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在弘传后期,从11世纪开始陆续出现许多教派,并形成了各种支派。至15世纪初,格鲁派的形成,藏传佛教的派别分支才最终定型。

藏传佛教的派别差异,是因不同师承、不同修持教授、所据不同经典和对经典的不同理解等佛教内部因素,以及不同地域、不同施主等教外因素而形成的,这是藏传佛教的一大特点。

●藏传佛教宗派有哪些

藏传佛教宗派可以分为别宗和正宗两系。

别宗,指的是创立于后弘期初叶的一些宗派,时间相当于北宋,个别小派成立于元代。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等,另外还有希解派、觉域派、觉朗派,博东派、霞鲁派、洛扎派等一些小派。别宗中真正称得上大派的,只有宁玛、噶当、噶举、萨迦派。

正宗,指的是创立于明初,以后成为藏传佛教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派格鲁派。

●宁玛派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其宁玛二字是藏文一词的汉文音译,意指“古”或“旧”。所谓古,是说它的教理是从8世纪时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所谓旧,是说它的一些教义教规是以古时候吐蕃的旧密咒为主。宁玛派即古派或旧宗派,是相对于新派而言的。

因为宁玛派密宗的教法仪轨等传承源于7世纪至9世纪的前弘期,其余诸多宗派所奉行的密法均产生于10世纪之后的后弘期。因此,宁玛派在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宗派,故命名为宁玛派。

宁玛派与西藏本土所固有的宗教,即苯教有着密切的关系。8世纪至9世纪,佛教中的密宗从印度传入西藏,并保持父子相传的形式。而苯教在西藏民间的影响很大,恰好密宗的神秘性与它非常相似,结果两者逐渐结合起来。

宁玛派极重密宗且弘扬旧密咒。早期宁玛派的特点是采取密秘单传,信徒分散,没有寺院及僧团,其教徒可从事生产,可娶妻生子。由于该派僧人穿红色僧衣,俗称红教。

宁玛派的教法传承,是与前弘时期的法统一脉相承的。在禁佛时期,采取的是极为隐蔽的方式进行传授。吐蕃王朝崩溃后,很长时间无寺庙、无僧团,只有一批在家俗人咒师维护法统。有的则采取在家庭中父子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法,法脉因而不断。

宁玛派在我国藏传佛教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势力,它在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仅次于格鲁派,而在广大藏族信教群众中,特别在藏族民间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宁玛派重要传承分支

宁玛派的传承分支主要有六大寺系、两大传承。六大寺系是在雪域的西边的多杰札寺、敏珠林寺,中间有雪谦寺、卓千寺,东边有噶陀寺、白玉寺。两大法脉传承是隆钦宁体传承和敦珠新岩藏传承。

●噶陀寺系

噶陀又译作噶妥、嘎拖、嘎多。噶陀寺全称噶陀多吉丹,噶陀藏语意思是噶字上面。寺址上有一巨大光滑的大白石,石上天然形成了一藏文字母,读音为噶,因此而得名。多吉丹意为金刚座。

噶陀寺堪称宁玛派的母寺。在过去的800多年间,由圣地虹化成就的修行者有10万之众。如今噶陀传承的上师们已遍布亚洲、欧洲、北美等世界各地。噶陀位于四川西部金沙江流域的白玉县河坡地区白龙沟朵念山的山腰,与西藏仅一山之隔。在宁玛巴传承三流,六大金刚道场中噶陀寺是最著名的一个。

首创宁玛巴噶陀寺的开山祖师旦巴德协,是文殊菩萨真身,与文殊无二无别,其别名又称:喜绕辛给波巴塔耶,他曾是印度大成就者巴惹打札阿罗汉尊者,后为先打迭娃,在西藏曾化身为移喜措嘉,后为亚译师移喜运努等转世。

●多杰札寺系

多杰札寺的教法基础是建立在所谓的北藏传承上,而所谓的北岩传法是指由莲花生大士所留下的上部伏藏而言,北藏由取藏者仁增果登所取出,和五大伏藏法王中前两位岩传法王取出的南伏藏有所分别。这3位掘藏大师,在西藏佛教传统上被认作是莲花生大士的身、口、意的三化身。

传到著名的法主扎西多杰那里,北藏的教法得到更广的发展。扎西多杰再取出3种伏藏教法,分别是《寿命成就三身明集》、《事业上师法要》、《母续心要三义》。

扎西多杰30岁的时候,生了一个儿子,名为阿格旺波,为仁增果登的第三世转世。仁增阿格旺波时,建造了土登多杰扎寺。多杰扎意为金刚杵岩,因为寺址处原有一座上有自生金刚杵形状的岩石。土登多杰扎寺就成为北伏藏教法与历代仁增果登转世驻锡地。

多杰扎传承是以仁增果登的化身,即历代多扎仁增千波与历代丘商仁波切为此传承以及他们的无数亲传弟子、再传弟子,在西藏上、中、下地区,将北伏藏的无垢正法传承发展到印、藏两地。

从多杰扎历史传承上,历代皆是以多扎仁增千波与丘商仁波切为此传承的法主,不仅是多杰扎传承的法主,更是大圆满成就的圣者,若有缘弟子若能与这上师作些许的结缘,皆可获得暂时或究尽的利益。

●白玉寺系

第一位法座持有者,大持明昆桑谢拉较知名的前世为佛的儿子罗喉罗尊者和根延它摩塔尊者以及印度大师吉祥狮子等。在他的领导之下,白玉寺扩充至3000人之多的大寺院,并且经由教理的学习和实修,佛陀的教法在此不断的增上和广泛地流布。

在他无数的弟子之中,他最早的心子是贝玛龙卓嘉措。另外还有4个来自后地方的伟大的心子:舍巴耶喜,蒋甘阿贝,雄干贝丁和臧嘎多杰塔。他们各自建立了他们自己的法座寺院。

舍巴耶喜建立了拉孜寺,蒋甘阿贝建立了蒋甘寺,雄干贝丁所建的雄甘寺,臧嘎多杰塔的臧嘎寺。这4座寺院以及札口的伟瑟林寺庙成了主要的寺院,由此发展出其他的分寺。

●敏珠林寺系

敏珠林寺是西藏自治区境内的两大宁玛派主寺之一,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宁玛派南传支系的教法而闻名于整个藏族地区。

敏珠林寺是曾经担任过第五世达赖喇嘛经师的著名伏藏大师德达林巴,于1676年倡导建立起来的一座具有鲜明特色的宁玛派寺院。该寺院除了弘传宁玛派南传支系的教法仪轨之外,主要研习藏族十明学科而著称于世。

值得提出的,敏珠林寺是在宁玛派重宗教实践、轻理论学习的宗派氛围中,独辟蹊径,不仅重视对佛教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而且深入系统地学习和研究藏族传统文化,即十明学科,并在这一领域取得巨大成绩。从而使敏珠林寺在整个藏族地区成为一座独一无二的、超越宗教文化范围的全面研习藏族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府。

解放前,在整个藏族地区慕名前来求学的藏族僧人络绎不绝,特别是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俗官也常到敏珠林寺学习藏族文化知识。所以,敏珠林寺对繁荣和发展藏族传统文化所作出的贡献,远远胜于对宁玛派自身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雪谦寺系

1695年,冉江·滇佩·贾参奉第五世达赖喇嘛之命,前往康区建立一座宁玛巴寺院,以兴继迭遭蒙古军队破坏之宁玛巴教法。冉江·滇佩·贾参奉是一位不分新旧教派的大贤哲,也是第五世达赖喇嘛的3位极著名之宁玛巴信徒及心子。

当他抵达康区,莲花生大士化现,指示他在一个状似跃狮的白色岩石附近兴建寺院,并说他将为佛法带来无限广大的利益。雪谦寺于是成为康区的佛法中心,并逐渐扩展成近乎160余个寺院。并孕育出许多出名的学者和无数的成就者,使它很快地成为宁玛巴传承的六大主要寺院之一。

许多大师都住在这里,并在这授业,如雪谦大班智达翁珠吉美图多郎嘉、蒋扬钦哲旺波、蒋贡康慈和巴楚仁波切,都曾在雪谦寺接受翁珠仁波切的教导数年。

●卓千寺系

卓千寺建于1684年,为旧译宁玛派六大传承之一。此寺由卓千仁波切、卓千奔洛仁波切与卓千格曼仁波切3位传承法王掌理,负责卓千空行宁体传授。

数以千计的弟子到此接受大圆满教法与实修,已知有64位以上弟子证得虹光身,历代许多卓千寺宗师为利益无数众生竭力传扬延续教法,更有数以千计修行者修行大圆满教法证得解脱,因此使卓千传承成为发扬大圆满教法之中心,卓千传承由主寺开枝散叶,上至300多分寺,已有上万僧众与百万位弟子学习并实修卓千传承。

卓千寺座落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第二佛莲花生大士曾以神变踏足过此地,并把此地加被为其二十五大雪域道场的功德圣地,卓千寺所在的海拔高约4000米,是德格县东北部的一个原始而美丽的圣地。

●龙钦宁体传承

隆钦巴时代,结合二大宁体及一些宁体传承,合为龙钦宁体,这个名字是在吉美林巴时有了完整的传承,吉美林巴有两位心子,吉美林巴把完整的龙钦宁体传给其中一位心子,即第一世多足千仁波切。在第二、三、四世的多足千仁波切时,仁波切不断传法给六大寺系,才有龙钦宁体广大的传承。

中间曾不断有合并的传承,如贝诺法王等,但是龙钦宁体的唯一持有者就是多足千仁波切,也只有多足千仁波切,不只是口传、教、心、幻和经传都合一,注入累世的多足千仁波切。龙钦宁体是不属于宁玛巴六大寺系中任何一个寺系,而是唯一龙钦宁体的传承。

●敦珠新岩藏传承

依创始者第一世敦珠仁波切所发掘出的岩藏法本为主,敦珠仁波切建有邬金铜色山洲寺,法脉持有者为敦珠仁波切,主要上师有董摄贤遍仁波切和夏札仁波切。

敦珠仁波切似乎并未另立寺院宗派传承而仍属噶陀寺系传承的上师,但是敦珠新岩藏传承遍传于全宁玛巴,所以说它也是属于全宁玛巴的。

●噶当派

噶当派是我国藏传佛教宗派之一。噶,藏族意为佛语;当,意为教授或教诫,即用佛语来教导人们接受佛教的道理、教义。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王朝时期,从印度迎请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

阿底峡应西藏阿里古格王益希沃之请,于1042年来到阿里,1045年来到卫藏,在桑耶、拉萨、叶巴、聂塘等地弘法10年。

噶当派的创立者是仲敦巴。仲敦巴曾拜赛尊为师,后来听说阿底峡到了阿里,仲郭巴表示要去阿里向阿底峡学习,赛尊也很同意。从1045年初迎请阿底峡,直至1054年阿底峡圆寂,仲敦巴一直跟赛尊在一起。

仲敦巴一生没有受过比丘戒,只能算是个居士,但他在建立热振寺后,直至1064年他去世为止的八九年中,一直以讲经授徒为业,常住在热振寺。向仲敦巴学经的僧人有五六十人。

在藏传佛教中,噶当派是比较特殊的一派。它以显宗为主。噶当派主张显、密二宗不应相互攻击,应相互补充。噶当派由于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因而对藏传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的影响。噶举派、萨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向噶当派学习。

15世纪黄教,即格鲁派兴起后,因格鲁派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原来属于噶当派的寺院,逐渐成了格鲁派的寺院。从而噶当派也就不再单独地存在于西藏地域了。

●噶当派支派

噶当派在传承中,形成了主要支派:教典派、教授派、教诫派,仲敦巴的大弟子普穷哇·循努坚参传出噶当派的教诫派、博多哇·仁钦色传出噶当派的教典派、京俄哇·崔成拨尔传出噶当派的教授派。三大支派各有自己所依的经典和教义。

此外,阿底峡的三大弟子之一的那措·崔成杰哇及其弟子绒巴甲索巴,修建那索寺,传出绒巴传承。又因那索寺位于热振寺下方,故又称为下噶当传承,热振寺传承称为上噶当传承。

●教典派

教典派自博多哇传出,以较为重视学习佛教经典而得名。教典派传述阿底峡的佛学思想体系,认为一切经论都是为解脱设教,可分为:一为重在明见的,是《入二谛论》、《中观教授论》等;二为重在明行的,是《摄行炬论》、《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仪轨》等;三为见行并重的,是《菩提道灯论》。

教典派重视学习的“噶当六论”中,《集菩萨学论》和《入菩提行论》见行兼说;《菩萨地》、《庄严经论》、《本生鬘论》和《集法句经》则偏重于说行。

教典派的代表人物有博多哇的弟子朗日塘巴和夏尔哇巴。夏尔哇巴的弟子又分别建立怯喀寺、基布寺系统和纳塘寺系统。

●教授派

针对当时藏传佛教重密轻显的倾向,教授派提倡以显为主,显密兼修,大小并举,世出并重,立论圆通,具有转移风气的作用。

教授派的代表人物以京俄哇的弟子甲域哇比较著名,并由他的弟子分别建立甲域寺、岗岗寺。此外,尚有内邬素巴及其弟子分别建立的仁钦岗寺、达坚寺。

●教诫派

教诫派是阿底峡在耶巴传给枯敦·尊追雍中、俄·雷必喜饶、仲敦巴3人的教法。根据阿底峡的遗嘱,首先由俄·雷必喜饶传阿里巴·喜饶坚赞,阿里巴传普穷哇,以下又单传数代,至仲·宣奴罗追,传承稍广,至根敦主时传布更广。

教诫派倡恒住五念,即念师长为皈依,念自身为本尊,念语言为诵咒,念众生为父母,念心性为本空。有“十六明点”修法,为显密双融的法门。

●噶举派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噶举”的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又因为该派僧人穿白色僧衣,故俗称“白教”。

噶举派是11世纪,佛教后弘时期发展起来的,属于新译密咒派。噶举派的创立者先后有两人。一是琼布朗觉巴,一是玛尔巴译师。

他们两人曾多次到过尼婆罗和印度等地,依从了很多名师,学习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得到《四大语旨教授》。《语旨》是佛语的意旨,由祖师口语相承,血脉不断遂称为语传,藏名叫噶举。

噶举派主要寺院有西藏墨竹工卡的止贡寺、四川德格的八邦寺等。噶举派主要学说是月称派中观见,重密宗,采取口耳相传的传授方法,曾融合噶当派教义。

●噶举派支派

总体而言,噶举派教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直接从玛尔巴并经米拉日巴传承下来的达波噶举;二是由琼波南觉开创的香巴噶举。

后来香巴噶举衰微而消失了,而达波噶举则兴旺发达,最后又分支发展为四大支八小支等众多支系派别。

●香巴噶举

香巴噶举是由琼波南觉祖师至印度接受那诺巴的妹妹尼古玛的法教,因其诞生于中藏,后来在中藏的香地建立了重要的寺庙及传承,故而以地命名为香巴噶举。

香巴噶举的法教,简单分成两类:一类是谢巴;一类是竹巴。谢巴的意思是指法教,有关各种的法要,也就是理论的部份;竹巴则是指修持、实修的部份,这两个主要的部份,是在西藏金刚乘的术语里,都是这样来分类的。

琼波南觉真正的成就了香巴噶举传承的法要,他还有许多有成就的弟子,共有18万个主要有成就的弟子,其中6位是比较主要的,这6位都是香巴噶举传承的持有者。

琼波南觉最主要的6个弟子,各自拥有了香巴噶举传承里不同的法要,这个传承在香巴噶举里持续地传下去,一对一地直接传了3代,传到了开楚南颂的时候,又持续递传了3个人,从此之后不再是一对一的相传,而开始了广传。

之后的起起落落到几乎丧失了整个传承的法要,而到将贡康楚仁波切时代,再度把它复兴起来,这就是整个香巴噶举的传承。

●达波噶举

达波噶举系统的创始人是达波拉杰,但渊源却可以追溯到玛尔巴、米拉日巴师徒。后来,达波拉杰的众多门徒发展出更多的支系,通常有四系八支之称,遍布于藏区各地,长久不衰。

达波拉杰的主要贡献不仅仅在于建造岗波寺和创立达波噶举,而在于他培养了4名著名的弟子。这4名大弟子分别在前后藏等地建寺传法,形成相对独立的达波噶举四大支系,从此达波噶举或噶举派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四大支系分别为噶玛噶举、帕竹噶举、拔绒噶举和蔡巴噶举。而帕竹噶举又分出八小,即:止贡巴、达隆巴、主巴、雅桑巴、绰浦巴、修赛巴、叶巴、玛仓巴。帕竹噶举和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元、明两朝册封,相继执掌政权。格鲁派兴起后,噶举派中仅有止贡、噶玛、达隆、主巴四支系保有一定势力。

●噶玛噶举

噶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中势力最强、影响最大的一支派别,同时又是藏传佛教中第一个采取活佛转世制度的宗派,而且该派还先后建立了几大活佛转世系统,其中黑帽系和红帽系最为著名。因而噶玛噶举派在藏传佛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噶玛噶举派的创始人是达波拉杰的著名弟子都松钦巴,他生于多康哲雪岗吉热哇地方,19岁时赴西藏前藏求法,开始全面修习藏传佛教。30岁时终于拜见久仰大名的达波拉杰大师,又随他修习教法达3年,掌握了达波拉杰大师传授的噶举派密法要旨,特别在闭关实修方面获得了最佳成就。

从此都松钦巴以宏扬达波噶举为已任,学成返回故乡后,于1157年在多康昌都类乌齐附近的噶玛地方创建了噶玛拉顶寺,或称噶玛丹萨寺。并以该寺作为基地,大力宣讲噶举派教法以及自己的佛学观点,从此开始形成噶玛噶举派这一达波噶举中第一个分出来的新支系。

该派名称就是以噶玛拉顶寺而得的,当时在多康都松钦巴的徒弟多达千人,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势力。都松钦巴在晚年又回到前藏,于1189年又在拉萨附近的堆垄地方创建了楚布寺。之后,噶玛拉顶寺和楚布寺就成为噶玛噶举派的上下两座祖寺,而楚布寺后来又得到不断扩建,遂成为噶玛噶举派的主寺。

都松钦巴临终时口嘱他要在人世间再次转世,让后人教法继承者到时要寻访认定转世灵童。这就是都松钦巴大师的伟大创举,他在藏传佛教乃至整个佛教史上开创了活佛转世的先河。噶玛噶举的历史是以黑帽系和红帽系两大活佛的传承为主线而发展的。

●帕竹噶举

帕竹噶举是噶举派的四大分支中最大的分支。其创世人是达波拉杰的著名弟子帕木竹巴,他出生在西康南部的智垅那雪地方,少年时代在家乡拜师学经,9岁时出家当僧侣,取名为多杰嘉布。19岁时有机会侍从一位富人进藏游学,广泛修习宁玛、噶当、萨迦等不同宗派的教法。后来拜见达波拉杰专门研习达波噶举的教法,并成为达波拉杰的著名弟子。

随后帕木竹巴又返回自己的故乡西康,并在那里广收门徒,传授以达波拉杰所传密法为主要内容的教法,并独具一格,名声大振。1158年,帕木竹巴放弃在家乡的传教活动又返回西藏,并在帕木竹这个地方创建一座小寺院,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丹萨替寺。

该寺的建造标志着帕竹噶举这一支系的正式创立,帕木竹巴在丹萨替寺修炼传教达13年,最后在该寺圆寂,享年60岁。

1351年,降曲坚赞又在山南泽当修建一座寺院,即泽当寺。丹萨替寺以修密法为主,泽当寺以讲授显宗经论为主。值得说明的是,帕竹噶举与政治的关系最为密切,该派曾同朗氏家族一起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并统治卫藏地区达130多年,直至1481年才由其属部后藏仁蚌巴推翻。

帕木竹巴以自奉俭朴、戒行谨严、学识渊博等高超的德行而名扬四方,因而当时聚集在丹萨替寺的僧众就达800人之多,其中有10余名著名人物。这些著名人物后来在藏区各地建寺传教,又从帕竹噶举中分衍出8个支系。

●拔绒噶举

拔绒噶举是为噶举派四大支系之一,其创世人为达玛旺久,他是达波拉杰的一位大弟子,后在日喀则的昂仁地区创建一座寺院,叫拔绒寺。

达玛旺久就以该寺为传教中心,广收门徒,主要传授密宗大手印法门和显宗大手印境界,遂自成一系,取名为拔绒噶举。达玛旺久去世后,拔绒寺住持由其家族成员世袭相承,结果拢绒噶举随着该家庭内部的不断纷争瓦解而渐归衰绝。

●蔡巴噶举

蔡巴噶举是噶举派四大支系之一。该支系的创立者是达波拉杰的再传大弟子向蔡巴·尊珠札,他出生于拉萨附近的蔡巴竹村,其父是一位专修密宗的居士,因此,蔡巴·尊珠札从小受到宗教的耳濡目染,从7岁时学习藏文,9岁时修习密法,后又游学西康等地。

26岁时受比丘戒,取法名为尊珠札。他于1153年得到一次机会拜见达波拉杰的侄子次成宁布,并拜他为师,专心学习达波噶举的显密教法。后又得到拉萨附近的蔡公堂地方的封建主噶尔·嘉威琼乃的支持,于1175年在蔡溪卡建立蔡巴寺,蔡巴噶举由此得名而形成。

1187年又在蔡巴寺附近建立蔡公堂寺。从此蔡巴寺和蔡公堂寺成为蔡巴噶举发展并扩大其势力的主要基地。1268年,当时任蔡巴寺住持的桑杰欧珠被元朝敕封为蔡巴万户长,蔡巴噶举遂成为前藏比较重要的一个地方宗派势力。

蔡巴地方政教势力曾联合萨迦派等各地方势力,共同抗衡帕主噶举势力,最后败北。从此蔡巴噶举走向衰落。后来格鲁派兴起,将蔡巴寺和蔡公堂寺两座蔡巴噶举主寺兼并改为格鲁派寺院,蔡巴噶举遂告断绝。

●止贡噶举

帕竹噶举分出的八小支系之一,创始人是仁钦贝,他是康巴邓柯人。37岁时离开帕竹来到拉萨以东的止贡地方的止贡寺,创建了止贡支系。在明朝中期以后,黄教兴起并与之进行斗争,才最终断了传承。

止贡噶举在教法与修行上有一独特传统,系由代代上师相传而无间断,无数的尊者及男女瑜珈修行者皆经悟道与修行而得到成就。从最早的法身佛金刚总持,传到帕竹初祖帕摩竹巴。帕摩竹巴是贤劫初佛拘留孙佛的无二化身,他的弟子不可胜数,其中有8个人最为有名,也就是著名的圣八传承。

帕摩竹巴于61岁圆寂时,众弟子随侍在侧,亲见由上师帕摩竹巴心中射出一道光,光中含有如同黄金般的金刚杵射入觉巴吉天颂恭的心中,即止贡噶举的初祖。

止贡噶举创立迄今已有850年,一共有37位法王构成止贡噶举的传承。止贡噶举派在藏族地区有较强的势力。

因为止贡噶举的创始人仁钦贝大师于1179年左右在止贡地方建立起来的第一座止贡噶举寺院止贡替寺,在止贡噶举的兴衰过程中一直存在下来。所以,止贡替寺作为止贡噶举的发源地或祖寺,为止贡噶举的延续起到了龙头作用。

●达隆噶举

八小支系之一,创始人为达隆塘巴钦布。他的家族名告斯,诞生于羊雪邦若顶,跟随堪布拉冈巴·协饶多吉出家作沙弥,因为仰慕帕竹,在24岁时,当上帕竹的侍者,受到了帕竹青睐,并得到了亲传。帕竹圆寂后,达隆塘巴钦布又往墨竹跟从宗喀巴学习。

39岁的时候,受到达尔、扎、绒和旁多等地人的邀请来到达隆,并在当地建立达隆塘巴寺。他在即将圆寂的时候,召集弟子3000余人,示现种种神变,圆寂后他的侄子温·仁钦贡布继承法位。

达隆噶举在目前藏族地区所处的地位及其所具有的影响力,基本上接近于上贡噶举。达隆噶举的创始人达隆塘巴·札西贝大师于1180年创建的达隆寺,作为达隆噶举的祖寺,在藏传佛教界享有盛名,特别为达隆噶举发展作出过贡献。其宗派势力曾远至甘肃省的部分藏族地区。

●主巴噶举

主巴噶举是西藏佛教塔波噶举八小派之一,由塔波噶举四大派之一的帕珠噶举创建者帕珠·多吉杰布的徒孙藏巴嘉热·益希多吉创立。该教派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苦修实证,其徒众之多、分布之广是其他教派所难以相比的。后形成中主巴、下主巴和上主巴等中心。

该派没有掌握过地方政权,也没有形成政教合一实体,没有固定的地方势力作依靠,是一个以纯教派地位延续至今、流传不息的教派。主巴噶举除学修噶举派共同殊胜密法“大手印”、“那若六法”等外,还要学修“八大导引”、“六种一味”等密法。

主巴噶举在我国藏族地区也拥有不少寺院,如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区州境内就有10座主巴噶举寺院,其中尚有几座规模较大的寺院。主巴噶举的祖寺热隆寺建于1180年,它的存在对主巴噶举来讲,至关重要。

热隆寺作为主巴噶举的祖寺,不仅在国内主巴噶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外的主巴噶举界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因为主巴噶举在国外特别在不丹、锡金等国具有一定势力,有时热隆寺还得到这些国家内的主巴噶举寺院的资助。

●雅桑噶举

八小支系之一,其创始人为格丹意希僧格,他也是帕木竹巴的弟子。而这一支系实际创始人则是格丹意希僧格的弟子雅桑却杰,他于1206年创建了雅桑寺,本派名称源于此。

雅桑是西藏历史上乌思藏13万户中最小的万户,就在藏民族发祥地的山南。仅山南地域,就有帕竹万户,羊卓户,雅桑万户等。雅桑万户原是帕竹万户属下的千户,在萨加本钦的支持下升格为万户。注定雅桑要与帕竹作对,当雅桑被扶植成长时,帕竹却想推翻萨加的权威取而代之。经过大司徒绛曲坚赞的苦心经营,最终打败了以雅桑萨迦为主,联合了蔡巴、塘波且、止贡以及其它万户的阵营。

每一个万户都有自己的精神祖庭,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和心灵源泉。如帕竹祖庭为丹萨替寺,止贡祖庭为止贡寺,萨迦祖庭为萨迦寺等,而雅桑的祖庭就是雅桑寺了。黄教兴起后,排斥雅桑噶举,其传承也就逐渐消亡失传了。

●绰浦噶举

八小支系之一,其创始人为贾擦和滚丹兄弟两人。他们是弩氏家族的后代,帕木竹巴的门徒。他们的侄子即是绰浦译师,他建立了绰浦寺及学院,本派因此寺名称绰浦噶举。并形成了这一小系,而且还有些名气。

从他以下四代中绰浦噶举出了一位有名的人物,即布顿仁钦朱,但他又另外形成了夏鲁教派,此后绰浦噶举就逐渐衰微了。

●修赛噶举

八小支系之一,由帕木竹巴的弟子结贡·楚臣僧格创建,他出生在山南雅隆,是昌珠土王王族之后,他19岁随帕木竹巴学佛,1181年在涅浦地方建立修色寺而创建此小支系。但没有多大实力,不久就消失了。

杰贡竹清森于1181年在中藏创建了修赛寺,本派因此寺而名为修赛噶举。

●叶巴噶举

八小支系之一,为帕木竹巴的弟子意希孜巴所创。他建立耶浦寺后形成此派,后来与其它教配合流而消失。叶巴卓托耶谢孜巴创始,并在叶浦创建主寺叶浦寺。

●玛仓噶举

八小支系之一,为玛仓·喜饶僧格所创。他将这一支系传给了意希坚赞和仁钦林巴等人,后来这一支系与宁玛派合流而不复单独存在了。

●萨迦派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该宗派的创立者是昆·贡噶宁布。萨迦派一直是以昆氏家族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藏传佛教派别。昆氏是吐蕃时期的旺族,统领今拉孜、昴仁、萨迦一带。

最早的桑耶七觉士之一即出自昆氏家族。此后,该家族出过不少修早期宁玛派的僧人和俗家学者。在后弘期兴起时,该家族的贡噶宁布广泛求师学经,精通了显宗和新旧密法,于1073年在今萨迦县城仲曲河北岸建萨迦寺授徒,形成了萨迦派。

萨迦派在显教方面,注重经论的翻译及辩经。显宗方面有两个传承,一个倡导唯识见,传授法相学;一个主张诸法性空,传教中观应成学说。在密教方面,有萨迦十三金法,即《十三种不越外围之金法》,道果法是最独特的教法。

萨迦派对藏族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元代帝师达玛巴拉,在北京召集藏、汉、印度、北庭名僧,用梵文原本对勘藏汉文佛教大藏经典,历时3年撰成《至元法宝勘同总录》。这为《藏文大藏经》的编定和刻印打下了基础。由此,萨迦寺成为藏传佛教中藏书最为丰富的一座寺院。

●萨迦派拉章支派

萨迦五祖后,仍有许多高僧大德为萨迦派的不断发展继续发挥过巨大作用。其中萨迦四大拉章,始终是萨迦派蓬勃发展的四大支柱。萨迦四大拉章分别为希托拉章、拉康拉章、仁钦岗拉章和迪却拉章。

萨迦四大拉章起源于元朝帝师贡噶罗追坚赞时期,贡噶罗追坚赞将他的同父异母的众多兄弟,分成四个拉章,由他们分别担任各个拉章的住持。

萨迦派有血统、法统两支传承。贡却杰布卒后,其子贡噶宁布住持萨迦寺。贡噶宁布学识渊博,使萨迦教法趋于完整,被尊称为萨钦即萨迦大师,为该派初祖。贡噶宁布的次子索南防摩为萨迦二祖。三子扎巴坚赞住持萨迦寺57年,为三祖。四子贝钦沃布的长子萨班贡噶坚赞是萨迦派著名的人物,也简称萨班,或萨迦班智达,是为四祖。

萨迦传承的支派是从萨迦传承的主派中涌现出来的,其中3个主要的法统传承有:俄巴传承、茶巴传承、后仲巴传承。

●希托拉章

希托拉章是在南喀饶比坚赞任萨迦寺住持时期开始建立,南喀饶比坚赞的儿子贡噶坚赞任希托拉章住持时,又将该拉章从萨迦迁徙到曲弥地方,并由其子嗣相继担任拉章住持。其最后一位住持是贡噶扎西坚赞,曾被明朝封为国师,他去世后绝嗣,遂将希托拉章转入仁钦岗拉章,作为相对独立的拉章已不复存在。

●拉康拉章

拉康拉章的第一任住持是贡噶坚赞柏桑布,其子却吉坚赞为第二任住持。拉康拉章的住持一直由该家族成员相续担任。至16世纪左右,拉康拉章趋于衰微。

●仁钦岗拉章

仁钦岗拉章始于绛央敦悦坚赞,其住持依次是达瓦坚赞、绛央钦布、喜饶坚赞等。仁钦岗拉章的传承,传到第三、四代后,大约在15世纪左右被中断。

●迪却拉章

迪却拉章是萨迦四大拉章中的嫡系拉章,也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拉章。迪却拉章始于贡噶勒贝迥奈坚赞柏桑布,他在元朝曾尚长公主,受命担任过藏族地区的执法官。迪却拉章的住持,也是以父子世袭的方式继任。

迪却拉章的住持一直受到元明两朝朝廷的重视,贡噶勒贝迥奈柏桑布的儿子,札巴坚赞普受封为王,札巴坚赞的孙子南喀勒贝坚赞曾被明永乐帝封为辅教王等。由于其它3个拉章的传承后来一一被中断,只有迪却拉章,一枝独秀延续至今,而且萨迦寺住持也由迪却拉章担任。

●俄巴传承

由俄钦·贡噶桑布建立。他是昆氏后裔喇嘛丹巴·索南坚赞的弟子,曾任萨迦寺堪布。他于1430年在后藏建立俄热艾旺秋登寺,简称俄热寺,自成系统,称为俄巴传承。

俄热寺规模极大,为萨迦派最大的密宗道场。现俄热寺共有4位法王,即:“乐敦”、“塔泽”、“康萨”、“遍德”。这4位法王轮流接任俄热寺总住持一职,4位法王皆为比丘,而非世袭,基本上任期为3年。现时俄巴传承的领袖为法王禄顶堪仟仁波切。

●茶巴传承

茶巴的主寺是达仲摩切寺,师徒相传,是茶钦·罗松嘉措创建。茶钦·罗松嘉措是一位萨迦派密法的集大成者,他无瑕的见解与印度的寂护大师无异,他毫无偏见的随13位新旧译的上师学习,并接受了当时存在西藏的一切修法的圆满教授,成为了第二尊末世的金刚持佛。

茶巴传承以十三金法与玛哈嘎拉的传承而闻名,教法传承流传至今本已势微,但是因为此世茶巴·究给企干仁波切修行上的大成就而再次中兴。现时茶巴支派的领袖为法王秋吉崔钦仁波切。

●后仲巴传承

仲巴传承,源自于萨迦法王喇嘛丹巴·索南坚赞,仲巴·贡噶坚赞使此派光大,称前仲巴系或称沫舍系。之后从仲巴·贡噶南嘉所出的称后仲巴系,后仲巴传承流传至今,也被称为贡噶学派。

前藏的贡噶寺是由仲巴·贡噶南嘉于明朝天顺八年创建,是萨迦派在前藏传播密法的重要道场。仲巴·贡噶南嘉创立了依据四部密法的不同坛城仪轨、宗教舞蹈的传统以及法事实修次第,弘扬萨迦派显密教法。

仲巴·贡噶南嘉被护法们所护佑,萨迦之护法神皆协助其宏法利生的事业,他以其不可思议的大神通而著名。由他所传出的萨迦后仲巴传承至今未尝中断,其解脱教法的传承也迄今无留存。

●觉囊派

觉囊派是藏传佛教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派别,也是藏传佛教史上富有创见性的一个派别,起源于雨摩·米觉多杰,盛兴于多补巴·喜饶坚赞。后来,由于他们的见解与藏传佛教其它宗派的教义思想相抵触而受到排斥,即逐渐趋于消沉。

觉囊是地名,全名为觉摩囊。其位于拉孜县彭措林寺东,雅鲁藏布江南岸。因其驻锡地为觉摩囊,后遂称为觉囊派。觉囊寺是13世纪时,衮邦·吐吉尊追所建。

他初是萨迦派僧人,后来追从衮钦·却古沃色听《时轮讲解》和《六支瑜伽》,得到却古沃色暗以“他空见”解释时轮的教授,经过实修,证悟了他空中观乐空双运之理。衮邦·吐吉尊追又以他空见讲解《时轮六支瑜伽》,于是独成一派。在藏传佛教史上,觉朗派所主张的他空中观见与格鲁派等提倡的自空中观见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后来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将达丹当却林寺改为格鲁派寺庙,更名为格丹彭措林寺。没收寺庙财产属民,经籍印版大多封禁。其余却隆江孜等处之觉囊寺庙亦均令改宗,从此卫藏地区觉囊一派几乎绝迹。

现在只有边远地区,如四川阿坝自治州壤塘寺、色更寺与嘉绒地区的马尔康县赛贡巴寺、卓格寺,青海果洛自治州之贾贡巴寺、格果寺等寺庙继续传持觉囊派教法,或杂以其它派法。目前的祖寺为四川阿坝壤塘藏哇寺,目前觉囊派的法脉传承为47代法王阿旺衮嘎健阳乐住。

●希解派

希解派是介绍藏传佛教中比较小的派别之一,是于11世纪初由印度佛学家帕·当巴桑杰入藏首创。希解的汉语意思是能寂,也就是止息。修行者依靠对般若空性的认识和一系列苦行修法,能够停止生死轮回,息灭一切苦恼及根源,最后成佛。

当巴桑杰的前传弟子是拉穷沃色,中传弟子是却吉喜饶、穷根敦巴、益西坚赞,后传弟子是菩萨衮噶、巴察贡巴、杰娃登内。

希解派注重避世苦修,但没有寺庙和统一的组织,僧人多在荒山老林、坟墓葬场等人迹罕到处修行,甚至要绝食舍身,自我折磨。该派传承的鼎盛时期大致在11世纪下半叶,由于没有社会上层的政治力量支持,所以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时,希解派的修行法逐渐融入了其他教派。

●霞鲁派

霞鲁派创始人布顿,名宝成,是西藏噶举派中绰普系的一位名学者。他的父亲胜幢吉祥贤和母亲福亿都是密宗的阿阇黎。他生于肖梅公奈的寺院里,幼年从母学法,五六岁时他母亲教他读诵《临终智能经》和《地藏十轮经》等。后来精研佛法,成为当时的一大译师。据说他自幼至长共参学28位大阿阇黎,当时西藏所有的显密法门,几乎全部学到。

30岁左右布顿的学业和思想即已成熟,此后从事著述、翻译和编订大藏等工作。1320年他到霞鲁寺,以后大部分时间都住持该寺。布顿大师一生博览群书,学识宏富,因此在西藏声誉甚高,因他住持过霞鲁寺而将他所传出的一派称霞鲁派,又名布敦派。

●格鲁派

格鲁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导僧人应严守戒律。因该派认为其教理源于噶当派,故又称新噶当派。格鲁派的形成,使藏传佛教哲学思想臻于系统化,在政治上,促使西藏政教合一。格鲁派占据藏传佛教的统治地位。由于该派僧人戴黄帽,俗称黄教。

格鲁派的创建开始于宗喀巴,然而发展使其成为完整之派风,则有赖于大师众弟子的共同努力而完成的。大师为推行其改革计划故建甘丹寺,意义非常重大。

宗喀巴逝世后,弟子们本着大师的遗愿,发扬其宗风,又分头建寺。先后修建了以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为代表的寺院。

16世纪时,哲蚌寺又认定根敦嘉措为宗喀巴大弟子根敦朱巴之转世,作为第二世达赖,追认根敦朱巴为第一辈,创兴达赖的活佛转世制度,用教主制来保证格鲁派的发展。第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得到蒙古固始汗之助,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于是政教大权集于一身,使得格鲁派的发展得到了更可靠的保证。

清代以来,格鲁派寺院有了很大发展,除拉萨三大寺外,扎什伦布寺、昌都寺,青海塔尔寺、隆务寺、佑宁寺,甘肃拉卜楞寺、卓尼寺,四川格尔底寺、甘孜寺,云南中甸的格丹松赞林寺,北京雍和宫等也都是格鲁派的著名大寺院。 5F+zbJwpQgRlV6b18WZ02uoEd27VPkNVEbRAf4JSvPoBY/lEoANbUHwvO3yLEIM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