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流星如果没完全燃成灰烬,就会落到地面上来成为陨石。每年落到地上的陨石并不多,被人们发现的就更少了,所以陨石是非常珍贵的天体标本。怎样才能知道一块“石头”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第一,陨石都有约1毫米厚的黑色或棕色熔壳。熔壳是陨石进入大气层后表面熔化成液体,后来冷却下来形成的一层薄壳。
第二,观察气印。气印是熔壳在冷却过程中,空气流动在陨石表面吹过的痕迹。气印很好识别,它就像在面团上按出的手指印。如果陨石落下来好长时间,熔壳和气印就不好辨别,那么就必须用下面的方法鉴别。看“石头”的断面是否有“球粒”。球粒是在陨石形成时产生的,直径1毫米至2毫米。90%的陨石都含有球粒。
第三,掂量一下重量。与同体积的岩石比较,陨石要比岩石重一些。虽然每年进入大气层的流星体有数十万吨,但以陨石的形式落到地面的太少了。而地球表面70%是海洋,此外还有崇山峻岭、沙漠、森林以及人迹罕至的地区,因此能被人捡到的陨石及碎片就很少了。全世界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10千克以上的大约有500次,大部分落在海洋中,能见到的很少。
第四,陨石在大气层中燃烧磨蚀,形态多浑圆而无棱无角。陨石表面都布有大小不一、深浅不等的凹坑,即熔蚀坑。不少陨石还具有浅而长条形气印,可能是低熔点矿物脱落留下的。
科学家们说,我们地球每天都要接受5万吨这样的“礼物”。它们大多数在距地面5000米至2万米的高空就已燃尽,即便落在地上也难找到。它们在宇宙中运行,由于没有其他的保护,所以直接受到各种宇宙线的辐射和灾变,而其本身的放射性加热不能使它有较大的变化。所以它本身的记录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