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发展状况

佛教在西藏的传播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甚至佛教在西藏的传播一度停滞。佛教在西藏的传播过程中,不断有印度和克什米尔地区的佛教高僧前往青藏高原传法,在吸收融汇了西藏固有的原始宗教后,逐渐形成了属于大乘佛教的藏语系佛教,即藏传佛教。

(一)赞普推动发展

在桑耶寺建成后,为了保证佛教的推广,赤松德赞采取传统的盟誓形式,在该寺两次与盟誓的人,包括王子、贵族、大臣等进行盟誓。他们歃血宣誓:

长信三宝,奉行佛言,像祖先赞普那样供佛,取得善知识的确实支持。如不遵守誓言,将堕入地狱;如遵守盟誓,即可成无上正觉。

这就是著名的“桑耶大誓”。

在赤松德赞后,牟尼赞普和赤松德赞两代继续弘传佛教。牟尼赞普继续执行自赤松德赞开始的用吐蕃王室收入供奉僧众的措施,以保证佛教的经济来源,这对西藏佛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赤松德赞因受佛教势力支持而成为赞普,所以他同样积极扶植佛教。

在赤松德赞时期,佛教被引进王室,上层僧侣具有参与政治、管理教育的特权,普通僧侣也获得特殊的优礼和尊崇,佛经翻译顺利开展,使“三藏经典得以大备”。

到了赤祖德赞时,王室兴佛达到高潮。赤祖德赞组织译师重新以梵文校正所译的佛典,大量翻译未译的经典,统一体例,统一译语,使译文能清楚准确地表达原本含义,从而推动了整个藏文的改革。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藏文规范化运动”。

赤祖德赞率先为崇佛作出榜样,每当举行斋会时,他以头巾敷地,令僧侣坐踏,以示对佛教的虔敬。赤祖德赞广建佛寺,规定七户平民供养一名僧侣,并供给寺院以土地、牲畜、奴户,作为固定寺产。

赤祖德赞把王室的军政外交大权交给僧侣,规定行政制度以佛教经论为准,严厉镇压一切反佛情绪和行为。

(二)朗达玛灭佛

赤祖德赞的崇佛活动,再度引发反佛势力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激起了平民们的愤慨。

838年,反佛的贵族发动政变,缢杀赤祖德赞,拥立朗达玛为赞普。朗达玛是赤松德赞的第四个儿子。

除了赤祖德赞以“七户养僧”的新制使僧人数量增多外,民间苦于重税而影响生计,怨恨不平而对佛法极为反感,也是朗达玛能够登上赞普宝座的原因之一。另外,赤祖德赞所倡导的佛法是印度晚期的佛学,即大乘之精粹,这绝非一般民众所能接受,而且在翻译经典之际,禁止密乘典籍的翻译,也与西藏的苯教信仰格格不入。

种种原因,促成了朗达玛的灭佛运动。朗达玛灭佛比西藏佛教史上的任何禁佛运动都广泛得多,对佛教的打击报复也更为严重。包括封闭寺院、涂抹寺内壁画、焚毁经典、迫害僧侣等。

朗达玛是针对佛教的佛、法、僧三宝来摧毁佛教的,时间虽然不很长,但是对佛教的打击十分沉重,以致西藏佛教史把朗达玛时代以后的近百年间,称为“灭法时期”。朗达玛的灭佛,标志着西藏佛教前期弘传的结束。至10世纪后半期,佛教才在西藏开始复兴,是后期弘传的开端。

(三)后期弘传

朗达玛的灭佛行为,引起了众多僧人的强烈不满。842年,在今西藏洛扎县一带,有一个名叫四吉多吉的僧人,将朗达玛暗杀致死。

朗达玛死后,佛教并未得到复兴,反因赞普被喇嘛刺杀,其亲信更迁怒于佛教僧人和信徒,佛教僧徒或遭捕杀或自逃之,西藏境内僧人无一幸存。佛教文化被灭除殆尽,一般文化亦同遭厄运。

朗达玛死后,由于他的两个儿子,即大王妃抱养的永丹和小王妃生的欧松之间的争立,大臣们分成两派,从此吐蕃王室分成两支,累年相争,战乱不已。

吐蕃在各地的将领也拥兵称雄,彼此争战,过去一些归属吐蕃的部落也相继脱离吐蕃的管辖。紧接着,一场奴隶平民大起义爆发,吐蕃王朝在这样的局势下,随着佛教的衰落而崩溃了。

据藏文史料记载,当朗达玛灭佛之时,有三名佛教僧侣经阿里等地逃至多康地区,即今青海西宁一带,继续传授佛教,其门徒中最著名的是喇钦·贡巴饶赛。

970年左右,西藏山南地区新兴封建主、桑耶寺寺主意希坚赞,选派以鲁梅·楚臣喜饶为首的十人,前往多康求学佛教,师事喇钦·贡巴饶赛。五年后,这些人陆续学成,回到西藏。

他们返藏后,大量建寺、度僧、传戒。至10世纪末,西藏的佛教很快恢复和发展起来,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弘传前期。这一过程,史称“下路弘传”。

与此同时,逃亡阿里地区的另一支王室后裔、封建主意希沃也热衷于提倡佛教。他派仁钦桑波等21名青年,到印度、迦湿弥罗等地学习佛法,又邀请阿底峡等印度高僧来到阿里。

仁钦桑波与印度僧侣一起,翻译显教经典17部、论典33部,又译介密教怛特罗,即经咒108部。自此,西藏佛教开始把密宗提到佛家理论的高度。

弘传后期的密宗比较兴盛,与仁钦桑波大量译介密宗经典有重要联系。至11世纪时,阿里地区的佛教已具有相当规模。这一过程,史称“上路弘传”。

阿底峡是萨护罗国国王次子,萨护罗国就在今孟加拉国达卡地区。阿底峡对“五明”学有很深造诣,曾任那烂陀寺、超岩寺等18座寺庙的住持。

1042年,阿底峡受邀经尼泊尔抵达阿里。阿底峡在阿里除了讲经说法、传授密法灌顶外,主要致力于调整西藏佛教的显密修习次第和显密两教关系。他的《菩提道灯论》就是针对当时西藏显密佛法修习混乱的现状而著的,对西藏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

阿底峡的弟子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仲敦巴。仲敦巴说,形成噶当派,所以布顿在《佛教史大宝藏论》中说:“特别是他将甘丹派法规传授给仲敦巴,西藏佛教由此大弘传了起来。”

赞普 吐蕃王号,在政治制度上,松赞干布仿唐朝的官制,赞普是最高统治者,赞普之下设大相、副相各一人,总管全国政事。

迦湿弥罗 又称作羯湿弭罗国、个失蜜国等。位于西北印度犍陀罗地方的东北、喜马拉雅山山麓的古国,为现在的喀什米尔地区,隋唐时代称为迦毕试。 OA25kowd41T4qjjz71RvMJGSc10BF6hnp9QUOssuYBmVVPwRH2gkdeI8lQ4uONu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