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文化与影响

在悠悠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中,道教对我国社会的政治、思想、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以至科技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

(一)神学

在道教文化中,有一个核心,就是道教神仙信仰。道教作为一个成熟的宗教,具有一套自己的神学理论,有一种能够吸引人们进行追求的宗教信仰目标。这种信仰就是,人可以通过努力而成为长生不死、神通广大的神仙。这种神仙信仰是道教所阐发的神学理论核心。

道教在产生之初,就确立了其神仙信仰。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还从古代哲学、原始宗教及古人的养生锻炼等行为中,吸取了许多成分,用来组建其有关神仙信仰的理论和行为体系,奠定了道教神学发展的基础。

在神仙信仰的吸引下,道教徒们进行了种种吸收、创建文化的活动,营造出一个十分复杂的道教文化体系。

(二)伦理

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反映在道教的教规、戒律当中。

道教的伦理道德观念,既吸收了道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吸收了儒、释思想,所以道教的内容愈来愈多,也愈来愈复杂。

其中对道教伦理观念影响显著的,是儒家以忠孝为主的三纲五常思想。但是,与儒家不同的是,道教的伦理道德,主要是靠神灵的威力来贯彻。道教一方面以长生成仙的美好幻想,来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赏善罚恶的神灵威力,来迫使人们遵守伦理道德。正面与反面相结合,使道教的道德伦理准则,在社会上发生更大的影响。

此外,道教的劝善书,使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更系统化和通俗化,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

(三)哲学

道教哲学的思想素材,一开始就来自中国哲学,主要是道家哲学。

道教大量利用了道家哲学的理性论证,使道教思想中包含世界观、认识论、伦理学、人生论等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是道教哲学的基本范围和构成成分。

其中,神仙不死之“道”是道教哲学的中心范畴,神仙存在和人能成仙不死是基本的命题。论证人有无成仙的内在根据、人成仙取何途径,是其思想体系中最主要的方面。

(四)丹术

金丹术是道教中的一项重要方术,包括外丹和内丹。外丹即通常所说的炼丹术,也称外丹黄白术。外丹以丹砂、铅、汞、硫为主要原料,与其它药物相配合置于炉鼎之中,运用飞、抽、伏、封、淋等手段加以烧炼,以求制得服饵后能使人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仙丹妙药。

因相信服食金丹才能长生成仙,故历来道士莫不投入毕生心力加以炼制。虽然服食金丹并不能长生不老,但道士在炼丹的过程中,却意外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科学的发展。

随着外丹术的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炼养人体精、气、神的内丹术。内丹术继承综合了服气、胎息、守一、存思等功法,对后来的气功影响很大。

(五)医学

道教自创兴之时,就把医术作为其传道济世的工具。随着魏晋神仙道教理论体系的建立,道教徒更是把医药视为其追求和达到长生的必要辅助手段和必备知识。

道教医学以“道法自然”的思想为理论指导,加以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极富道教特色的人体医学思想。道教医学家经过长期济世行医的医疗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并且发明创新了各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道教医学养生功法,如房中术、服食、辟谷等。

(六)音乐

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为法事音乐、道场音乐。

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

1. 历史 早期道教的法事活动,是古代巫觋祭神仪式的承袭与发展,最初诵经为直诵,未见有使用音乐的记载。道乐的使用大约开始于南北朝时期。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明帝神瑞二年,寇谦之称于嵩山遇太上老君,授其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经戒》,制定了《乐章诵戒新法》,遂产生了《华夏颂》《步虚辞》等最初的道乐音韵。

所谓《华夏颂》,是吸收秦汉时宫廷中演奏的雅乐改编而成的,据《玉音法事》注说:“华夏,三千五百里为华夏,言其迢远之意,今华夏自思真堂举起,徐徐吟咏,过廊庑,登殿堂,而毕。似取其迢远之意也。”这大约是在道教仪式开坛前行进中吟咏的一种音韵。

《步虚辞》多是对神仙的颂赞之词,一般是五言、七言的诗歌词,长短不拘,视法事的需要而定。因其音韵若众仙飘渺行于虚空歌诵之音而得名,风格古雅。

南朝茅山道士陆修静所撰《太上洞玄灵宝授受》中,便收有《步虚辞》,现存明《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所收《玉音法事》中录有多首《步虚辞》。

唐代,道教因受帝王的推崇,道教音乐也受到重视,唐高宗曾令乐工制作道调。唐玄宗不但诏道士、大臣广制道曲,还在宫廷内道场上,亲自教道士步虚声韵。

唐玄宗还诏道士司马承祯、李会元制《玄真道曲》《大罗天曲》;诏工部侍郎贺知章作《紫清上圣道曲》;诏太常卿纬绦制《景云》《九真》《紫极》《承天》《顺天乐》《小长寿》等六曲。玄宗自作《降真召仙之曲》《紫微送仙之曲》等道曲。

唐代诗人作诗,也有不少提及道乐。张籍就有“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之句;女诗人薛涛在其《试新服裁制初成》诗中,有“长裾本是上清仪,曾逐群仙把玉芝。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之句。可见,当时道乐十分流行。

唐时,因道士的流动,道乐由宫廷传至民间,又吸取了许多民间曲调,包括一部分佛教音乐和西域音乐。有的被改名后即用于道教活动,如把《无愁》改称《长欢》,《苏罗密》改称《升朝阳》,将它们都纳入了道乐之列。

唐末张若海撰《玄坛刊误》,称唐代道乐为“广陈杂乐、巴歌渝舞,悉参其间。”唐末五代时,著名道士杜光庭集前代道教斋醮科仪之大成,编辑了《道门科范大全集》,道教的斋醮仪式得到进一步规范。此时的道教音乐,已由单纯的打击乐器钟、磬、鼓等,增加了吹管和弹拨乐器。

宋代是道乐发展的另一重要时期,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分别编写道乐,多达数十首,如《步虚辞》《散花词》《白鹤赞》《玉清乐》《太清乐》等。特别是宋徽宗好道,重用道士林灵素修改、增补道教斋醮仪式,颁《金篆灵宝道场仪轨》426部,并选全国宫观道士进京习道乐。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道乐总集《玉音法事》,即是在北宋时编纂的,它以曲线记谱收录了南北朝、隋唐以来的词章和宋真宗、宋徽宗所制的赞颂50首。曲线记谱在《汉书·艺文志》中称“声曲折”,似一唱三叹,衬词较多,具有南曲风格。此时,丝弦乐已加入了道乐的行列,道乐的伴奏乐器日趋完备。

南宋时,道教音乐在民间广泛流传。当时的道教音乐,对于声乐形式和器乐形式的运用,已经比较讲究悦耳动听。

至元代,道教出现了全真与正一两大道派,道乐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全真重清修,其乐多有清幽出世之感;而正一重斋醮与符篆,道乐则具有雄浑、古雅之感。

明初,朱元璋设玄教院统辖全国道教,下令清整道教,命道士编制斋醮仪范,道乐也由此逐渐规范化。

1380年,建“神乐观”,置提点、知观等职,隶属太常寺,掌管宫廷祭祀活动和乐舞生,由精通乐舞的道士主领,乐舞生由征集的道童充任,服饰如全真道士。除京师外,在五岳也设有乐舞生,以备国家祭典用。明初,著名道士冷谦曾主“神乐观”,定雅乐。

1382年,朱元璋亲定道教科仪乐章。永乐年间,成祖朱棣制《大明玄教乐章》,以“工尺”法记谱,有醮坛赞咏乐章、玄天上帝乐章、洪恩灵济真君乐章三部分。曲目有《迎风辇》《天下乐》《圣贤记》《迎仙客》《步步高》等14首,后收入《正统道藏》,为研究明代古音乐的宝贵资料。

另据《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大明御制玄教乐章》及《圣母孔雀明王经》等有关道教音乐的记载,明代道教音乐既有承袭唐、宋、元三代的旧乐,又有吸收南北曲音乐的新制道曲,甚至连民间音乐,如《清江引》《一定金》《采茶歌》等曲调,皆被道教音乐所吸收。

清代,在道乐管理上基本沿袭明代旧制。北京的东岳庙、蟠桃宫、吕祖祠、岳庙、关庙均属“神乐观”,居乐舞生,平时著道装,蓄发住庙,但可有家室,父子世袭。遇有朝廷盛典,即奉诏入宫参加祭典仪式。演奏的乐曲属宫廷祭典音乐,使用乐器比较多,雄壮宏伟而又不失欢快。

在民间,道乐与各地的地方曲调广泛地融合,形成各地不同的道乐风格。道乐走上了多样化、地区化和世俗化的道路。

道教音乐渊源甚古,历经千百年而悠久传承,道教音乐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2. 形式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我国江南及南方诸省中,看道场欣赏道教音乐,是农民文化生活中的主要活动。

道教斋醮音乐有独唱、齐唱、散板式吟唱、鼓乐、吹打乐,以及合奏等多种形式。单纯的器乐形式常用于法事的开头、结尾、唱曲的过门,以及队列变换、禹步等场面。禹步是一种类似于舞蹈的步法。

3. 声乐 声乐形式是斋醮音乐的主要部分。其声乐体裁主要有颂、赞、步虚、偈等格式。

据《道门科范》等书记载,在前蜀时,颂、赞、步虚等已经在斋醮中应用了,而偈的产生稍晚些,约始于元代。

道教有关斋醮科仪的典籍中,述及演唱的多用吟、咏。颂、赞、步虚和偈,就其单独形式来讲,是一首歌,结构短小的为上下句式或起承转合四句式;大型的有更复杂的曲式,每一曲调常有多段,甚至十余段不同用途的词。

这种一腔多用的组合变化,常同宗教念白、诵经腔、禹步等合用在法事中。

道教斋醮名目繁多,有水灾、旱灾、虫灾、雷击、瘟疫、伤病、生亡、延寿等各种法事。它以法事情节需要,组合各种颂、赞、步虚、偈等道曲。法事不同,音乐的组合也随之变化。

道教音乐的诵唱和乐器伴奏,均由道士担任,信众不参加音乐活动。因此,从音乐角度来看,斋醮实际上是按照科仪要求,在信众面前进行一场宗教仪式的“演出”。

4. 内容 经过一千多年的斋醮实践,以及长期地吸收民间音乐的养料,道教音乐内容十分丰富。

有赞美三清、神仙的颂歌,有表现神仙应召而来的飘拂飞翔之声,有表现镇煞邪趋恶魔的庄严威武的曲调,有表现众神仙抵达仙界或功成庆祝的喜庆欢乐之乐,有表现仙界的缥缈恬静的曲调等。

5. 表现 道教音乐,是一种具有我国地方音乐特点的宗教音乐。

其表现是同一法事中的同一曲调,各地的行腔、旋律装饰,都带有本地地方音乐特点,而各有区别。

此外,同一法事中的同一首词,各地选用本地音调配曲,各不相同。

6. 乐器 早期道教音乐所用的乐器,以钟、磐等打击乐器为主。从唐代起,增加吹管乐器,嗣后,逐步加入弹拨、弓弦乐器。

明朝《茅山志》记载,国醮演奏乐器的道士竟达30名。近代虽然吹管、弹拨、弓弦、打击等乐器并用,但演奏中仍以吹管、打击乐器为主。

7. 乐谱 在乐谱方面,除《正统道藏》中的两种乐谱外,苏州道士曹希圣在清嘉庆四年,将吾定庵收集整理的乐谱,刊印为《钧天妙乐》《古韵成规》《霓裳雅韵》等三种。江南一带道士称之为曹谱。

道教徒认为在求乞福愿的斋醮仪式中,道教音乐有感动群灵的作用。

8. 功能 从道教音乐的功能上看,它既是道教徒举行宗教法事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以一种艺术形式感化俗民百姓而传教布道方式。所以,道教音乐具有宗教学、社会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功能。

对于道教内部而言,道教音乐是道徒行法布道的仪式内容,是道徒与各界神明沟通的特殊“语谈”;从道教外部来看,道教音乐又是娱神乐人的一种有着欣赏价值的艺术形式,有陶冶性情的社会功能。

(七)文学

道教的文学是以宣传道教教义、神仙长生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

文学可以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提高道教的宗教素质。反过来,道教的神仙信仰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 诗篇 道教诗词是反映道教生活、表现神仙理想或借助道教神仙意向,来抒写超凡脱俗情感的诗歌作品。

道教诗发端甚早,在东汉的《太平经》中,该书38卷载有一篇93字的《师策文》,已注意用韵,似为七言诗的雏形。

与《太平经》同时代的《周易参同契》多用四言、五言及骚体赋体裁。《周易参同契》的文体虽然不纯,但运用诗歌形式以论炼丹的特点,却显而易见。

东汉以来,道教组织逐步壮大,道教诗也随之增加和日趋成熟。

从形式上看,炼丹有外丹、内丹之分,因此炼丹诗的内容也有内丹、外丹之别,或主内丹、或主外丹,或内外兼而有之。

如《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上所载的一篇504字歌谣,以七言一句的形式,运用象征的文学手法,暗示炼丹原理和作用。其意象的运用颇为隐晦,但其比喻与象征手法,则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

在炼丹诗秘传之际,道门中人还注意创作咒语诗。咒语本是一种祝告之辞。相传黄帝时已有咒语传世。道教产生之际,咒语成为道士们召神驱鬼、治病求道的一种形式。到了魏晋时期,咒语更加发展起来。

咒语有散文体和诗体两种,但以诗体居多。较著名者有《真文咒》《三皇咒》《洞渊神咒》等。咒语诗不仅注意模拟自然声响与节奏,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爱憎情绪。同时,咒语诗也注意典故的应用与气氛的渲染,甚至还有一定的场面描绘。

魏晋南北朝间,不仅在道门中秘传炼丹诗、咒语诗,而且在社会上流行着游仙诗。

游仙诗是一种歌咏神仙漫游的诗篇,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楚辞》,如屈原的《远游》,也不乏仙人漫游的描绘,颇多浪漫色彩。

在道风盛行的背景下,游仙诗应运而生。其体裁多为五言,句数不等。梁萧统《文选》首列游仙诗为文学体裁之一。从作者身份来看,游仙诗可分为道人游仙诗和文人游仙诗。道人游仙诗与文人游仙诗,都表现出“冲举飞升,遨游八极”的浪漫色彩和奇幻的想象力。不同的是,道人的游仙诗往往是崇道思想与神游境界的结合。

唐宋以来,反映道教生活和追求成仙的诗歌日益繁荣起来。其原因,一是道人们热心于诗歌创作,如著名道士吕洞宾、施肩吾等,结合山水名胜的描写,表现自己对道教宗旨的见解和神仙信念,通过修道方法的描述,以昭示道教教义的深奥哲理;二是许多文人在受到道风濡染或者观察体验了道教生活之后,也创作了一些此类题材的诗歌作品。

从隋末唐初的诗人王绩,到盛唐诗人孟浩然、李白;从北宋西昆派代表杨亿、张咏,到南宋诗人杨万里,都有吟咏道事、游仙畅玄的诗作行世。在这些诗人中,有的思想旨趣基本上与道教的神仙理想相合,有的虽然并不是虔诚地相信道教,但在他们的创作中又往往表现出追求道教神仙的意境。

道教诗因其内容独特,表现手法丰富,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2. 散文 道教散文是道教文学的一大类型。其渊源可追溯于老子、庄子的哲理散文。

由于早期道派的创立者大多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他们采用散文体式来编撰道教经典。经过近两千年的漫长发展,道教散文蔚然可观。这类著作在道教经书总集中占有相当的分量。

从形式上看,道教散文主要包括三类,即议论散文、叙事散文、赋体散文。

道教议论散文是阐述道教教理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早期,道教议论散文主要是语录体散文,这种散文采取了“师”与“真人”等神仙人物问答的方式,来表达道教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看法。

例如《太平清领书》大体上属于这种形式的散文。其对话不同于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语录文作者的目的并不在表现人物个性,而只是借神仙人物之口来论述教理。所以其行文一般是问话短,而答语长,旨在说理。

与道教议论散文比肩的是道教叙事散文。这类散文以描述为基本特色。道人在游览名山时,往往结合自己的修道感想以叙见闻。

像南宋道士白玉蟾的《游仙岩记》,一开始先交代自己蓬发垂颐,黧面赤足,由琼州来访武夷的过程。接着写自己拜访云谷君,开怀对诗的情节。当中插上一段景物描写,寥寥数笔,勾勒出武夷山独特的夜景图,读来逸趣横生。

像《游仙岩记》这样的作品,在道教经书总集中为数颇多,它们对了解道教洞天福地的历史沿革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且多有情趣,并富有欣赏性。

道教文学中的散文,除了议论散文、叙事散文之外,赋体散文在道教文学中也有一定的地位。

众所周知,“赋”在《诗经》诞生的时代,还只是一种表现手法。

到了汉代,赋转化为散文,文人们相继作赋。与议论散文和叙事散文不同,道教赋体散文由于同诗歌有密切的关系,在遣词造句上较注意对称,富有节奏感。

像萧廷芝的《金液还丹赋》,因采用骈文的手法,增进了艺术感染力。其他道人所创作的许多赋体散文,也基本上具备这样的艺术特色。

3. 小说 道教小说是道教信仰与小说形式的结合,也是道教情感的一种艺术表达。

道教小说的内容,既有直接以道教生活为题材、以神仙思想为宗旨的作品,又有将神仙思想、道教情感,融贯于世俗生活题材之中的作品。

从大体上说,道教小说可分为志怪体、传奇体、话本体、章回体四大类。

志怪体在道教小说诸体式中,出现得最早。“志怪”一词,首见于《庄子·逍遥游》。

道教志怪小说有的是以神仙故事、道人事迹为基本内容的,有的以地域方位为基本框架,叙述诸方名产、珍贵物品,以及由此演成的奇闻异事。有的杂记天上星宿神明、卜筮占侯、仙凡婚配故事,梦故事,内容驳杂,形式不拘一格。一般而言,其用语比较质朴,篇幅也不是很长。

传奇体是道教小说的又一大类型。传奇小说是志怪小说的流变,它一方面继承了六朝时期语怪述异的风气,另一方面则“著意好奇”,在传闻基础上进行虚构,体现了小说创作的自觉意识。

唐宋是传奇小说的鼎盛时期,各种传奇作品大量产生。其中反映道教生活、表现道教观念的作品,也占有一定分量。

此外,还有一些作品没有直接以神仙道士异闻为题材,而是以梦幻故事、历史故事、人情世事为题材,但却以道教的思想观念为主题思想。如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无名氏《李林甫外传》等,它们或者贯穿道教的人生观,或者暗示道教法术的力量,可视为道教传奇小说的流变。

宋元时期,出现了话本小说。所谓“话本”,就是说故事的底本。故事取材多样,神仙鬼怪是重要内容。

道教话本小说,是指以神仙鬼怪为内容、以道教信仰为宗旨的一类小说。如《西山一窟鬼》着力描述精灵鬼怪,渲染恐怖气氛,这是道教神仙鬼怪思想在市井生活中的一种反映。

与传奇体道教小说相比,话本体道教短篇小说无论在驾驭材料方面,还是在人物形象、思想刻画方面都较成功。情节结构虽然大多是单线的,但故事有头有尾,脉络分明。故事进展中场景的映照衬托,伏笔的使用,又使情节更加曲折生动。语言基本上保持口语化的优点,通俗易懂,故易于流行。

明清时期,我国小说创作更加繁荣。此时,在话本及拟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出现了长篇章回体小说。

其中,有一批作品是以道教生活为题材、以道教思想为宗旨的作品。如《封神演义》《韩湘子全传》《吕仙飞剑记》《禄野仙踪》等。这类作品可称为长篇章回体道教小说。

长篇章回体道教小说的特点,一是把历史故事和神仙故事糅合在一起;二是将民间流行的神仙故事进一步加工;三是作品的字里行间渗透着道教修炼成仙的义理。

章回体道教小说在宣传道教教理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作者在熟读道教经籍的情况下,改编、重组或创造神仙故事,寓理于形象之中,使道教思想的宣传进一步通俗化,易为民间所接受。

(八)建筑

道教的宫观建筑是从古代我国传统的宫殿、神庙、祭坛建筑发展而来,是道教徒祭神礼拜的场所,也是其隐居、修炼的处所。

金元之际,全真道兴起后,建立了道教丛林制度,宫观又成了全真道士出家后集体诵经修养之地。

1. 建筑思想 道教宫观在其布局、体量、结构上,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建筑思想、建筑格局和建筑方法,同时也注入了道家与道教的审美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天地与人事相互对应的“天人对应”思想,是道教宫观建筑和布局的重要依据,也是道教宫观建筑的重要特点。

《云笈七签·二十八治》中写道:

谨按张天师二十四治图云:太上以汉安二年正月七日申时下二十四治,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

“治”是五斗米道政教合一的管理机构,也是早期道教祭神之场所,它的建制便是按照天象方位的原则而设立的。后来的道教宫观,便本着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的思想,顺乎自然的规律来建造。

2. 道观布局 道教宫观根据八卦方位,乾南坤北,即天南地北,以子午线为中轴,坐北朝南的布局,供奉道教尊神的殿堂,都设在中轴线上。两边则根据日东月西、坎离对称的原则,设置配殿供奉诸神。

这种对称的布局,体现了尊者居中的等级思想。对称的建筑布局,也表现了追求平稳、持重和静穆的审美情趣。

在大的宫观,道众住房多在东部。按照阴阳五行思想,东方作青龙,为木,属阳,正符合道士修炼达到“纯阳”,返还于“道”的目的。西跨院则为配殿,或是作为云游道众和香客们的临时客房。

大多数宫观的建筑格局,为传统的四合院、三合院。道教认为这种格局对应了木、火、金、水四正,加上中央土,五行俱全。

大的宫观由数进四合院、三合院纵向铺开,层层院落依次递进,形成鳞次栉比的发展势态。道教认为这样可以聚四方之气,迎四方之神,也便于区分神的等级。

3. 建筑艺术 道教宫观建筑属于我国古代建筑。

在整体布局上,道教宫观模仿人体,讲究突出中轴线对称。在建筑结构上,为土木建筑,宫殿式结构,讲究天圆地方,阴阳五行。在选择地址上,重视风水。

道教宫观建筑还吸收了佛教寺院建筑的某些特点,表现在殿堂布局上,一般是山门、灵宫殿等在前,主要殿堂后中,藏经楼等在后,西厢为配殿等。

道教宫观建筑还有一些独特之处:

一是许多宫观建筑同道教教义、神话等相配合,使得建筑形式的风格发生变化。如一些宫观修在洞中、洞口或洞附近,形成洞中楼、洞口楼,或者增建长长的走廊。一些宫观突出说经台、炼丹井、神仙修道处等。有些宫观修有八卦亭、窝风桥等具有特殊道教涵义的建筑。

二是一些宫观依山傍水,建筑技术有重大突破。如湖北武当山金顶是在山巅砌城,城上修金殿。

三是一些宫观突出成仙或清修的意境,其楼台池榭、山石林苑,刻意追求自然、虚静和人在云端的艺术效果,形成一种道教园林艺术。

道教宫观建筑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作方正严谨、对称均衡的布局时,也敢于突破常规,灵活处理,因地制宜,出奇制胜。如山西太原纯阳宫为四座院落,主体建筑吕祖殿四围,建配房和砖券窑洞,颇具地方特色。

道教宫观建筑大多为我国古典土木建筑,梁柱是古典土木建筑的骨架。广西容县经略台真武阁为木质结构三层楼阁,全阁使用铁木构件近三千条,以杠杆原理互相勾连,保持稳定,共承重负。而辽宁千山无量观则与之相反,相传构筑之初全观无梁,称无梁观。

墙砌是古典土木建筑的肌肉。四川省三台县云台观,殿堂楼台众多,其中券洞门用巨砖砌成,上施砖制斗拱,形势雄伟。江西省德兴县少华山,又名三清山,有道观及各种相关古建筑数处,全由花岗岩雕砌而成。

道教宫观的屋顶,重檐迭脊,翼角飞举,鸱吻人兽,几乎我国的各地宫观均有此类杰作。天津玉皇阁顶中心用黄琉璃瓦,边侧用绿琉璃瓦,采取剪边法,色彩富于变化。

泰山碧霞元君祠山门内正殿,其殿瓦、鸱吻、檐铃均为铜铸,东西配殿,铁瓦覆顶,无论是铜顶还是铁瓦,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可起到避雷针的作用。

道教宫观建筑丰富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对古代建筑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它为世俗的古代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国的许多园林设计,也从道教建筑中获得了许多设计和建造思想。

道教文化的内容,其实远不止这几个方面。如果深入地加以探究,就会发现道教文化是那么丰富多彩和耐人寻味。

(九)文化影响

道教不同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它不是由外国传入的,它是我国本土生长发展起来的。

道教起源于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道家,奉老子为教祖和最高天神。

老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17世纪时传入了欧洲,对欧洲古代文化和思想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道教承袭了我国古代社会巫术和求仙方术,是土生土长的本民族宗教。道教在东汉晚期逐渐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风俗习惯、科学技术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广泛领域,具有巨大的影响。

道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道教对我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类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其次,道教主张人类应学习好处世的智慧和自我修养的能力,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应有积极的作为,不优天、不畏天,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此外,道教要每个人都要用心感受周围的事物,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道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自我、平常、和谐和循环。”也就是万物循环、太极常转的道理。

这些理论曾在我国西汉年间用于治国的思想,使广大人民得以从秦朝的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使西汉社会得以发展和强盛。

道家倡导“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论、物有物性”的法则。“有天道”就是日月星辰是运动的,“有地理”就是山河江海是可循环的,“有人伦”就要有尊卑和长幼。

道教思想之所以在我国存在了近两千年,就是因为它的主张符合人们热爱和平、向往自由的美好愿望。同时,道教对人类要求的行为规范,符合历代统治者的意愿,对于稳定社会、发展生产,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道家思想文化的永恒意义,首先在于它对人类文明社会负面影响的清醒认识和批评。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种“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往往要付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代价,出现所谓“文明异化”的弊端。文明异化的弊端之一,就是它对自然和谐有序关系的破坏。

自然环境的破坏,只是文明社会弊端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文环境的破坏则更为惊人。老子和庄子都曾以其过人的智慧,清醒地看到文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即“人为物役”。

道家的思维方法在现实中也有其意义。道家思维方式的独特性,首先在于反思和通观事物的特点。不仅看到事情的正面,而且看到其负面和反面。能从正负两方面看问题,才不致只见有利而盲动。

庄子齐万物,同生死,泯除是非的通观方法,不是站在自我的立场,而是站在“道”的高度看问题,不仅看到人与我的不同,而且看到一切事情在本质上的相通和联系。有善行善功者常,无善事善德者不常,这是道教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存在的关键。

服气 又称“食气”“行气”。指呼吸吐纳锻炼,以呼吸为主。

胎息 又称“脐呼吸”“丹田呼吸”。像婴儿一样用脐呼吸。实际上是说通过意念诱导的一种高度柔和的腹式呼吸方法。

守一 指在身心安静的情况下,把意念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目的是通过它排除心中杂念,使神经获得良好的休息条件,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及强身健体。

存思 又称存想、存神,简称存。存指意念的存放,思指瞑思其形。道教的存思法主要有24真法、24神行事诀、9室存思法、7童卧斗法等。

张籍 唐代诗人。祖籍江苏苏州。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

薛涛 唐代女诗人。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其诗以清词丽句见长,且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关怀现实的作品。

施肩吾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进士,浙江富阳人,字希圣,入道后称栖真子。为唐代著名诗人、道学家。

沈既济 唐代小说家,史学家。其作品《枕中记》《任氏传》是中唐传奇中创作年代较早的名篇,标志唐传奇创作进入全盛时期,对后世文学颇有影响。

李公佐 唐代小说家。宪宗元和年间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判官。其著作传奇今存《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庐江冯媪传》《古岳渎经》。

鸱吻 相传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鸱吻为其中之一。我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 nrqG4aQ8B3DBHAj6YGVJLdsd6a2aTimTD6X6/jY1oPMXzepHH71UN+noDb4HMiM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