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培养独立意识

孩子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的独立意识是逐步建立起来的,而这个逐步建立的过程就是家长培养青少年独立意识的过程。

那么家长如何才能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呢?

给青少年适当的发言权和自主权

青少年或许还不太懂得很多道理,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还没有成熟的思维,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家长不给青少年发言权和自主权的借口。作为家长,要知道一点:任何一个青少年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都是从这些不成熟的发言和自主中形成的。

如,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可能会给孩子喂食,但是在孩子长到2~3岁的时候,孩子已经渐渐地能够自己吃饭了,虽然不是吃得特别好。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还不给他们自己吃饭的机会,那么毫无疑问,这些青少年永远都不会自己吃饭。

作为家长,不要一贯地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我们不妨反过来想想,如果你不让青少年参加任何事情,那青少年怎么会懂呢?

一个12岁的少年离家出走3天之后,被警察给找到了。当警察要想送他回去的时候,他死活都不愿意走。警察很奇怪,问他为什么。

他的回答让在场的警察都吓了一跳:“我在家里没人权!”

警察问:“没人权,什么意思,难道你父母虐待你?”

他说:“我在家里根本就没有地位,没有发言权,没有做主权,我现在已经12岁了,但是父母却永远把我当成一个小孩子。以前,我是小孩子,不懂事,参与也是调皮捣蛋。现在,我已长大了,已有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可每次家人一有事,就把我哄到一旁,说:‘大人们有事,孩子别捣乱!’于是我就被强行‘驱逐出境’,这让我感觉很不好。所以我不愿意回家。”

其实在中国家庭里面,这个青少年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并不少见。因为家长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忽略了青少年的想法,这对于青少年来说,就好比他不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分子一样,被强行地排除在外,遇到这种情况,任何一个人都会反抗,包括孩子在内。所以,家长在培养青少年独立意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即便是青少年也是一样,这也是每个人独立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是在很多家庭中,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是对青少年的一些行为模式指指点点,甚至强加干涉。这种教育很容易导致青少年养成过于依赖父母的不良习惯。所以,家长应当注意教育青少年自觉地、主动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事事依靠父母的督促、管理。

如很多孩子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可能是因为拖拉、因为受到其他事情的影响,很多家长便会想方设法地提醒孩子,以免孩子耽误事情,久而久之,青少年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如果父母不提醒,孩子就不会主动把握时间。

而要想让青少年自觉地、主动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就是要让青少年自己学着控制时间,而不是由父母帮助自己控制时间。逐步培养青少年学会自觉地计划和检查自己的学习和活动,父母不要包办。

让青少年学会“自我服务”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智力教育,却忽视了青少年的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很多青少年虽然成绩很好,但是最基本的生活都不会自理,成为家庭中所谓的“小皇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就是因为青少年没有参加自我服务劳动的机会,因为父母什么家务也不让孩子干,甚至上了小学,孩子的吃饭、穿衣还由家长包办。

父母事事为孩子包办,势必会降低青少年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能力……这些青少年长大之后就是“白痴天才”,同样不会有好的生活。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应当放手让青少年参加自我服务劳动,让其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诸如穿衣、系鞋带、梳头、洗脸、吃饭、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父母还应当让青少年经常参加一些家务劳动,如帮父母洗菜、购买物品、打扫卫生等,父母尽量不要代替青少年包办这一切。要知道,如果你这样做了,就是在害你的孩子,而不是在爱你的孩子。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经常化的自我服务劳动能使劳动变为人人都负担的平等的普遍义务,并使青少年感受到,通过自我服务的劳动,能使生活变得更美好、更快乐、更可爱。”

教育青少年要自行控制时间

在青少年的世界中,时间是最抓不住的东西了。很多青少年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感受:自己稍微多玩一下子,做作业的时间就没有了,因为上床睡觉的时间又到了。还有相当多的青少年因为做事喜欢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没有任何的效率观念和时间观念,所以经常跟不上别人的步伐。不能控制自己的时间,也是一种独立性缺乏的表现。

所以,要想提高青少年的独立意识,父母应教育青少年有效利用时间,让其学会对时间的统筹安排。应注意让青少年养成今日事情今日完成、珍惜时间、节约时间、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时刻记得咨询孩子的意见

当青少年慢慢长大,他会希望自己被别人肯定,而被肯定的方式之一就是别人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能咨询他的意见,这是青少年独立性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家长就应该抓住这个良好的教育机遇,咨询孩子的意见。比如家里的花销添置、人事来往,并请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者请孩子出主意想办法。当父母经常聆听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有价值的建议的时候,孩子就会心中油然而生对家庭的责任感。

很多家长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在青少年尝试着提出自己意见的时候,家长不但不给予肯定,而且还打消孩子的积极性,比如说:“你还小、你不懂。”其实在某些时候,孩子的意见往往是正确的,所以父母们要尽量给孩子一些锻炼的勇气和机会,这样便能渐渐地培养出孩子的独立能力。

不要替青少年选择和设定生活模式

有的父母为了不让青少年的生活出现混乱局面,而给青少年种种“指导”,甚至帮助青少年选择和设定他们的生活模式,几点钟起床、早餐吃什么、中午几点钟之前必须回家、只能和哪些人交朋友……

很显然,父母这样教育孩子对青少年来说,伤害是很大的。久而久之,会丧失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与能力。

“妈妈总喜欢什么都给我安排好:衣服应该这么穿.出去玩应该带什么吃的,每天应该几点睡觉……总之我做的好像都不对,要是没有按她安排的做,她就会很生气”。

因为小南是住宿生,几乎每一周,母亲都会过来“探望”她,而所谓的“探望”其实就是告诉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刚开始几次,小南还觉得这是妈妈爱自己的表现,但是渐渐地。小南觉得自己的生活被母亲压抑了,于是,慢慢地出现了反抗情绪。

所以,小南和母亲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而可怜的母亲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如此辛苦地付出,小南却还不知足。

妈妈喜欢给孩子安排一切,初衷是希望通过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但是,这种安排应该有限度。并且这种安排不是指手画脚地干涉,而是一种方向性的引导。

不要过于担心孩子

在中国,几乎每一个父母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并且循着这种担心,父母会在无意识当中把孩子紧紧“拴”在自己身边。

可是,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家长却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如在美国,孩子尚在幼儿时,父母就放手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独立活动。小孩长到一岁左右能吃饭时,父母就将其放在一个小椅子上,面前摆一张放着食物的小桌子,让其独立用小叉子乃至用小手去大吃大嚼,如果孩子不愿意吃,父母绝不去喂他,也不给零食。饿了的孩子,到下一顿会乖乖地自己吃饭。

睡觉也是如此。孩子很小时候就独自在围着护栏的小床上睡觉,大多数从婴儿时就独居一室,父母只是半夜起来看几次。

可是在中国,许多父母总是过于担心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让孩子动手,什么都代替孩子去做,殊不知这种痴情的爱子方式,会使孩子养成依赖生的心理,甚至滋长四体不勤的祸根。

改变教育观念,给予爱也要索取爱

现有的教育观念一直在提倡父母要为孩子付出更多的爱,却没有提倡父母从孩子那里索取更多的爱。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使得很多家长总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而孩子却一直没有认可父母的付出。

所以,现在的家长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让孩子付出自己的爱。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才会让孩子自动自发地为家庭多做事,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其实这同样是一种独立性的表现。

家长索取爱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打扫房间、让孩子帮助自己做一些小事情等。也许孩子最初会做得不够好,但妈妈尽量不要挑剔,而是示范给他看,哪怕是一点进步也要表扬。

总之,孩子的独立能力就是他以后的生存能力,家长如果一味地包办,就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意识,这也就等于扼杀孩子的生存能力,让孩子不能在将来的社会生存下去,这难道是天下父母所要看到的结局吗?

一个不懂得独立、没有独立意识的青少年不仅不懂得如何去交际,而且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很好地生存下去。 e2/hEsSK8IAYMmp8PPithzFi6aQ8gw+DpSZDsrniKEM6/PfAPSwCcrS/vdV2+mM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