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禅宗的起源及其禅修

佛教起源于印度,而我国禅宗的出现,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同印度宗教学说的融合与吸收,是我国古代佛教徒对印度传来佛教思想的创新。经过历代禅师们的发扬光大,很快使禅宗发展成为我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

禅修是指心智的培育和发展。修习的目的在于剔除种种扰乱心智的负面心理状态和恶劣品性,同时培育各种有助于心智成长的正面心理状态,最终达到如实地知见一切事物本性的最高智慧。

(一)禅宗的起源

说到禅宗的起源,就要提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的故事。

相传,当年佛祖释迦牟尼经常在灵鹫山上,聚集众弟子演说佛法。有一次,经常前来听闻佛陀说法的大梵天王,为了表示对佛陀的尊敬,同时也是为了能使众生获得大利益,即以一枝金色波罗花献给了佛陀。

波罗是梵语音译优波罗或优钵罗的简称,是莲花的一种。古代印度习俗,以莲花代表纯洁、高贵,佛教中常以莲花代表佛法。

佛陀未发一言,只是手持这枝金波罗花高高举起,向与会大众展示。当时,在座的诸佛弟子、诸护法天王及其他前来听佛说法者,都对佛陀这一举动不解。

此时,唯有侍立于佛陀身边,一直在用心听佛说法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心领神会,悟解了佛陀的意思,便破颜微笑。

见此情形,佛陀已知摩诃迦叶能够担当护持佛法的大任,便向大众宣布,由摩诃迦叶担当护法大任。这就是禅宗所传的所谓“拈花示众”的故事。

这则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故事,表达了禅师们这样一种信念: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有深刻含意的。这就是佛祖要弟子们懂得、掌握佛法,必须领会佛教的根本精神。这种根本精神,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出来的。

大弟子摩诃迦叶破颜微笑,恰恰表明了他已经领会了佛陀的思想精髓。于是,作为教外别传的禅宗,就在这拈花微笑、心心相印的刹那间,被传承流传下来。而摩诃迦叶,也就成了传承禅宗的西土第一代祖师。

(二)禅修的境界

我国禅宗所说的禅,与印度佛教所说的禅,其内容和含义有很大的不同。

“禅”一词,本是梵文“禅那”的略称。其意译为静虑、思唯修等,即安静地坐在那儿,集中思虑,排除杂念,沉思默想。通过精神高度集中,使心的思虑集中到某一点,从而达到内心宁静,不受客观外界各种因素干扰的作用。这是一种精神和意念的修炼方法。

在印度,不仅是佛教,这种旨在精神修行的方法,还为其他各种宗教的哲学派别所采用。

我国唐代僧人圭峰宗密,曾经在他所著的《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将各种各样的禅归纳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五种。其中的外道禅,即是指佛教之外,印度其他各种宗教和哲学派别中流行的各种禅法。

禅的修习方法,其渊源可追溯到古代印度吠陀和《奥义书》的时代。在印度最古老的经典《梨俱吠陀》中,就已经出现了“瑜伽”一词。所谓瑜伽,意思是相应,就是指通过静坐调息等方法摄心静虑,达到精神修炼的目的。

到了《奥义书》时代,这一精神修行方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奥义书》中所讲的瑜伽,是指通过静坐冥想,深思默虑,进而控制意志,抵御外界的侵扰,从而使主观意志的自我与客观的宇宙精神,即“梵我”相结合,达到“梵我同一”的境地。

到了佛陀时代,这种精神修行方法几乎被各种宗教派别和哲学流派所采用。例如耆那教、数论派、胜论派等,大多注重这种精神修炼。但各自所选择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因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所谓外道禅。

佛教所说的禅,与这些外道禅的不同之处在于各种各样的外道禅,大多数主张灵魂说,他们习禅的目的就是要让作为主观精神的人的灵魂即“我”,与作为客观精神的世界本体即“梵”相结合,从而达到精神解脱的目的。

佛教不承认有人的精神主宰,即灵魂的存在。尽管在原始佛教中,对有关灵魂的问题含糊其辞,甚至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总的来说,佛教不承认有灵魂之说。“无我”作为佛教的基本教义,被称为佛教根本原则的“三法印”之一,就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外道多以禅的修炼为最终目的,以获得禅修的境界为最高境地;而佛教则以禅为宗教修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仅仅是将其作为获得最高智慧的手段和途径。

相传,释迦刚出家时,曾到处寻师访道,也先后到一些外道的所谓仙人,如阿逻罗·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等处,向他们学习禅定修炼的方法。后来,释迦觉得他们的这些修行方法,并不能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不能使自己得到最终的解脱,于是便离开了他们。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艰苦的修行,释迦最后终于在菩提树下得悟成道,成了所谓大觉大悟者。这时,他的禅修因与智慧相结合,而到达了一个新的境界。其全部佛学,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

“戒”,是佛祖释迦牟尼为其弟子制定的各种戒规。这是佛教弟子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准则,也是佛教伦理观的具体体现。

“定”,梵文音译为“三昧”或“三摩地”,意为等持,指集中全部精神,使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佛教认为这是获得正确的认识和智慧的先决条件。禅的修行方法就属于定的内容。由于禅与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国佛教往往将两者合称为“禅定”。

“慧”指智慧,但这不是通过普通的认识手段所获得的智慧,并非指我们日常所说的人的知识和聪明才智。佛教认为,普通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法和手段,只能获得“知识”而非“智能”。这里所说的慧是一种宗教智慧,是通过宗教修炼、内心的体验和证悟,才能得到的佛教的最高智慧,即宇宙的最高和终极真理。这种宗教智慧,能使修持者断除烦恼,得到解脱。

戒、定、慧三学,构成了佛学的整体。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证得这种智慧。要得到这种智慧,必须通过宗教修行,具体地说,必须通过入定,在入定的状态中才能得到。

因此,“定”是“慧”的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要想成功地进入更高的“定”的境地,则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始终按照佛教的要求,遵守佛教的戒律,过符合佛教的宗教教义的生活。于是,戒又成了定的基础。这样,戒、定、慧三学组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所谓“由戒入定,由定发慧”,就是表示这样的一种关系。

那么,在整个佛学中,禅学占有怎样的地位呢?“禅”的修行方法属于“定”的内容。在中国佛教中,往往将两者合称为禅定,这就说明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佛教宗教实践中,“禅”是联系“定”和“慧”之间的关键,只有入定到达较高级的层次,才能说是进入了“禅”的境界。

所谓“禅”,就是止息杂想,心注一境,至极而为寂静,以正审思虑。汉语意译为静虑,此中包含两重意思:“静”即寂静,就是止、定的意思,也就是止息杂想,心注一境;“虑”即思虑、审虑,也就是观、慧的意思。这样,“禅”就包括了止和观,也即“定”和“慧”两个方面。

按《大乘义章》所释的思唯修,功德林之意,也同样如此。“思唯”即于定的境界中审义筹虑,这是慧的功能;“修”就是思心渐进,也是在慧的指导下进行修行,达到定的更高的境界。由于修习禅定能获得智慧、神通、无量心等功德,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禅”是功德丛林。

大乘佛教对“禅”的作用更为重视,把“禅”的修行作为六波罗蜜之一。“波罗蜜”意为到彼岸。佛教把人生看作苦海,现实世界就是彼岸世界。

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寂静、无忧无恼的彼岸世界。六波罗蜜,就是六种到达彼岸世界的方法或途径。因为到达彼岸世界,必须渡过生死苦海,所以这六种到达彼岸世界的修行方法又称为六度,“度”即“渡”。

大乘佛教有所谓六度度行之说,就是以此六度概括佛教的所有修行方法。“禅”作为六度,或六波罗蜜之一,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大乘菩萨修习禅定时,形式上其身体虽然远离众生,但他们的心中却常常挂念着众生。他们在山泽林间、人少清净处修习禅定,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真实的、无上的智慧。只有获得了这种无上之智,才能更好地普度一切众生。

譬如一个人服食药物,调养身体,是为了将身体调理得更好。他在调养期间,虽然事情做得少了,但一旦身体康健,体力恢复,就能做更多的事情。菩萨宴坐,修习禅定也同样是如此,以禅定之功力,服食智慧之药,得奇妙之神通力,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是为了普度众生。菩萨虽远离众生,在清净之处修习禅定,归根结底是为了求得无上智慧。

因此,如欲证悟佛道,获得清净无上的真理和智慧,必须修习此禅定。再说,世间办一切事,都必须专心致志,如能专心致志,则任何事情都必定能够办成。更何况佛道之理深奥微妙,也必须通过禅定的修习,才能收摄弛散不停的散乱之心,使心专注一境,修行才有成功的可能。

(三)禅修的功德

修习大乘佛教的禅波罗蜜,有五种功德:一是于诸善法,当摄不散;二是常愿解脱,不着两边;三是愿得神通,成就众生之善根;四是净法界,蠲除心垢;五是断众生烦恼根本。

诸善法,当摄不散,就是修习禅定能摄守种种善法,增长善根。

常愿解脱,不着两边,就是修习禅法能远离各种错误见解,经常保持符合佛教的正确思维。

愿得神通,成就众生之善根,就是通过修习禅定而获得各种神力,以使众生的善根增长。

净法界,蠲除心垢,就是能净化法界,蠲除心中的污垢,恢复清静之心的本来面目。

断众生烦恼根本,就是以禅定而能获得无上智慧,有此无上智慧,才能更好地普度众生,断除众生的根本烦恼。

由此可见,传统的佛教,无论是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对禅的修行都非常重视。禅学作为定的内容之一,在佛学整体中占有重要地位。大乘佛教还把禅的修行作为获得最高智慧、证得无上觉悟,以及普度众生的必要条件。

(四)禅修的层次

既然禅的修行如此重要,所以佛教对禅修的层次和境界有详细的描述。

一般而言,传统佛教把基本的禅定境界分为从初禅到四禅四个不同层次。如《长阿含经》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论》卷八十等,都依据心理活动的发展层次详分为“四禅十八支”。

初禅分为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五支;二禅分为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四支;三禅包括行舍、正念、正慧、受乐、心一境性五支;四禅包括舍清净、念清净、不苦不乐、心一境性四支。

佛教禅定以心境一性为体,因此,四禅的自性支都为心一境性。对治支和利益支,是这一体性产生的作用。其中,“对治支”指用以对治众生的贪念和愚昧等欲望,以及由对治这些欲望而产生的一些心理活动;“利益支”是指在对治过程中,进入相应境界而获得的主观感受。

四禅总的特点是已离欲界,即佛教所说我们众生以及一切尚未脱离食色之欲的众生所居之境界的感受,与色界,指已脱离食色之欲,但仍未离开物质需要的众生所居之处的众生的观想和感受相应。

例如,进入初禅境界的诸众生,虽已脱离了欲、恶等不善之法,享受着因离开欲界生活而产生的喜、乐之情。但此等众生仍有对事理粗略思考的作用即“寻”,是一种粗浅的认识思维功能,仍有对事理细密的思考作用即“伺”。对事理细密的思考,是寻的作用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等心理活动。对这两种粗细分别不同的心理活动,还应不断加以对治。

进入二禅境地的众生,连寻、伺这两种粗细分别的心理活动也已断灭,获得了内心的清净,即为“内等净”,由禅定力而得内心喜乐的感受。

到了三禅境地,连二禅时由禅定力而得的内心喜乐之感受也已舍弃,住于非苦非乐之“行舍”境地,即舍去一切虚妄分别,以佛教所说之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和一切事物,按照佛教的宗教精神,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思维活动。由此而产生的乐,是一种“离喜妙乐”。

由三禅境地而进一步精进修习,即进入四禅。到了四禅时,连三禅所获得的离喜妙乐也被舍弃,唯有清净之念,从而获得不苦不乐的境界。这就是佛教用以对治诸惑,并认为由此而能产生各种功德的四种基本禅定。

佛教认为,依次渐进修习这四种基本的禅定,即能获得许多功德利益。如《法界次第》初门说,无量心、背舍、胜处、一切处、神通变化及无漏观慧等种种禅三昧,都从四禅出。

(五)禅法的区分

依据所观的对象,以及所获境界深浅程度的不同,佛教各派又对各种禅法作了区分。

如在《法界次第》中,将所有禅法分为世间禅和出世间禅两大类。“世间禅”由上述根本四禅,以及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组成;“出世间禅”又可分为出世间禅和出世间上上禅二种。

《楞伽经》则将各种各样的禅,分别为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真如禅和诸如来禅四种。《楞伽经》指出了四种禅法的区别,并且提出了“如来禅”的概念,说如来禅是“住于佛地自证圣智”者,是佛的内证境界。这种说法成了后来达摩禅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传,达摩以四卷《楞伽经》传弟子慧可,此后一直传到五祖弘忍。早期的禅宗诸师也被称为楞伽师,可见《楞伽经》对于禅宗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在达摩来中国之前,印度佛教禅学有南北之分。楞伽宗是以四卷本《楞伽经》为立论根据的。楞伽是印度南方的一个岛。

《楞伽经》一开始就指出,该经是释迦牟尼在楞伽山顶所说之法,所以叫作《大乘入楞伽经》,即释迦牟尼入楞伽山所说之经。由此可知《楞伽经》是当时印度南方佛教禅学的经典。

达摩来自于南印度,达摩的禅法属于印度南方,并为当时印度南方佛教徒所推崇。达摩来到中国以后,仍然宣扬他的《楞伽经》的禅学思想,达摩禅学形成为教派,是从达摩本人开始的。

四卷本《楞伽经》所提出的“佛语心”“如来藏”等,是楞伽宗传教的中心论点和基本思想。《楞伽经》开卷的第一品之品名就是《一切佛语心品》。

对此,宋人苏轼解释说:“《楞伽阿跋多阿宝经》,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故谓之佛语心品。”

祖师达摩以付二祖曰:“吾观震旦所有经教,唯《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祖祖相授,以为心法。”

这个“心”字,是“枢要”“中心”之意,就是说佛教中的主要义理在《楞伽经》中都已经具备了。但是,慧能以后的禅宗教徒们望文生义,把这个“心”曲解为人心之心。这也许是后来把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立论的禅宗和楞伽宗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理论根据。

所谓“如来藏”,是指众生成佛前,先天具有的成佛的清净自性,因烦恼隐覆而不显,故名如来藏。如来藏属因位。成佛后,就不能叫如来藏,而称之为如来法身,属果位。

根据四卷本《楞伽经》的意思,如来藏“自性清净”,即“空”“无相”“法身”“涅槃”等。这是自觉智境,即佛的内证境界。

四卷本《楞伽经》本来不是专讲禅法的。它在讲“离念”时,自然有“离”得渐、顿的问题,涉及了渐悟和顿悟。它主张“自觉圣智究竟境界,……当勤修学”。

也就是说,如来藏的得来是需要经过持戒、坐禅等勤修苦练的功夫。楞伽宗的创始人达摩教人修“壁观”,直到楞伽宗的最后一个大师神秀教人“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都是遵从四卷本《楞伽经》的渐修禅法。

达摩门下所传之禅,也就是摩诃迦叶以来辗转相传的禅法,即中国佛教禅宗所说的禅。这种禅与传统的禅法完全不同,它以不落言诠、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为特点,强调实修实证,真参实悟,当下直取,顿悟成佛。因此,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它被称为教外别传的心宗。

释迦牟尼 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义即“释迦族的圣人”。

大梵天 是印度神话中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盘古。梵天是至高存在“梵”和阴性能量自性或幻象的儿子,大梵天因此被称为“生主”。

摩诃迦叶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摩诃迦叶波、大迦叶。意译大饮光或大龟。在佛弟子中,有“头陀第一”“上行第一”等称号。

禅宗 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圭峰宗密 唐代名僧,佛教华严五祖。俗姓何,法名宗密。807年出家为僧。谥号“定慧禅师”。是著名佛教思想家。

耆那教 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

数论派 是婆罗门六个正统哲学派系之一,印度六派哲学中,最早成立之一派。数论派认为,事物是由某些根本因转变出来的。

菩提树 为桑科榕属植物,树干笔直,树皮为灰色。树冠为波状圆形,具有悬垂气根。在我国分布于西南以及中南。

背舍 背谓违背,舍即弃舍。大智度论云:背此净洁五欲,舍此着心,故名背舍。 Z5JgOnk6DLQAvRLU2MMSTsxT/sHXBz/5fZePtB4QrfP+Zjr4NuMQHUaFliO2EL1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