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的空旷。音乐高远、飘渺、若有若无的曲调如天空一般宽广明亮。那延长的降调是天空的基色——蓝。时而浅,时而深,是滑音的连接,长短音的排音,轻轻的蔓延,好似一片片轻云,悠然的悬挂,飘荡。那是圣·桑斯的《天鹅》,缓慢的节奏假装白云的闲散。心间似乎有一股暖流游动,灌进全身的每一根血管。柔和的颤音似天鹅拍动翅膀的声音,离地飞翔,拥抱宽广无边际的蓝天。音乐飘散着安详,弥漫着深远悠长。
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的浑厚、低沉。它如一座大山坚实的耸立着展示它的雄伟挺拔。那浑圆的巨石,坚不可摧,似一个个重音,稳定着基础。那山间的几丛深绿,似一个个点缀,使山更显苍劲。嶙峋的岩壁,有如一双双重奏,让山更显巍峨。那是大师莫扎特的《 G 大调小夜曲》。一段段重复而有节奏变化的曲调像山腰系的烟雾,优雅大方;深不见底的内涵,就如顶峰直插云霄,拥有无尽的韵味。音乐的山峰凝重厚实,似乎能辟出一道深不见底的裂缝,直伸入心灵的最深处,令人颤动,令人震撼。
音乐,无须阐释。它是永恒的,用自己独特的个性展现着它的魅力。
在音乐艺术里流行音乐最受人欢迎。古典音乐太高雅了,有些听不进去。从书中读到知音的典故,知道是说俞伯牙和钟子期的。伯牙精通音律琴声高妙,可是世无知音,令其深有慨叹,只有子期能够赏识他的音乐天赋与才能。可是世事的变化有时往往不能够尽如人意,子期死后,再无有赏识伯牙的了,伯牙于是摔琴不再弹奏。
对流行音乐的喜爱起始于叶丽仪演唱的《上海滩》,那优美的旋律和曼妙的歌声至今听来仍动人心扉。魅力不减当年。有不少歌曲至今传唱不衰。不仅是歌词写得好而且韵律也很优美。学友的歌我认为最大的好处就是他的艺术性,就是艺术技巧的运用,这一点专家和歌迷素来都有好评。
有人欣赏音乐不拘小节,不分地点,诸如在聊天时也开着音乐放着歌曲,在大街上小巷里也能时常听到不绝如缕的各色流行乐传入耳膜。这是不太合适的,欣赏音乐尤其需要的是一种心境,缺少了心境就缺少了韵味了,更缺少了品味音乐的资格,那一种囫囵吞枣的态度是极不合适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说是对于音乐的一种践踏。
大自然所赐予我们的是万千的美好音乐。象鸟鸣、风声、雨声、溪声、瀑声、流水声等,这更给音乐者的创作提供了万千的素材与灵感。据传有一位音乐家多日来内心世界里虽感到了激烈的躁动但却总是乐思不来,因为烦闷只好出外去旅行,在乡间别墅的旅馆里,他进过了晚餐,这时候窗外下起了帘纤的细雨,他静听这美丽的富有诗意的雨声打在树叶上,打在屋檐上,打在万物的心怀里。不知是什么时候窗外的雨停了,一轮明月挂上了树梢头,如水的月光洒进窗来,窗外且有鸟儿和虫儿的鸣叫。他听着听着好像是突发了灵感似的,便坐下来伸笔拈纸于一夜不寐间写成了一首美妙而又诡异的音乐。这段故事被传为了佳话更被传为了美谈。好的音乐作品的创作往往在不经意间。
“情歌总是老的好,走遍天涯海角忘不掉。”这是歌星吕方的一句歌词。它不单是情歌,一切好的歌曲尤其是一切好的流行音乐都应该是如此的。听着经典的歌曲不仅是为其美丽所吸引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好像是回到了过去的时代。逃回了不少难以捕捉的梦中时光。
音乐的魅力是恒久的,它和一切艺术一样,给人的精神生活以丰富的陶冶和美好的享受。商业化的音乐有时或多或少降低了音乐的艺术质量,但我们不能怪他们,因为一切艺术作品虽多,但精品总是少的。不必苛求,泰然处之,此种态度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