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82年,夜空中出现了一颗样子十分奇怪的,特别大的彗星,光亮异常。这颗特大的彗星引起了与牛顿同时代的天文学家哈雷的极大兴趣。哈雷是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把牛顿定律应用到彗星运动上,并正确地预言了那颗现被称为哈雷的彗星有规律地进行回归运动的事实。
哈雷计算出:这颗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个天体,它的轨道呈椭圆形。最令人兴奋的是,他还发现这颗彗星的运行规律,即每隔76年就要光临太阳系一次。于是,哈雷大胆地推想:1682年的大彗星也就是1531年和1607年出现过的大彗星,并且进一步作出了科学的预言:76年以后,也就是1758年,曾在1682年引起人们莫大恐慌的大彗星,将再次出现于天空。
在当时,一些人嘲笑哈雷是在说胡话,一些人对哈雷的预言将信将疑,但相信哈雷预言的也大有人在。法国数学家克雷荷在彗星回归前做了精确的预报:由于木星和土星的影响,彗星将在1759年4月13日前后一个月过近日点。
1758年初,法国天文台的梅西叶就开始动手观测,希望自己能成为第一个证实彗星回归的人。1759年1月21日,他终于找到了这颗彗星。遗憾的是,首次观测到彗星回归的光荣并不属于他。原来1758年圣诞之夜,德国德雷斯登附近的一位农民天文爱好者已经捷足先登,发现了回归的彗星。
1759年3月14日,哈雷彗星过近日点,正是克雷荷预告的一个月前。此时,哈雷已长眠地下10多年了。科学家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们对科学的贡献却永世长存。正像哈雷当年所希望的那样,大家没有忘记哈雷,所以将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其实在历史上,从公元前240年起,哈雷彗星的每次回归我国都有所记载,最早的一次是周武王伐纣之年,即公元前10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