施红陶衣;后段的泥质红陶表里色泽一致,很少施陶衣。沿用绳纹,出现镂孔纹饰。其他主要器型还有敞口鸡冠耳釜、敞口扁腹釜、牛鼻耳罐、折沿罐、镂孔豆、空腹倾斜体支脚。

■河姆渡稻穗纹陶钵

较为特殊的陶器有陶灶和陶盉两种。陶灶发明后,解决了木构建筑内煮炊防火问题,是后世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缸灶的前身。而陶盉则被认为是古代的一种酒器。

河姆渡土“陶灶”通长55厘米、通高25厘米。夹砂灰陶。俯视呈鞋底形,火门上翘,椭圆形圈足。内壁横安3个粗壮支丁,三丁分别置于两侧正好对称,一丁置于后壁。两侧外壁安有一双半环形与两侧支丁连成一体。

陶埙也是河姆渡的代表遗物,埙身呈鸭蛋形,中空,一端有一小吹孔,也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乐器,只是河姆渡的陶埙只有吹孔而无音孔,可见它的原始。

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7000年的历史。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作“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用绳子系上石球或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后来人们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埙音色古朴醇厚、低沉悲壮,极富特色。

马家浜文化是发现于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的新石器时期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距今有7000余年的历史。

马家浜文化多红色陶器,腰檐陶釜和长方形横条陶烧火架炉箅是马家浜文化独特的炊具,但是马家浜文化中制陶业的发展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

崧泽文化属于中国新石器时期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文化,距今5800年至4900年,发现于中国上海市青浦区城东4千米的赵巷镇崧泽村。

崧泽文化时期的制陶,在中国新石器诸文化中,可谓是进入了一个划时代成就的时期。首先表现在开创了轮制陶器。

其前期,已采用泥条盘叠再加慢轮整修的制陶方法。陶器的器壁比较匀称,但不很挺直的轮纹。但从中期开始,已运用陶轮快速旋轮、捏泥坯成型的制造技术,使器型规整,器壁匀薄,往往在内壁和内底遗留坯的旋痕。

同时,崧泽文化时期制陶是使用还原焰烧制陶器,由于陶器中的铁元素在充分供给空气的环境下氧化烧成,从而使陶器变红。所以以红陶为主是崧泽文化早期陶器的特色。

而崧泽文化陶器,除炊器仍为红陶,其他器物多以灰陶为主,红陶偶见。伴随灰陶的烧制,还出现了一种灰胎黑衣陶。以往只知道乌黑发亮的泥质黑衣灰胎陶是良渚文化陶器的一大特色,其实这类陶器在崧泽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

■崧泽文化陶罐

崧泽文化的陶器不仅制造技术有很大提高,而且十分讲究造型和装饰,使人们感到浓厚的艺术气息。

在一个灰坑内有一只陶塑小肥猪。小猪憨憨的,披着一层很艳丽的红彩,圆咕隆咚,肥头肥脑,喙部短促,腹部圆滚下坠,四肢粗短,明显是一只已经被驯化、圈养的家猪,野性荡然无存。

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曾发现过一只陶猪,但与崧泽遗址出土的小猪相比,形态瘦瘪,喙部前拱厉害,头部狭长,前躯的比例大于后躯,“狼奔豕突”的野猪特征还保留不少。

家猪从河姆渡文化到马家浜文化发生的变化,证明了人类驯化和改良动物的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良渚文化遗址发现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实际上是余杭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许多遗址的总称。属于新石器时期,距今5300年至4200年,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

■良渚文化彩陶

良渚文化发展分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和陶器时期。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轮制较普遍。一般器壁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圈足器、三足器较为盛行。

典型器皿有鱼鳍形或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大圈足浅腹盘、宽把带流杯等。柱足盉、高圈足镂孔豆、高颈贯耳壶等。陶胎细软,大多轮制。表面打磨,烧后呈黑色光泽。造型规整。纹饰线条纤细工整,以几何形纹为主,有弦纹、竹节纹和各种形态的镂孔纹等,并出现有彩绘陶,在薄而黑或黄黑色陶器上绘以棕红或黄色纹样。

马桥古文化发现于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东俞塘村,但特指的是位于马桥文化遗址中层的新石器末期文化,为太湖地区的一个典型遗存。

■马桥文化灰陶簋

马桥文化遗址的遗物中的陶器如觚、觯、尊、豆、簋、瓦足盘以及拍印的云雷纹等特点,与中原地区河南偃师二里头、郑州二里岗的夏商文化有紧密的联系,其年代应相当于夏商时代。

中国古代礼器中的一种,一般用于盛酒器具。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圆腹,侈口,圈足,形状小瓶,大多数有盖,这种形状的觯多为商代器。西周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春秋时演化成长身、侈口、圈足觯,形状像觚。

马桥文化陶器有三大陶系。夹砂绳纹或篮纹红陶约占四分之一,器型主要是鼎足,有凹弧形、圆锥形和舌形3种。其次为甗和釜,甗是连成一体的甑和鼎的组合,炊器中鬲一件未见。

呈各种陶色的印纹陶约占40%,纹饰有脉纹、篮纹、席纹、方格纹、回字纹、云雷纹等,器内壁都留有填印窝;底部都是圆底内凹,有折沿弧腹的罐和盆、带圆把的杯和鸭形壶等器型。

在这些器物的唇沿上,有的有一个或数个相同的刻画符号。灰陶、黑衣陶和黄衣灰陶,约占33%。都是平底或圈足器,器唇以素面为主,有的在肩腹部压印一条带形的云雷纹或鱼鸟纹。

■良渚文化黑陶三足盉

上列各陶系陶器的制法,前两种为泥条盘筑法加轮修,后一种为轮制。

跨湖桥文化发现于浙江省萧山县,距今有着8000年的历史,它将浙江的文明史整整向前推进了1000年。

湘湖地区的跨湖桥文化遗址中,以釜、钵、圈足盘、罐为代表的陶器群,但不见于江南其他新石器遗址的特殊性器物如线轮等,都说明了跨湖桥文化类型的独特性。其中出土的陶器,甚至比晚了1000年,百里之外的河姆渡更为先进。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期的陶器发展迅速、成熟,与黄河流域争奇斗艳,平行延贯又交流融合,成为当时中国陶器文化的主体部分。

阅读链接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但两者的地域文化风格却非常不同:黄河流域古朴、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腻、优美、精巧。

这种风格差异反映在陶器上,长江流域各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与黄河流域相比,有较大不同。长江流域的陶器,圈足器和三足器较多,素面磨光器物较多,动植物纹饰较多,彩陶数量较少。

在实用的基础上追求一种整齐、稳重、沉静的艺术效果,表现出特有的审美倾向。 Gkjr6oGRdiHulNykf5Z05BxfP02e9RJS3RcUWdlzneXGDNlx8EDiKRIUYYxjP9u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