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楚文王为屯兵始建“方城”

公元前7世纪前后,正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在这个时期,我们国家形成了很多个诸侯国,其中,以楚国、齐国、中山国、魏国、韩国、秦国、燕国和赵国等最为著名。

■荆楚文化建筑

公元前678年,楚国在征服汉水以东的诸侯国之后,率军向北发展,将西周时期形成的诸侯申、缯等古国封地据为己有。

之后,为实现“我有蔽甲,欲以观中国之政”的政治意愿,楚文王又继续沿着申、缯等古国封地的北部和东北部,并凭借伏牛山和桐柏山自然形成的天然隘口,命人在缯国缯关基础上,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同时于夏路进入缯关处修建了屯兵戍守的“方形小城”,即“方城”。

缯国 姬姓,在河南省方城县一带。西周末年,追随申、犬戎攻杀周幽王,灭亡西周。战国初,缯国尚存,建都西阳,即河南省光山县西北。缯国为与夏同姓封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苍山县卞庄镇西北16千米处。历史上,缯国有一著名关隘为“缯关”。

■楚王祭天雕像

在我国历史上,“方城”一词在楚国地理中多次出现。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第一种,认为方城是山。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南阳郡下:‘叶有长山,曰方城。’”

又据《括地志》记载:“方城,房州竹山县东南四十一里。其山顶上平,四面险山峻。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名为方城。即此山也。”

第二种,认为方城是一个关塞。据《淮南子·地形篇》记载,“何谓九塞?曰:太汾、渑池、荆阮、方城、觳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高诱作注说:“方城,楚北塞也,在南阳叶。”

第三种,认为方城是座城。据《水经注·汝水》记载:“苦菜于山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

据《水经注·溧水注》记载:“醴水又屈而东南流,迳叶县故城北。昭公十五年,许迁于叶者也。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作方字。”

为此,根据古人留下的古籍资料,人们认为,“方城”原指方城山,后来,因为楚国在此地修建的城墙,并逐步扩大规模以后,人们便把这段城墙称为“方城”。

■复原后的楚方城城墙

因为这种城墙很长,而且与一般城中的城墙有所不同,它不是周围封闭的,所以称为“长城”或“长垣”。又因为此段城墙是楚国始建的,后来又被称为“楚长城”或者“楚方城”。

而这里的“方城”称谓,则应当是因旁边的“方城山”而得。

关于楚长城在当时楚国的分布,我国的历史文献上有清楚的记载,其中,《水经注· 水注》引南北朝宋人盛弘之所著《荆州记》记载:“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之瀙水,达泌阳界,南北联络数百里,号为方城,一为长城云。”

北魏学者郦道元的《水经注· 水注》记载:“叶县东面有故城一道,从鲁山县开始,东至泌水,西达比阳界,南北连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也称作‘长城’。”

“郦县也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若南北虽无筑基,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南。”据《括地志辑校》记载:“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西七十五里,南入穰县,北连翼望山。”

根据这些资料,后人推测当时的楚长城大致应该分为北线、东线、西线三部分,整体轮廓略呈“∩”形,故称“方城”。它们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平顶山、南阳、驻马店、信阳4个地级市的25个县。

豫南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思。广义上即指河南的南部地区,包括信阳、漯河、南阳、平顶山、周口、商丘、许昌、驻马店,有“豫南八市”之称。按生活习惯和气候来划分,狭义上是指河南最南端的信阳地区。信阳位于河南省南部,是江淮河汉间的战略要地。

这座长城西起湖北省竹溪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省邓县,往北经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叶县,往南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总长将近500多千米。

其中,北线为东西走向。《水经注》称“其间相去六百里”。指自东部的叶县向西经河南省鲁山县、南召县至内乡县郦长城之间的大约距离,长城线路位于南阳盆地北缘东西绵亘的伏牛山沿线上。

北线的四分之三在南召县境内,首先有石砌关城53座,重要关门东有鲁阳关,西有野牛岭关。其次还有中部分水岭关,分别扼守着自洛阳南下的南北古道。

鲁阳关 古关名。在今河南省鲁山县西南地区。为洛阳与南阳盆地间交通冲要。自古为军事必争之地。378年,苻坚攻襄阳,使石越率精骑出鲁阳关,即此。又称“三鸦路”“古鸦路”。

东线为北、东、南走向。其中东内线,自鲁阳关南下,沿三鸦路至南端的第一鸦。三鸦路,为洛阳南下经鲁山、南召通向南阳的著名古道,《南阳古代史话》称三鸦路为古“夏路”。

■楚长城遗址

三鸦路段均在南召境内,中流鲁阳关水,简称“关水”。据《清一统志》记载:“三鸦路以百重山为第一鸦,分水岭为第二鸦,鲁阳关为第三鸦。”

据《南召县志·交通志·古道》记载:“宛洛大道,即古三鸦路,也称鲁关道,是南阳通往洛阳的一条重要通道。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西周时期,昭王、穆王为沟通宛洛,防楚北侵,故修此道。”

昭王 (前523—前489),楚昭王熊壬,楚平王之子。公元前516年,楚平王死,不满10岁的太子壬继位,改名熊轸,是为昭王。历史上,楚昭王可谓是楚国的一位中兴之主。

第二鸦所在的云阳关,鸭河、鸡河在此会流,会流处两山并立,三鸦路古道在此通过,故历史上被称为“北扼汝洛,南扼荆襄”的咽喉之地,为历代兵家所必争。

■复原的楚国长城

西线为北、西、南走向。其西内线,由南召县乔端镇的野牛岭南下,经板山坪镇的周家寨又名“金斗关”,南入镇平县,继向南入邓州境内的穰故城。据《南召县志》记载,与西内线相联系的古道有两条:

一条是马市坪古道,由洛阳向西南经嵩县沿白河入南召县乔端镇、马市坪乡、李青店,南达南阳,中间有著名的灌沟孔道,县内总长45千米。

一条为板山坪古道,由李青店经白土岗乡、板山坪镇西入内乡县马山口,远入武关,县内总长45千米。

另有白河航道,下通汉江,北至板山坪镇余坪。位于板山坪镇的周家寨,为楚长城的一座大型关城,位于金斗山上。

■楚长城遗址一角

《明嘉靖南阳府志》称“金斗山在县西南一百六十里”,并称“明会典有金斗关,关因山盖置,跨内乡、南召二县”。至明代更名为“莲花寨”,清代初期经此地周姓旺族复修后又更名为“周家寨”。此寨紧锁着板山坪古道。周家寨周围沿古道分布着黄路岈寨、楼子垛寨、黑沟顶寨、小曼寨、青风崖寨等10余座石寨城,集群分布。

向南入镇平县境,又有菩提寺寨等有名寨城。《括地志》称“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应该是指这里的楚长城西内线。

楚长城之西外线,自南召县西北乔端镇境内的桃花庵寨、八里坡寨向西南,经京子垛寨、老界岭寨等入内乡县境。

这条楚长城,有的用石砌垒,有的用土筑墙,与天然的悬岩峭壁结为一体,形成当时楚国对外防御的巨大屏障,简称“古楚长城”,又名“内长城”。此条长城的“大关口”,为楚方城东段隘道关塞之一。这道关塞一直保存下来,位于河南省方城县独树乡申辛庄村。

关口东侧为横亘于叶县西南之黄石山西麓的擂鼓台,北岭头和尖山诸峰;西侧为伏牛山东麓之对口门,旗杆山和香布袋山诸峰。东、西山峰夹峙,形成隘口。其构筑皆依山就岭,以南北两道土城构成有似新月形面向东南的两道防线。

关口南北城墙相距30米。东侧的北墙依悬崖而筑,与南墙相距200米至300米。且南北墙之间有深沟,南城内侧有12米见方的土台7个,似为城堡。西侧的北墙亦依山岭而筑,在对门山顶和香布袋山均有石基城堡遗迹。

■楚国长城遗址上的碎石

■楚长城遗址

该关遗留之内外城垣总长度达约2.8千米,残高1.5米到3.0米,基底宽10米,顶宽1.5米。城堡遗迹共有9处,规模宏大,设计构思周密,为研究楚国军事建筑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历史上,楚长城修成后,有一次,齐国要进兵攻打楚国,军队已经到了“陉”这个地方,楚成王派了大夫屈完去迎敌。到了召陵,屈完对齐侯说:“你如果真正要打一仗的话,楚国有方城作为城防,有汉水作为城池,足可以抵挡一阵子的。”齐侯见楚防御工事果然坚固,只好收兵。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秦汉以后,朝廷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

像这样其他的诸侯国去攻打楚国,到了方城就被阻挡而回的情况,在古代文献上还有不少记载。

如据《左传》上记载:又有一次,晋国阳处父讨伐楚国以救江国,到了方城,遭遇息公子朱,便回去了。又如,晋国的荀偃、栾黡率师伐楚,入侵到了方城之外,由于楚国防御严实,没敢攻打,结果只好攻打了一下别的地方就收兵了。

这些历史故事,不仅说明了楚方城在防御其他诸侯邻国侵扰上的功用,而且也说明了方城不是一般孤立城市的城垣,而是连绵不断的城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这便是我国长城的开始。因为楚长城是我国最早的长城,为此,它被人们称为我国的“长城之父”。

阅读链接

虽然人们认为,楚长城是在楚文王时期修建的,但后人也认为,楚长城并非是短期时间可以修成的,为此,人们主要有“春秋说”和“战国说”两种看法。主要是如下几个观点:

一是,楚国直至楚怀王前,一直处于强势,修长城无疑是作茧自缚,楚国没有必要修筑北长城。为此,楚长城是在楚怀王以后修建的。

二是,楚成王时期屈完大夫“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的说法,“方城”指的是方城山,并非是长城。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以齐国为首的联军进攻楚国方城时,方城并无长城之险。

三是,楚长城是为抗秦而建的,楚国只有西线长城。北部只是利用了山险和谷堑。为此,楚长城的修建时间是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 WO9BREkKH9N6Kp01bQs11NM0BTyFJG2TmER2B7NPaBabwD2MEle4jJ3g0D8m4BY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