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主孰有道

【原文】

主孰有道 ,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 ,法令孰行,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 ,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注释】

①主孰有道:哪一方的国君施政清明。

②将孰有能: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

③天地孰得:哪一方拥有天时、地利。

④兵众孰强:哪一方的兵械锋利、士卒众多。兵,此处指的是兵械。

⑤士卒孰练:哪一方的军队训练有素。练,娴熟。

⑥吾以此知胜负矣:我根据这些情况来分析,即可预知胜负的归属了。

【译文】

哪一方的国君施政清明,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哪一方能占据较有利的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令能有效地贯彻执行,哪一方的武器装备更为精良,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的赏罚更为公正严明,根据这些情况就可以判断胜负的归属了。

【智慧点评】

孙子提出了用兵之前,决定胜负的五个基本因素,而要详细剖析这五个基本因素,探索战争的胜负形势,还要从“七计”中去推断。

首先要看一个国君的政策是否能上下一心,其二要看双方的将帅谁的素质更好、才干更高,其三要看是否占据了更有利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利环境,其四要看军队的纪律是否严明,其五要看武器的装备情况,其六要看部队是否训练有素、具有战斗力,最后要看奖惩是否公平。

对这七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才能判断谁具备胜利的条件,谁将获得战争的胜利。

在战争中,利用七计取得胜利的例子比比皆是。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听说吴国的宫殿金碧辉煌,从这表面的繁荣,他看到了吴王的荒淫无道、众叛亲离。于是发兵,一举灭吴。吴主无道,自取灭亡,可见,君主的贤明与否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存亡。

刘邦在夺取政权后,曾扬扬得意地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所擒也。”刘邦任用张良、萧何、韩信而得天下,项羽不用人才而自刎乌江,所以,优秀的人才在战争中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

天时、地利、严明的纪律、优良的装备、善战的士兵、秉公无私的赏罚同样在战争中举足轻重。三国时的曹操非常强调论功行赏,他把每次作战得来的财物都赏给有功的将士,对于没有功劳的人从不滥加奖赏,所以将士作战都争着建功立业。

公元207年,曹操打败袁绍之后,准备北伐乌桓和辽东,当时有将领反对。曹操坚持北伐,结果连遇阴雨,路途阻隔,粮草断乏,士兵疲惫,只好杀马充饥。后遭遇敌军主力,情况危急,曹操冒险督战,方化险为夷,转败为胜。

凯旋之时,曹操重赏了当初反对北伐的将领,认为此次冒险取胜只是侥幸,断不可再犯,这大大鼓励了部下献策的意愿与动力,最后终于建立了实力强大的魏国。

在商战中,正确的经营思想、战略目标,优秀的管理人才,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及能与企业同舟共济的员工,同样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得势者倡,失势者亡”,只有正确的战略定位、合理的人才使用、科学的组织管理、赏罚分明的激励措施,才能激发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而在高科技时代,最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因此,许多企业采取了各种措施,吸引高科技人才,并激励员工,发掘他们的最大潜力,以推动企业的迅速发展。

成立于1984年的上海贝尔公司在诸多企业普遍面临高科技人才短缺、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的困境下,却能始终保持员工流失率5%的良性循环。它是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呢?

上海贝尔有限公司总裁谢贝尔先生说:“我们致力于营造一个有良性竞争氛围的上海贝尔大家庭,努力使员工能分享公司的成功,但同时也努力使我们的福利政策能激励员工奋力争先。”

正是由于上海贝尔的决策者深刻地体认到,人才正日益成为高科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此,他们把公司的福利政策作为公司整体竞争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与其总体的竞争策略保持一致。

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给员工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优良环境,是公司福利政策的宗旨。在上海贝尔,员工所享有的福利和工作业绩密切相连。这种激励政策使公司拥有众多的高科技人才,并促使员工去争取更好的业绩,于是上海贝尔的业务蒸蒸日上。 DGQdpdFgph6bCyEQQ9HyWmhs16ltUyILyyC3BCH7VlnCpXf17axhugYr5lpdtVl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