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大脑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记忆力会逐步衰退,记性越来越差,总爱忘事,这让很多老年朋友感到沮丧、苦恼。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达到七八十岁,记性也还好,有的年仅五六十岁,记性却很差,就是同一个年龄,记忆减退也有各异。从这个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并非不可挽回,只要我们调整心态,记忆力衰退并不可怕。
记忆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大脑对客观世界反映的一种功能。随着年纪变老,大脑的记忆功能会起变化。人至高龄之后,对记忆减退十分敏感,并且存有恐惧心理,以致加剧记忆力的改变。
例如,有位中年妇女常常夜里梦见自己记忆力完全丧失,连东南西北的方向都搞不清了,70岁时,她竞陷入了严重记忆障碍的状态,连子女的名字都记不起,甚至识别不了方向,唯独记得她中年做过的梦,说自己记忆力变坏是实现了梦的预言。这位老妇人活到84岁,临终前竟能写出一封非常完整的信,记述了家庭生活的琐事,一切都十分准确。
从上面这个事例我们能够看出,老年人的记忆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坏,而是常年存在着恐惧心理使他们陷入了严重的记忆障碍之中。因此,为了正确面对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的问题,我们老年朋友要对老年记忆要有正确的认识。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老年人的记忆力是有所衰退,个别的老年人出现急剧减退的现象,确实令人担忧。但从整体上讲,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严重。
心理学研究证明,社会上对于老年记忆错误的传统观念与老年人对自己记忆失去信心,是加速老年记忆衰退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比年龄增长对记忆的影响大得多。因此,消除对老年记忆的错误认识,从对老年记忆衰退的烦恼情绪中解放出来,对于防止老年记忆衰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每个老年人的记忆力潜力都大得多。有些学者指出,人的大脑还有相当大的潜力没有发掘出来,据估计,大脑未加使用的潜力竟达90%。
有的学者指出:如果你始终好学不倦,那么你的脑子一生中储藏的各种知识,将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里藏书的50倍。这就是说,人脑的记忆容量相当于5亿册书籍的知识的总量。记忆力好的人,就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也能记忆犹新。人的记忆一般能够保持长达70年至80年以上。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老年人的记忆力确实存在一定的衰退,但其衰退的程度并不是很严重,因此,我们不必为记忆力的衰退感到恐慌,而应该积极地去面对这一现象。
保持良好的记忆能力,有所作为地度过晚年对我们老年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为了防止我们记忆力的衰退,我们应该学会做好对记忆力的护理。
(1)保持心情舒畅
要维护我们的记忆力,我们要保证稳定情绪,舒畅心情。心情舒畅时,精神轻松愉快,记忆反应灵敏,思维联系广泛,处理问题确切。反之,无意关心事物,记忆难以建立。
(2)调节大脑功能
大脑需要适当调节才能不会变钝。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我们应该安排一定时间听音乐、散步、栽种花木、短程旅游等活动,这样可以可调节大脑功能,增强记忆。
(3)保护大脑神经
大脑神经受损会促使记忆力减退,故老年人注意保护大脑神经更为重要。具体做法包括搞好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力戒过量饮酒、吸烟和过度用脑等,都是保护大脑功能、加强和保持记忆力的重实措施。”
(4)锻炼大脑功能
老年人往往因事务繁忙或生活过于悠闲,学习文化知识和某种技艺的机会少,容易引起大脑功能衰退,记忆力下降。因此,我们平时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学习,使大脑功能得到锻炼,延缓衰退的进程。
(5)保持生活规律
生活规律性强,大脑功能活动正常,可使意识清晰,思维有条不紊,记忆深刻准确。因此,我们老年人要有合理有序的生活节奏,劳逸结合,起居有常,睡眠充足,饮食适量,这对增强老年人的记忆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6)注意加强身体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智慧在于运动”,防止身体早衰的最好方法就是运动。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上的一切药品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因为一切体力活动都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使生命活动旺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运动促进老年人身体的新陈代谢更为重要。当然运动情况应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因人而异,做到合理安排。
(7)注意科学的饮食
大脑在工作时,要消耗大量的氧和营养成分,需要及时补充“能量”,大脑需要的营养第一位不是蛋白质,而是一种叫做“结构脂肪”的东西。它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脑、肝脏、心、肺及肌肉中。人缺乏结构脂肪,其表现为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现象。因此要多吃粗制食品、植物果实等,因为其中含有人脑必不可少的无机盐类。
(8)注意合理地用脑
大脑的正常发展,一方面需要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和核糖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与大脑是否得到严格、系统锻炼有关。这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和环境影响,也就是取决于用脑的程度。二者缺一,都会使脑的功能濒于枯萎。
有的神经生理学家研究认为,人的大脑,受训越少,衰老也就越快,而工作开始得越早,持续的时间越长,脑细胞的老化过程就发展得越慢。所以终生勤用脑,是推迟衰老的一个妙方。
大脑使用越少,衰老越快。应该养成定时的习惯,定时起床、吃饭、工作、学习、睡眠,这种习惯可大大提高思维的效率,每个老年人都应摸索出自己思维活动的规律,并充分利用之。
总之,老年人要了解自己的记忆状况,制定有效措施,保持或增强记忆力,以防止记忆力过早减退。
影响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主要是与个体内部的生理因素、外部的社会因素以及个体的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人在老年多加强意义记忆,既可弥补机械记忆之不足,又可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记忆。要想改善记忆,可以试着采取到以下几种措施:
(1)建立积极的心态
信心足而头脑灵,有决心而记忆深。如学习外语,如果一开始就觉得自己中国话都没学好,还学什么外语,连学的问题都没解决好,怎么能谈得上记忆和学好;如果持另一种态度,觉得“别看我年龄大了点,但一定能学好它”,通过刻苦学习,就会学得好,记得牢。
此外,要对记忆减退现象有个正确认识,从心理上消除“衰老到来”的沉重负担。在回忆事件时,一时记不起,不要焦急,要相信这种现象会延时解除,随时会在头脑中回忆起来。
出现健忘情形时,要尽量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激动。防止不良情绪对细胞造成强烈刺激。同时要加强思想修养,提高心理素质,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以和睦、宽松、愉快的心情对待周边的人和事,才有利于预防智力和记忆力的衰退。
(2)明确识记目标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识记的持久性依赖于人所确定的识记任务,目标确定为暂时记住与确定为永远记住,效果是不同的。因此,老年人在识记有价值的材料时,要有明确的记忆目标,要有恒心,强迫自己的大脑长期记住它。
(3)运用记忆经验
别人总结的记忆经验,可使本来枯燥的记忆材料变得生动有趣,便于记忆。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朋友说,他的电话号码是24361,话音刚落,爱因斯坦马上说:“我记住了。”朋友很惊讶,爱因斯坦笑着说:“这是两打与19的平方组成的一串数字。”原来爱因斯坦采用了规律记忆法。
在一次晚会上,大家邀请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出个节目,华老推却不过,答应背圆周率数字,此语一出,四座皆惊,面面相觑,圆周率有上百位数字,如何背得出,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然而,华老却不慌不忙,准确流畅地背出一串串数字,博得满座掌声。
大家询问华老为何有这般超人的记忆力,华老诙谐地说,我只不过是利用了这些数字的谐音,讲述一个故事:“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原来华老是利用的谐音记忆法。
另外,还有歌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循环记忆法等,均可供我们老年人在记忆过程中借鉴。
(4)反复记忆内容
俗话说:“复习是学习之母”;孔子说:“温故而知新”。不断地反复学习某一项内容,是记忆的有效途径。
有一位学者说,高中时有个朋友,记忆力非常好,很多别人记不住的英语单词,他都很熟悉。一次,同学们发现他的英语单词本上写着很多“正”字,就问他是怎么回事,他答道:“在必须记住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决心反复记忆13次,那样记住的事情就不会忘记。因此,每当学习时就划正字,直至13次为止。”
原来他记忆超人的秘诀在于不断反复。古人说:“厚积言有物,勤练笔生花,”就是这个道理。
(5)记忆重在理解
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所学的知识,才能经久不忘。有的人不求甚解地读自己喜欢的书,或者养成挑书读的坏习惯,不去深究其意,结果读一本忘一本,到头来什么也记不住。
(6)注意合理休息
休息是记忆的润滑剂,有助于我们老年人顺利地进行记忆。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头一天晚上怎么也解不开的问题,第二天早晨吃饭时或上班的路上,突然迎刃而解,可见休息对提高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
(7)选择正确记忆方式
老年人的记忆尤其有特点,面对老年人记忆力衰退问题,老年朋友应该依据自己的记忆特点,选择正确的记忆方式。
①从记忆的性质来看 老年人有意识记忆占主导地位,无意识记忆很少应用。有意识记忆指的是有明确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无意识记忆则是事先没有明确识记目的。老年人要充分发挥有意识记忆的作用,以补偿无意识记忆的不足。
②从记忆的内容来看 老年人的抽象记忆占主导地位,具体的形象记忆则相对地减少。老年人要尽量运用抽象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③从记忆的方法来看 老年人的机械记忆效果差,而意义记忆效果较好。老年人要发挥意义记忆的优势,避开机械记忆的劣势。
(8)经常地写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日常生活中做某些事情也可用文字帮助记忆。如,家人的生日、朋友聚会的时间都可用笔记下,甚至去超市购物前,也可将欲购商品写个字条放在口袋内,购物时拿字条做对照。
(9)形成习惯思维
人老了家里的常用物品,钥匙,手提袋,雨伞等最好放在固定的地方,用时顺手可得,用完后记得仍旧放在原来的地方,强化记忆到时候就不愁找不到了,这样就容易形成习惯性的思维模式。
总之,老年人一是要勤于用脑,经常阅读和写作。坚持读书、看报、写作的良好习惯,使脑细胞老化进程大大减慢;二是要学习新事物,如学英语、学电脑等,不但要学还要记,尤其要加深理解。三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延缓脑细胞的减少和老化。
也许记忆力减退是你深感苦恼的事情,其实,你的记忆力衰退是可以克服的。下面就向你介绍几种增强和改善记忆力的方法。
一是打坐冥想。每天进行打坐冥想,可以使得大脑皮层负责决策、注意和记忆的部分增厚。具体方法是:在早晨或傍晚,采用盘坐式,闭上眼睛,集中精力,进入较深的意识状态,可以试着专注想象一个图像、一种声音或是只注意你自己的呼吸声,冥想20分钟,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二是穴位按摩。现将按摩的两个穴位介绍如下:
大钟穴:位于足内踝后5分(即太溪穴)直下与后跟筋腱侧边的交点上。
天柱穴:位于第一、二颈椎水平正中(即哑门穴,一般人在颈项后头发际上5分处)旁1.3寸的颈项后大筋(斜方肌)外缘。
按大钟穴时,以大拇指腹自下而上揉摩120次。按天柱穴时,可用食、中、环三指相平,自上而下均匀推按120次。两穴均早晚各按摩一次。
三是中药治疗。中药远志是增强记忆的妙药。其配制方法为:每次取远志100克,水煎3次,取汁浓缩,炼蜜成膏,每日早晚各服食一汤匙,温开水送服。服完后再另配制。如不服用蜜膏,也可用远志10克,大枣10枚,水煎服,每晚服一剂。常服远志可使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记忆良好。
老年语言功能衰退的主要表现是口齿不清,有时甚至出现表达障碍。这会让老年人郁闷、沮丧,感到生活失去乐趣。尤其我们老年人本来与外界交流就逐渐减少,如果语言功能再逐渐衰退,那么进一步减少我们与别人交流,这无疑会加剧我们的孤独感。因此,老年人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应对语言功能衰退,以使我们的老年生活不再那么孤独。
语言是人类所独具的一项重要功能,更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老年朋友语言逐渐变少起来,与别人的交流也逐渐减少。这种减少,有时可能并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由于口齿不清、言语含糊、口头表达能力下降导致的“语言功能衰退”。
导致老年人语言功能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生理方面的变化,如患帕金森症等。生理的变化致使我们老年人口水分泌多、咽喉部肌肉紧张、肌肉协调性差,这些变化都会造成我们语言表达出现一定的障碍。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缺少锻炼。随着我们老年人机体的老化,身体各个部分缺少运动,加之与外界交流的减少,致使我们的大脑反应速度变慢,这也会加剧我们的语言功能衰退。
随着语言功能衰退的出现,我们老年人的语言障碍越发明显,发音吐字不够清晰,表达自己意思困难,这不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也因此使我们变得少言寡语,孤独寂寞,精神抑郁。为了减缓语言功能的衰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克服:
(1)勤于动脑
大脑是人类神经系统的中枢,语言能力也要受大脑支配。适宜地动脑,脑细胞会更发达,脑力更强,寿命也更长,语言能力衰退就慢;反之,懒于动脑,脑子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因此勤于用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等于老年人精神上的长跑。
勤于动脑的做法可以是多读书、多看报。这不仅使老年人了解更多的国家大事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使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并对未来产生新的期望。
有位日本科学家用超声波测量不同生活方式的老年人的大脑,发现平时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脑神经细胞得到良好的保养,使大脑不会过早衰老,从而也会使人的语言能力不会出现衰退。
(2)勤于动嘴
嘴是脑的近邻,它的一举一动,都会牵涉到脑。平素多说笑、多咀嚼,都会对大脑产生积极的影响。老年人应广交朋友,多说话,多谈心,也可以在空闲时,多给儿孙们讲讲故事,说说笑话,这种勤用语言功能的“大脑体操”,能使大脑思维更加灵活。
多咀嚼,同样可防止大脑退化,增强记忆力,促进脑部血液循环,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脑神经细胞得到良好的保养,从而使老年人的语言能力不会过早衰老。
(3)勤于动手
人的一双手,是人体中最为灵活的器官,也是人体各器官中用得最多的器官。在大脑皮层的运动区,管手指运动的区域远远大于其他器官运动的区域。人的双手通过神经末稍与大脑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运动或者刺激双手,就能通过手脑反射,活化大脑功能。
经常活动手指,可以刺激脑子,防止大脑语言能力的退化。具体做法如如弹奏乐器、打扑克牌、学绘画、练书法、写文章、打毛衣,转动“健身球”等,都会使大脑反应更加灵敏。
(4)勤于动腿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的确,四肢肌肉、关节的功能是否强健,是衡量一个老年人是否健康的首要标志。多让腿部肌肉、关节得到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腿部的衰老,还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强化呼吸道功能,扩大肺活量,使心脏跳动有力,肠胃蠕动加快,脑子反应灵敏,不易患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此外,“脚为心之泵”,勤洗脚,搓脚心,可刺激“涌泉穴”与脚底神经,可调节情绪,活跃思维。而要使大脑灵敏不衰老,经常参加锻炼更为重要。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跳交谊舞等,不仅能改善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愉悦,而且会使大脑得到更充足的供血,促进大脑的正常思维活动和记忆功能,这对于防止大脑的语言能力衰退很有益处。
总之,我们老年人语言能力的衰退既有身体疾病引起的,又有缺少锻炼,大脑功能推脱引起。我们老年朋友如果出现了语言功能衰退,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如果是疾病引起的,那就从治病开始;如果大脑等身体功能退化引起的,我们就应该端正心态,勤于锻炼。
老年朋友们,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语言表达困难,出现语言表达能力衰退时,请不要害怕,下面我就介绍几个克服语言表达障碍的小秘方,希望对纠正你语言障碍有所帮助。
一是舌运动的锻炼。保持舌的灵活是讲话的重要条件,所以要坚持练习以下面的动作:舌头重复地伸出和缩回;舌头在嘴间尽快地左右移动;围绕口唇环行尽快地运动舌尖;尽快准确地说出“拉——拉——拉”、“卡——卡——卡”、“卡——拉——卡”,重复数次。
二是唇和上下颌的锻炼。缓慢地反复做张嘴闭嘴动作;上下唇用力紧闭数秒钟,再松弛;反复做上下唇撅起,如接吻状,再松弛;尽快地反复做张嘴闭嘴动作,重复数次;尽快说“吗——吗——吗”,休息后再重复。
三是朗读锻炼。缓慢而大声地朗读一段报纸或优美的散文。最好是朗读诗歌,唐诗、宋词或者现代诗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诗歌有抑扬顿挫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既可以治疗语言障碍,又可以培养情操,好的诗歌还可以激发您的斗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四是唱歌练习。唱歌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您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歌曲来练习。出现语言障碍之后,你虽然说话变得不利索,可唱歌却不受影响。坚持练习唱歌之后,说话也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唱歌可以锻炼肺呼量,有利于改善说话底气不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