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老子(约公元前570年—公元前471年)名李耳,字伯阳。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为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存世著作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其学说对我国乃至世界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老子》被奉为道教经典,称为《道德真经》,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为先秦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创立了堪称我国思想史上最早的“道”的理论。老子把“道”作为自己哲学思想最高范畴,认为“道”这个物质实体是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是宇宙母亲。

老子认为,“道”是早在天地未辟之先就存在着的一种浑然一体的物质实体,它虽然是目不见、耳不闻,无声无形的,但却是不靠外力由自身而永远存在着,无所不至地永远运行着,成为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这个东西原先没有名字,就起名为“道”,因为它无所不包,弥漫一切,又可以勉强把它叫作“大”。

老子的“道”论积极意义在于否定了天帝的存在。自上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宇宙间有一个最高的主宰,就是上帝,又叫天帝。对这种观念,老子用“道”来进行破除。

老子最突出的贡献是在辩证法思想方面。他系统地观察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从中发现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立。

老子还深刻地论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任何事物矛盾的双方无不向它的相反的方面转化,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完全成为相反的东西。而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就是道的运动。

老子还强调要达到某种积极的结果,先要从它的对立方面去做起。比如,要做一件困难的事情,就要先从容易的做起;要做一件大事,就要先从细小的事情做起。因此,始终不贪图做大事,所以才能完成大事。

老子认为,对立统一规律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比如军事上的“欲擒故纵”,治理国家上的“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个人认识事物上的“为学日益”等。

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其代表作品《庄子》集中阐释了“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哲学上,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自然观和认识论。在自然观方面,庄子对自然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道”的思想。

庄子还探讨了无限的时间、空间运动等问题。他认为时间是无限的,没有开端,没有结束。这是由于凡事都有它的根本,而根本又有它的根本,追寻下去,也是无穷的;凡事也都有它的结果,而结果又有它的结果,追究下去,也是无穷的。

在认识论方面,庄子最突出的是反对儒家和墨家独断论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没有客观标准。

老子和庄子以“智者”的姿态建立了一套完整而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达到了很高的理论思维水准。事实上,道家的哲学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绕开的,直至今天,道家的哲学仍然是有吸引力、有生命力的哲学。如果我们吸收了道家哲学深刻内涵,无疑会从领悟中得到自由,为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为此,我们特别编撰了本书。配备原文外主要是根据广大读者学习吸收的特点,除了介绍老子、庄子的生平故事,还在忠实《老子》和《庄子》原著基础上,还增设了简单明白的注释和白话新解,同时还配有相应的启迪故事等,非常易于阅读和理解,是广大读者学习道家经典智慧的最佳读物,相信大家从中会获得新的感受和新的意蕴。 x/KWU7+5LhsgIXgaPNZZWczWtbYT2hvMLGw8asb5/W8wNWqoXOG/ZcqDw/36gQj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