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善战者,先为不可胜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 ,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注释】

①先为不可胜:为,造成、创造。不可胜,使敌人不可能战胜自己。此句意为先创造条件,使敌人不能战胜自己。

②以待敌之可胜:待,等待、寻找、捕捉的意思。敌之可胜,指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时机。

③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指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在于自己主观的努力,而敌方是否能被取胜,取决于敌方自己的失误,而非我方主观所能决定。

④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能够创造自己不为敌所胜的条件,而不能强令敌人一定具有可以被我战胜的时机。

⑤胜可知,而不可为:知,预知、预见。为,强求。意为胜利可以预测,却不能强求。

【译文】

孙子说:从前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先要做到不会被敌方战胜,然后捕捉时机战胜敌人。不会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取决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于打仗的人,能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但却不可能做到使敌人一定被我战胜。

【智慧点评】

孙子从“军形”的角度论述了“先为不可胜”的战略思想。强调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自身实力的培养。“先为不可胜”的实质就是实力问题,要求在军事斗争中,重视军队的训练与养成,奠定雄厚的实力。只有精良的装备,训练有素的士卒,再配合懂得用兵之法的将帅等条件,才能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也才可能不被敌人战胜。

李牧戍边就是采取的这种方法。李牧在与匈奴对阵中总是采取守势,明示弱,暗蓄锐。平时加强战备,整顿税收,伺机歼敌。数年后,李牧见条件成熟,待敌再进袭时,诱敌深入。于两翼设伏兵,一举大破匈奴,歼敌十万,拓地千里,赵国北部边境得以平安。

两军对阵,实力强大的一方总是希望弱小的另一方集中兵力与自己决战,从而达到速战速决、围歼对方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实力较弱的一方,则应采取“不若则能避之”的谋略,避免与敌决战。应避开敌军锋芒,保存实力,及时退却,牵住敌人的鼻子,与敌人捉迷藏、兜圈子,在运动中拖垮敌人,在运动中消耗敌人。

最后,捕捉并创造战机,当敌人士气衰落、粮草短缺、后援不继、精疲力竭、兵力分散,犯了兵家之大忌时,才集中优势兵力,对敌已分散的兵力各个击破,围而歼之。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场,要为自己的企业赢得一席之地,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必须根据市场的多变情势随时应变,创造不被战胜的条件。正如孙子所说,要做到“先为不可胜”,不断创新,增强竞争力,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长久生存下去。

IBM公司在成立后的几十年来一直是非常成功的企业,被称为“蓝色巨人”,正因为成功,IBM在一段时期松缓了积极求进步的步伐,使自己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渐渐被其他高速发展的企业所打破。后来IBM认识到停滞就会落后,于是开始了积极的变革,不断地创新,最后终于迎头赶上,重新夺回电脑界的霸主之位。

同样,通用电气公司也是因为敢于创新,善于变革,一直保持快速的成长,后来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近20年来,通用电气公司由传统型企业转变成服务型企业,如今又全力向电子商务方面发展。被称为全球头号经理人的杰克·韦尔奇为了让变革的观念深入通用电气公司每一个员工的心中,甚至故意制造一种不安定感,让员工们感到不求进步,自己的饭碗就保不住了。 wmGm4yOtN3SeSTCwpDJSitPEeFWB9dSSUyplpZtXqszBqRZuyfVd0G8VVUXoTbd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