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雀科

1.金丝雀

金丝雀也被称为芙蓉鸟、白玉、白燕、玉鸟。属雀形目、雀科。它的原产地为大西洋中的喀那利马,但现在世界各地已普遍饲养。金丝雀性情温柔,饲养简便,是人们喜爱的笼养鸟之一。

金丝雀不但羽毛艳丽,而且鸣叫声婉转圆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笼鸟,几百年来一直为各国养鸟爱好者所宠爱,并经过人类的辛勤、精心培育,现已培育出许多品种。该鸟野生时羽色呈灰色,经过人工饲养后羽色变化较多,有黄、绿、白、红、咖啡、灰褐等色。它的体长只有13厘米左右,有的头顶有一撮毛,有的尾羽两边镶有黑毛。人工育种使其外形变化很大。

野生的金丝雀主要以植物的种子为食,夏季兼食昆虫。

经过人类驯化的金丝雀,可以一整天不间歇地鸣唱不止,还可以按驯鸟人的意图做放飞、接物、戴面具等技艺表演。不仅能给家庭生活增添乐趣,还可使家庭气氛变得更加融洽、亲密。

2.金翅雀

金翅雀属雀形目、雀科,又名绿雀、黄楠雀、黄弹鸟、芦花黄雀,它的产地在我国东南部,但在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山西、青海、甘肃以及江浙等省都可常见,是一种常见鸟类。

金翅雀是一种小型鸟类,羽色华丽,歌声圆润,音韵美妙,深受养鸟者欢迎,是很有观赏价值的著名笼鸟之一。

金翅雀约有14厘米大小,跟麻雀的体形相似。雄性金翅雀的背部为橄榄褐色,腰为金黄色,因此也称芦花黄雀。由于翅褐色,并有金黄色横带,又称金翅雀。尾羽黑色,身体腹部暗黄色。雌鸟体羽黄色部分较淡,并带褐色,头部羽毛有条纹和小斑点。

金翅雀喜集群活动,常以十几只成群,最多可达几百只的大群。它们性情活泼,通常在丘陵平原的小树林、田野、村庄的高大树上及河岸的松柏、矮树丛中栖息。

飞行时忽上忽下,呈波浪形,而且常常是一边飞一边鸣唱,其叫声清脆动听。能发出“铃、铃、铃”的叫声,很像串铃的响声。有时鸣叫中还带有“叮铃,叮铃”的金属撞击声。

野生金翅雀以树木的果实、杂草的种子、谷物以及植物的嫩芽为主要食物,也吃一点昆虫。金翅雀在大的松柏或茂密的树枝上营巢。巢呈杯状,主要以草根为材料,并缠绕一些纤维与蛛丝,巢内铺有少量的羽毛及其它柔软物。

金翅雀的繁殖期为每年的3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窝产卵4~5枚。卵壳呈绿白色,杂有褐色斑点。孵化期约11~13天,属晚成鸟类型,需依靠亲鸟喂食,亲鸟将食物半消化成糊状,然后由嗉囊中吐出来喂雏。

3.黄雀

黄雀属雀形目、雀科,又名黄鸟、金雀、芦花黄雀等。我国大小兴安岭地区是它们的繁衍之地,春秋迁徙时经河北、北京、山东、江苏;天寒时飞到浙江、福建和台湾地区越冬。黄雀属北方笼鸟,特别是北京地区饲养黄雀的历史比较长。饲养这种鸟既可以听其鸣叫,又可训练其叼“八卦旗”、叼钱和叼物,观赏十分有趣。

黄雀体长约12厘米。黄绿色而具褐黑色的羽干纹,翅膀有鲜黄色的花斑,雄鸟头顶一般为黑色,颏部及喉中央黑色;雌鸟头顶灰绿色,喉部无灰色块斑。

春秋季节,在北京地区的山间和平原均有黄雀鸟的身影,它们喜欢在柳树、榆树和松柏林中栖息。常集群活动,二三十只在一起迁飞。

黄雀主要以赤杨、桦木、榆树、松树等树木的籽实及嫩芽为食,也吃谷物和杂草的种子。营巢于树上,巢呈深杯状,由草茎、草根、羽毛、纤维等物缠绕而成。每巢产卵4~6枚,卵呈浅蓝色,上面可见淡棕色和紫色的斑点。雌鸟孵卵,雄鸟给雌鸟喂食,孵化期13天左右。育雏工作主要由雌鸟负责,但雄鸟也需参加进去。

4.朱雀

朱雀为我国常见的一种笼鸟,各地均有饲养,它又称红麻料、青麻料,隶属雀形目、雀科。

朱雀体长16厘米左右。雄鸟的头顶、颊部、喉、后颈均为辉红色,上体的其余为暗褐色。腰部红色更浓,飞羽黑褐色,边缘渐为淡白色,杂以红色,尾羽为黑褐色,羽缘呈红棕色。前胸为红色。腹、两胁及尾下覆羽棕白沾红色;雌鸟体羽红色不甚明显,头部褐色,背面大多黄绿,杂以褐色纹。下体黄白,腹及尾下羽近白。嘴黄褐色,下嘴较淡。脚为红褐色。

朱雀多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榆、槐、柳树林或河川的灌木丛中,冬季栖息于东部沿海的海堤防风林及灌丛中,经常集成小群在树顶上寻食觅物。春季时,朱雀的鸣叫声变化万端,婉转悦耳。食物以植物的种子和浆果为主,春季也吃植物的嫩芽。

朱雀常把巢筑在灌木丛中的枝杈上,巢质松软,巢材多由禾本科植物的茎和根等构成。卵绿蓝色,缀以褐色或黑色的斑点。在自然环境中,雄朱雀有一雄配两雌而产两窝卵的现象。

朱雀鸣声婉转动听,且易被驯化,驯化好的朱雀可学会放飞、接物、戴面具等多种技艺。 JXybLMimw55JXWWhYCfdAaWETZaByjoS2GWClnQfZuVn2XZlEbyK+Cy8M1o8Oh7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