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称谓规定

藏传佛教寺院中的僧职称谓,是在寺院组织机构中任职的各类僧官的称谓。活佛是藏传佛教发展到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青藏高原这块神奇土地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

藏传佛教拥有众多不同的宗派支系,各个派别都有自己的一整套僧职体制,而且各派内部又有细微的差别。其中,格鲁派作为藏传佛教中势力最大、影响面最广的宗派,它在寺院中建立起来的健全而完善的机构体制和僧职制度,对其他宗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各个宗派纷纷参照推行格鲁派的寺院制度,从而使藏传佛教寺院中的僧职设置,在大体上趋于一致。

(一)僧职的称谓

格鲁派大型寺院中的僧职,主要有赤巴、措钦夏奥、措钦翁则、措钦吉瓦、堪布、格贵、翁则、郭聂等。

1.掌管全局的赤巴 即“法台”或“总法台”,其宝座设在各大寺院的大经堂内。大经堂是藏传佛教寺院中的最高权力机构,重大宗教活动就在大经堂举行。

“赤巴”就是掌管全寺一切宗教活动或事务的负责人,在全寺主要札仓堪布中推荐具有渊博佛学知识、德高望重的高僧来担任。如著名的甘丹赤巴就是继席格鲁派祖寺甘丹寺宗喀巴大师法统宝座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僧职称谓,它是藏传佛教第一赤巴。

赤巴这一职位的任期,依各个寺院的情况而各异。在历史上,不少寺院的赤巴由寺主活佛来兼任。比如,第一世至第五世达赖喇嘛曾任哲蚌寺赤巴;历代拉卜楞寺寺主嘉木样活佛常任该寺赤巴等。

2.僧纪纠察措钦夏奥 这一僧职在各大寺院中扮演司法官的角色,负责全寺僧纪纠察工作,也就是执行寺院里规定的各项清规戒律的高级僧官。

3.寺院教务长措钦翁则 这一僧职可以说是寺院里的教务长,主要负责管理各大寺院大经堂内举行的各类宗教活动。比如,从经常性的诵经等宗教活动到举办大型宗教仪轨,均由“措钦翁则”来领导。由于措钦翁则时常在大经堂内领诵经文,故又俗称“领诵师”或“举腔师”等。

4.寺院大管家措钦吉瓦 任这一僧职的僧侣,在各大寺院内充当大管家的角色,主要负责管理全寺的财物和后勤工作,堪称寺院中的后勤主管。

5.格西学位获得者堪布 堪布又名师傅、大师、亲教师等,梵文音译为“邬波驮那”。担任这一僧职的高僧是藏传佛教各个寺院或大型寺院中各个札仓的权威主持人,相当于汉传佛教寺院中的方丈。

由于担任堪布这一僧职应具备渊博的佛学知识,因而必须是寺院或札仓中最有学问的德高望重的高僧。故在藏传佛教寺院中,担任堪布这一僧职的僧人,大都是获得格西学位的大德高僧。

6.寺院戒律执事格贵 格贵主要掌管各个寺院或札仓僧众的名册和纪律。所以又名为纠察僧官或掌堂师。

实际上,格贵是负责维持僧团清规戒律的寺院执事,历史上藏传佛教各大寺院的纠察僧官巡视僧纪时,常随身携带铁杖,故有“铁棒喇嘛”之俗称。格贵的职责与“措钦夏奥”基本相同。

7.经堂宗教仪轨官翁则 翁则是掌管寺院大经堂或札仓经堂内的诵经功课和宗教仪轨的僧官称谓。由于翁则常要在法会上指导僧众诵经或亲自领诵经文,一般由熟悉各类经文且声音洪亮的僧人来担任。翁则的职责与“措钦翁则”相一致。

8.掌管全部财物的郭聂 郭聂是掌管各个寺院或札仓中一切财物的僧官称谓,因而又被称为寺院管理员、札仓管家。郭聂的工作性质类同于“措钦吉瓦”。

总之,了解藏传佛教的僧职称谓,可使人们正确认识藏传佛教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健全的组织制度,以及这些僧职在藏传佛教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活佛的称谓

活佛在世界宗教舞台上独树一帜。各宗派的活佛一直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宗教神职人员,在广大信教群众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宗教地位。

在藏语中,“活佛”则有多种不同的尊称,其中最为常用的有“珠古”“喇嘛”“阿拉”“仁波切”等。

1.珠古 珠古”在藏语中意为“化身”,这是根据大乘佛教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之说而命名的。

藏传佛教认为,法身不显,报身时隐时现,而化身则随机显现。所以,一个有成就的正觉者,在他活着的时候,在各地“利济众生”。当他圆寂后,可以有若干个化身。换句话说,在这种佛教理论的指导下,藏传佛教对于十地菩萨为普渡众生而变现的色身,最终在人间找到了依托之物,即“转生或转世之活佛”。

所以“珠古”就是“化身”,是多种称谓中最能表达“活佛”所蕴含的深奥义理和精神境界的唯一准确、全面的称谓,因而是活佛的正统称谓。

2.喇嘛 “喇嘛”一词,其本意为“上师”。然而在藏文中还含有“至高无上者或至尊导师”的意义。因此,后来随着活佛制度的形成,“喇嘛”这一尊称又逐渐成为“活佛”的另一种重要称谓,以表示活佛是引导信徒走向成佛之道的“导师”或“上师”。

3.阿拉 阿拉”从字面上看没有实际的意义,是一种表达恭敬的语气词。自从成为“活佛”的别称之后,该词就有了实际的意义。

在不少藏族地区,尤其是安多藏区以“阿拉”一词来尊称活佛,并成为活佛的专用名称,从而完全代替了活佛的另外两种重要称谓,即“珠古”和“喇嘛”。因此,“阿拉”一词已蕴含一种引导信众从黑暗走向光明的特殊含义。

4.仁波切 “仁波切”是藏文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这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

广大藏族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

(三)转世活佛称谓

按照佛教的说法,转世的活佛祖必须是具有一定名望的大喇嘛和活佛。

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发端于12世纪初。

1.开活佛转世先河 1193年,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创始人都松钦巴大师,临终时口嘱他将转世,后人遵循大师遗言寻找并认定转世灵童。

此后,活佛转世这一新生的宗教制度,相继被藏传佛教各宗派普遍采纳。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于活佛转世灵童的寻找、认定、教育等一整套严格而系统的制度,使活佛世系像雨后春笋般地在青藏高原出现。

在藏传佛教各宗派中,分别产生了不同的各类活佛系统,而且每个活佛系统的称谓,各有自己特殊的因缘和象征意义。

噶玛巴活佛系统的称谓,是以自己所属宗派的名称命名的,即取自噶玛噶举派的“噶玛”一词。该宗派的名称得自祖寺的寺名,而祖寺的名称来自某一地名。

1157年,都松钦巴在昌都类乌齐附近的噶玛地方创建一座寺院,随即取名为噶玛拉顶寺,或称噶玛丹萨寺。他以该寺作为道场,大力宣讲噶举派教法以及自己的佛学观点,逐步形成噶举派中最具活力的一支派别,并以噶玛拉顶寺的寺名作为该派的名称。

后来,噶玛噶举派中产生了藏传佛教史上第一位转世活佛,亦以宗派的名称命名。当噶玛噶举派中形成两大活佛系统时,仍然称“噶玛巴”,即分别称“噶玛巴·黑帽系”和“噶玛巴·红帽系”。其中,红帽系活佛转世至第十世时被迫中断,而黑帽系活佛一直沿袭下来。

噶玛巴活佛是藏传佛教史上历史最悠久、转世最多的一大活佛系统。

2.格鲁派活佛的称谓 格鲁派活佛系统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称谓,是历代中央王朝授封的。

1578年,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在青海湖畔的仰华寺,与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会面,互赠尊号。阿拉坦汗赠索南嘉措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

其中“瓦齐尔达喇”是梵文的音译,意为“执金刚”;“达赖”是蒙文音译,意为大海;“喇嘛”是藏文音译,意为上师。这就是达赖喇嘛活佛系统称谓的最初由来。

1653年,清朝顺治帝又授封第五世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从此,达赖喇嘛这一活佛系统的称谓才被确定下来,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系统之一的尊号。达赖喇嘛被藏传佛教认定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班禅额尔德尼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系统之一,被认为是无量光佛的化身。

1645年,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向第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赠以“班禅博克多”尊号。尊号中的“班”字,是梵文“班智达”的缩写,意为通晓五明学的学者;“禅”字是藏文“禅波”的缩写,意为大或大师;“博克多”是蒙语,意为睿智英武的人物。从此,班禅成为这一活佛系统的称谓。

1713年,清朝康熙帝又授封第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文,意为宝。之后,“班禅额尔德尼”这一称谓被确定下来。当然,有时仍简称“班禅”。

3.帕巴拉活佛的称谓 这是以印度佛教史上著名的圣天大师的名字命名的。藏文“帕巴拉”是“圣天”的意译。历代帕巴拉活佛的驻锡地为昌都强巴林寺。

4.嘉木样活佛的称谓 这是以创建甘肃拉卜楞寺高僧的尊号命名的。因为这位博学的高僧成为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其全称是嘉木样协巴,意为文殊。嘉木样活佛系统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5.贡唐活佛的称谓 这是以贡唐寺的名称命名的。第一世贡唐活佛的晚年是在西藏贡唐寺度过,并在该寺开始成为转世活佛。所以,贡唐活佛与贡唐寺有着密不可分的因缘关系。从第二世贡唐活佛开始被迎请到拉卜楞寺驻锡,故历代贡唐活佛的驻锡地为拉卜楞寺,而不是西藏的贡唐寺。

此外,还有其他活佛,诸如章嘉活佛、哲布尊丹巴活佛、夏茸尕布活佛、热振活佛、多杰札活佛、夏日东活佛、策墨林活佛、第穆活佛、司徒活佛、降阳钦则活佛、土观活佛等。

“活佛”在藏传佛教中,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和显而易见的宗教形式,并且同藏族人民的生活和习俗融为了一体。

圆寂 佛教用语,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盘”或“涅盘”,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故后称僧尼死为圆寂。

拉卜楞寺 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 FOQWeNkumirfY5TGH7jWvTbxOiLqbm+9HKEN+Jktes8QVM7HUh4CfQnM8+hNg5k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