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汉传佛教

隋唐时期是我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在这时期,随着大量印度佛经论著的翻译、传播、弘扬,思想理论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各个宗派也先后兴起。我国佛教曾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流行的有八大宗派。

●中国汉传佛教宗派

我国汉传佛教的宗派,最先成立的是由于东晋时代鸠摩罗什译介的三论或四论宗,这是印度空宗的法脉,到嘉祥大师而集大成。

同时依据小乘的成实论而有成实宗;依据小乘有部的俱舍论而有俱舍宗。依据涅槃经而成涅槃宗;依据十地论而成地论宗;依据摄大乘论而成摄论宗;由达摩西来,传佛心印,而成禅宗;由唐代道宣专弘四分律,而成律宗;依据法华经的综合与开发,至智者大师而成天台宗;由玄奘大师西游归来,据唯识论而成法相宗;依华严经的综合开发,至贤首大师而成华严宗;自慧远大师倡莲社专修持名念佛,至善导大师而成净土宗;最后由于唐代开元年间,西域来了善无畏等3位密教的高僧,译传了密部的经法,而成立了密宗。

后来,由于各宗的相摄相抗,十三宗仅剩下了十宗,涅槃宗归入天台宗,地论宗归入华严宗,摄论宗归入法相宗。

●十三宗

佛教诸宗的总称,在我国,指毗昙宗、成实宗、三论宗、涅盘宗、律宗、地论宗、净土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

在日本则为南都六宗之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等三宗,开宗于平安初期之天台宗、真言宗等属密教系统之二宗。镰仓时期之后,禅宗系统有临济宗、曹洞宗、黄檗宗等三宗,净土教系统有净土宗、真宗、融通念佛宗、时宗等四宗,上述十二宗加日莲宗,则为日本佛教十三宗。

●三论宗

三论宗又名法性宗,是由隋代吉藏所创立。三论宗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而立宗,故称三论宗。其教义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

三论宗的学统在印度是龙树之后,下传到提婆、罗睺罗、青目、须利耶苏摩、鸠摩罗什,在我国则是从鸠摩罗什开始,下传至僧肇、僧朗、僧诠、法朗、吉藏。三论学说在初唐曾盛极一时。后来法相、华严、禅宗相继成立和发展,此宗逐渐不振。

会昌禁佛的时候,三论宗几乎成为绝学。清代末年,居士杨文会从日本将三论宗失传的著作取回,世人才能得悉该宗学说的全貌。

●成实宗

我国佛教学派,亦称成实学派。以传习、弘扬《成实论》而得名。其学者称成实师。

《成实论》作者为诃梨跋摩,由鸠摩罗什译成中文。它以接近于大乘的教义批判各部派,特别是批判说一切有部的论说。罗什门下对于《成实论》的造诣最深的,除长安的昙影、僧睿以外,还有南朝宋时的僧导和北魏的僧嵩。导、嵩两人在南北朝时代建立了成实学派的南北两大系统:寿春系和彭城系。

南朝宋时的著名成实师有僧导及其一系的弟子昙济、道猛、僧钟、道亮、法宠、慧开、慧勇等。南齐成实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僧柔和慧次,他们在南北有相当的影响。

梁代是该派最隆盛的时代,成实师中最有名的是法云、僧旻和智藏,他们发扬大乘的学说,对后世有重大的影响。北齐时代的代表人物是慧嵩、灵询、道凭和道纪等。陈代的成实论师比梁代减少,著名的成实论师中有智嚼一人。

自南北朝以来,成实学派的教学与研究在“三论”、“涅槃”、“摄论”、“禅学”各系统的学者之间有相当广泛的影响,梁代是高潮,至隋代始趋于衰退。唐初唯识学兴起以后,该学派逐渐消失。

●俱舍宗

汉传佛教十三宗之一,属小乘说一切有部,以俱舍论为主要经典。与成实宗,同属汉传佛教中的小乘传承。成实宗被称为小乘空宗,俱舍宗则被称为小乘有宗。它的前身为毗昙宗。

毗昙宗始于南北朝,研习毗昙最著名的则是梁代的慧集,弟子僧旻、法云。与慧集同时,在北方讲习毗昙的,以慧嵩、志念最著名。后真谛于南方译出俱舍论,慧恺根据真谛的讲学,又编成《阿毗达摩俱舍释论》。

其后,法泰、智恺、智敷、靖嵩、道岳等人开始宏扬俱舍论,成立俱舍宗,毗昙宗也随之并入。慧恺及道岳为旧译俱舍宗重要的代表人物,玄奘法师也曾跟随道岳法师学习俱舍论。

至玄奘自印度返国,重译《俱舍论》,并整理说一切有部各论书,传于弟子普光、法宝,为新译派俱舍宗。此时,日本学僧道昭、智通、智达、玄昉等先后来华,从玄奘和智周学习《俱舍论》,归国传授,建立日本俱舍宗,虽然多依附于法相宗之下,但历代研习的风气仍然极盛。

●涅槃宗

我国佛教宗派,亦称涅槃学派。以研习、弘传《大般涅槃经》而得名,其学者称涅槃师。《涅槃经》的中心教义是众生皆有佛性。涅槃师的学说即以阐发这一教义为宗要,并由此形成关于佛性的种种见解。

法显在中印度华氏城带回《大般涅槃经》梵本,回国后和佛陀跋陀罗共同译出,题名《大般泥洹经》,世称“六卷泥洹”。同时,昙无谶在北凉译出自己从东印度带来的《大涅槃经》,世称“大本涅槃”。南朝宋文帝将两本融合,世称“南本涅槃”。

彭城道生主张顿悟,在庐山精舍讲涅槃经,是南方最初的涅槃,与他同出鸠摩罗什门正气慧观,则主张渐悟,和道生并为涅槃学派中两大系。道生、慧观以后,南方出了不少涅槃师。

在北方,慧嵩、道朗曾列席昙无谶的译场,笔受《涅槃经》,并分别作义记、义疏,阐发《涅槃经》的玄旨,是为我国北方最初的涅槃师。此后北方也出了不少涅槃师。

隋代统一中国后,当时的佛教义学有5个佛学研究集团,而涅槃学居于第一位。入唐以后,涅槃师逐渐衰落,不再有以独讲一经名世的涅槃师。

●地论宗

中国佛教学派。亦称地论学派。以传习、弘扬《十地经论》而得名。其学者称地论师。从北魏至唐初,由于还没有传宗定祖之说,所以当时还不成为宗派。

《十地经论》是印度大乘瑜伽学系的重要典籍。在北魏永平元年至四年由勒那摩提、菩提流支两人合作译成,共12卷。勒那摩提与菩提流支见解不同,因而形成南北两道。南道系传自勒那摩提。

北魏永平元年,他到洛阳弘法。译出《十地经论》《宝性论》等20余卷。慧光传承他的法与律学。北道系传自菩提流支。他于北魏永平初年来洛阳,住永宁大寺,与勒那摩提等创译《十地经论》,后随东魏迁邺。其杰出弟子道宠,从他学《十地经论》,名扬邺下。

北道系的人才,没有南道系多,所以在学说传播上,远不如南道盛。加以摄论学派盛行北方,其主张与北道系相近,于是融成一派。到了唐代,华严宗兴盛,南道系的传承也终于断绝。

●摄论宗

我国佛教学派,亦称摄论学派。以传习、弘扬《摄大乘论》而得名。其学者称摄论师。《摄大乘论》是印度大乘佛教中瑜伽行派的重要着作。无着造论,世亲作释。此论在北魏已由佛陀扇多译出两卷,但流行不广。

梁大同元年,西印度真谛来华,译出《摄大乘论》3卷,世亲释论12卷。他与法准、道尼、智敫等12人发誓弘传《摄大乘论》与《俱舍论》,使之流行我国。

真谛的弟子中传摄论之学的,有慧恺、智敫、道尼、法泰、曹毗、僧宗、慧旷。道尼依真谛宗旨,回到家乡江西九江开讲摄论,知名海内。

隋开皇十年奉诏入长安,于是摄论学开始兴盛。道尼有弟子多人,其中知名者有道岳、慧休、智光等。道岳后改学《俱舍论》。当时盛行于北方的摄论之学,除道尼和法泰之弟子靖嵩两系外,尚有昙迁一系。

但自靖嵩、昙迁之后,摄论之学逐渐衰微。后来玄奘从印度游学归国,大弘其学。晚年杂糅成《成唯识论》,《摄大乘论》只算其中诸论之一,因而摄论学派终于绝传。

●禅宗

禅宗是我国佛教宗派之一,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也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达摩于北魏末年,首先活动于洛阳,后来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9年修持佛法,修习禅定,倡二入四行之禅修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后世以达摩为我国禅宗初祖,以嵩山少林寺为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并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

后来五祖弘忍得法,开我国佛教特有的禅风,对后来禅宗发展影响甚大。弘忍的著名弟子有神秀、慧能、惠安、智诜等。

神秀在弘忍圆寂后,至荆州当阳山玉泉寺弘禅,20余年中门人云集,是为北宗。北宗主张的渐修,数传后衰微。

慧能先后在南阳、洛阳大弘禅法,南宗遂成禅宗正统,慧能宗风独尊于天下。南宗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

慧能后禅宗又逐渐分化为五家七宗。禅宗在五家七宗以后,禅风有所改变,有颂古、评唱等禅门偈颂行世。后有克勤作《碧岩集》,影响很大。从此,禅宗机用变成逢场作戏。

禅宗在我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的时间最长,至今仍然延绵不绝。8世纪,新罗僧信行入唐从神秀受法,将北宗禅传至朝鲜半岛。12世纪末,日僧荣西入宋,受法于临济宗黄龙派虚庵怀敞,将此宗传至日本。

●律宗

律宗是我国的佛教宗派之一,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的道宣。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相传释迦在世时,为约束僧众,制定了各种戒律。我国汉地翻译戒律和实行受戒,始于三国魏嘉平中。北魏孝文帝时,法聪在平城讲《四分律》,并口授弟子道覆作《四分律疏》6卷,内容只是大段科文,因此,法聪被认为是四分律师。及至慧光造《四分律疏》,并删定羯磨,开始奠定律宗的基础。

慧光弟子道云传道洪,道洪弟子智首,慨叹当时五部律互相混杂,即研核古今学说,撰《五部区分钞》、《四分律疏》,影响很大。

智首的弟子道宣,专研律学。继入终南山潜心述作,著《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比丘尼钞》,后被称为五大部。

道宣在终南山创设戒坛,制定佛教受戒仪式,从而正式形成宗派。元明之际,律宗几近衰微。明末清初,有如馨在金陵灵谷寺传戒说律,南山宗又得重兴。

律宗由道宣三传弟子鉴真传至日本。唐天宝十三年,鉴真在日本当时的都城奈良东大地佛殿前筑坛传戒,弘扬戒律,是为日本有律宗之始。

●天台宗

天台宗是汉传佛教十三宗之一,因其创始人智颉常驻浙江天台山,故称天台宗。天台山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天台宗的宗义是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以自宗为圆教,将佛教教义加以精密的调整,发展了大乘圆教理论,具有独创的大乘思想。

天台宗以龙树为初祖,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文禅师学行精严,口传弟子南岳慧思。慧思兼重定慧,实为以后天台宗止观双修的起缘。慧思受心观后,在禅定中悟得法华三昧,后入南岳,广开法门,教化群众。后智颉大师得其真传,著《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世称天台三大部,弟子灌顶得其真传,作《涅槃玄义》和《涅槃经疏》,很有发挥。天台宗在元、明两代势微。

天台宗是我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整理和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得到当时朝野的支持和信奉,对隋唐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元明代以后,天台宗学者往往兼倡净土,该宗在汉族地区虽几经兴衰,但仍延续不绝。

9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将天台宗传至日本,与真言宗并列发展,史称“平安二宗”。13世纪,由此宗分出日莲宗。现在,日本天台本宗、日莲宗都很兴盛。

●法相宗

因剖析一切事物的相对真实和绝对真实而得我。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玄奘游学印度17年,回国后先后译出瑜伽学系的“一本十支”各论,并翻译《成唯识论》,从而奠定了法相宗的理论基础。

●华严宗

华严宗又名贤首宗。此宗以《华严经》为根据,并有深入的研究和阐发。此宗创始人是7世纪末的贤首国师,所以称为贤首宗,又名华严宗。

相传学统传承从杜顺,下传至智俨、法藏、澄观、宗密。该宗推戴杜顺为初祖,而实际创始人为法藏。杜顺原名法顺,曾从因圣寺僧道珍学习禅法,后住终南山宣扬《华严经》。

相传他著有《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各一卷,为此宗在观行方面的无尽缘起说和判教方面的五阶次第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智俨师事杜顺,传法法藏。法藏28岁以后,开始广事讲说,翻译《华严经》、《大乘入楞伽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宝积经》等,并有著述100余卷,详尽发挥了智俨的教规新说,正式创立华严宗。后来在会昌禁佛中,华严宗受到打击,宋代传入高丽。

●净土宗

净土宗是我国佛教宗派之一,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故名。净土宗以信愿念佛为正行,净业三福、五戒十善为辅助资粮。净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宗多以净土为归,但早期并未成为专门的宗派。

佛法东来,东晋时的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提倡专修该往生净土的念佛法门,又称莲宗或远公白莲社。慧远大师成立专修念佛的净土法门,是佛教净土信仰在我国初始弘传的结果,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

唐代善导大师是净土法门的重要倡导与推动者,被后人奉为净土宗的第二代祖师。该宗历代祖师并无前后传承法统,很多还是其他宗门教下的大祖师,均为后人据其弘扬净土贡献推戴而来。

净土宗主要宗旨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净土。由于净土宗的修行方法简便,人人都能做,故自中唐以后广泛流行。宋明以后,净土宗与禅宗融合,其他如律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也都兼修念佛法门。同时快速普及于一般社会,流传至今。

●密宗

密宗亦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等。因该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而获得成就,故名密宗。我国密宗,即为8世纪时印度的密教,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祖师传入我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我国的密宗。

印度密教的思想和实践传入我国,始于三国时代。在我国弘传纯粹密教并正式形成宗派的,实始于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

密宗梵本传世不多,但我国西藏和汉地保存译本颇多。我国保存的密宗译本不但数量巨大,质量也很高。

●律宗三家

法砺出于洪渊门下,道宣曾求学于法砺门下,怀素则修学于法砺及道宣的门下。由于见解不同,渐渐分为三派,称为律宗三家:法砺律师的相部律宗、道宣律师的南山律宗和怀素律师的东塔律宗。

其间互有争论,尤以相部宗和东塔宗争论最为激烈。后相部、东塔两系逐渐衰微,只有南山一系传承,绵延不绝。始自初唐,迄至南宋,近700年时间,历久不衰。

●相部律宗

法砺律师曾就学于灵裕、静洪、洪渊,禀受《四分律》要义,又广学《十诵律》,折衷诸经论之说,撰成《四分律疏》10卷、《羯磨疏》3卷。

他主张戒学应当兼有定、慧二学,故以止恶、为善二法为宗;又依《成实论》倡戒体“非色非心”论,判《四分律》全为小乘。由于他的学说盛行于相州一带,所以称此一系为“相部宗”,法砺律师为初祖。

●南山律宗

由于自印度传来的五部律法全属于小乘,而我国却是以大乘佛教为主的国家,因此道宣律师承继智首律师的系统,体察众生根机,认为在五部律中,《四分律》最适合我国,于是以大乘教义来解释小乘律典,明其戒体,立其戒相,一统律藏,树立佛教徒生活轨范,使四分律宗成为大乘八宗之一。

这一系因道宣久居终南山,世称“南山律宗”,道宣为本宗开祖。后来允堪据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作《会正记》,其再传弟子元照著《行事钞资持记》,对《会正记》持异议,因之南山宗在宋时又分为会正、资持两派。

●东塔律宗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怀素律师从玄奘大师出家后,即专攻律部,精研3年,发现相部律疏有一些不对的地方,于是在唐高宗咸亨元年着手编纂《四分律开宗记》,同时听闻道成律师讲律,13年后完成10卷。

怀素采用新译的说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论的解释,批语法砺《四分律疏》的错误,而被称为新疏。后又撰《新疏拾遗钞》、《四分僧尼羯磨文》等,开创东塔律宗。

●五宗七派

我国南宗禅各派的总称,又称五派七流。即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等五家,加上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派和杨岐派,合称为七宗。禅宗自初祖菩提达摩,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之后,分为六祖慧能的南宗禅及神秀的北宗禅。

禅宗五派的思想相差无几,仅是门庭施设不同,接引学人的方法有所区别,以致形成不同的宗风。其中沩仰、法眼二宗在宋元时代相继断绝衰微,临济、曹洞与云门三宗则延续至今。尤以临济宗的杨歧派门庭繁茂,于宋代五祖法演以后几乎囊括了临济宗之全部道场,至今后嗣仍灿若繁星,成为我国汉地佛教的主流。

●沩仰宗

我国禅宗五家之一,属南岳一系。创始人为唐代灵佑禅师和慧寂禅师师徒俩,因灵佑住湖南沩山,慧寂住江西仰山,故称为沩仰宗。

本宗禅风为方圆默契,接机多用明似争夺而实则默契之交谈,看似平衍,实则深邃奥密,事理并行。常用96种圆相接引后学。其修行理论认为万物有情,皆具佛性。人若明心见性,即可成佛。

在禅宗五家中,沩仰宗兴起最早,衰亡也最早。传承六代以下,史籍不载,湮没无闻。其法脉延续大约1500年左右。

●临济宗

我国禅宗五家之一,属南岳一系。创始人为唐代义玄禅师,因为义玄住持河北临济观音禅院,故称临济宗。

该宗门风峭峻,本宗使用的传教方法,单刀直入,机锋峻烈,卷舒纵擒,活泼自在。使学者忽然省悟,为其独具之特色。门下枝叶繁茂,至北宋又分出黄龙、杨歧二派,法脉延续直至当代,其嗣法者至今已传承46世,是我国禅宗的主流。

黄梅四祖寺、五祖寺都是临济宗寺院。中兴四祖寺的本焕老和尚和现任四祖寺方丈的净慧大和尚,都是临济宗第四十四代传人,坚光、妙峰、明基、见忍都是第四十五代传人。

●曹洞宗

我国禅宗五家之一,属青原大系。创始人为唐代良价禅师和本寂禅师师徒两人。因良价住江西高安洞山,本寂住江西宜黄曹山,故称曹洞宗。

该宗门风不像临济宗那样峻烈,而似精耕细作的老农,温和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应物,就语接人。其门庭设施为五位之说,分为偏正五位和功勋五位,各以君臣、父子关系说之。

每一对都以互相配合而构成五种形式,其中以偏正五位为基础,辨明体用,扫荡情尘,使其物我双忘,人法俱泯。在禅宗五家之中,其门叶虽不及临济宗之繁盛,但法脉绵延不断,直至当今。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湖北汉阳归元寺都是曹洞宗寺院。

●云门宗

我国禅宗五家之一,属青原大系。创始人为晚唐五代的文偃禅师,因其住广东韶关云门山,故称作云门宗。

该宗以云门三句和一字禅等施设接引学人,孤危耸峻,简洁明快,只言片语,无尽锋芒,随机拈示。常出人意料,无从理解,云门宗在五代、北宋十分兴盛,至南宋逐渐衰微。然其法脉仍能延续至今。广东乳源县云门寺就属此系。

●法眼宗

我国禅宗五家之一,属青原大系。创始人为五代文益禅师。文益逝世后,南唐中主李璟曾赐谥号大法眼禅师,故此宗称为法眼宗。

该宗的门风详明似云门宗,隐秘似曹洞宗,讲求理事圆融,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物,往往随顺学人根器,量体裁衣,对病施药。注重学习古教,主张引华严法门融入禅宗,后来又以禅来融摄净土法门,开后世禅净合一之风。尤为我国佛教从教禅竞弘转入诸宗融合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禅宗五家中,该宗创立最晚,衰微也较早,宋代中叶,法脉断绝,立宗共100年左右。

●黄龙派

为临济宗之支派,我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称黄龙宗。创始人为慧南禅师,因其住江西隆兴黄龙山,盛弘教化,而称黄龙派。

慧南为临济宗第七世石霜楚圆之门下,石霜接化手段一向峻严泼辣,慧南得其骨髓,亦有严厉之风,人称其宗风如龙。慧南常设生缘、佛手学者,30余年无人能契会其要旨,称黄龙三关。入宋之后。黄龙派日渐衰微。宋版《大藏经》的成功黄龙派出力最多。

宋淳熙十三年,日本僧人明庵荣西来华,受学于此派,归国后开日本临济宗建仁寺一派,成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中的黄龙派。

●杨歧派

为临济宗之支派,我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临济宗第七世石霜楚圆之弟子杨歧方会禅师为开宗者。方会住江西袁州杨歧山,举扬临济、云门两家宗风,接化学人,门庭繁茂,蔚成一派,人称其宗风如虎,与同门慧南禅师之黄龙派同时并立。

门下有13人,以白云守端、保宁仁勇为上足。白云守端下有五祖法演,住黄梅五祖寺,名振全国,人称五祖再世。其门下俊秀辈出,如人称三佛的佛眼清远、佛果克勤、佛鉴慧,又有五祖表白及天目齐、云顶才良等。

清远三传至蒙庵元聪,有日本僧人俊茄来其门下受学,回国后,开日本杨歧禅之首端。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中,有二十流源自扬岐法系。佛果克勤编有《碧岩录》闻名于世,法嗣75人。门下以大慧宗杲、虎丘绍隆最为著名。

佛果克勤的门下,有黄梅籍僧人应庵昙华禅师,大振杨歧宗风于苏浙,是临济正脉宗统第十七代宗师。宋以后,恢复临济宗之旧称,几乎囊括临济宗之全部道场,成为我国禅宗的代表。

●朝鲜佛教宗派

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已有1000多年历史,这期间,朝鲜佛教几经兴衰,佛教宗派的形成和消失,合并和分离等有过许多变化。

三国统一,新罗至高丽时代。朝鲜佛教没有构成统一的宗团,但已形成了五教九山的分派,有涅槃宗、律宗、法性宗、华严宗、法相宗。后来五教又派生南山宗、三论宗、性空宗、圆融宗、慈恩宗、唯识宗、瑜伽宗,形成了十二宗。

九山属禅宗,有实相山、迦智山、阁崛山。桐裹山、圣住山、狮子山、曦阳山、凤林山、须弥山。高丽末叶,太古普愚国师将五教九山合并创立曹溪宗。

4世纪末,李成桂统一朝鲜后采取尊儒排佛政策,实行禅、教两宗的八道都总摄制度。后来禅、教两宗分离,禅宗派生曹溪宗、天台宗、总南宗,教宗派生华严宗、慈恩宗、中神宗、始兴宗。

1910年日本军国主义并吞朝鲜后,产生了三十一本山制度。三十一本山是:奉先寺、奉恩寺、传灯寺、龙珠寺、法住寺、麻谷寺、威凤寺、宝石寺、白羊寺、华严寺、仙岩寺、松广寺、大兴寺、孤云寺、金龙寺、银海寺、桐华寺、祗林寺、海印寺、通度寺、梵鱼寺、月精寺、乾凤寺、榆岵寺、释王寺、归州寺、普贤寺、永明寺、法兴寺、贝叶寺、成佛寺等。

1913年成立三十一本山联合事务所,实行委员长制度。1923年实行财团法人朝鲜佛教中央教务院理事制度。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朝鲜南半部佛教又兴盛起来,形成了宗派达到18个。

●曹溪宗

372年高句丽小兽王二年传入,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宗团。至高丽末叶,太古普愚国师将五教九山合并创立了曹溪宗。李朝时代排佛崇儒,实行禅、教两宗的八道都总摄制度。

1914年根据朝鲜总督府寺刹令,将禅、教两宗合并成立朝鲜佛教曹溪宗。1921年朝鲜佛教禅、教两宗中央总务院成立。1923年改称大韩佛教曹溪宗。1962年,大韩佛教曹溪宗注册登记。

曹溪宗的宗旨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传法度生。所依经典有《金刚经》、《传灯法语》等。

●太古宗

立朝鲜初期的太古普愚国师为宗祖,继承了清虚、浮休两法脉。1970年,以朴大伦宗师为宗正创立太古宗。同年根据佛教法,韩国佛教太古宗注册登记。

太古宗的宗旨是信奉释迦世尊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根本精神,宣扬太古宗祖宗风,传法度生。所依经典是《金刚经》。

●法华宗

1946年,慧日大师和正觉大师以大觉国师为宗祖创建了法华道场无量寺。1960年成立财团法人大韩佛教法华宗维持财团。1969年,大韩佛教法华宗注册登记。

法华宗宗旨是继承海东新罗元晓圣师所撰的《法华经玄义》和高严、谛观法师弘传的法华宗旨。所依经典是《妙法莲华经》。

●总和宗

1969年总和会成立,同年根据佛教财产管理法大韩佛教总和会注册登记。1979年改称大韩佛教总和宗。

宗旨是信奉释迎世尊的教理、修大乘行,以圆融的六和精神将现代大众生活引向佛教,达到安心立命,广度众生,保国安民之目的。所依经典是《般若经》。

●天台宗

1097年大觉国师到国清寺参学天台宗回国后创立。1424年由于朝鲜的抑佛政策,合并于禅宗。1945年,上月圆觉大祖师在小白山创建九仁二寺。1966年创建天台宗大觉佛教,第二年根据佛教法进行注册登记。1969年改称大韩佛教天台宗。

天台宗的宗旨是自我完善、建设人间佛国净土,与法性体结合。所依经典是《妙法莲华经》、《法华三部经》、《天台四教义》。

●真觉宗

以新罗善德女王时明调法师创立的禅印宗为渊源,1947年成立忏悔院。1949年改称心印佛教。1954年设立财团法人真觉宗菩萨会维持财团。1963年,大韩佛教真觉宗菩萨会布教院注册登记。1964年改称大韩佛教真觉总院。1973年改称大韩佛教真觉宗。

宗旨是以曼陀罗宗体为本,传真言密教,信仰现世的净化和以文字真言为源。所依经典是金、胎两部经典。

●法华宗

1931年在汉城崇仁洞设立布教所。1946年,韩国佛教法华宗创立。1960年设立财团法人韩国佛教法华宗维持财团。1969年,韩国佛教法华宗总本院注册登记。

宗旨是奉持《妙法莲华经》,传法度生。所依经典是《妙法莲华经》。

●一乘宗

1968年创立,第二年大韩佛教一乘宗布教院注册登记。1973年改称大韩佛教一乘宗。

宗旨以《妙法莲华经》的会三归一思想为体、教观兼修的大乘菩萨行为用。自觉觉他,弘法护国,广度众生。所依经典《妙法莲华经》。

●佛入宗

1965年创立,第二年,根据佛教财产管理法,大韩佛教佛入宗布教院注册登记。1972年改称大韩佛教佛入宗。

宗旨是以释迦牟尼佛的知见,领会开、示、悟、入的法华教理为生活原理。所依经典《法华经》。

●净土宗

继承从三国时代传下来的历代祖师流通念佛的法脉,于1965年创立。同年净土宗布教院注册登记。第二年改称大韩佛教净土宗布教脘。1972年改称大韩佛教净土宗。

宗旨是信仰生存安乐,死后往生极乐,成就佛果。所依经典《净土三经》或《净土五经》。

●华严宗

1965年韩永锡大宗师在仁川创立,第二年根据佛教财产管理法,大韩佛教华严宗布教院注册登记。1969年改称大韩佛教华严宗总务院。1973年改称大韩佛教华严宗。

宗旨是实践大乘佛教的菩萨行教化众生。所依经典《华严经》。

●普门宗

1115年,昙徽国师创立普门宗本山普门寺。同年比丘尼慧心等进寺修道之后,普门寺一直作为比丘尼寺刹传下来。1972年重新创宗,同年本部设在普门寺。1972年根据佛教财产管理法,大韩佛教普门宗注册登记。

宗旨是转迷开悟和实现福地净化人间社会。所依经典《华严经》、《法华经》。

●法相宗

起源于766年真表律师创建的母岳山门。1969年成立大韩佛教法相宗布教院。第二年大韩佛教法相宗布教院注册登记,后改称大韩佛教法相宗。

宗旨是实践弥勒佛的慈悲精神。在家实践十善及世俗道德规范。为国家社会作贡献。所依经典《弥勒上、下生成佛经》。

●龙华宗

尊奉印度无着菩萨为始祖,唐玄奘法师为宗祖,新罗惠恭王二年真表律师创立法相宗,1932年真空禅师继承法相宗信仰思想和宗风创建龙毕宗。1963年,大韩佛教龙华宗布教院注册登记。

宗旨是觉行圆满,见性悟道,传法度生。

●元晓宗

1963年在庆北庆州创立大韩佛教元晓宗布教院。同年进行注册登记。1967年改称大韩佛教元晓宗总本院。1977年改称大韩佛教元晓宗。

宗旨是信奉释迦牟尼佛自觉觉他的根本教旨和宗祖元晓圣师的无量乘即一乘的理论,以佛教理念实现大众佛教,生活佛教,教化社会,为建设佛国净土作贡献。所依经典是元晓圣师的著作《金刚三昧经论》、《起信论》、《海东疏》、《法华宗要》、《涅槃宗要》、《无量寿经要》及其他著作。

●真言宗

662年新罗惠通和尚入唐受法,665年归国后创立。1948年,在庆北浦项域临时设立忏悔道场。1963年大韩佛教真言宗忏悔堂教道会布教院注册登记。1969年改称大韩佛教真言宗忏悔堂总本院。1972年改称大韩佛教真言宗。

宗旨是主尊大日如来,实践密教的曼荼罗行,自我完善和镇护国家。所依经典《金刚顶经》、《大昆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乘庄严宝王经、菩提心经》。

●弥勒宗

1942年在全罗南道广山创建。1964年大韩佛教弥勒宗中央布教院注册登记。1977年改称大韩佛教弥勒宗。

宗旨是信奉弥勒世尊的教理,实现现代生活佛教,广度众生,保国安民。所依经典《弥勒上、下生成佛经》。

●天华佛教

1951年,在天安市月峰山创建光明寺。1954年在汉城锤路区楼上洞创建龙云寺。1962年在天原郡北面凤凰山创建凤官寺。1964年根据佛教财产管理法,天华佛教布教院注册登记。1979年改称天华佛教。

宗旨是依据药师如来的个二大愿,从疾病、灾难、罪恶中救出众生。宣扬安心护命,删恶作善,爱国精神及护国思想,为福国利民做贡献。所依经典《药师如来本愿经》,新罗太贤法师著作等。

●日本佛教宗派

日本的佛教宗派大部分发源于中国,有的是通过朝鲜僧人最初传入的,如三论宗、华严宗;有的是中国僧人直接传入的,如律宗、禅宗的黄檗宗;有的则是日本僧人从中国输入的,如法相宗、天台宗、真言宗和禅宗的临济宗、曹洞宗;也有的是日本僧人根据传入的汉译佛经和中国佛教宗派的著作自己创立的,如净土宗及其支派净土真宗,而日莲宗虽然是以汉译《法华经》为所依经典,但基本上是属于日本独创的佛教宗派。

●南都六宗

在飞鸟时代至奈良时代之间,直接和间接从中国传入了6个佛教宗派或学派:即三论宗、法相宗、俱舍学派、成实学派、华严宗和律宗,称奈良六宗。后迁都京都,又被称为南都六宗。

此时期的日本佛教除从中国引进外,本身没有创新,但制度逐渐完备,从僧官的设置、僧位授与、僧侣的品行衣食住所,均有详细规定。佛教被作为镇护国家的要法,与政治关系密切,僧侣待遇优厚。寺院都建于城市,被称为都市佛教。但僧侣在朝廷的支持下,兼并土地,秽乱法门,出现了堕落的趋势。

●日本奈良派

佛教于552年由朝鲜传入日本。当时天皇喜出望外,认为日本应当追随中国。但是却使神道教的支持者们大为愤怒,佛教在天皇击败反对者之后终于被接受。在奈良时代,佛教成为了国教。各个郡都建立了官方性质的佛学院,而且每个佛学院都建造有佛寺。

奈良时代佛教受到很大的欢迎,佛教最早的传播者采用中国的建筑、习惯、仪式,甚至用汉语进行传教,他们没有努力使佛教就适应日本文化和普通民众的需求。因此在宫廷之外他们没有造成任何影响,整个奈良城实际上就是当时中国佛教中心长安的翻版。

后来佛教衰落,为了使佛教流传下去,天皇开始向唐朝派遣遣唐使,并邀请中国高僧鉴真东渡日本。鉴真6次东渡,终于到达奈良,并制定了授职纲领。4年后鉴真去世,传说他是在冥想中圆寂的。

●日本天台宗

日本佛教正统奈良派衰落后,出现了新的宗派。较有名的有最澄创立的天台宗,他死后被尊为东岳大师。最澄认识到有必要进行宗教改革和从奈良的正统中解放出来。

天台宗在9世纪至10世纪达到顶峰,其本质目的是通过将佛教众神与神道教众神对号入座的尝试,使佛教更普及化,在教育和文化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天台宗的教义是以每个人都有权成佛为基础的。天台宗一直是哲学研究的丰富领域,但从数量上讲是现今日本佛教信徒人数最少的分支之一。

●日本真言宗

真言宗由空海建立,他死后被尊为布大师,他也认识到了宗教改革和从奈良的正统中解放出来的必要性,但空海创立的真言宗与天台宗却大为不同。空海最伟大的革新是实现了佛教与神道教的统一,这是佛教大众化的最重要因素。

在奈良时代,空海就尝试将佛教神祇确定为国家之神,这是其神道教和佛教思想的体现。空海曾发明了两部神道这一名词,人们认为他是神道教中这两个不同方面的奠基者。空海以住持丧葬和纪念活动以及替人念经作为其真言宗庙的收入来源。真言宗是西藏和蒙古喇嘛教的日本版本,是印度教密宗和印度教神秘主义在日本的最佳范例。

空海曾在长安居住了两年,并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深奥的佛教理论,还将大批珍贵的文字材料、艺术作品和做法工具带回日本。43岁那年,空海获准在奈良东面的高野山修建一座佛寺,这就是现今的真言宗总部。

●日本净土宗

日本净土宗创立于1175年。是以我国善导大师为高祖,由法然上人所开创的一个重要宗派。该宗派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第一个建立中日佛教友好团体的日本佛教宗派。

尊奉的本尊为阿弥陀佛,以仰信阿弥陀佛的平等慈悲、诵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净化人心、奉献社会、度过轻松愉快的每一天、祈愿往生净土为其教义。所依经典是释迦佛所说的《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经典。

●日本净土真宗

净土真宗也称真宗、一向宗,是日本特有的教派。净土真宗创始人亲鸾,号见真大师,9岁出家学习天台宗,29岁师从法然上人学净土宗教义。因1207年净土宗遭禁而被流放越后国府,5年后得赦免,移居关东常陆。著《教行信正文类》6卷,正式开创净土真宗。亲鸾的理论赢得了很多信徒,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在战国时代有很大的发展,产生了真宗十派。

净土真宗的意思是净土教理的精髓。这原不是一个宗派的名称,因亲鸾的意图不是要创立一个新宗派。他的目的只是要把印度、中国及日本7位高僧所传授与发展的净土教理之核心显示于众人。他从有关净土的经典以及7位高僧的论著中整理一套有系统,能平等解救众生的教理。这就是净土真宗的起缘。这个净土学系在西方被普遍称为真宗。

●真宗十派

日本净土真宗主要分派的总称。由于觉如成立本愿寺,于是,高田派、三门徒派、诚照寺派、山元派、佛央缍派、木边派、出云路派诸派相继成立。庆长七年,本愿寺分裂成东、西二派。宗九年,兴正派脱离大教院而独立,总计共分裂成10派,联合组成真宗教团,以处理共通教务及时局问题等。

●日本禅宗

禅宗佛教在1192年从印度经中国传到日本。僧人荣西在日本建起了第一座禅寺。许多日本僧人带着学习禅宗的明确目的前往中国,禅宗在日本的确立仅仅是通过对强大的天台宗和真言宗的攻击而实现的。

禅宗的实际行动包括在莲花座上冥想,以及对公案和开悟、诗歌的学习。在莲花座上冥想是一种使身心平静从而集中精神的练习,因此在所有练习中被看成是最重要的。

禅宗大师编造了一个个公案,通过语言交流点燃门徒悟性的火花。公案或故事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引导一个人大彻大悟的方法。公案是不能从理性上解释的,即使有经验的人也迫不得已日日夜夜在心中一直执著这个公案。

这样,注意力日益集中,直至这种紧张能引起理性思维,在压力下发现出路,然后出现突破点。禅宗将思索寓于公案或诗歌或谜语中,提高了门徒集中精神的能力,有助于冥想。而其他一些流派则重在以念经帮助冥想。

禅宗佛教吸引了武士阶层,成为武士们简朴的象征,并且迅速渗入到日本生活中。它引发了茶道,对简朴的审美,强调极强的自制力。可以说,禅是日本的灵魂。

●禅宗派别

作为武士宗教的日本禅宗,在当时主要以两大派别出现,即临济宗和曹洞宗。这两派又都在幕府武士中形成了自己的阵营,即临济宗主要和幕府上层武士关系密切,而曹洞宗则注重在地方上的发展,得到各地领主地头等中下武士的支持。当时流行的“临济将军,曹洞土民”很能概括这一特征。

●日本临济宗

1187年,日僧明庵荣西将黄龙派引入日本,使临济宗在日本得到极大发展。临济宗的开山祖师荣西在宣传介绍禅宗时,受到天台宗僧人的攻击,因而他写下了《兴禅护国论》,强调兴禅可以护国,这就把禅宗与国家的关系紧密结合了起来,为此,得到了幕府将军源赖家的信奉和支持。源赖家不仅为他在京都建造了建仁寺,又请他到镰仓,开创了寿福寺。荣西在关西和关东传布禅宗,都是凭借了幕府的势力。

荣西以后的临济宗的发展,基本仍是循此路线,一些著名禅匠都与幕府上层关系密切,并积极在武士之间传授禅法。可以说,日本的临济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依靠镰仓幕府而兴起并逐渐发展的。

南北朝与室町时代,社会动荡,禅宗一家独盛,流行于社会各阶层。临济宗此时出了梦窗疏石和宗峰妙超两位大师。即使在江户时代,禅宗已走向衰落,但临济宗仍与幕府关系密切,并由此得以维持。

●日本曹洞宗

曹洞宗作为日本禅宗的另一大派别,也与幕府武士有着密切关系,但因宗风不同,所以主要在武士的中下层传布。曹洞宗的开山祖师道元在初传曹洞禅法时,也曾受到朝廷与幕府的崇信,但道元不喜好交结权贵,不近王臣。

道元之后,曹洞宗的又一位杰出僧人是莹山绍瑾。他在加强曹洞宗派的建设,制定曹洞清规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使曹洞宗得到了很大发展。另外,绍瑾尤为重视禅的民众化,他改变了道元的只重视打坐的枯淡禅风,对下层社会教化作出了极大努力,将禅普及于广大民众,从而得到地方各地领主地头等中下武士的支持。

绍瑾以后曹洞宗的发展,基本上仍是遵循了绍瑾的禅风,注重地方在扩展教线,充分吸收民间及其他宗教所盛行的一些祈祷仪礼、修法仪礼,这样使得布教方式更为简便,对一般的下层民众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到室町幕府时代,曹洞宗在全日本广泛流传。

●日本黄檗宗

黄檗山万福寺,位于福建福清市渔溪镇联华村西北,座落在黄檗山绛节峰的西南麓,是我国禅宗一大道场,也是日本黄檗宗的祖庭。唐宪宗年间,自幼出家于此的禅门高僧希运禅师,倡“心即是佛,无心是道”之说,自此黄檗宗风广播于江南。

明崇祯十年,傅学多才的隐元禅师任首座,他重建寺宇,整顿禅门清规,引来僧众逾千,使万福寺成为我国东南一大禅寺。

清顺治十一年,63岁高龄的隐元禅师应日本佛教界之再三邀请,率领弟子30余人东渡日本弘法。受到天皇的接见,隐元在中国师承临济宗扬岐派禅风,在日本主张禅净一致,宣扬西方净土信仰,有别于日本其他禅宗。宽文三年,后水尾法皇召见隐元并问及禅法心要,深为叹服。隐元遂开堂创立临济宗黄檗派,与日本原有的临济、曹洞二宗三足鼎立,成为日本佛教的主流之一。

●日本法相宗

孝德天皇白雉四年,道昭入唐,跟随玄奘学法相宗义,回国后,以元兴寺为中心而传法,称为南寺传。

元正天皇灵龟三年,玄昉入唐,从智周学法,返国后,以兴福寺为中心而传法,称为北寺传。日本法相宗为奈良时期、平安时期最有势力之宗派之一。

●日本华严宗

在日本,《华严经》的流传,大致于700年后,由唐道璇亲自传入,日本人从此认识《华严经》。之后,曾经跟从华严宗创始人法藏学习的高句丽僧人审祥来到日本大安寺,应日僧良辨之请讲《六十华严经》,是日本华严宗的真正开始。日本华严宗尊审祥为初祖,良辨为二祖。

由于信众的大力宣扬,华严思想渐渐盛行,并影响到朝廷。圣武天皇在天平十五年为华严宗建立了规模宏伟的东大寺。华严宗就这样依著朝廷的庇护而更扩大其势力,对华严教法的研究也跟着展开。

当时日本华严宗在朝廷的影响力已经确立,但还未广泛流行于一般民间里。日本华严宗发展史上的一大转变,是在900年以后,华严宗分为二派之后开始的。其中,非主流派的高山寺系派,深受密教之影响,将华严的理论与密教的行法结合,非常适合日本人的思想与情感,成功地普及于民间。

●日本律宗

律宗正式传入日本较晚。随着佛教在日本的流行,急需懂得佛教戒规、住持僧尼出家受戒的学僧。为此,日本朝廷派人到唐朝聘请德高望重的律学高僧赴日。

扬州大明寺高僧鉴真应邀赴日,6次东渡,5次失败,其间双目失明,在天宝十二载与弟子法进、法载、思讬等人到达日本,次年被迎入奈良,为太上皇、圣武天皇、皇太后、皇太子及僧俗400余人授戒。

此后在东大寺设戒坛院,在下野的药师寺、筑紫的观世音寺也建立戒坛,为各地前来受戒的僧尼使用。759年日本朝廷在奈良专为鉴真建唐招提寺,也筑有戒坛,以备讲授戒律、僧尼授戒。鉴真是日本律宗的始祖。

●日本真言律宗

日本律宗的一派。即依据真言宗的教义,持守大小乘戒,以期济生利人为本旨的宗派。宗祖为空海,派祖是睿尊。总本山为奈良西大寺。

嘉祯二年,睿尊依《瑜伽》大乘论而自誓受戒,复兴戒律。以西大寺为根据地,并游历各地,阐说护持戒律的功德,励行禁断杀生,尽力救济穷民。其弟子中,忍性住镰仓极乐寺弘律,信空继任西大寺二世,奠定教团基础。

在日本战国时代,真言律宗衰微。至江户时代,出现了许多致力于复兴真言律宗的大师,使真言律宗得以延续。

●融通念佛宗

日本十三宗之一,又称融通大念佛宗、大念佛宗。由圣应大师良忍所创。以行十界一念、自他融通之念佛而期求往生净土为宗旨。依据的经典有《华严经》、《法华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梵网经》、《融通圆门章》及《融通念佛信解章》等。其中,以《华严》、《法华》二经最为重要。

融通大念佛宗在寿永年间因法统中断而衰微,元亨年间法明良尊继任第七世,戮力传教,中兴宗门。其后再度不振。江户时代由第四十六世大通融观复兴本宗,一直延续不断。

●时宗

日本净土宗流派之一,全称六时往生宗。又称时众、游行宗、游行众。建治二年一遍大师创立。以净土三经中之《阿弥陀经》立宗义,时宗的宗旨是:阿弥陀佛名号具无限功德,众生若能于平生虔诚念佛,临命终时亦必能平静念佛,终后即可往生净土。

时宗的信徒模仿他们的开山祖师,游行全国。一遍大师圆寂后,二世他阿继承衣钵,确立宗规。第五世安国的时候,正式以清净光寺为本山。第十二世尊观法亲王,号称中兴。后分成12个支派,今仅存7个。

●时宗十二支派

自镰仓末期至南北朝时代,本宗教势大振。共有十二流派之分。即游行派、一向派、奥谷派、当麻派、四条派、六条派、解意派、灵山派、国阿派、市屋派、天堂派和御影堂派。

●日莲宗

日莲宗以创宗者日莲的名字命名,与中国佛教无直接关系。日莲认为只有《妙法莲华经》是正法。建长五年,日莲归乡访亲,四月二十八日登清澄山,向着海上初升的红日,高唱《南无妙法莲华经》10遍,为日莲宗创立之始。

为了宣扬自己的新教义,他对其他宗派进行了强烈的批驳,因此三度被流放。灭后由其门下的日昭、日朗、日兴、日向、日顶、日持等6老僧在延山埋葬,并建久远寺,即今日莲宗的总本山。

著作有《守护国家论》、《立正安国论》等300余种。后来日莲的弟子分成许多派别。近代日本新兴宗教的几十个教团,有70%属于日莲系。

●创价学会

创价学会是日本的宗教法人。属于法华宗系的新兴宗教日莲正宗。创价学会在全球193个国家都设有代表处,并以推广日莲正宗佛教的形式运作。

创价学会是一个以佛教的生命尊严思想为根本,使人人幸福,推进世界永久和平的民众团体,也是受到联合国承认的非政府组织。1970年,创价学会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组织。1975年1月,池田大作就任国际创价学会会长,并在香港和东南亚等世界各国和地区成立国际创价学会,会员遍布192个国家和地区。

但是在日本国内被一部分人认为是邪教组织。法国亦将创价学会列入邪教名单。

●立正佼成会

日本佛教日莲宗系新兴宗教之一。昭和十三年由长沼妙佼和庭野日敬脱离灵友会而创立,始称立正交成会,乃取“立于正法,与人交往,成就佛果”之意。1960年为纪念长沼妙佼,于是改为立正佼成会。

该会以法华经为基本教义,释尊为本尊,以实现寂光土即佛国为目的。强调祭祀祖先,相信九字、方位、六曜、七神等方术,颇受佛教、神道和民俗信仰的影响。

●灵友会

现代日本新兴起的在家主义佛教团体,是日本日莲宗系新兴宗派之一,本部设于东京都港区麻布台。由日莲宗信徒久保角太郎创立。大正九年,久保角太郎与户次贞雄等人共组灵友会,大正十四年,与他的哥哥小谷安吉、嫂子小谷喜美再组大日本灵友会。

所谓灵友,就是连结自己之灵与第三界之万灵,将法华经的信仰与祭祖的习俗相结合。该会主要教旨在于结合法华信仰与祖先供养。主张神、灵、佛三者一体,认为只要自己的心灵虔诚,即能与神、佛相通,而得到保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自该会分出的新兴教团很多,如日本敬神崇祖自修团、孝道教团、立正佼成会、博爱同志会、妙智会、佛所护念会等。

●越南佛教宗派

越南佛教深受中国南宗禅学的影响,属于大乘佛教。先后创立的宗派有:灭喜禅派、无言通禅派、草堂禅派、竹林禅派、了观禅派和禅净合一的莲宗派等。

●灭喜禅派

毗尼多流支所创,又称南方派。毗尼多流支,南天竺人,574年至长安,后随中国禅宗三祖僧璨,承袭中国禅宗衣钵。580年到达交州,住法云寺,传授禅学。他所创立的灭喜禅宗派传播三祖僧璨的心印思想。在圆寂前将法统传弟子法贤。

这一派系存在于580年至1216年,共传19代。各代名僧如法顺、万行、惠生、庆喜和圆通等均受到当朝国王的重视,封为法师、国师,被任命为僧统。

●无言通禅派

唐代僧人无言通所创。又称观壁派。无言通从学百丈怀海禅师,820年至交州北宁建初寺,传授禅学,创立该派,实行面壁禅观。他承受中国南宗禅学惠能、怀让、道一和怀海的法统,宣传佛性无所不在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等观点。

这一派历经15代,活动于820年至1221年间。其中第四代祖吴真流为丁朝、前黎朝僧统,封为匡越大师。第七代的圆照禅师曾访问中国,被称为高座法师。无言通派是越南佛教的主要宗派,越南陈朝兴起的竹林禅派直接承袭其法统。

●草堂禅派

北宋云门宗僧人草堂所创。亦称雪窦明觉派。草堂为雪窦重显的弟子,曾至占婆弘传佛教,后到达越南北方,受李圣宗重视,封为国师,赐居首都河内开国寺。

草堂创立该派,主要传雪窦百则,提倡禅净一致,即实行禅宗的修禅与净土宗的念佛相结合。该派活动于1009年至1205年间,传5代。其中有3个国王、两名太傅。

●竹林禅派

相传为陈仁宗所创。实际始于陈朝开国皇帝陈太宗。陈太宗曾受教于由中国赴越的天封禅师,又从宋朝禅师德诚参学。陈太宗所著《课虚录》提出“四山”之说,认为生、老、病、死是4座大山,人能求佛学禅,就能越过4山,解脱轮回。该书为竹林禅派的基本著作。

慧忠将禅宗要旨传给陈仁宗。竹林禅派以陈仁宗为初祖,他笃志禅学,即位后日理朝政,夜至宫内资福寺研习禅学。后禅位出家,在海阳东潮县安子山花烟寺出家修行,讲授禅法,正式创立竹林禅派,迹称竹林安子禅派。自号香云大头陀,竹林上士,人称调御觉皇。著作甚多。

陈仁宗之后,有二祖法螺,三祖玄光,合称“竹林三祖”。该派因得皇室大力扶持,成为陈朝时期越南佛教的主要派别,对越南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佛教禅宗在越南中古时期各王朝获得广泛发展,并对越南的哲学、文学艺术、建筑、音乐方面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元绍禅派

18世纪初,中国元绍禅师去越南弘法,创“元绍禅派”。该派以临济禅为宗旨,主张禅教一致。至今盛行于越南南方顺化等地区,其寺院占南方寺院总数的70%。

●了观禅派

18世纪初,由越南禅僧实妙了观在临济禅的基础上做了一此改革,创建了观禅派。该派流行于越南中部,有重要影响。

●莲宗派

越南禅宗与净土宗相结合之佛教教派,又称竹林莲宗。17世纪中期竹林禅派名僧白梅麟角创于升龙婆□寺,渊源于我国南宋慈照子元所倡之白莲宗。

主张禅净一致,以教为佛眼,禅为佛心,以阿弥陀佛为禅之一个公案,于实修上则专念弥陀名号。盛行于越南北部,主要寺庙有北宁之含龙寺、建安之目光寺、河内之莲宗寺等。该派流行于越南北方广大农村。 APsLe4tH3tojMhQHui+h2EsN0SfWoC+UBo7ZMHCUVULFArtTkBYZDT6CfpqsA3m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