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农架野人,不仅在民间流传着广泛的传说,在各大报刊杂志上也有登载。在中央电视台曾有过一个报道,亲身参加搜索野人的一名生物学家现身谈及往事,数百名战士参与的围捕行动,却一无所获,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神农架附近的村民和猎户也表示,曾多次亲眼见到过野人出没,有2米多高,全身黑毛,走路的时候,出左脚同时也出左手,一边顺,近2米高的狗熊会对它退避三舍,能轻而易举的扛起一头成年公牛。
野人留下的脚印为人形脚印,只是比普通人的脚大得多。而后经过取样分析脚印,证明绝不是人造的。也就是说,神农架的野人是真实存在的一个物种。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物种要繁衍生息,必须是有一定种群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从野人的体格上来看,这种连山中霸王熊都害怕的种群,显然在神农架是不存在天敌的。
很浅显的一个道理,没有天敌的种群的发展会有多迅速,会发展成一个多庞大的群体?这在自然界是最基本的常识了。
但是,这样一个强大的物种,在那一次大围捕中,连一只都没有发现。是它们有预见性全部迁徙了?还是说这种生物数量非常稀少?
相信一个庞大的物种做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不会这么及时。毕竟,用自然界的规律来看,它们应该是发展成了非常庞大的家族,一个庞大的家族要迁徙到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必须具备满足它们生存的必备条件。
首先就是食物,还有居住条件、气候、地理因素等。除了神农架,又有哪个地方容得下它们呢?为什么其他地方没有发现大规模野人迁徙的报告?
学者认为: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存在“野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许多人以为只要有一公一母就能保证传宗接代,而实际上一个高等动物物种是不可能只靠一对雌雄,或者几头甚至几十头而繁衍下去的。
小群体另一个难以避免的危险是近亲繁殖。近亲繁殖生下的后代,身体状况、生存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长期如此必然导致遗传品质的下降,遗传多样性的消失,从而走向整个群体的灭绝。
一个群体要避免近亲繁殖,能够长期健康地繁衍下去,至少需要几百头个体。但是一个地方如果真存在数百个“野人”,就不会那么难以发现。不管是群居还是独居,猿类的活动范围都很大,更容易暴露行踪。
著名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认为,“野人是远古智人进化到现代人之间缺失的一环”这一说法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现在还没有证据足以支持野人存在。
科普作家方舟子撰文称神农架野人科考是浪费时间:
“在我看来,神农架是几乎没有野人的。一个物种的存在绝不是一个野人或者几个野人,至少也要几百个野人存在。在生命的延续中,如果没有达到这些数字,就一定会遇到近亲繁殖的现象,野人这个物种也就灭绝了。
“如果在神农架有几百只野人的话,发现的几率和频率都不会像现在。从物种进化上来看,如果神农架要是有野人,就肯定能够发现有野人的化石,或者是野人的骨骼、残骸,从目前的报道来看,并没有野人化石、骨骼和残骸的发现。这样也能说明神农架没有野人存在的可能性。”
1989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学家弗兰克·波伊里尔也被吸引到了中国。有一次他光着膀子在河边打盹,结果被从未见过欧裔人士的当地村民当成了“野人”报告。随后波伊里尔发现,很多种动物,包括熊、长臂猿、短尾猴,都曾经被当地人称为“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