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里仁第四 (凡二十六章)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

孔子说:“人以安居于仁德之地为好。如果择身所居而不选仁德之地,怎能算作明智呢?”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够长期处在贫穷中,也不能够长期处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在生活中,处处讲究实行仁德之道,聪明的人知道实行仁道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好”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假如已立志修养仁德了,就不会有恶行了。”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贵与尊贵,这是人人所渴望的,但如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会接受;贫穷和低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但如不用正当的方法来解决它,君子不会逃避。君子如果抛弃了仁,又怎么能成就声名呢?君子不会有哪怕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即使在仓促匆忙之时也必定和仁同在,即使在颠沛流离之时也必定和仁同在。”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曾见到真正喜爱仁的人和真正厌恶不仁的人。真正喜爱仁的人,没有什么能让他超过对仁的喜爱;真正厌恶不仁的人,他对待仁,只是不让不仁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有肯一旦立志致力于仁德的人吗?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人。或许有这样的人,但我从未见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的过错,各属于一定类型。观察人们的过错,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悟到了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是值得的。”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一个立志追求真理,却以吃粗食穿破衣为耻,这种人,不值得与他共谋大事。”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不盲目适从,也不盲目否定,永远以义为依据。”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

孔子说:“君子关心道德,小人关心田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孔子说:“依照个人的私利去行动,容易招致怨恨。”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

孔子说:“能够以礼让精神治理国家吗?这样还有什么难办的呢?如果不能以礼让精神来治理国家,又怎样来对待礼仪呢?”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官位,只担心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人了解自己,只追求可被别人了解的真才实学。”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走出去后,别的学生问道:“这话什么意思?”曾子回答说:“先生的学说,就是忠和恕罢了。”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应该想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该对照自我反省。”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应该婉言规劝,看到自己的意见没有被听从,应该照样恭敬,不触犯他们,即使内心担忧也不怨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活着时,不离家远行,即使不得已远行,也应有一定的去处。”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三年不改变他父亲的行为原则,就可以说是孝了。”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时时记在心上。一方面因父母寿高而高兴,一方面又因他们寿高而有所忧惧。”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时候人们不轻易把话说出来,唯恐身体力行跟不上而感到羞耻。”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

孔子说:“因为严于律己而犯过失的事是很少的。”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在说话上要谨慎迟钝,在行动上要敏捷勤奋。”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德的人不会孤单,必定会有同类的人去亲近他。”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子游说:“服侍君主过于密切,就会招致羞辱;与朋友相交过于密切,就会走向疏远。”

【智慧解读】

《论语》“里仁篇”一共二十六章内容,重点阐述“仁”的核心思想,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范围,如何去做一个有仁德的人,以及君子与小人之别等,都是围绕“仁”这一是非辨别标准进行的。

本文开篇,孔子便提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人以安居于仁德之地为好。如果择身所居而不选仁德之地,怎里,为动词,居住也。“仁”,并非只能存在大道理中,也是存在生活琐事之中的。居住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居住地人们的修养,都可以上升为“仁”。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社会之风气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便是“仁”最本初的意思。因而,要提升到“仁”的地位,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接着孔子讲了“仁者”和“不仁者”的区别。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长期安于贫困的,也不能长期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在生活中,处处讲究实行仁德之道,聪明的人知道实行仁道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好处。”没有仁德修养的人,在逆境中只会失意忘形,在顺境中得意忘形。而有仁德修养的人则会安贫乐道,富贵不淫。真正的智慧、修养达到“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此种“仁”的修养,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才可达成。

“仁”是对个人修养和自制力的一种考验。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说:“君子关心道德,小人关心田地;君子关心刑律法制,小人贪图财利实惠。”君子对于违背道德的事情坚决反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小人对于物质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考虑法律的制裁。

真正有智慧有修养的人,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都能够把握自己,既不因得意而忘形,也不因失意而怨天尤人。“君子固穷”,始终保持着平和中正的心境,矢志不移,乐天知命,安之若素。

很多人犯罪,并非不担心法律惩罚的后果,而是被利益所蒙蔽双眼,看不到追逐利益的严重后果。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尽己所能去修养品德,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仁德的人。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谁有权对别人的行为做出评价?谁又有资格对别人的资质进行认定?人皆有过失和不足。所以,其对别人的褒扬或贬抑,皆失之偏颇。只有仁德之人,才能够秉持公正,对人的臧否也才能够把握得当,才有资格对别人做出评判。

“谁个人前不说人,谁又背后无人说”,我们总是生活在是是非非之中。那么,在我们对别人做出褒贬的同时,先须自己做一番反省:自己的行为如何,又有什么资格对别人的行为做出是与否的评议,又怎么能够做出令人信服的爱或恨的评定。与其热衷于品评别人,不如反躬自问,好好修养自己的德行。其实,对于别人的评述,同样也体现着自己的人品。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说:“假如已立志修养仁德了,就不会有恶行了。”天地有大德,万物自相生。既成长庄稼,也给杂草以阳光雨露的滋润。既不因为是庄稼而给予特别的呵护,也不因为是杂草而做出戕杀的虐行。天地之于万物,永远也不表示出特别的喜好和厌恶,只是一视同仁,包罗万象。因而人们在赞美人的品德的时候,总是题写着“德昭日月”等词句。由此可见,真正能够对人做出好恶评价的人却并没有特别的好恶之情绪,同样都是人,都给予一样的对待。

诚有为善之仁心,自会消除作恶之邪念,必然能够严谨地修养自己,而不会做出邪恶的暴行。仁德的修养,首先就应当放弃爱与憎的偏执之念,杜绝有损于德行养成的欲求和私心,因为,爱与恨同样都会左右人的心性,影响人的心灵的平和中正。

我心有仁,又有什么能够破坏我的心情呢!

接着,孔子谈到了富贵贫贱问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说:“富有与显贵,是人人所想要拥有的。但是,如果使用不合乎道义的手段而得到,是不能接受的。穷困与贫贱,是人人所厌弃的。但是,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解决他,也是不能接受的。君子如果抛弃了仁,又怎么能成就声名呢?君子不会有哪怕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即使在仓促匆忙之时也必定和仁同在,即使在颠沛流离之时也必定和仁同在。”

贫贱或富贵,成功或失败,都是仁德修养的结果。得之以道,非道莫取。守之以节,非礼不移。富人是值得羡慕的,只要他的财富是合法的劳动所得;穷人是需要同情的,因为贫穷更多的不是由于自身原因所致。

富与贵,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人们都希望有前途,顺遂得意,有所成就。相反地,贫与贱,是人人都讨厌的,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即使一个有仁德修养的人,也是不愿意困受贫贱无着的生活。但是,这一切都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享受富贵。凡事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要想着有什么不劳而获的美事。在当今社会的经济大潮冲击下,应当保持清醒头脑,有所为有所不为。往往人们在身处寒微之时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能够拼搏上进,但是当目的达成,得到了他想要的,以后就会有所变化,一些人变得贪婪,生活腐化糜烂,骄奢淫逸,更有甚者,狂妄自大,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其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加强“仁”的修养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重视而不可须臾放松的。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孔子说:“我不曾见过一个真正喜爱仁而憎恶不仁的人。真正爱好仁德的人,没有什么能让他超过对仁的喜爱;真正厌恶不仁的人,他对待仁,只是不让不仁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有肯一生立志致力于仁德的人吗?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人。或许有这样的人,但我从未见过。”

“仁”并非不可企及,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存在于我们的每一个意念之中,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时刻每一个细节,是从普通百姓所能做到的细微之处开始的。为仁由己,非在他人。只要我们存心修养仁德,一心向仁,自愿自觉的努力,以一颗宽厚博大的心灵,包容一切,那么,仁德还会远吗?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孔子说:“人的过错,各属于一定类型。观察人们的过错,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比错误更不能让人容忍的是为错误辩解,倒退的基本特征是错误的不断重复,过去的事情在今天又一次出现。观察一个人对待过失、失误的态度,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和人品。

兹将苏轼《观过斯知仁》篇(《唐宋八大家文钞·东坡文钞》卷一一四)辑录如下:

孔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自孔安国以下,解者未有得其本指者也。《礼》曰:“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闻之于师曰:此《论语》之义疏也。请得以论其详。人之难知也,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扬雄有言:“有人则作之,无人则辍之。”夫苟见其作,而不见其辍,虽盗跖为伯夷可也。然古有名知人者,其效如影响,其信如蓍龟,此何道也?故彼其观人也,亦多术矣。委之以利,以观其节;乘之以猝,以观其量;伺之以独,以观其守;惧之以敌,以观其气。故晋文以壶飧得赵衰,郭林宗以破甑得孟敏,是岂一道也哉?夫与仁同功而谓之仁,则公孙之布被与子路之缊袍何异?陈仲子之螬李与颜渊之简箪瓢何辨?何则?功者人所趋也,过者人所避也。审其趋避而真伪见矣。古人有言曰:“鉏麑违命也,推其仁可以托国。”斯其为观过知仁也欤!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说:“只要早晨我悟知了事物深藏的奥妙,即使当晚就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

人生是一个不断体会和学习悟解的过程,当你在某一天早晨突然有所体悟时,也许这时你才发现,你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已到了人生的暮年,就像落日归山,即将逝去,面临着无可回头的憾恨。

生死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回避的,生无法选择,死也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的到来并不征求我们的同意。因此,我们自当努力。只要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中,有所成就,即使是早晨悟解到困惑我们的天地之奥妙,那么晚上就死去,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因为,往往当人们撒手西去之时,常常会有诸多遗憾,令我们心有不甘,难以瞑目。

生命是短暂的,只有事业永存。生命会渐渐离开我们而去,肉体终将消亡,而只有名字是能够流传的,但也是必须附丽于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事业与道德文章。重要的是在生命存在时,干完自己该干的事,明白自己孜孜以求的“道”。因此,我们一生的经营就当为此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努力给世间留下一些无法抹去的刻痕,将我们的名字,这个能够代表我们自己的唯一品牌做得精美,让它能够长久传颂,让人们为我鼓掌。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说:“一个人立志追求真理,却以吃粗食穿破衣为耻,这种人,不值得与他共谋大事。”

信念是生命的支点,志向是点燃人生的火炬。一个人可悲的不是贫穷、困窘和苦难,而是泯灭了心中的希望。最为可悲的是毫无理由地放弃自己的志向。不论穷达,都能以一种坦然面对的心境坚持,并不因为生活的改变而改变自己,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孜孜不倦地努力,这才是成就生命辉煌的唯一途径。

斤斤计较个人的享乐,必然不会怀有远大的志向。虽然表面上立志做一番事业,但是却又贪图享受,这样的人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只有那些能够安于清贫,耐得寂寞,向着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的人才会有所作为。

下面,孔子又谈到了君子的做人准则。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不盲目适从,也不盲目否定,永远以义为依据。”

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容忽视。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只以大义为重,应该做的就义无反顾地付诸行动,躬行不辍,不应该做的就坚决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公正无私,以天地正道为心,直道而行,无须优亲厚友,也无厚此薄彼之卑行。肩负责任,夙兴夜寐,为天下苍生立命,为天下苍生虑心,而无一丝幽怨与私念。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不盲目适从,也不盲目否定,永远以义为依据。”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君子、小人,志趣不同。德、逸、法、利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界石。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拥有的财富,也不在于地位的显达,而在于心灵,心灵决定行动。

小人之行,在于损人利己。损人利己的事抢着去干,即使损人不利己的事也竟然干得出来。

君子之风,在于舍己为人,道人之善,成人之美。道德高尚,胸怀远大。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孔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有一个核心贯穿其中,始终不变。”曾子说:“是。”孔子离开后,同学们问:“是什么呢?”曾子说:“孔子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忠恕’二字。”

忠厚宽恕,这是仁的基本精神;做人做事,尽心尽力,对人宽恕、包容,这是仁的内在精神实质。与人相处,必须能够容忍别人,宽恕他的过错,容纳他的想法。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必苛求别人却容忍自己的过失。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并不总是因为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而是由于对事物存在不同看法。每个人的文化素养、生活阅历、道德水准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必然会有差异。愚蠢的人总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于是难免发生冲突。聪明的人则坦荡地面对差异,并且以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渐渐消除,即使一时不能达成一致也能够体谅、尊重、宽恕别人,使别人在他的敦厚中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宽容是以别人对你无意的损害为前提的,而容忍则往往涉及别人对你的故意伤害。一个宽容的人不一定能做到容忍,一个能够容忍的人却绝对是宽容的。容忍需要比宽容更博大的胸怀。能容人,就是智慧,就是胸襟,就是高贵的品格。宰相肚里能行船,就是包容,就是忍让,就是给人以改正自新的机会,就是一种善良的期许,就是一种与人为善的美好祝福和充满信心的期待。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君子,君子与小人有什么区别呢?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

君子与小人的分野就在于面对义与利的态度,功利与势利,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试金石。君子以道义为先,小人以利益为重。

君子蹈义,小人趋利。君子以义兴,小人奔利亡。

荀子说:“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

君子胸襟博大,以天下为己任,“大道可行,与民由之;大道不行,独行其道。”有利非义而不苟取。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到贤德的人,就向他学习、看齐,努力使自己也达到同样的修养境界。看见没有良好德行修养的人,就对照进行自我反省、修正自己,提高修养。”

真正有大德嘉行的人是受人敬仰的,也是人们自愿效仿的楷模。向往完美与高尚,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之所以进化的潜在美质。任何人都不愿被人唾弃、受人责骂,都希望自己得到众人的称扬。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还有着犯罪与令人不能接受的坏事,而被大张旗鼓宣扬的英模却或许不能为人所认同。并非人们不敬重贤德,往往是所谓的“贤者”名不副实,徒具虚名,或者更是欺世盗名之徒,盛名之下是虚拟的甚至是不顾廉耻地把别人的事迹强行戴在自己的头上所人为拔高了的形象。真正有贤德的人,不论是否被宣传,人们总是心悦诚服地敬重。

在本篇,孔子再次谈到了“孝道”问题。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说:“侍奉父母,应该委婉地劝谏。自己劝谏的意思没有被父母采纳,就应该更为谨敬谨孝,不要违拗父母的意志,要任劳任怨,待到父母慈色缓和,然后再次进言劝谏,而不能心怀抱怨。”

中国是一个崇尚孝道的民族,孝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主要依据,你能否在所生活的环境站得住,取决于你对待老人的行为态度。你可以没有本事赚钱、可以贫穷、可以没有才能、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你不能没有孝心。只要你是一个孝敬的人,就可以得到亲戚邻里的称扬,你就可以站得起来,得到人们的信任。孝行,就是从最基本的方面做起,就是在衣食等生活方面尽心侍奉、体贴赡养,并且有一颗善良诚敬的心,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救助抚恤幼弱鳏寡,使父母教养子弟的大德得以弘扬,使他们因为你的德行而感到高兴自豪,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孝顺。

孝敬“唯以顺适为安,自然为乐”,“出乎天伦至性”。“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礼记·内则》)敬事父母,成其大德,孝而不违,过而不怨。主动接替父母承担生活的辛劳,努力使父母在有生之年安享生活的乐趣,这是为人之子不容推卸的义务。

在本篇的最后一章,孔子仍然讲的是如何尽孝的问题。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曰:“父母健在,儿子不宜随意外出到远方游历。即使不得已要外出,也应有一定的去处。”

古人说:士之居也,游必有友,学必有师。在任何时候,不论什么情势下,我们都应当固守做人的道德原则,有违道义的事不做,有悖良知的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不做。不要让别人因为我们自己的行为而指责我们的父母。 g2Nx9pjrIUTy1aq9LMgLP4XfWzQ7mvE9GnT9LqI6Zp4BxE4pymyJD0jZMvrGTvI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