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历代传承与弘扬

中国禅宗历经菩提达摩、慧可等人依次相传,传到五祖弘忍,在湖北黄梅附近的冯茂山广开东山法门,为禅宗的最终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六祖慧能开创“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南宗禅,中国佛教的禅宗正式确立。

在唐以后,禅宗迅速地发展起来。特别是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南宗,经过慧能的弟子神会在北方的大力宣扬,终于取代了以神秀及其弟子为代表的北宗禅,而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主流。

(一)三祖僧璨著禅宗法典

三祖僧璨大师出生于北齐时代,原来是一位虔诚信仰佛教的居士。

僧璨在40岁的时候,有一次见到二祖慧可大师,就恭敬地请问:“弟子罪业深重,身患重病,所以特地来恳求和尚慈悲,为我如法忏悔业障”。

二祖慧可回答说:“将你的业障说出来,我与你忏悔。”僧璨大师当下忽然领悟说:“我找不到。”

慧可又说:“我已经帮你解除,可安心出家。”

僧璨又问:“佛法是什么?”

慧可回答:“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无二。”

僧璨礼拜感叹:“今天我才知道罪性不在外,不在内,不在中间。就像心一样,佛法无二啊!”

慧可笑着说:“是受我法宝的人,你就叫僧粲吧。”随即为他剃度。

从此以后,僧璨所患之病也逐渐好起来。僧璨大师为了感师为他忏罪的深恩厚德,就放下身心,在祖下执侍中瓶,做侍者达两年之久。后来,慧可大师才把正法眼藏与衣钵传给僧璨大师,让他做禅宗第三祖。

三祖僧璨在世的时候,虽然没有公开弘扬祖师禅法,但是他为后人留下的《信心铭》,却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篇短短的文字,是三祖当年的所悟所证,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树立起修习祖师禅的正知正见。

《信心铭》是禅宗的法典,是中国禅宗修学指导的原则,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门门要想成就,都不能够违背这个原则,所以这篇文章变成佛门里面非常重要的文献之一。《信心铭》是440字的偈语,诠释达摩理入称法之旨至为深切。

《信心铭》认为,禅是法界的实相,是生命的共相、原态和不二法门的体现,也就是法的现量。佛法有比量和现量。所谓比量,是理性的认知,是可以用逻辑的方法来理解的。

《信心铭》虽然文字不多,但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对禅修者来说,极富指导意义。

僧粲圆寂前,长期住皖公山一带。据说,他曾到罗浮山住过三年,再回到皖公山,即圆寂于此地。卒年当在606年。人们还为他建墓立碑,房管撰写碑文。但碑文很简单,没有写出什么具体事迹。771年,僧粲被谥鉴智禅师。

僧粲沿着达摩的一乘宗思想,坚持佛和身不二,佛性和人心是合一的。一心论是僧粲禅学的中心。

僧粲说: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由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无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

僧粲的这些说法,就禅的崇高境界说,与《庄子·齐物论》的思想是相通的。

(二)四祖道信的禅修法门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即今河南泌阳县。

道信生而超异,自幼就对大乘空宗诸解脱法门非常感兴趣,宛如宿习。道信禅师7岁出家。其剃度师戒行不清净,道信禅师曾多次劝谏,但是对方却听不进。没有办法,道信禅师只好洁身自好,私下里持守斋戒,长达五年之久,而他的老师竟然一点儿也不知道。

后来,道信禅师听说舒州皖公山,即今安徽潜县有两僧在隐修,便前往皈依。这两僧原来就是从北方前来避难的三祖僧璨大师和他的同学定禅师。

在皖公山,道信禅师跟随三祖僧璨大师学习禅法。在此期间,道信禅师开悟见性。

道信禅师开悟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继续留在祖师的身边,一方面侍奉祖师,以报法乳之恩;另一方面,借祖师的加持,修练悟后的功夫。这样有八九年的时间。

在此期间,三祖不时地点拨道信禅师,并不断地加以钳锤,直到因缘成熟,才肯把法衣托付给他。

三祖僧璨大师对道信禅师说:“当年慧可大师传法给我之后,行游教化,长达30年,一直至入灭。如今,我已经找到了你这个继承祖业的人,为什么不去广行教化而要滞留在这里呢?”

于是,僧璨大师便离开了皖公山,准备南下罗浮山弘法。道信禅师当然非常希望能随师前往,继续侍奉祖师,但是没有得到祖师的同意。

僧璨大师走后,道信禅师继续留在皖公山,日夜精勤用功。在皖公山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因缘成熟了,道信禅师便离开此地,四处游化。

隋大业年间,道信禅师正式得到官方的允可出家,编僧籍于吉州,即今江西吉安地区的某座寺院。

道信在吉州破贼围城时,教人念《般若经》,此即《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又叫《大品般若经》,30卷,为鸠摩罗什、僧睿等所译。此经专讲大乘义学,与两晋玄学有共同之处。此经强调,“一切法无自性空,空故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并重视听闻、受持、诵、演说等为引导而入禅境界。

因隋末天下大乱,道信禅师应道俗信众的邀请,离开了吉州,来到江州,住在庐山大林寺。唐初武德七年,他又应蕲州道俗信众的邀请,到江北弘法,旋即在黄梅县西的双峰山造寺驻锡传禅。该寺后称四祖寺。

在这里,道信禅师居住了三十多年,道场兴盛,法音远布,门徒最盛时多达五百余人。在门徒当中,以弘忍最为著名。

唐贞观年间,太宗皇帝非常仰慕道信禅师的道味,想一睹禅师的风采,于是诏令祖师赴京。但是,祖师以年迈多疾为由,上表婉言谢绝了。这样前后反复了三次。

第四次下诏的时候,皇帝火了,命令使者说:“这次他如果再不来,就提他的首级来见朕。”

使者来到山门,宣读了圣旨,祖师居然引颈就刃,神色俨然。使者非常惊异,不敢动刀,匆匆回到了京城,向皇上报告了实情。太宗皇帝听了,对祖师愈加钦慕,并赐以珍缯,以遂其志。

道信禅师圆寂,享年72岁。临终前,他将法衣传给弘忍禅师。其卒后,唐代宗赐谥号为大医禅师。

中国的禅学,自达摩以来,以《楞伽》印心。至四祖道信,又增加了一行三昧的修持方法。它是道信禅法的特色。一行三昧,从理上说,是要观真如法界的平等之相。从事上说,是指坐禅法门,念佛法门。

道信是依《文殊说般若经》之一行三昧法的。该经有三种译文,道信用的是梁曼陀罗仙所译本,全名为《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卷。这是般若部的经典,重视如来藏说。

如来界、佛界,即如来藏、佛性。就是说,众生界与如来界平等不二,即法界无差别意。这是从“如来性空”“众生性空”进入到法界不二的,与《楞伽经》的如来藏说是一致的。

东山法门引进《大乘起信论》是由这里开始的。《大乘起信论》中的一行三昧说,来源于《文殊说般若经》。《大乘起信论》也跟《楞伽经》有渊源关系。所以,他们引进《大乘起信论》是很自然的。

《文殊说般若经》所说的一行三昧,强调长坐不卧,说“随佛方所,端身正面”的“得无生忍”禅法。此经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道信深信之,说明道信的思想与南天竺一乘宗的思想有所不同,也说明中国佛学南北合流的趋势。

道信的思想以一行三昧为中心,以守自心为方法,通过渐修顿悟的方式体悟空无,所以他是大乘空宗的思想。

道信一行三昧的修行方法,本质也是任心运作的无修之修。这也是后来洪州宗立宗的根本。

至于具体的修行方法,道信是讲方便法门的,他主张先要行忏悔,端坐不动,念诸法实相,除去障碍妄想。在此基础上,进行念佛,以进一步去除执心,念念不断,最后忽然而得到澄明解脱。

这种念佛并不是往生西方,念西方的佛,而是念自心之佛,因为佛在自心中,离开众生的自心就没有别的佛。这一看法把达摩以来的心性论,进一步突出为佛性论,突出了众生与佛性的关系,并不是一般地讨论自性清净心问题。这种众生与佛的平等不二观,正是祖师禅的宣言之一。

道信把这种念佛称为安心,他提出了五事方便来实现安心法门。

第一,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诸佛法身,入一切众生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略而言之,凡有五种。

一者知心体。了知心之本体,即心的体性本来清净,无染无污,与佛相同;二者知心用。了知心的相用,心能生灭万法,而心的本身却是不生不灭的,万法皆由心生,从本质上讲与心没有差别;三者常觉不停。经常保持这种觉悟之心,了知诸法的空寂本性,而能于相无相,不生执著之念;四者常现身空寂。观自己的色身是空,空幻如影,可见而不可得;五者守一不移。不论是动是静,常守本心,这样就可以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道信的禅法是“佛即是心,心外无别佛”,把念佛与念心同一起来。念佛用“一行三昧”法,念心是观心、守心。道信的“守一不移”,即是传承慧可的“守本真心”。五事中的“知心体”“知心用”,即后来神秀五方便的前二门之本源。心有体用两个方面。

从体上说,其性清净,性即是佛;从用上说,去惑返寂,觉法无相。达到观身空寂,再守心不移,明见心性,即入定门。

第二,染净为二,去染复净。《师资记》写道:

众生心性,譬如宝珠没水,水浊珠隐,水清珠显。

为谤三宝,破和合僧,诸见烦恼所污,贪瞋颠倒所染。

众生不悟心性本来常清净。

故为学者取悟不同,有如此差别。

今略出根缘不同,为人师者善须识别。

也就是,道信的方便法门,是针对不同根性的学人而施设的。他区分四种根性,即:有行有解有证,是上上之人;无行有解有证,是中上之人;有行有解无证,是中下之人;有行无解无证,是下下之人。

第三,修一行三昧。一行即一相,指法界一相无有差别。三昧即三摩地、定。

一相是三昧的境,即以法界为所系而言;而法界无所不包,平等无二,无差别相,不退不失。在道信看来,念佛即是心念,又是实相念。一行三昧即是唯心念佛和实相念佛的结合。

第四,入道安心要方便禅之具体修法有浅深层次不同。在祖师禅前史中,可以说是道信首次明确地提到渐修渐悟的形式和具体方法。

首先,观空寂。“先当修身,审观以身为本。”修身,要忏悔业障。实相忏悔是第一忏悔,也就是慧能所说的“自性忏”。就是要摒除贪瞋痴心、攀缘心、觉观(即寻思)心。内心清净了,才能契入“一行三昧”。

其次,看净观心而心即定。《维摩经》写道:“摄心是道场,此是摄心法。”先是看净,无一物所得。然后摄空净心,得定发慧。先看净,再观心,然后摄心而定。

“铸想玄寂”“凝净心虚”,是构想一个虚无的境界而安心。然后修到入息不起,如四禅境,即泯然气尽。“假想身横看”,是假想自己超越自己的身体,即弃四大五阴缘合的小我。

道信的禅法,可以叫净心是佛。他根据的是《楞伽经》《文殊说般若经》,所以还是“藉教悟宗”的以教明禅。

第五,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这是道信的入道之禅境。道信除提倡和实践一行三昧外,还用《金刚经》的思想说空,强调“修道得真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无有诸见”的实相义理。

道信抛开四卷本《楞伽经》,把《金刚经》作为自己禅法的理论根据。道信要达到的禅境是安心。安心非谓心不动,是指住心、宅心。道信主张修禅者要摄心、止心,从而达到任运的境界,即任其自然的行为、生活。这显然是吸取了玄学家的观点。

对于学人的悟解方式,道信也作了区分,或者是听他人解说而悟,或者是不需人说而自悟。可以看出,道信的禅法已比较全面系统了。

道信是东山法门的开创者,其禅法体现了东山法门的基本内容。净觉在《楞伽师资记》中,讲到道信禅学的基本文献和内容时说:

其信禅师,再敞禅学,宇内流布。有《菩萨戒法》一本,及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为有缘跟熟者说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忘念是凡夫。

道信的这两部著述,可惜没有保存下来。这段论述可视为道信以至东山法门的纲领。净觉这里所讲“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即二心:净心与染心。此二心论,由道信开创,遂成为东山法门的特色。

道信的禅法,把戒行与境界结合起来了。道信基本上抛开了达摩所传的四卷本《楞伽经》,十分强调般若学。般若学的一切皆空,在道信禅学中十分突出地表达出来。

道信在黄梅时期的弟子众多,史称“于时山中五百余人”。玄爽、法显、善伏等,应为道信的及门弟子。此外,还有新罗,即今韩国的沙门法朗从其受心要。法朗归国后,于胡踞上传法,使中国禅学得以弘传。

(三)道信弟子法融创牛头宗

相传道信传衣法于弘忍后,又得到一个弟子法融,允许他自立一派,称为牛头宗,为道信下横出一支。所谓于空处头示不空妙性之一派别,为楞伽宗有派别之始。

法融,俗姓韦,今江苏丹阳人。19岁即博通经史,“翰林坟典,探索将尽”,感到儒道之学不如佛学。随后,他到茅山,即今江苏句容,跟三论宗的灵法师出家。

法融儒释道皆通。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禅学。

法融在茅山讲经,听众常逾千人。法融居住在金陵,今南京,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石室枯坐。

唐太宗贞观年间,道信前往寻访法融,付予禅法。唐高宗永徽年间,法融在建初寺讲《大涅槃经》,不久即圆寂。因其长居金陵牛头山,其禅学派别叫牛头宗。

法融原出于三论宗,讲《大涅槃经》《大集经》,把这两经与“三论”结合融通,倡导禅教并重。后又讲《法华经》《大品经》等。

东山禅与牛头禅的根本不同点,是前者观内,后者观外。法融禅学的纲领是“虚空为道本,森罗为法用”,即道是体悟的对象;而合道之悟,又是“本无事为悟,忘情为修”。修忘情是为体悟空无,是无心,无心即体道。

法融的逻辑是,由无心至法本无,由法本无而悟无所得,即“无心即无物,无物即天真,天真即大道”,大道即佛。关键在心,“心有滞,诸法不通”“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法融所说的无心,并不是绝心,即人为的不虑,而是像先秦子思所讲的“率性”,也就是遵循人的本性,自然而然的发展,顺其自然。

这就是说,“一切莫顾,安心无处;无处安心,虚明白露”。可见,牛头禅把东山禅的“安心”改为“无心”。就是本来无心,无处安心。

法融的禅学,属于牛头宗的早期。其兴盛时期是从其五祖智威下的六祖慧忠,以及玄素等始。

慧忠,越州诸暨人。因住南阳白崖党子谷四十多年,卒赐忠国,故称“南阳忠国师”。

世称慧忠是牛头宗六祖,但又说他“法受双峰”。双峰是道信、弘忍的道场,故又谓其是弘忍的弟子。也有说,他是慧能、神会的弟子等。正因为他上脉多出,所以他的禅学具有综合的性质。

慧忠的禅学,游于南、北、东山、牛头诸宗之间。他常说的“即心是佛”,是弘忍、慧能的命题。他在答常州僧灵觉时,又教其“无心可用”“本来无心”。他还常说“无情有性”“无情说法”,都是牛头宗的基本禅法。

总的说来,慧忠的禅学是牛头宗禅学的发展和完善。

(四)五祖弘忍增禅学内容

弘忍(601年至674年)俗家姓周,是东山法门的开创者,被尊为禅宗五祖。其祖籍浔阳,即今江西九江。后迁居蕲州黄梅,即今湖北黄梅。

弘忍的门第和家世是比较高的。弘忍7岁时,被尊为禅宗四祖的道信所遇见。

关于弘忍拜道信为师,有记载说:一日,道信前往黄梅县,路上遇到一个小孩,见其骨相奇秀,道信慨叹说:“此儿不是凡童啊!”

道信问他:“你姓什么?”

小孩回答说:“性即有,不是常性。”

道信又问:“是何姓?”

小孩回答说:“是佛性。”

道信说:“你没有姓啊?”

小孩说:“姓空故。”

于是,道信就派人跟随他回家,征求他家长的意见,能否让他出家做道信的弟子。其家长欣然同意。

就这样,弘忍被带到了道信主持的双峰山道场。弘忍13岁的时候,正式披剃为沙弥。他生性勤勉,白天劳动,晚间习禅。在三十多年中,道信常以禅门辅测试之,而他则能够深得禅理之妙。道信知其为根器,就把衣钵传给弘忍了。

道信圆寂后,弘忍继任双峰山法席,领众修行。其后,参学的人日见增多。于是,他在双峰山东冯茂山另建道场,取名东山寺,安单接众。其禅法被称为东山法门。

楞伽宗从四祖道信至神秀,其禅学与僧粲以前的有很大的不同,被称为东山法门,即东山宗。道信传法于弘忍,他们在楞伽宗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为一个有相对独立性的派别。

东山法门是由于道信和弘忍相继提倡,使楞伽宗又兴盛起来,成为楞伽宗的一个大中心。

在《宋高僧传》之《弘忍传》《慧能传》《神秀传》等中,都反复提到“东山法门”“东山净门”的概念。道信住蕲州黄梅的双峰山,即破头山,今湖北黄梅县西北约十公里。其弟子弘忍住冯茂山,即今湖北黄梅县北约十公里,在双峰山之东,故曰东山。师徒二人之禅学叫作东山法门。

弘忍30年不离道信左右,得付法袈裟,居冯茂山,在双峰山东相去不远,时人号为东山法师。“忍传法,妙法人尊,时号为‘东山净门’。又缘京洛道俗称叹,蕲州东山多有得果人,故曰东山法门也。”

净觉谓道信“再敞禅门,宇内流布”,说明楞伽宗的禅法曾经中衰,经过道信的努力再度兴盛起来。

“(道信)乃居蕲之破头山,大扬其所得之法,四方学士归之犹日中趋市。”此指开办道场,创寺院,立佛像,开始禅者的独立发展,是未来创立禅寺的先声。因此,可以说“东山法门”是楞伽宗的中兴,也为禅学以至整个佛教的发展,开辟了方向。此东山法门亦称为东山宗。

“东山法门”之名,是从弘忍开始才有的。东山法门亦称东山净门,是以一行三味为中心,以守自心为方法。

弘忍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玄赜、净觉,净觉依玄赜的《楞伽入法志》所作的《楞伽师资记》,认为东山法门禅法的中心思想是“安心”。与达摩讲的“安心”所不同的,东山法门的“安心”是“安理心”。净觉在叙述求那跋陀罗的禅法时释“理”说:“心能平等名之为理,理照能明名之为心,心理平等名之为佛。”

此“心理平等佛”即是所安之心。这就是从道信开始的和过去不同的禅法。东山法门弘忍等的“安心”,是对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的继承和发展,他们特别重视祖师达摩的领宗得意。禅法本是应机的,不随便传授。禅师开示虽意在超悟,而如一落文句,就离开了禅的特点,与一般的教授相混同。但是,这也是不可避免的,达摩就是“藉教悟宗”的,其所说的禅与经教不相违背。他们虽说是专意念慧,不在言语,忘言忘念,以无得正观为宗。就是悟宗得意者,便即时得悟。但是“其发言人理,未加铅墨”,是达摩传下来的特色。

弘忍所说的“根机不择”,其意是方便法门。意思是说:一是个人“念佛名,令净心”;二是自己觉得有所领悟,就秘密地向师长表达自己的见地,请求印证。师长认为契理,即“与法”。此传授是师徒俩秘密进行的,不向外说。这就是不立文字,顿入意境,以心传心。弘忍的禅即是用此法从道信那里得来的。

弘忍继承了道信禅师的禅学传统,但他又增加了以《金刚经》印心的新内容。这反映禅学在不断地发展。

弘忍的基本思想是“人人皆有佛性”。他把这个佛性规定为圆满具足、本来清净的。他说:“夫修道之本体,必须识当身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万诸佛。”

弘忍认为,心是“本师”;佛性就是各人自己的“本心”。用他的话说,就是“自然而有不从外来”。这颗心就是万法之源。弘忍把各人自己的本心归结为真如本体,企图把佛从彼岸移向每个人的内心。弘忍禅学,是楞伽宗向慧能禅宗转化的中间阶段,是以守心为法要。

达摩、慧可、僧粲禅学用四卷本《楞伽经》创宗立说,树立起一心论的禅学体系。道信、弘忍、神秀再增进《金刚般若经》《大乘起信论》的思想,以离相无住为息灭妄念的基本环节,用染、净二心说来组织其禅学体系。

在修行方法上,达摩、慧可、僧粲一系主张渐悟渐修;而道信、弘忍、神秀一系则主张渐修顿悟。因此,南天竺一乘宗和东山法门虽然都属于楞伽宗,但其内涵却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东山法门诸师不像从前那样行头陀戒行,逐渐改为遵守严格的戒律。这与整个佛教发展的趋势相适应。东山法门时代是在隋唐之际,这时佛教形成宗的条件已经具备。东山法门诸师如果再像从前那样游行于村落,住无定处,就不能形成一个比较稳定团结的僧团。道信、弘忍定居山林,组成强大的宗教派别。他们先在大林寺住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又在黄梅双梅寺住了三十多年,聚徒五百多人。弘忍传法神秀,蔚成大宗,并与帝王接近,势力极盛。这就与原先南天竺一乘宗的诸师有很大的不同。

到道信、弘忍时代,禅者的生活为之一变,禅徒集中生活,自行劳动,寓禅于生活之中,把搬柴运水,都当作佛事,又主张禅者应以山居为主,远离嚣尘。这种生活的变化,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深远。

后来的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创丛林,立清规,道场选址在深山老林,称道场为“丛林”,提倡农禅并重,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都是受了道信、弘忍禅风的影响。

(五)五祖弘忍的弘法弟子

中国的禅宗在弘忍时代,进入了一个大发展阶段,学禅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弘忍的门徒数以万计,但是能够弘法的人并不多。

弘忍圆寂之前,也说到他弟子中能够弘法的人不多。弘忍对玄蹄说,能够弘法的人也就有11个。这11人是神秀、智洗、刘主簿、惠藏、玄约、玄赜、老安、法如、慧能、智德和义方。而在此11人中,慧能、神秀、法如三人应是弘忍弟子中的佼佼者。而法如、神秀则仍属楞伽宗之东山法门。

法如(638年至689年),俗姓王,上党人,即今山西长治人。据法如《行状》所述,他幼年随舅父在沣阳,即今湖南北部之沣县,拜青布明为师,656年出家。

法如通过青布明拜弘忍为师。青布明即惠明,道宣《唐高僧传》有为其立传。法如投靠的青布明当在荆州四望,其地距沣县较近,时间约在唐高宗龙朔年间,即661年至663年。法如也跟青布明学罗什译《思益梵天所问经》4卷。后又随弘忍16年。

此后,法如先在淮南,后至中岳嵩山,终居于少林寺。法如居少林寺应始于683年,法如在少林寺共约6年。

弘忍圆寂后,法如于686年开始在嵩山少林寺开法,“学徒日广,千里响会”,可惜于689年病逝。年52岁,仅开法3年。临终嘱大家“已后当往荆州玉泉秀禅师下之咨禀”。

法如的禅学,有谓是“人不思议要用”,是弘忍所传达摩之一乘宗禅法。

在法如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皆如“空中月影”,是若有若无的,是随着每个人的“意会”“冥契”“密印”而呈现的。一旦明白了这番道理,便得到本心。“顿人一乘”“悟则弹指”,说明法如主张顿悟。“一乘”即南天竺一乘宗之“一乘”。

法如的禅学,可以说是唯心说,认为心是唯一的本体。

(六)六祖慧能与法宝坛经

慧能俗姓卢。有的史书写作惠能,唐代新州夏卢村人,祖籍河北范阳,其父行瑫于唐武德三年被贬官流放至新州为民,寓于新州南13公里的夏卢村,后于土郎村女子李氏结婚。

慧能3岁丧父后,家境贫困,从小以卖柴为生。有一天,慧能负薪至筠城金台寺前,闻有人诵《金刚经》,颇有领会,便问此经从何处得来。客人告诉他说从黄梅弘忍大师处,并资助他十两银子,叮嘱慧能前去拜访。

慧能安顿好母亲后,就立即北行。他到了韶州曹溪,即今广东曲江县,遇村人刘志略。刘志略的出家姑母比丘尼无尽藏,持《涅槃经》来问字义。慧能说:“我虽不识字,但还了解其义理。”

无尽藏尼说:“既然不识字,你又如何能解义?”

慧能说:“诸佛的道理,并非来自文字。”

无尽藏尼闻听慧能此言,深感惊异,于是告诉乡里耆老,请慧能居于当地宝林寺。不久,慧能又至乐昌县西石窟,遇到智远禅师,智远也勉励慧能前去参拜五祖弘忍。龙朔元年,慧能到达湖北黄梅山东禅寺,拜弘忍和尚为师。

弘忍见到慧能,经过一番问答后,知他根器极高,遂命他随众僧劳动,在碓房舂米。

慧能在碓房踏碓八个月。有一天,弘忍为了考验东禅寺众僧徒禅解的深浅,准备付以衣法,命各人作偈呈验。当时,神秀上座为教授师,即作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看后,对大众说:“后世如能依此修行,也得胜果。”并劝大众诵之,一时传诵全寺。

慧能闻此偈后,也作了一偈,请人写在壁上。只见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人见此偈后,甚是惊异。

弘忍见了,怕有人伤害慧能,便亲自至碓房臼旁,暗示慧能晚上三更到方丈堂。当晚三更时分,弘忍向慧能宣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大悟。

弘忍便密授教法及衣钵,并对慧能说:“你为禅宗第六代祖,要好好护持法宝,广度众生,将禅法流传下去,不要令其断绝。”

随后,弘忍禅师就送慧能离寺到九江渡口,临别又叮嘱他南去暂作隐晦,待时机成熟时再行教化。慧能回到广东后,隐遁于四会、怀集等地。

仪凤元年正月初八,慧能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因有二僧辩论风吹幡动,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

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了此言,极为惊诧。印宗便请慧能来到上席,探究此言的深义以及慧能从何而来。

慧能回答得言简理当,并出示了衣钵。印宗很是欢喜赞叹,其后便立即集众僧在法性寺内菩提树下,为慧能剃发,请名德智光律师等为慧能授具足戒。

翌年的二月初八,印宗与众僧千余人,送慧能往宝林寺。此后,韶州刺史韦璩与官属一起入宝林寺,礼请慧能到曲江城大梵寺,为一千余人演讲法要。韦璩及官属同僚、善男信女,听了慧能的演讲法要后,都欢喜赞叹,豁然开悟。门人法海录写慧能的法语,又加入后来的法语,成为后世流传的《法宝坛经》。

慧能在曹溪宝林寺说法三十余年。其间,唐中宗遣内侍薛简召他入京。慧能以久处山林,年迈风疾为由,辞却不去。薛简恳请说法,将记录带回报命。中宗赠摩衲袈裟一领、绢500匹、宝钵一口以为供养,诏改宝林寺为中兴寺。707年11月18日,敕赐新州报恩寺为国恩寺。

713年7月8日,慧能带领门下弟子法海等回新州国恩寺。这一年的阴历八月初三,慧能圆寂于国恩寺,世寿76岁。11月13日,慧能坐化的神龛及承受的衣钵,从新州国恩寺迁往曹溪宝林寺。

慧能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佛学教派,他的佛教思想影响遍及日本和东南亚各地。他留下的《法宝坛经》,成为研究中国和世界佛教史、思想史、哲学史的历史巨著之一。

罗浮山 我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位于惠州博罗县境内。司马迁把罗浮山比作“粤岳”,所以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美称。

法性寺 位于广州西北部。今称为光孝寺。东晋时,罽宾僧始造立寺宇,号王园寺。南朝时,真谛住此翻译经典。唐贞观年间,称为乾明法性寺。

唐中宗 李显,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 710年猝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 b7tZZgomBSTf4zs1wondltBVPmRi1wArJSdFqelqawekYDhfRxfX1uW8jDjDPhk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