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孔子的生平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东周时期鲁国陬邑,即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我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从小地位贫贱,所以干过很多杂活。他生在文化空气浓厚、历史悠久的鲁国,由于鲁国曾是周公封地,保留着周朝的文化传统,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孔子聪敏好学,幼年就把小碗小盘之类作为祭器,做练习礼节的游戏,稍大后,对于周礼、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这“六艺”也都无所不学。通过勤奋学习,孔子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并培养了自己的积极进取精神。

孔子由于后来在政治上的愿望无法实现,就通过授徒讲学来培养人才,来实现政治理想,结果却开辟了一条私人讲学的道路。20多岁时,孔子招收鲁国人曾点、颜无由、秦商、冉耕等弟子授业讲学,从此便开始了办私学的教书生涯。

孔子51岁时有机会从政,先后担任鲁国中都宰、司空,后来升任司寇。55岁时,国君让他代理宰相。孔子听到这个喜讯后非常高兴。

上任以后,孔子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礼制教化,他把扰乱国家统治秩序的贵族给处决了,在百姓之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为了加强王权,他开始削弱三桓的势力,使鲁国渐渐地强盛起来。

孔子在鲁国卓有成效的改革,使鲁国强盛起来。相邻的齐国君臣看到这种形势,担心会威胁齐国的安全。于是,他们决定从国内挑选美女和骏马送给鲁国国君,目的是使他们迷恋声色,怠于政事,进而疏远孔子。

鲁定公和贵族大臣果然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些礼物,天天歌舞升平,吃喝玩乐,国事朝政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孔子想劝谏国君,但国君躲在宫里不肯见他。他心知振兴鲁国是没什么希望了,便带着弟子失望地离开了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征途。

孔子先后到了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等诸侯国,希望得到国君的任用,以便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可惜这些国君没有认识到孔子的价值。尽管道路坎坷,吃尽了苦头,但他仍然表现出为实现理想而忘我的奋斗精神。

孔子经过了14年颠沛流离的周游列国的生活,深知自己在政治上已经很难有所作为了,于公元前484年68岁的时候,回到了久别的祖国鲁国。此后,他致力于教育和整理文化典籍。

纵观孔子一生,孔子先是对于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他把传统的“六艺”教育转化为“六经”教育,把道德教育提到教育的首要位置,德智一体而德为主导;

他以“学而优则仕”为教育目的,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有治国才干的贤人君子;他对学生一视同仁,倡言“有教无类”,以人性的平等为教育的平等奠下了哲学的基础;

他积累并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论,以及关于教师的理论等。

他所做的这一切,最后形成了儒家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深刻影响并规定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路向。即使是现代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孔子的教育思想仍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和意义。

孔子还总结以前从政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他的政治社会观,这就是“仁学”思想。“仁学”的核心是“爱人”。孔子把“仁”这一概念上升到哲学范畴。孔子的“仁”既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道德标准,又是决定社会生活的普遍原则。

“爱人”包括的面相当广泛。它要求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尊重,要贯彻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忠”要求的是积极为人,“恕”要求的是推己及人。在统治阶级内部,人人都贯彻了“忠恕之道”,就能做到君主以礼来使用臣子,臣子用忠心来服侍君主,这样就可以消除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仁者爱人”还要求统治阶级能做到“举贤才”。孔子主张要不计较小错误,把优秀人才提拔起来,要让优秀人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孔子强调统治阶级只要选贤于众,就能使“不仁”的人难以立足,就可以达到统治天下的目的。

“仁者爱人”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孔子肯定普通百姓也有自己的独立意志,所以应该重视一般人民。由此,孔子更进一步提出,要想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必须给人民一些实际好处,不能光把老百姓当作役使的物件,而是要爱护人力,合理地使用劳动力。

孔子的“仁者爱人”既有对统治阶级的要求,也有对劳动人民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很高的。

孔子认为,要做到“爱人”是不容易的,必须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内心自觉才能办到,所以他强调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但每个人并不一定都能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有的人甚至还会受到私心、个人无限制膨胀的欲望的干扰,从而不能实现“仁”。

为此,孔子又提出一套实现“仁”的方法,主要的就是“克己复礼”,即要用道德规范来从内心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道德规范是外在的,所以要实现“仁”,主要还是靠内心自觉。这种思想虽有阶级性,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却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严格说来,孔子不是一位哲学家,但他作为思想家,也有自己的方法论,这就是“中庸之道”。孔子承认,事物的变化转移是由于矛盾的存在,他看到事物都有“两端”。为要处理好“两端”,孔子提出他的中庸思想。

所谓“中庸”,就是办事情要有一个适当的标准,要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叫作中;这个标准是经常性的,这叫作庸,庸就是常。超过这个标准,就是“过”;没达到这个标准,就是“不及”。处理许多事情,都要合乎这个标准。

孔子的晚年,主要精力是放在教育和整理文化典籍方面。他一方面把《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典籍作为传授弟子的教本;另一方面又用不少时间对这些典籍加以整理。他整理编排《诗》《书》,编订《礼》《乐》,解释《周易》,对历史文化的整理做出了贡献。

孔子在71岁这一年,根据鲁国的历史,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编写了一部《春秋》,提纲挈领地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200多年的天下大事。

在编写过程中,孔子把自己的主张渗透到字里行间,形成了一种写作风格,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春秋》,被称为“六经”之一。它不仅是我国儒家最基本的经典作品,而且也是世界上富有学术价值的古代文化瑰宝,它的整理和保存对研究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社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正是由于孔子在文化上为中华民族立下如此不朽的丰功伟绩,就使他的名字和中华民族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孔子的贡献,中华民族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 eyqpRsDD4gCJePeSQ4CwHduoZ0V81VNMAVjf8idJdCqBVTZ/B60xM6PXQfsSxEI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