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是我国第一个有书写文字的奴隶制国家,中原玉器在继承辽河及长江流域新石器时期琢玉技艺的基础上,汲取了以夏代二里头玉器为代表的精华。
可以说,殷商的制玉业对于我国古代造型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对后世的雕刻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青铜制作工具在琢玉领域的不断运用和完善,使方兴未艾的青铜制造业和传统的制玉业得到了互补,达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为玉器业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并逐渐走向成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带来了文明社会玉器业的第一次发展高峰,从而开创了我国玉文化的一代新风,呈现出一派灿烂的景象。
■ 商代玉龙
■ 商代玉戚仪仗玉之一,又称玉兵器。玉戚主要出现于商、周两代,以商代最为突出。春秋战国以后,除仿古玉器作品外,这种器物很少见到。这件玉戚为粗白玉料制成,两侧各有6条凸起的棱,双面刃。璧面切割平整,内外缘厚度相同。在其表面有细若发丝的微刻花纹和一个人形图案,堪称一绝。
商代的玉器制作并没有因青铜器的崛起而失色,相反,青铜制玉工具的出现促进了玉器制作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增加了玉器的品种与表现形式,加上统治者对玉器的重视,使商代玉器制作的规模和工艺水平更加精细,更富于人性化。
商代早期玉器在研磨、切削、勾线、浮雕、钻孔和抛光,以及玉料的运用和创作造型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到了商代晚期,玉器的图案设计、雕琢工艺、抛光技术等,与早期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
如一件商代前期大玉戈,玉质仪仗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堪称“玉戈之王”。
从装饰题材看,可以分为动物、人物、神话形象,以及戈、璜、琮、环及铲等。
工匠们受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事物的启发,采用薄片雕剪影的视觉效果,或圆雕的写实手法,用线面结合的方式,加之“臣”字目、变形云纹、鳞纹、龙纹、凤纹、连珠纹、神人兽面纹、兽面饕餮纹、双钩线纹等的流行,生动地刻画出作品的表情和神态,赋予美石本身更多的艺术韵味。
同时,以朴实自然的审美观念,将玉石沉稳柔和的色调同优美流畅的线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传神的艺术效果,成为奴隶主贵族和上层社会人们喜爱和追逐的对象。
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殷商玉雕艺术的最高境界,殷商是一个崇信鬼神的朝代,许多玉器中都蕴含着浓重的神鬼观念和宗教意识。
为了更好地表现玉石的美感,商代玉工们在承袭夏代镶嵌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在戈、矛、剑等青铜兵器上镶嵌玉石,装饰着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等,并发展成一种普遍现象。
夔龙纹 夔是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夔龙纹一说为龙纹、蜗身兽纹,主要形态近似蛇,大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夔龙纹开始流行于商、西周青铜器及玉器上,而商代的白陶因造型和纹饰均模仿当时的青铜器,因此也有印夔纹装饰的。
如新郑望京楼新村乡和妇好墓的铜内玉援戈,以及安阳市黑河路出土的铜骹玉矛,虽然都为铜内玉援戈,但前者的内部装饰着变形夔纹,而后者的内部除装饰饕餮纹外,还镶满绿松石,给人以华丽的美感。铜骹上镶嵌的绿松石大多已经脱落,但其精湛的制作工艺,仍让人产生很多美好的遐思。
商代玉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奇葩,安阳殷墟商王武丁的夫人妇好墓发现的700多件玉器可见一斑。
商代妇好墓的玉器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用具、装饰、艺术品以及杂品7类,反映出当时玉器的用途甚广、地位至尊的历史面貌,其中生肖玉器占很大分量。
■ 商代玉戈
■ 商代玉护甲
妇好墓玉器装饰图案发明了双勾线雕法,即双线并列的阴刻线条间又呈现出一条阳线,图案画面由阴线构成,使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凡此都表现为商代玉器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
妇好墓出土玉器的原料,大部分是新疆玉,只有3件嘴形器质地近似岫岩玉,1件玉戈有人认为是独山玉,另有少数硅质板岩和大理岩。
这说明商王室用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主体,有别于近畿其他贵族和各方国首领所用的玉器,从而结束了我国古代长达两三千年用彩石玉器的阶段。
妇好墓玉器的新器型有簋盘纺轮、梳、耳勺、虎、象、鹦鹉、鸽、燕雏、鸬鹚、鹅、鸭、螳螂、龙凤双体、凤、怪鸟、怪兽以及各式人物形象等,其中有些器型尚属罕见。
妇好 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我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妇好墓玉器的艺术特点不仅继承了原始社会的艺术传统,而且依据现实生活又有所创新,如玉龙继承了红山文化的玉龙,仍属蛇身龙系统而又有变化,头更大,角、目、口、齿更突出,身施菱形鳞纹,昂首张口,身躯蜷曲,似欲腾空,形体趋于完善。
玉凤是新创形式,高冠勾喙,短翅长尾,飘逸洒脱,与玉龙形成对照。玉龙、玉凤和龙凤相叠等玉雕的产生可能与巫术有关。
玉象、玉虎等动物玉雕来自生活,用夸张概括的象征性手法准确地体现了动物的个性,如象的温顺,虎的凶猛等。
尤其是妇好墓还发现了红山文化的玉钩形器及石家河文化的玉凤,这说明收藏古玉已经是古人的一种文化生活。妇好是个爱玉的人,在她的墓中有500多件佩玉。
妇好墓中最重要的一件玉器,就是一个跪坐的玉人,是一个圆雕的玉件。所谓圆雕,就是立体雕,其前后、左右、上下,转着圈儿都能看。
《周礼·考工记》里有记载,说王室设玉作来管理玉人。所谓玉作,就是王室设办了玉的作坊,专门管理制造玉的奴隶,这些奴隶当时也被称为“玉人”。
《周礼》 我国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
奴隶社会到了商代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社会分工,就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因为有了这个分工,才有了这些专业作坊的出现,才有了以做工为生的人。他们以做工为生,不以种地为生,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 商代玉刀作为礼器的玉刀,形状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扁平的长方形,一侧为刀背,一侧为刀刃;另一种则做成了带柄的形状。玉刀中常见的纹饰有直线交叉形成的网纹以及代表某种象征意义的人面或兽面纹。商代中晚期的玉刀多为佩玉,略呈弧形,装饰华丽,刀背装饰有连续排列的凸齿,刀面有复杂的装饰纹。玉刀作为礼仪用器,盛行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它既是权力的象征,同时也象征着收割。
■ 商代玉人
妇好墓的这个玉人,有个不解的谜团。一个不明物体从玉人的左侧插入后背,从侧面看得很清楚,猜测有两个可能:
第一,这个玉人就是妇好的形象,身后的柄形器是一个礼仪用具,可能是她出席重要场合,配合礼仪形象带的东西。
第二,这个玉人不是妇好,而是一个巫师的形象,那么柄形器就变成了一个法器。
跪形玉人头戴圆箍形,前连接一筒饰,身穿交领长袍,下缘至足踝,双手抚膝跪坐,腰系宽带,腹前悬长条“蔽”,两肩饰“臣”字目的动物纹,右腿饰 S形蛇纹,面庞狭长,宽鼻小口,表情肃穆。
从商代玉人身上,可以看出人类对自身的关注。在玉的童年时期,人类对其他现象关注,比如对动物、对神等;到了商代玉人出现,表明人类对自身的关注,使艺术上升了一个高度。由于人类对自身的这种关注,使商代玉变成了身份的象征,这一点尤为重要。
妇好墓玉器的大量发现,说明玉器在商代贵族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也是“玉不离身”的最早例证。
商代仿青铜彝器和俏色雕玉器的出现,开创了玉文化的滥觞,它们均出自安阳殷墟。碧玉簋是妇好的陪葬器物,玉色柔和,造型端庄,雕琢规矩的口沿,简洁之中透出非凡的技艺。微鼓的外腹部装饰着4条对称的扉棱,其间布满云雷纹,显得华丽而富贵。圈足上装饰的凹弦纹,与器身浑然一体。
安阳小屯发现的俏色玉鳖,更让人拍案叫绝。作品灵活生动,色彩丰富,开创了俏色玉雕的先河。聪慧的玉工利用玉料本身固有的天然颜色,巧妙地表现出鳖的肤色和器官。
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与商代玉器有关的记载不胜枚举。如三星堆遗址发现的“玉边璋”,遍体满饰图案,生动刻画了原始宗教祭祀场面。
三星堆遗址 我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由于其古域内的3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而得名,因而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
图案上下两幅对称布局,内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3人,头戴平顶冠,戴铃形耳饰,双手在胸前做抱拳状,脚穿翘头靴,两脚外撇站成一字形。
第二幅是两座山,山顶内部有一圆圈,可能代表太阳,在圆的两侧分别刻有“云气纹”,两山之间有一盘状物,上有飘动的线条状若火焰。在山形图案的底部又画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台,可能代表祭祀台,一只大手,仿佛从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
■ 商代早期玉鹅
■ 商代玉纺轮
第三幅是两组“S”形勾连的云雷纹。云雷纹下的一幅也是3个人,穿着和手势与第一幅相同,所不同的是这3个人戴着山形高帽,双脚呈跪拜的姿势。
这些图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坛上举着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应,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这是要赐福于下界的表示。
史学界把郑州二里岗时期的玉器和安阳殷墟的玉器,作为中原地区商代玉器文化形态的代表。
前者主要有郑州二里岗、郑州商城、郑州铭功路、郑州白家庄、郑州杨庄村、新郑望京楼、许昌大路陈村等地出土的玉器。其种类及数量较少,造型简单,基本没有纹饰,表现出玉器初创的状态。
后者以安阳小屯、安阳武官村、安阳大司空村、安阳高楼庄、安阳郭家庄、辉县琉璃阁、孟州涧溪村、信阳罗山莽张后李等地出土的玉器为代表,其数量及种类很多,造型丰富,纹饰繁缛,工艺精美。
只有殷墟时期的玉器才真正体现出了商代玉雕艺术的风格和魅力,不论从技术和审美的角度,还是从造型设计和纹饰效果上看,都代表了商代制玉业的最高艺术成就,是中华民族早期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重要文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