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创立及发展

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因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因此而得名。道教后来又分化为许多派别。

(一)张道陵的早期活动

张道陵出生于沛国丰邑,即今江苏丰县,是一个信仰黄帝老子的世家。

公元98年,张道陵与弟子王长、赵升等,绕开洛阳乘舟入今江西鄱阳湖,上云锦山。并传黄帝九鼎丹法,在云锦山修炼外丹黄白术,历三年炼成太清神丹。

之后,张道陵与弟子又炼成九鼎神丹,即“龙虎太丹”。传说龙虎大丹炼成后,山显龙虎之形的瑞应,遂改云锦山为龙虎山。

(二)张道陵为创教做准备

126年,鹤发童颜的张道陵率弟子数人从龙虎山辗转长安,翻越秦岭经古栈金牛道入蜀。张道陵入蜀之后,首先在今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积极为创教做准备。

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巴蜀从上古以来,受到代表东方文化的楚文化的影响极深,楚文化中巫文化或称鬼道文化,在东汉张道陵创教之前,已经形成巫教社团;二是从战国开始,楚国就已经风靡“淫祀”,并与影响巴蜀的巫教抗衡,因此,张道陵需要积极为创教做思想教理方面的准备。

在创教前后,张道陵先后撰写完成了《老子想尔注》《黄书》《道书》《二十四图》等24道书,并以符水等治病,发展教徒。

(三)张道陵创立道教

张道陵在移居青城山天师洞的一天黄昏,与青城山一带分为八部鬼帅的巫教社团斗法。

张道陵在装扮上是穿黄色道袍,佩剑,持印与戴符。这些装束,被称为天师剑、天师印、天师符,成为天师道传教最重要的嫡传信物。

青城山一带的巫教八部鬼帅、六大魔王斗法失败后,被张道陵天师道改造和同化,如今青城山上的降魔石、掷笔槽、洗心池等,就是当时斗法之后的传说。

这些斗法传说,其实是五斗米道在巴蜀等传道的过程中,与巫教鬼道相互影响渗透的过程。

张道陵在青城山站稳脚跟后,便开始了以巴蜀为中心的传教活动,并积极建立五斗米道宗教社团组织。

张道陵受西汉卜洲三岛传说的启发,构想出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所谓的“洞天福地”,遍布我国传说中的修道大小名山。他为天师道制定朝礼,祭祀的黄色道服,并亲自拟定法篆传授制度和道戒律条等。

中国道教在东汉时,太平道因黄巾起义失败受到严重打击,随之转入传教的低潮。于家道和李家道都是家庭道影响范围和力量较小,只有张道陵的天师五斗米道自创教以来道脉不断,甚至影响及东南亚和一些西方国家,成为中国传统的宗教。

(四)道教的发展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张角于184年2月率太平道起事后,同年7月,汉中地区张修也率五斗米道响应。

五斗米道以“治”为单位,天师为最高领袖,各治立治官,祭酒统领信道教众,组织相当严密。它的宗教活动与太平道类似,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新入道的信徒名“鬼卒”,成为骨干后,由他统领一众新教徒,则升为“祭酒”,祭酒还负责在要道路口设立“义舍”,为过往行人准备食物。

祭酒讲解《老子》的记录名为《老子想尔注》。书中主张信徒努力修道,“各安其位”,以达到“治国令太平”的理想;要求教徒遵守“忠孝城信、行善积德”的道诫。张修后被张道陵的孙子所杀。

张鲁在曹操远征巴蜀时受其官职封赏,随其到了内地,五斗米道徒几万户被曹操安置于长安、洛阳、邺城等地。五斗米道始在内地传播。很多贵族加入五斗米道,如王羲之,祖辈从汉魏之际即信仰五斗米道。此时,五斗米道更名为天师道。

在张鲁及其臣民北迁之后,天师道内部也开始分化。张鲁迁到邺城后的第二年去世,五斗米道便失去了统一的领导。于是,北迁后的诸祭酒主者便“人人称教,各作一治,不复按旧道法”办事,各目立治传教。

如此一来,一方面使天师道的势力扩展至北方,在中原地区广泛传播开来;另一方面又陷入了组织涣散、规戒松弛、思想紊乱的状态,有些教徒开始腐化堕落。从此,天师道便逐渐产生分化现象。

两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分化现象日益加剧,出现了向上层化方向发展的明显趋势。首先表现在一部分道教徒受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奔走于权贵之门,攀龙附凤,直接参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并各为其主出谋划策,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西晋初期,先后一度把持朝政的杨骏和贾后,都曾利用道术士来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

其中,最突出的是赵王伦与孙秀。赵王伦是西晋初年八王之乱的中心人物,其谋士孙秀即为五斗米道的信徒。

晋代道士上层化的另一表现是,道教传播于世胄高门,使大批高级士族加入道教,成为它的信徒,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天师道世家。如钱塘杜氏,琅邪孙氏、王氏、徐氏,吴兴沈氏,高平郗氏,陈郡殷氏,东海鲍氏,范阳卢氏,会稽孔氏,丹阳葛氏、陶氏等。

这些高级士族大量涌进道教以后,将其思想也带到道教中,引起道教内部在思想和组织上的变化。于是,道书的造制日益增多,新的道派也相继出现。

丹阳葛洪在这个转变关头,对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思想作了系统的总结。在《抱朴子·内篇》中为道教构造了种种修炼成仙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主张,将道教的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建立了一套长生成仙的理论体系,使道教的神仙信仰理论化,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为上层化的士族贵族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后世道教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南北朝时,北朝有寇谦之,南朝有陆修静,对天师道进行了改革。

寇谦之出身于贵族家庭,祖辈几代信奉天师道。他自幼学道,后跟随道士到华山修道,最后选定嵩山作为其传道地,成为十六国北魏之际北方天师道领袖。

寇谦之废除了原来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职的做法,以及天师道一些教职的世袭制度,要求“唯贤是举”,并废除五斗米道原有的24治名称,规定信徒不得随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应先考察三年等。

同时,寇谦之还重新制定了有关宗教活动的规章,废除入道费用、治病报酬等租米钱税,规定“从今以后,唯听民户岁输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挺。”寇谦之教导道教信徒应当遵守修道戒律,并认真做斋功礼拜,从而得道成仙。后人称经寇谦之改造后的天师道,为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

陆修静出身于江南士族名门吴郡陆氏,他对道教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为了将当时的道经去伪存真,加以整理,他到处搜访道经,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他整理了《灵宝经》,编写了《灵宝经目》。

在编写《灵宝经目》时,将《灵宝经》分为“三洞四辅十二类”。后来的《道藏》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陆修静制订完善了道教戒律和斋醮仪式,整理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定。经过陆修静在斋仪方面的统一、规范和编订工作以后,天师道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健全。后人称他的天师道为南天师道,以此和寇谦之的北天师道相对。

隋唐时期,道教兴盛,天师道逐渐融合其它符箓各派。宋真宗曾召见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赐其“先生”的称号。自此,直至南宋末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几乎代代天师都得到赐号。宋徽宗时,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极得宠信。朝廷为他在京城附近修建了“崇道观”,龙虎山本营的上清观也升格为“上清正一宫”。自从张可大被宋理宗授予总管符箓各派的大权,该派取得了符箓派道教的统领地位。

此后,历代的天师都被元统治者封为真人。第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在1325年被封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并被授权常管全国道教事务。

元代,龙虎山天师府权力很大,可以建议任免江南各地道教事务管理官员和道观管理人员,向皇帝提出新建道教宫观的经费供给和人员编制。它还可以直接发放“度牒”,即道士身份。

明太祖朱元璋赐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真人”。并下诏让天师世代掌管全国道教。自此,至第五十二代张应京,除第五十代张国祥,代代天师都被封为大真人。张宇初曾以全国道教首领的身份,写下《道门十规》一卷,阐述了道教派流、宫观修整等问题。

清代、民国年间,天师道逐渐衰落。

龙虎山 位于江西鹰潭西南20公里处贵溪县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

鹤鸣山 我国道教发源地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西北12公里的鹤鸣乡,属岷山山脉。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

青城山 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位于四川都江堰西南,古称“丈人山”。青城山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HIga0sf+jK4yD1r9dc4GUYfIDqM4TLV7HGvoA9VXWOnPrQIDDxKr6hjiyXPQzV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