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属陆栖性动物,且对树的依赖性很大。食物种类较丰富,食性也较多样化。它们大多为一雌一雄营巢繁育。繁殖期间雄鸟多爱鸣唱,不少种类还有仿鸣能力;在非繁殖季节大多集结成群活动。在冬季有些种类仍留居在繁殖区,有些种类则迁徙到南部地区或南亚、澳洲及非洲等地越冬。
在长期的适者生存的自然环境中,鸟类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生活节律,可分为食性、繁殖、换羽及迁徒,每年周而复始,固定不变,并能遗传给下一代。
鸟类的食物种类花样繁多,但动物性食类和植物性食类所占比重较大。文鸟科和雀科则是以植物种子、叶和芽等为主食。专食性鸟类比较少。由于食性不同,在嘴的形状和取食方式方面也各自发展成不同形态:在树干及枝叶间寻捕昆虫者,嘴多纤细而尖;在空中飞捕昆虫者,嘴形宽阔,嘴缘着生有发达的嘴须;猛食性鸟类的嘴粗壮并具有利钩;食种子的鸟类具有粗壮有力的圆锥状嘴;以花蜜为食的鸟类,嘴细长而下弯;有些鸟类还有一个特异之处,那就是会贮藏食物。鸟类食性和取食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各自不同的独有的取食、栖息、繁殖基地。
春天是鸟类由集群活动向独自活动过渡的季节,它们为了求偶筑巢,各自找寻适合自身生存的理想地方。在繁殖期,绝大多数鸟是一雌一雄配对营巢,每一对鸟都要占有一块地盘,作为活动和取食的范围,并在其中筑巢,这个区域叫巢区。在繁殖、育雏期,雌雄鸟就在这个巢区范围内寻觅食物,这样就可避免在同种鸟类之间相互干扰。占据一个巢区后,雌雄鸟就在这个领域内配对、筑巢、孵卵和育雏。
巢区由雄鸟选择占据,其大小各不相同,主要和食物的多少与分布有关。雄鸟发情比雌鸟早,常在巢区内鸣啭。在占巢区以及繁殖活动的早期,雄鸟激烈鸣啭,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求偶炫耀动作,以激发雌鸟的性活动,吸引雌鸟并向雌鸟求爱。
雄鸟的任务之一就是保卫巢区的安全,对侵入巢区的鸟类予以驱逐,巢区面积依建造者的种类、环境条件及种群密度而异。在种群密度较高、适宜巢址不够的情况下,已有的巢区可被同种或异种入侵者压缩、分割甚至重叠(在同一棵树上营巢)。配对大多发生在占巢区之后到筑巢前,在配对后的一个短暂的时期内为交配期,有些种类的交配活动一直延续到孵卵期。
鸟类在占领巢区、选好配偶之后就开始营巢建家。营巢任务多数情况下由雌鸟承担,也有些鸟类雌雄共同承担营巢任务。鸟类营巢的巢材和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巢材有树枝、树叶、杂草、羽毛、纤维等。根据巢的位置,鸟巢可以分成地面巢、水面巢、洞穴巢、建筑物巢、树上巢等。鸟类在筑巢结束后即开始产卵孵化。通常在最后一枚卵产出之后即开始孵卵,少数种类于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化,因而各个卵的胚胎发育程度迥然各异。鸟卵的形状和颜色式样很多,大多数鸟类的卵为椭圆形,卵上具有各种斑纹、斑点、块斑、环斑、条纹等,形成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每窝卵的数目各异,一般小型鸣禽产4~6枚卵。产卵时间多在清晨,每日产一枚。孵卵任务一般由雌鸟共同完成,但主要以雌鸟为主。甚至完全由雌鸟承担,雄鸟主要负责保卫巢区,并负责孵卵雌鸟的饮食;有些种类为白天两性轮流孵卵。夜间由雌鸟孵卵。
鸟类的雏鸟可分为早成性和晚成性两种。早成性雏鸟在孵出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育,眼已能清楚视物,腿脚有力,全身密布丰富的绒毛,在绒羽干燥后就能跟随亲鸟啄食;晚成性雏鸟出壳时发育还不够充分,眼不能睁开,不能行走,全身裸露,只有很少纤细的绒羽,需由亲鸟喂养,继续在窝内完成发育过程。
鸟类的育雏活动完全是发自本能,在育雏期间它们非常繁忙,单说每天的喂食就花去它们近20个小时时间,每天须飞行百余次。斑啄木鸟可达120余次。亲鸟衔食归来踩动树枝和巢时,幼雏就产生伸头张口反应,显示口腔内特别鲜明的颜色,如红色或黄色,以激发亲鸟的喂食本能。因此,亲鸟从不喂食不张口索食的幼雏。雏鸟留巢的时间几乎和孵卵期相同,一般在15~17天离巢,离巢后仍需亲鸟喂食,一直延续到28天左右方能独立生活。离巢的雏鸟,嘴和跗跖几乎达到了全长,体重也已接近于成年雌鸟,体色也大致与雌鸟相仿,但仍保留一些幼鸟特征。如嘴角为黄色,尾较短,羽色较深暗等。常结为小群,鸣叫声比较尖细。
鸟类在繁殖、育雏期间很辛苦,体羽多半遭磨损,甚至折断。因此,大多数鸟类在幼鸟离巢飞走以后便开始换羽。
幼鸟在离巢时已将雏绒羽更换为稚羽,有些种类的稚羽羽色与雌鸟羽色相似。幼鸟至秋后进行稚后换羽,所更新的羽衣即为冬羽。稚后换羽有的是完全换羽(文鸟科),也有的是不完全换羽或局部换羽(雀科)。春节过后进入繁殖期之前进行1次换羽,所更新的羽衣称为婚羽或夏羽。大多数鸟类每年在繁殖后更换1次羽毛,也有些鸟类换羽两次,秋季和春季各进行一次。秋季换羽为完全换羽,即体羽、翅羽及尾羽全部更新;而春季换羽为局部换羽。但也有的种类在一年内有两次完全换羽。换羽的过程有一定顺序,对称而缓慢地进行,这样不至于影响到飞翔本领,但此期多隐蔽生活。换羽的顺序通常先从尾部和飞羽开始,最后换头部羽毛。初级飞羽自内侧向外或自第一枚及第七枚开始更新,次级飞羽自外侧及最内。尾羽是从中央一对依次向外侧更新。这只是普通规律,有些鸟类则不遵从此规律,这些鸟类的换羽呈不规律性。
迁徒是多数鸟类遵循的一项季节性习性。每年一到秋天,各种在北方繁殖的鸟类,带着幼鸟成群结队地飞往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再返回北方产卵育雏。鸟类的这种由于季节周期性的更替而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所进行的一年两奔的移居现象,称为迁徙。
根据迁徙的性质,可把鸟类分成留鸟和候鸟。留鸟是终年栖居在繁殖地区而不迁徙的鸟类,如麻雀、喜鹊等;候鸟是随着天气冷暖的变化,沿着固定的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移居的鸟类。对一个地区来说,将夏季迁来繁殖,秋季飞到南方越冬的鸟类称为夏候鸟;将冬季飞来越冬,春季北去繁殖的鸟类称为冬候鸟;将夏季在北方繁殖,冬季在南方越冬,只在春秋两季南北往来迁徙路过本地的鸟类称为旅鸟。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南北气候差别很大,有些鸟类在我国北方是夏候鸟,在南方则是冬候鸟,故候鸟划分随地区而不同,并非南、北都适应。
候鸟迁徒的距离有长有短,短的如我国的白鹭、白枕鹤,春、夏在我国东北栖息繁殖,秋末季则飞渡日本南部去越冬。有的则需飞行很远的路程,要越过高山,飞越重洋,如在我国东北繁殖的红脚隼,迁徙时经过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再飞越印度洋,一直飞到非洲东部或南部越冬。有人在北美的海岸给一只尚未学会飞的北极燕鸥套环,结果90天后这只鸟在14500公里外的非洲东南部被捕。另一只在俄罗斯北极海岸被套环的海鸥竟在澳洲再度被擒,至少飞了22500公里。
鸟类迁徙时飞行的高度,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千米,顺风时飞得高些,逆风时飞得低一些。雷达观测雀形目鸟类夜间迁徙高度多数在500米左右,小鸟只在100余米左右。迁徙的速度通常为60公里左右,快的可达80公里,慢的也要超过40公里,夜间比白天快。在春季北返时的迁飞速度比秋季快,而且多数为雄鸟最先达到繁殖地。迁徙时一般白天不飞行,只作休息,于日落后半小时至1小时开始进行彻夜迁飞,在午夜前达到高峰。它们多半会选择晴天飞行,阴雨天休息,但也不绝对。飞行距离较短的鸟类一天的飞行不超过100公里,长距离飞行的鸟类日行程为150~200公里,中途遇到食物丰富的地方,要停下来休息。多数鸟类都沿着海岸和内陆河流迁徙。
无论鸟类迁徒的距离有多远,它们的飞行路线始终不变,更不会弄错方向。关于鸟类的空间定向和导航问题,有人提出鸟类能根据地球的磁场定向,近些年来有人提出鸟类可以根据太阳和星辰的位置定向。这些见解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令人完全信服,需要人们利用高科技继续进行研究。
对鸟类迁徙的研究,最常用的是环志法。即用有编号和套环机构地址的铝合金环套在捕到的活鸟脚上,经测量登记后将鸟释放,当这些鸟再度被捕或射杀时,请获鸟者将该环取下寄给套环机构,用以比较两次捕捉的时间和地点。虽然环志回收率不是很高,但也能从有限的环志上得到许多有用的、有价值的资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