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辩经制度

辩经是藏传佛教教学方法中非常独特的一环,在藏传佛教中,若想成为佛学家,必须具备善讲、雄辩、著书三个条件。

辩经的目的是经由辩论的过程,理清义理上的疑点,以佛法的正见,破除邪见。所以,在寺院修习的过程中,辩论是必修之课。

(一)辩经方式

在松赞干布执政时期,曾在离今色拉寺不远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叫帕邦卡的寺院。藏文的创制人吞弥·桑布扎,曾受命在这里为吐蕃贵族大臣们讲授藏文,并教授他们佛经、梵文等印度文化知识。可以说,帕邦卡寺院是藏族历史上第一所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的学校。

8世纪,在赤松德赞时期,西藏原始苯教与佛教的矛盾异常尖锐。为了和平解决外来的佛教与传统苯教之间的冲突,应寂护这位那烂陀寺首座的请求,赤松德赞采取了印度佛教中常用的辩论方式,以解决佛教与苯教的矛盾冲突。

辩经时规定,败方必须放弃自己的信仰,而改信胜方的信仰。辩论是在敦喀地方举行的,佛教方面以寂护、无垢友等人为首,苯教方面以香日乌金为首。辩论的结果是苯教徒以“理由微小无力”而告失败,佛教以“理由深广有力,辩论出色,智慧敏锐”而取得胜利。

这是藏族史籍上记载的第一次大辩论,首开藏传佛教辩经之先河。此次论辩,对藏传佛教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转折作用。随后,赤松德赞大力弘传佛法,并修建桑耶寺。

(二)辩论难题

776年,藏族历史上出现了第一座佛、法和僧俱全的寺院,即桑耶寺。

随着印度高僧莲花生、寂护及一切有部12位高僧、中观分别说部僧人以及唐朝摩诃衍那等高僧大德的到来,出现了藏传佛教历史上第一批西藏出家人,藏史一般称他们为“七觉士”,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僧伽体制,有亲教师,有学僧,有特定的学习经论场所“扎仓”,即学习佛法的学院。

据说,赤松德赞下令在桑耶寺内设立妙法扎仓。藏文史书一般将创立这个扎仓的三位重要人物合称为“堪罗曲松”,意为“师君三尊”,他们是桑耶寺堪布寂护(堪)、亲教师莲花生(罗)和藏王赤松德赞(曲),最后的“松”字是“三”的意思。

桑耶寺建成后不久,在拉萨佛教界内部又发生了著名的“顿渐之争”。从中原传入西藏,主张“顿悟”的禅宗大师大乘和尚与主张“渐悟”的印度佛教大师莲花戒,又一次采用辩论方式解决两派的思想冲突。

《布顿佛教史》描述说:

莲花戒到吐蕃后,赞普坐于中央上座,和尚一派在右排座位入座,莲花戒在左排座位入座,“渐门派”一行跟随其后。

赞普将两个花环分别送给两派大师,并下令让他们发誓,败者向胜者献花环,并且不能留驻吐蕃。

据说辩论进行了两年有余,起初禅宗和尚们占了上风,但最终负于印度喇嘛们,因而按照事先约定离开了吐蕃。传说,大乘和尚离开吐蕃时,留下了一双靴子,并预言“未来之时,在吐蕃仍然会有持我见解的人”。

从此,辩论不仅成为藏传佛教寺院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成为吐蕃王朝解决政治和宗教重大难题的一种方式。

(三)普及辩经

在赤松德赞时期,随着吐蕃出家僧尼人数的逐渐增多,他下令在各地修建了一批寺院和修行道场。

其中的12座经学院和6座祭神殿,主要是学修显宗经论的道场。而8大修行地、4大修行院和12座清净院,主要是学修密教仪轨和进行密教修习的道场。

当时,吐蕃僧尼人数1.6万人。显教学习主要集中在桑耶寺、昌珠寺和大昭寺,而密宗学修主要在青蒲、叶尔巴和央宗道场,由此奠定了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基本格局,印度那烂陀寺的辩经方式也传到了西藏。

古印度寺院教育,尤其注重逻辑辩论,即佛教因明的学习与训练。一位刻苦学习了多年的僧人,只有在寺院举行的辩论大会上立宗辩经,才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识,验证自己的闻思修境界,从而使僧团能够对他的佛法水平予以认证。因此,辩经是当时印度各寺院最普及的学修方法之一。

古印度寺院的辩经活动,与龙树、无着、世亲、陈那、法称等佛教大师的积极倡导,有着直接的关系。

据多罗那他记载,2世纪的那烂陀寺,不仅是古印度最著名的寺院之一,也是最早的佛教大学。从2世纪开始,一直至7世纪和8世纪,那烂陀寺一直是古印度佛教教育的中心之一。同时那烂陀寺也吸引了不少周边国家的僧人,不远万里前往学习深造,对大乘佛教的弘传和发展、佛教人才的培养、佛教教育的系统化以及佛教文化的传播,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大乘佛教的几位重要人物,如被称为“南瞻六庄严”的龙树、提婆、无着、世亲、陈那、法称,传说都曾是那烂陀寺这所佛教大学里的主要教授。虽然他们的思想不尽相同,但都强调因明以及辩经在寺院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他们本人也都是当时印度著名的辩经大师。

(四)制度确立

10世纪之后,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复兴,藏传佛教各派祖师开宗立派,寺院教育也随之兴盛起来。此阶段的特点是,各派纷纷赴印度迎请著名高僧来西藏讲学,系统翻译吐蕃时期未译的经论,辩经蔚然成风。

在佛教复兴运动中,阿里古格王朝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12世纪,随着印度超戒寺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尊者入藏,加之大译师仁钦桑波的积极努力,极大地促进了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阿底峡大师所著的《菩提道灯论》,针对不同根器的学佛者,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一个由显入密、显密双修的循序渐进的学修次第,为藏传佛教学修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古格王朝时期的陀林寺,仿照桑耶寺设立妙法扎仓,阿底峡尊者在此讲说《菩提道灯论》和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应成派学说。其后,他的弟子仲敦巴传承了阿底峡的佛学思想和道次第,创立了藏传佛教后弘期第一个教派噶当派。

噶当派非常重视佛教理论的学习与修行实践的结合,把《菩提道灯论》《菩萨地》《经庄严论》《集菩萨学论》《入菩萨行论》《本生鬘论》和《集法句经论》,作为僧人必修的根本六论。同时噶当派吸取了吐蕃时期偏重实践、轻视理论的教训,注重提高学僧的整体素质。

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及其教育思想,对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204年,噶举派著名高僧楚臣喜饶赴印度求法时,特意迎请印度那烂陀寺最后一位寺主释迦室利入藏弘法。释迦室利此时已经是85岁高龄的老人了,他在西藏弘法12年有余,足迹北达热娘、南抵洛扎,将那烂陀寺后期密乘思想和教学传统,传布到藏传佛教寺院之中。

(五)考试形成

10世纪以后,“格西”作为一种称号开始使用,意为大善知识,但尚未成为藏传佛教的学位。比如,人们把噶当派的创始人仲敦巴,尊称为“格西仲敦巴”,表明他是一位精通佛法的大善知识的人。

另外,人们还把精通大小五明的学者尊称为“班智达”,这个称号虽然源于印度,但在吐蕃时期就已普遍使用了。

从历史上看,藏传佛教格西考试制度的形成,首先,与弘传后期重视因明典籍的翻译、注疏、学习和运用,有密切关系。其次,与噶当派寺院桑浦寺倡导因明和辩经的学习制度也有着直接关系。

桑浦寺由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俄·雷必喜饶,于1073年创建。12世纪时,该寺堪布恰巴·确吉僧格在该寺创设辩经制度。他在主持桑浦寺期间,十分重视中观和因明,将噶当派重要经论的学习与因明紧密地结合起来,其著作《因明如启门钥匙》,成为初学佛法的学僧的必修读本。

恰巴·确吉僧格继承阿底峡尊者《菩提道灯论》的思想,学修次第主张先显后密,而学修显密经论时,严格要求学僧先学习辩论基础知识,然后学习因明、中观、般若、俱舍、戒律方面的五部大论。

学习采用辩经的形式,由一人提出观点,另一人提问,互相诘难。辩论时声音洪亮,并拍掌加强语气,使学僧容易记忆、加深理解。通过辩经的方式,学僧掌握的知识多,进步快。因而在历史上,桑浦寺一直是藏传佛教讲授因明学的著名道场。

恰巴·确吉僧格的《慈氏五论注释》《因明释》《中观二谛》《入行论》和《量论如意除暗》等论著,对藏传佛教各教派的辩经与学修次第,产生了重大影响。

13世纪,萨迦派执掌政权时,桑浦寺一度由萨迦派管理。萨迦寺几乎照搬了桑浦寺的辩经考试制度,同时逐步创制了自己的学位制度。

萨迦派僧人当时在西藏林周地区,修建了一座寺院,名字就叫“那烂陀寺”,其学修制度均受到了印度那烂陀寺和桑浦寺的影响。

此外,作为萨迦派的宗教领袖萨迦·贡噶坚赞,在23岁时,就拜那烂陀寺的最后一任寺主释迦室利为师,学习法成的《量释论》等七部因明论以及大小“五明”。萨迦·贡噶坚赞在25岁时,从释迦室利受比丘戒,从而师承那烂陀寺的传统学习方式。

当时,印度学者棹切噶瓦等三十多人慕名而来,要与萨迦·贡噶坚赞立宗辩论。萨班与他们在西藏的齐龙地方进行了长达13天的辩经,结果棹切噶瓦承认失败,出家为僧,最后做了萨班的弟子。

从此,贡噶坚赞声名大振,35岁时出任萨迦寺教主。贡噶坚赞是一位精通“大小五明”、学识渊博的大学者,故人们尊称他为“班智达”。

据说,贡噶坚赞是西藏第一个获得班智达称号的学者。他还撰写了一部关于佛教教育理论的著作《智者入门》。一时间,西藏寺院形成了辩经访学的良好学风。

1376年,年仅19岁的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遍游前后藏区寺院,先后在桑浦寺、极乐寺、昂仁寺、纳塘寺、萨迦寺等不同教派的寺院里一边访学,一边巡回辩论,一时成为雪域高原辩经的高手,声名远播。

宗喀巴曾对桑浦寺高僧恰巴·确吉僧格创立的辩经理论和学修制度,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在此基础上取舍补充,日后发展成为系统完善的格鲁派学修制度和辩经考试制度。

拉萨格鲁派三大寺建立之后,各寺院按照自己的特点将辩经考试系统化、规范化,由此形成了格鲁派严谨的辩经考试制度和学位制度。而闻、思、修、讲、辩、着的学经方式,自吐蕃赤松德赞时期始,经过后弘期大德们的不懈努力,也成为藏传佛教寺院传统教育的基本特色。

可以说,藏传佛教学位制度是伴随着辩经考试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所授学位的高低,要看寺院规模的大小、地位的高低,以及所设学院及所授课程而定。

(六)规范章程

为了规范和完善辩经考试制度,各教派规定了各个寺院必须普遍遵循的原则。

在历史上,曾对辩经内容、辩经仪式、辩经者所应具备的条件、必须注意的事项等,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

例如,辩论内容必须围绕立宗者的立论;辩论时需具足三方人士,即立宗者、对辩者和裁判者;论辩双方必须具足三要素,即智慧俱足、心机纯熟和通晓经论;要防止辩论的三过失,即内容过失、思维过失和语言过失。

同时,还特别规定了辩经的七种美德,如气宇轩昂、语气温雅、语不伤人、道理犀利、不懈不骄、不舍正理而行狡诈爱恶、成就自他两利、郑重从事等。

不同教派的寺院也根据自己的特点,陆续制定了辩经考试的规章制度,要求学僧们自觉遵守,严格执行。

(七)形式跨越

辩论疑难问题有多种形式,既有一对一的答辩,又有一人立宗众僧质疑的辩论;既有本级互辩,又有本级对其他层级的辩论。

在规模上,既有全扎仓学僧参加的,又有全寺学僧参加的。投考拉然巴格西时,更是三大寺学僧齐聚问难。

辩经考试,分正反方对经论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辩论。辩论有声有色,围绕着提问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辩论。提问的僧人站着做出抬腿、击掌等动作,事实上,这些动作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比如每一个提问者都要先说一个“底”,随之将右手向后高高扬起,再和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那一声“底”相当于开启智慧。因为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而他的心咒是“嗡阿热巴杂拿底”,“底”音象征祈请心中的文殊菩萨,开启我们的智慧。高扬的右手象征文殊的智慧就在身后。

两手相击,有三层意义: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二为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三为清脆的响声击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能,驱走你的恶念。

右手向下又拉回,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善念和智慧,把苦难中的众生挽救出来。

对于学僧而言,辩经一可训练其辩才,二来能通过辩经的形式,提高个人对于佛法的领悟程度。这对自身的修为和佛教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摩诃衍 是摩诃衍那的简称,梵语摩诃衍,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

根器 佛教教义名词,指先天具有接受佛教之可能性,“根”比喻先天的品行,“器”喻能接受佛教的容量。

拉然巴格西 在西藏又被称为大昭格西,即拉萨传大昭法会期间,在三大寺僧众大会上立以五部大论为宗,进行佛学辩经而考取的格西学位。 MlQqXfRLsRRjBkSkyS5im24Gl/WexlHQF76XBD1y1XjVHSnPBYJTzyKekISU3Kt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