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主要宗派

隋唐时期是我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在这时期,随着大量印度佛经论著的翻译、传播、弘扬,思想理论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各个宗派也先后兴起。

我国佛教曾出现过许多派别,后来主要流行的有八大宗派。

(一)三论宗

三论宗又名法性宗,是由隋代吉藏所创立。三论宗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而立宗,故称三论宗。其教义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

三论宗的学统在印度是龙树之后,下传到提婆、罗睺罗、青目、须利耶苏摩、鸠摩罗什,在中国则是从鸠摩罗什开始,下传到僧肇、僧朗、僧诠、法朗、吉藏。

三论宗初祖龙树,是释迦牟尼灭后第一位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其《中论》《十二门论》等,发挥缘起性空的学说,为大乘佛学建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龙树将其学说传给弟子提婆,提婆深得其要领,辩才无碍,在与异派学者辩论中多次获胜,著有《百论》和《四百论》等,大大发扬了龙树学说。提婆之后,经罗睺罗、青目至西域莎车国王子须利耶苏摩。

鸠摩罗什师承须利耶苏摩,专弘般若性空之教,为四方学者所宗,道流西域,声载东国。

401年,鸠摩罗什来到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四方义学沙门闻风而至者八百余人,前后翻译经律论七十余部,三百余卷,盛倡龙树、提婆般若性空学说,门人号称三千,著名学者不下数十人,唯有僧肇精纯守一,得罗什之真传。

在罗什、僧肇之后,僧朗传承此学,僧朗有得业弟子僧诠。僧诠门徒数百,上首弟子有法朗、智辩、慧勇、慧布四人,其中最著名的为法朗。他在僧诠门下,禀受《华严经》《大品》《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僧诠殁后,558年法朗奉敕移住兴皇寺,被尊为兴皇大师。陈、隋三论学者多出其门下,其中最著名者为吉藏。吉藏著作宏富,陈义精微,评判由晋以来各家学说,亦采取南北各派长处,大凡当时流行的经典,多为注疏,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三论宗。

当时,除吉藏一系而外,同时弘传三论的学者也有很多。因此,三论学说在初唐曾盛极一时。后来法相、华严、禅宗相继成立和发展,此宗逐渐不振。

766年至779年间,金陵有玄壁法师弘传三论,浙江金华有慧量法师专讲三论。虽至中唐,传三论者尚有人在。会昌禁佛之时,此宗章疏被毁殆尽,几乎成为绝学。

清代末年,居士杨文会从日本将三论宗失传的章疏著作取回,世人才能得悉该宗学说的全貌。

三论宗所依的经典,自罗什、僧肇、僧朗相承以来,就以《大品》《法华经》《华严经》为宗依。至法朗时,又加了《涅槃经》,即有四部大经。所以,隋唐诸三论师的传记中,时有“四经三论”或“四论三经”之说。

此外《维摩经》《仁王经》《金刚般若经》《胜鬘经》《金光明经》等,也有较详细的疏解。《智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此宗的根本论典。除《智论》外,吉藏均有注疏。关于此宗的专著,如《大乘玄论》《法华玄论》《净名玄论》《二谛章》《三论玄义》等,皆是此宗的要典。

三论宗破除一切有所得,说大乘经同明一道,同以无所得正观为宗,对如来所说经教,不作高下优劣之分,但因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所以,佛说的法门就有种种的不同。这叫随机施教,因病授药。

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为此宗的中心理论。这种理论,总的阐述世间、出世间万有诸法,都是从众多因缘和合而生,是众多因素和条件结合而成的产物,这叫缘起。离开众多因素的条件,就没有事物是独立不变的实体,这叫无自性,也就是性空。即缘起事物的存在就是性空,不是除去缘起的事物而后说空。

如《十二门论》所说:“众缘所生法,即是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这就是说,缘起法无自性就是毕竟空,但为随顺世俗的常识,而说有缘起的事物,把缘起和性空统一起来,这就是中道。所以,不离性空而有缘生的诸法,虽有缘起的诸法,也不碍于毕竟空的中道实相。

为了阐明这种理论,三论宗立有真俗二谛和八不中道等义。

真俗二谛,也叫第一义谛和世俗谛。对于二谛的解释,佛教各宗不尽相同。二谛的言教,是根据《摩诃般若经》和《中论》所说的。

二谛只是为教化众生而假设的言教。即为著空者依俗谛说有,为著有者依真谛明空。明空不住空,为显示不是自性实有;说有不住有,为说明不是断灭的空无。如此,虽说空没有,为令人体悟到超越空有、言忘虑绝的诸法实相,便是法性理体。

所以,真俗二谛是为了说法教化上的方便,适时而用的假设。由此,二谛言教,体悟无所得的中道实相。

关于八不中道之义理,此宗依《中论》卷首“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八不偈之意,以显发中道实相。认为原来凡夫二乘有种种偏执偏见,概括起来有生灭断常一异来去四双八类,这些偏见是人们正确认识宇宙万有的障碍,是虚妄分别,是种种戏论。所以,对它们皆用“不”字来予以否定,令诸众生离此八偏,以悟入空有不二的中道。

依二谛八不的教理,建立三种中道:世谛中道,真谛中道,二谛合明中道。三种中道表明,不但非真非俗是中道,即真俗二谛也是中道,若说二谛是假,对待真俗说有中道,即中道也成为相待假。所以八不义中说:中假常通,体用无碍,若有所住,便丧失圆旨。

三论宗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迷故,为无明妄想所蒙蔽,虚妄分别无我谓有我,执外境为实有,所以成为众生而流转生死。若能彻悟诸法毕竟空寂,顿歇无明烦恼,除去颠倒妄想,而本有的法身佛性、万德庄严自然显现,名为成佛。

(二)法相宗

法相宗,因剖析一切事物的相对真实和绝对真实而得我。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玄奘曾游学印度17年,回国后先后译出瑜伽学系的“一本十支”各论,并糅译了《成唯识论》,奠定了法相宗的理论基础。

法相宗主要奉古印度大乘佛学瑜伽一系学说,所依经典,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以《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大乘庄严经论》《分别瑜伽论》等十论为支的所谓“一本十支”为主要典籍。《成唯识论》为法相宗的代表典籍。

法相宗的判教,依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判释迦一代教法为有、空、中道三时。第一时有教。为破异生实我之执,于鹿野苑说阿含经等,昭示四谛、十二因缘、五蕴等法,是为初时我空之说。

第二时空教。为破除诸法实有之执,在灵鹫山等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等,开示诸法皆空之理,令中根品,悟彼法空,舍小取大,是为第二时法空之说。

第三时中道教。为破除执着有空,于解深密等会,说一切法唯有识等,即心外法无,破初有执;内识非无,遣执皆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是为第三时识外境空之说。

此三时教的说法,有依释迦说法年月先后来区分的,称年月次第;有依了义与不了义来区分的,称义类次第;还有兼年月次第与义类次第来区分的。

法相宗的三性说,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无著世亲等瑜伽行派认为,诸法实相应有两方面,既不是有自性,如名言诠表所说,也不是一切都无所有,而是远离有无二执以为中道。

这样,即有虚妄分别与空性两面:依分别的自性说为“依他起性”(相对真实);依分别的境说为“遍计所执性”(妄想);又依空性说为“圆成实性”(绝对真实)。

法相宗继承此说,且结合唯识说,以为三性也不离识,谓诸识生起之时,现似见分与相分两分是依他;意识从而周遍计度,执为“能”“所”二取,则是遍计所执。

法相宗又用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认为世界现象都由人的第八识即“阿赖耶识”所变现,而前七种识再据以变现外境影像,缘虑执取,以为实在。

又认为在阿赖耶识中蕴藏着变现世界的潜在功能,即所谓种子。其性质有染有净,即有漏无漏两类。有漏种子为世间诸法之因,无漏种子为出世间诸法之因。

从而说明,未来出世者种姓有声闻、独觉与菩萨三乘之别,又有不定为何乘之“不定种姓”与三乘也不得入的“无种姓”,因而建立五种姓说。这与向来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说不同,此是该宗的中心思想之一。

法相宗的五重观法,为与唯识说相适应,主张用唯识观。窥基在《大乘法苑义林章》的《唯识章》中,特别提出从宽至狭、从浅至深、从粗至细的五重唯识观。

一是遣虚存实识。此观有情的遍计所执性法,纯属妄情臆造,毫无事实体用,故应遣除;至于依他性法仗因托缘依他而有事实体用,是“后得智”之境,又圆成性是诸法之理,为“根本智”之境,均不离识而应留存。是为唯识观的初步。

二是舍滥留纯识。虽观事理皆不离识,而此内识有所缘相分和能缘见分。相分为内境,见分心仗以起,摄境从心,并简别有滥于外境,所以只观唯识,为第二步。

三是摄末归本识。摄见相二分之末,归结到自心体分之本。因见相分皆识体所起,识体即为其本。今但观识体,为第三步。

四是隐劣显胜识。隐劣心所,显胜心王。心王起时必隐劣心所,为第四步。

五是遣相证性识。心王犹属识相,今遣相而证唯识性,得圆成实之真,为唯识观最究竟之阶段,即第五步。

法相宗的因明学说,因明原为瑜伽行派所创。世亲门人陈那有更大发展。

玄奘在印度游学时,曾到处参问因明,造诣极高。临回国前,在戒日王所主持的曲女城大会上,玄奘立了一个“真唯识量”,书写在金牌上。经过18天,无一人能驳倒它,创造了因明光辉的典范。

玄奘回国后,先后译出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和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门人竞作注疏。其中以大庄严寺文轨和慈恩寺窥基所作最为流行。

窥基对因明作法,多有发展,主要有:区别论题为“宗体”与“宗依”;为照顾立论发挥自由思想,打破顾虑,提出“寄言简别”的办法;立论者的“生因”与论敌的“了因”,各分出言、智、义而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每一“过类”都分为全分的、一分的,又将全分的一分的分为自、他、俱;推究了有体与无体。

法相宗所传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律宗道宣专事四分律的宣扬,在理论上也吸收了玄奘新译唯识学的观点,以阿赖耶识所含藏的种子(功能)思心所为戒体,称为心法戒体论(戒弟子从师受戒时,在精神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称戒体)。

晚明思想家王夫之,著有《相宗络索》一书,对法相宗的基本概念,分析透彻。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在其著作中运用因明三支比量。谭嗣同在所著《仁学》一书中,也引用有关唯识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曾运用因明与西方逻辑、中国墨经作比较研究,并有《齐物论唯识释》之作。

(三)天台宗

天台宗是汉传佛教十三宗之一,因其创始人智颉常驻浙江天台山,故称天台宗。天台山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天台宗的宗义是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以自宗为圆教,将佛教教义加以精密的调整,发展了大乘圆教理论,具有独创的大乘思想。

天台宗以龙树为初祖,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文禅师学行精严,读《大智度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一语和《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一偈,朗然顿悟一心三观的哲学,口传弟子南岳慧思。慧思继承此说,并结合《妙法莲华经》要义,又阐发“诸法实相”之说。慧思兼重定慧,实为以后天台宗止观双修的起缘。

慧思受心观后,在禅定中悟得法华三昧,后入南岳,广开法门,教化群众。

时有智颉大师前来学禅,两人一见面就觉得甚为契合。智颉住在大苏山潜修7年,32岁下山,在南京瓦官阐说定慧双修的教化8年。

智颉一本师传的宗旨,教观总持,解行并进,一变当时南义北禅的佛教学风。著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世称天台三大部,弟子灌顶得其真传,作《涅槃玄义》和《涅槃经疏》,很有发挥。

后来,智颉移住天台山,天台大师的称呼,由此而起。隋炀帝杨广迎至扬州,授菩萨戒,赐号智者大师。开皇十七年,智颉享寿67岁,逝世于石城寺。

智颉四传至湛然,湛然以中兴天台宗为已任,对天台三大部都有翔实的注解,发挥三谛圆融的义理。又针对华严宗、法相宗和禅宗,写了《金钢錍》《法华五百问论》和《止观义例》等著作,提出了无情有性的观点,此观点对天台宗此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湛然的弟子有道邃、行满等。经过会昌禁佛和五代之乱,典籍被毁殆尽,遂一蹶不振。道邃五传弟子义寂,通过吴越王钱俶遣使到高丽、日本,访求天台宗典籍,高丽派谛观送来教典等,才使该宗学说得以延续和发展。

义寂的再传弟子知礼,因受同学之请,撰《释难扶宗记》,驳同门另一僧人晤恩等以《金光明经玄义》广本为伪作而引起了一场历时七年的山家、山外之争。争论的焦点是:真心观还是妄心观,色法具否三千等问题。山家主张妄心观与色心共具三千;山外相反,主张真心观,色法不具三千。山外的主张接近华严宗的教观,被山家斥为不纯,不久即衰。

天台宗在元、明两代势微。明末有智旭自称“私淑台宗”,著《法华会义》等多种,对天台教观颇有发挥。晚近有谛闲著《大乘止观述记》等十余种。

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槃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智颉的天台三大部,是该宗的根本典籍。

智颉判佛一代说法为五时八教。五时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这是根据《大般涅槃经》中从牛出乳、从乳出酷,次第而出生酥、熟酥、醍醐五味的譬喻而立的。

乳譬第一华严时,说《华严经》;酷譬第二鹿苑时,说“阿含经”;生酥喻第三方等时,说《大方等大集经》《宝积经》《维摩经》《楞伽经》《胜鬘经》等;熟酥喻第四般若时,说《般若经》;醍醐喻第五法华涅槃时,说《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这是佛陀在不同时机、对不同听众分五个阶段说出的五类不同教法,叫“别义五时”。

又说佛陀宣说教法,并非按五大类绝对分界,而是将华严的义理分散在各个时教。如在鹿苑时里,就间说到无相教法等,表明各时相五融通,谓之“通义五时”。

天台宗的主要思想是实相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实相渊源于南岳慧思。慧思建立“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的诸法实相说。

智颉用以与十法界,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四圣与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凡,以及三种世间,即五阴世间、众生世间、依报国土世间等相配,构成“一念三千”的理论。

智颉又用此三千诸法为介尔现前一念心的所观之境,进而联系慧文的“一心三观”来考察,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即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相貌宛然,即假;空、假原是诸法一体的两个对立侧面,从全体看不应偏于任何一面,空即假,假即空,空假不二即是中。

所以,三谛圆融也就是三智圆融。通过圆修三谛,达到顿断三惑,圆证三智,此即天台宗的中心理论。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整理和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得到当时朝野的支持和信奉,对隋唐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元明以后,天台宗学者往往兼倡净土,形成“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之风。该宗在汉族地区虽几经兴衰,但仍延续不绝。

公元9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将天台宗传到日本,与真言宗并列发展,史称“平安二宗”。13世纪,由此宗分出日莲宗。现在,日本天台本宗、日莲宗都很兴盛。

(四)华严宗

华严宗又名贤首宗。此宗以《华严经》为根据,并有深入的研究和阐发。此宗创始人是7世纪末的贤首国师,所以称为贤首宗,又名华严宗。

相传学统传承从杜顺,下传到智俨、法藏、澄观、宗密。该宗推戴杜顺为初祖,而实际创始人为法藏。

杜顺原名法顺,雍州万年,即今陕西临潼西北人,曾从因圣寺僧道珍学习禅法,后住终南山宣扬《华严经》。相传他著有《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各一卷,为此宗在观行方面的无尽缘起说和判教方面的五阶次第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智俨是天水,即今属甘肃人,师事杜顺,受具足戒后,到处参学,对地论学派慧光经疏中的“别教一乘”说和“无尽缘起”说及《十地经论》中的六相义,别有心得。著有《华严经搜玄记》十卷,《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华严五十要问答》两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四卷等。

法藏依智俨学《华严经》,深通玄旨。28岁以后,他开始广事讲说,参加实叉难陀、义净、菩提流支翻译《华严经》《大乘入楞伽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宝积经》等,并有著述一百余卷,详尽发挥了智俨的教规新说,正式创立华严宗。

法藏有多个弟子,以慧苑为上首。但慧苑因作《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15卷,与法藏学说相左,被列为异说。唐大历中,法铣著《刊定记纂释》21卷,其弟子澄观著《华严大疏》及《随疏演义钞》,皆力斥慧苑之作,以恢复法藏宗旨。但澄观仍杂有不少禅宗、天台宗的见解。其上首弟子宗密,主张融合华严与禅宗,提倡教禅一致。在会昌禁佛中,此宗受到打击。

宋初,长水子璿以弘传宗密之学业主。至其弟子净源时,华严宗始得中兴。净源弟子义天本为高丽王子,北宋元祐初年,携带该宗久已散佚的疏钞多种来华,使其得以复传中土。三年后,义天携佛典及儒书1000卷回国,华严宗遂传入高丽。

华严宗把佛教分为深浅不同的五种教义,以四法界、六相、十玄、三观为其中心思想,阐发了《华严经》的法界缘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尽圆融的教义,并发展了大乘思想。

四法界中,事法界指宇宙万有事法,彼此一一差别,各有分齐;理法界指诸法平等的理性,即真如;理事无碍法界,是说有差别的事法与平等的理性,互相溶融无碍;事事无碍法界,指一切各有差别的事法,由于理性同一,故能一一称性融通,一多相即而重重无尽。

六相中,总相指一种缘起中,具足各种成分,类似所谓事物的全体;别相指各种成分有其差别,即事物的部分;同相指各部分互相依持,同成一总体,即事物的同一性;异相指各个部分虽互缘而生,仍各别有异即事物的差别性;成相指由此各缘起法得成,即事物的生成;坏相指各部分仍住自法不移动,即事物的破坏。此六相都两两相顺相成,同时具足,互融无碍。

十玄门中,同时具足相应门是指一微尘中同时具足一切诸法,互相依存,成一缘起;因陀罗网境界门,指各个法中有无量法,彼此之间互相映现,重叠无尽;

秘密隐显俱成门,指说一法即一切法,或隐或显,俱时成就;

微细相容安立门,指一切法门均于一念中具足,即极微细中含容一切诸法;

十世隔法异成门,指一切法门遍布于“十世”之中,前后久暂,不相隔历;诸藏纯杂具德门,指六度万行,或纯或杂,法法交彻,功德互相具足;

一多相容不同门,指每一法中具有一切法,容摄无碍;诸法相即自在门,指诸法融通,相即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尽;唯心回转善成门,指法界无碍功德,都由一如来藏为自性清净心回转,具足成就;托事显法生解门,指所有尘法,事事无碍,随一事理,能显法相实相。

华严宗认为,这些事事无碍教义,皆如来称性之谈,即依本具有圆满性德而起赴感应机之用,谓之性起说。又以理性为众生本具,是因位中本有的性德,亦有称性而现之义。

(五)禅宗

禅宗是我国佛教宗派之一,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也称佛心宗。

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相传中国禅为菩提达摩,即南北朝时期南天竺人创立。达摩于北魏末年,首先活动于洛阳,后来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修持佛法,修习禅定,倡二入四行之禅修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后世以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以嵩山少林寺为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并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

达摩在少林寺有嗣法弟子慧可、道育等。慧可从达摩六年,达摩授以《楞伽经》四卷。慧可后隐居于舒州皖公山,即今安徽潜山东北,传法于僧璨。僧璨受法后,又隐于舒州司空山,即今安徽太湖北,萧然静坐,不出文记,秘不传法。唯有道信侍僧璨九年,得其衣法。

僧璨后至吉州传法,尝劝道俗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可见其除依《楞伽经》外,还以《般若经》为依据。后住湖北黄梅双峰山三十多年,主张“坐禅守一”,并传法于弘忍。其另一弟子法融在金陵,即今江苏南京的牛头山传牛头禅。

弘忍得法后,即至双峰山东冯茂山另建道场,名东山寺,时称其禅学为“东山法门”。弘忍“萧然静坐,不出文记,口说玄理,默授与人”的作风,开中国佛教特有的禅风,对后来禅宗发展影响甚大。

弘忍的著名弟子有神秀、慧能、惠安、智诜等。相传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大家各作一偈,时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未见本性”。

慧能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可,并秘密传以衣法,为第六代祖。慧能得法以后南归,隐居15年,继至曹溪宝林寺。后应请在韶州大梵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并传授无相戒。

神秀于弘忍寂后,至荆州当阳山玉泉寺弘禅,二十余年中门人云集,是为北宗。北宗主张“拂尘看净”的渐修,数传后即衰微。

慧能先后在南阳、洛阳大弘禅法,南宗遂成禅宗正统,慧能宗风独尊于天下。南宗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

南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主要依据是达摩的“二入”“四行”学说。二入指“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凭借经教的启示,深信众生同一真如本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盖,不能显露,所以要令其舍妄归真,修一种心如墙壁坚定不移的观法,扫荡一切差别相,与真如本性之理相符,寂然无为。这是该宗的理论基础。

行入即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与称法行,属于修行实践部分。慧能继承这一学说,在《六祖坛经》里主张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

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提出了“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其禅法以定慧为本。

定慧即“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指定,生其心即慧。慧能从“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文中,悟出了定慧等学微旨。禅宗的一切思想,皆从此义引申而来。

慧能著名的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形成禅宗的主流。其中,以南岳、青原两家弘传最盛。南岳下数传,形成沩仰、临济两宗;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世称“五家”。其中,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时间最长。临济宗在宋代形成黄龙、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

沩仰宗,是沩山灵祐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其修行理论继承和发扬了道一、怀海“理事如如”的精神,认为万物有情皆有佛性,人若明心见性,即可成佛。

临济宗,由义玄创立。因义玄住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临济院而得名。义玄提出“三玄”(三种原则)、“三要”(三种要点)、“四料简”(四种简别)、“四照用”(四种方法)等接引学人。因其机锋峭峻,自成一家。

曹洞宗,是洞山良价及其弟子曹山本寂创立。其教法“五位群臣”说,从理事、体用关系上,说明事理不二、体用无碍的道理。

云门宗,由文偃创立。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县北的光泰禅院而得名。其禅风被称为云门三句:“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常用“顾”、“鉴”、“咦”三种表示,接引学人,表现出“刚劲”的宗风。

法眼宗,由文益创立。南唐中主李璟赐谥其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提出“理事不二,贵在圆融”和“不著他求,尽由心造”的主张。以“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概括其宗风。

黄龙派,由慧南创立。因其住黄龙山而得名。法门为“道不假修,但莫污染;禅不假学,贵在息心”。

杨岐派,由方会创立。因住杨岐山而得名,其治所在今江西萍乡县北。时人称其兼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之长,得马祖道一大机、大用,浑无圭角,宗风如龙。

禅宗五派的思想相差无几,仅是门庭施设不同,接引学人的方法有所区别,以致形成不同的宗风。

禅宗在五家七宗以后,禅风有所改变,有“颂古”、“评唱”等一类禅门偈颂行世。后有克勤作《碧岩集》,影响很大。从此,禅宗机用变成逢场作戏。后克勤弟子大慧宗杲销毁《碧岩集》刻版,想杜绝不明根本、专尚语言的禅病。

正值禅宗流弊严重,临济、曹洞互争短长时,法眼宗延寿编《宗镜录》100卷,对各派宗旨分歧持调和态度,目的是扶衰救弊。但此书在100年后才刻版流通,不久又被增改,至明代才恢复旧观。

清雍正年间,《宗镜录》曾被推崇一时,但始终未在禅门中发挥应用。在金元间有曹洞宗行秀,元有临济宗明本,明末清初有临济宗圆悟、曹洞宗元贤等宗师,继续弘扬禅法,都未能挽回禅宗颓势。

禅宗在我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的时间最长,至今仍然延绵不绝。禅宗在我国哲学思想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周敦颐、朱熹、程颐、程颢、陆九渊、王守仁等,都从禅宗中汲取营养。禅宗思想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如谭嗣同、章太炎建立他们思想体系的渊源之一。

此外,禅宗的对外传播亦甚广。8世纪,新罗僧信行入唐从神秀受法,将北宗禅传至朝鲜半岛。道义从马祖弟子智藏受法,回国传播南宗禅,称禅寂宗,后改称曹溪宗,为朝鲜禅宗主流。

12世纪末,日僧荣西入宋,受法于临济宗黄龙派虚庵怀敞,将此宗传至日本,称千光派。俊荷受杨岐派禅法,回国弘传。南宋末年中国禅僧多渡日本,传杨岐派禅法。

13世纪初,日僧道元入日本。17世纪,福建黄檗山万福寺隐元隆琦应邀赴日本弘法,设坛传授禅戒,成为与曹洞、临济并列的黄檗宗,传承至今。

(六)净土宗

净土宗是我国佛教宗派之一,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故名。净土宗以信愿念佛为正行,净业三福、五戒十善为辅助资粮。

净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宗多以净土为归,但早期并未成为专门的宗派。佛法东来,东晋时的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提倡专修该往生净土的念佛法门,又称莲宗或远公白莲社。

慧远大师成立专修念佛的净土法门,是佛教净土信仰在我国初始弘传的结果,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

唐代善导大师是净土法门的重要倡导与推动者,被后人奉为净土宗的第二代祖师。该宗历代祖师并无前后传承法统,很多还是其他宗门教下的大祖师,均为后人据其弘扬净土贡献推戴而来。

按近代印光大师所撰的《莲宗十二祖赞》,以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为莲宗十二祖。其中,前九祖和《莲宗九祖传略》大致相同。后印光大师也被佛教界尊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净土思想渊源于印度。在东汉时,净土经典开始传入中国,支娄迦谶译出《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般舟三昧经》等。后来,竺法护译出《弥勒菩萨所问经》《佛说弥勒下生经》,支谦译出《大阿弥陀经》,畺良耶舍译出《观无量寿经》,于是在中国出现净土崇拜。

净土宗大致分为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两种,弥勒净土信仰由道安首创,一时盛行于北魏,梁齐间还有所闻,不久即衰。弥陀净土信仰一般认为始于东晋慧远。他于东晋太元十五年,即390年,在庐山东林寺建莲社,参加的僧人、居士达123人。他们于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专修念佛三昧,共期往生西方,并令刘遗民著文勒石,以明所誓。

此后,有昙鸾于北方专修净业,立难行、易行二道之说,主张以弥陀如来本愿力为根本,为建立净土宗奠定了基础。

昙鸾以后有道绰,曾讲《观无量寿经》,以小豆计数近200遍,每日口诵阿弥陀佛。著《安乐集》两卷,立圣道、净土两门,认为只有净土一门是唯一的出离之路。

善导先往玄中寺听道绰讲瘦土要旨,后到长安,光明、慈恩等寺弘扬净土教义,继承道绰的传统,著有《观经疏》,正式创立净土宗。

善导以后,净土宗继续流传,历代名师辈出。先有承远、怀感、法照、少康等继续弘扬,被称为善导流或善导系。

在唐开元年间,出现了慈愍流,慈愍三藏即慧日,他曾由南海去古印度等七十余国游历,学习净土经义,著有《净土慈悲集》《般舟三昧赞》等。

五代至宋,净土宗一直很盛行,它的信仰深入民间,净土常常依附于天台、禅、律诸宗。五代末,杭州永明寺延寿,倡导禅净兼修,著有《万善同归集》等,发挥净土思想。

宋元两代结社之风盛行,出现了白莲社、净业会、净土会等。专弘净土者,有宋初省常,元代普度等。明代弘传净土者,有祩宏、智旭等。清初以来,则有普仁行策,梵天实贤、资福际醒等。晚近灵岩印光,专修净土,创弘化社,办灵岩净土道场,为近代弘扬净土的典范。

《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世亲的《往生论》,为该宗所依的经典,称三经一论。善导所著的《观无量寿经疏》《往生礼赞》《观念法门》《法事赞》《般舟赞》等,为净土宗的主要代表作。

净土宗主要宗旨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净土。善导把修行的方法分为正行和杂行两类。正行又分为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五种,此中又特别把称名作为正业,其他四种为助业,显出正名为最重要。

念佛的方法有四种:一是专念佛的名号,称为持名念佛;二是观佛的塑像与画像,称为观像念佛;三是观想佛的妙相,包括《观经》十六观门,称为观想念佛;四是观佛的法身,即谛观实相,称为实相念佛。

后世唯持名念佛最为流行,这与善导的大力提倡有直接关系。同时,信众认为此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只要一心专念弥陀一佛名号,就能往生净土。但因往生者的因行有胜劣,往生之相有等差,往生后见佛成佛有疾缓,从而分有上、中、下的三辈九品。

由于净土宗的修行方法简便,人人都能做以,故自中唐以后广泛流行。宋明以后,净土宗与禅宗融合,其他如律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也都兼修念佛法门。同时快速普及于一般社会,流传至今。

(七)律宗

律宗是我国的佛教宗派之一,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的道宣。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相传释迦在世时,为约束僧众,制定了各种戒律。第一次佛教结集时,由优婆离诵出律藏,其后因佛教各派对戒律的理解不尽一致,所传戒律也有所不同。

据《僧史》记载,中国汉地翻译戒律和实行受戒,始于三国魏嘉平中。当时中印度昙柯迦罗来洛阳,见中国僧人只落发而未受戒,即译出《摩诃僧祗部戒本》,以为持戒的准绳。后又请印度僧立羯磨法,即受戒规则,创行受戒。

254年至256年,安息国沙门昙谛来洛阳,译出《法藏部羯磨》。从此,中国僧众受戒即依法藏部的做法。东晋时又把《摩诃僧祗律》《十诵律》等广律译出,用作行事的依据,以致受戒与随行不相一致。

北魏孝文帝时,法聪在平城讲《四分律》,并口授弟子道覆作《四分律疏》六卷,内容只是大段科文,因此,法聪被认为是四分律师。及至慧光造《四分律疏》,并删定羯磨,始奠定该宗的基础。

慧光弟子道云传道洪,道洪弟子智首,慨叹当时五部律互相混杂,即研核古今学说,撰《五部区分钞》《四分律疏》,影响很大。

智首的弟子道宣,专研律学。继入终南山潜心述作,著《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比丘尼钞》,后被称为五大部。

道宣在终南山创设戒坛,制定佛教受戒仪式,从而正式形成宗派。

与此同时,弘扬《四分律》的有相州日光寺法砺,他和慧休合撰《四分律疏》《羯磨疏》等,开创了相部宗。又有西太原寺东塔怀素,曾入玄奘门下,撰《四分律开宗记》,采用新译的说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论的解释,批语法砺《四分律疏》的错误,而被称为新疏。后又撰《新疏拾遗钞》《四分僧尼羯磨文》等,开创东塔宗。

南山宗、相部宗和东塔宗,后被称为律宗三家。其间互有争论,尤以相部宗和东塔宗争论最为激烈。后相部、东塔两系逐渐衰微,只有南山一系传承,绵延不绝。

按照四分律宗的承传,道宣是第九祖,其前有昙无德、昙柯迦罗、法聪、道覆、慧光、道云、道洪、智首八人。道宣以后,以次传周秀、道恒、省躬、慧正等,至宋代允堪、元照,律宗再盛。

允堪据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作《会正记》,其再传弟子元照著《行事钞资持记》,对《会正记》持异议,因之南山宗在宋时又分为会正、资持两派。

元明之际,律宗几近衰微。明末清初,有如馨在金陵灵谷寺传戒说律,南山宗又得重兴。如馨弟子寂光在金陵宝华山建律宗道场。

寂光再传读体、戒润。读体继承寂光法席,以十誓励众,共同遵行,以律受戒,结戒安居,著作甚多。读体的弟子最著名的有德基、书玉,两人均有许多著作。

德基下有真义、常松、实咏、福聚次第相承。其中,福聚于雍正十二年,奉诏入京,住持法源寺,大宏律宗,著有《南山宗统》等。

福聚其下有性言、圆先、明如、定静、慧皓、昌苍、海然、印宗、发圆次第相承。另外,戒润曾弘律于常州天宁寺,法流不详。民国时,有著名律师弘一法师等。

律宗以《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祗律》《五分律》和《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律毗婆沙》《萨婆多论》《明了论》为基本经典,通称四律五论。

律宗将释迦一代教法判为化、制两教。化教,为佛教化众生令生定慧的教法,即经论之所诠,如四部阿含,《发智论》和“六足论”等。制教,为佛教诫众生而对其行为加以制御的教法,即律教之所诠,如《四分律》《十诵律》等。

化教又分作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三类。性空教摄一切小乘,相空教摄一切大乘般若,唯识圆教摄大乘《华严经》《楞伽经》《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

制教又分为实法宗、假名宗、圆教宗三宗。实法宗,即立一切法实有的说一切有部等,以色法为戒体;假名宗,即立一切诸法唯有假名的经量部等,以非色非心法为戒体;圆教宗,即立一切诸法唯有识的唯识圆教等,以心法种子为戒体。律宗在三教三宗中,属唯识圆教宗。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

律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论。

戒条戒相有5戒、10戒、具足戒之分。5戒是出家在家弟子共持戒;10戒、具足戒是出家弟子的戒。菩萨戒分出家、在家戒。出家菩萨戒如《梵网戒经》有10重48轻戒;在家菩萨戒如《优婆塞戒经》有6重28轻戒。

此外,总摄菩萨戒为三聚,称为三聚净戒。一是摄律仪戒,是戒相,是“诸恶莫作”;二是摄善法戒,是“众善奉行”;三是饶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众生”。

《四分律》分通大乘之说,起于慧光,道宣在《羯磨疏》里,从律文中搜寻出五种理由来证明其说。一曰“沓婆回心”,二曰“施生成佛”,三曰“相召佛子”,四曰“舍财用轻”,五曰“识了尘境”。由“四分”通向大乘,更进一步建立三学圆融无碍说。一戒一行,圆融观解,就具足一切行,这就成为大乘妙行。

律宗又将佛所制诸戒,归纳为“止持”、“作持”两类。“止持”即“诸恶莫作”之意,指比丘、比丘尼二众罅止身口不作诸恶的“别解脱或”;“作持”即“众善奉行”之意,包括安居、说戒、悔过以及衣食坐卧等行持规则。

《四分律》前半部解释僧尼二众别解脱戒为止持门;后半部解释受戒、说戒等20犍度为作持门。

律宗由道宣三传弟子鉴真传至日本。唐天宝十三年,鉴真在日本当时的都城奈良东大地佛殿前筑坛传戒,弘扬戒律,是为日本有律宗之始。

(八)密宗

密宗,亦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等。因该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名。

中国密宗,即为8世纪时印度的密教,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祖师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中国的密宗。

印度密教的思想和实践传入中国,始于三国时代。自2世纪中期至8世纪中期的600年间,在汉译佛经中,约有一百多部陀罗尼经和咒经,其中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的《大灌顶经》12卷、初唐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12卷,属于陀罗尼和真言的汇编性质。

在此期间,印度、西域来华的译师和高僧,也多精于咒术和密仪。据佛书上记载,310年来洛阳的佛图澄“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物”;约于421年,至姑臧的昙无谶“明解咒术,所向皆验,西域号为大神咒师”;北魏永平初,来洛阳的菩提流支也“兼工咒术”“莫测其神”;中国高僧玄奘、义净等也都传译过密法。

以上后世称为“杂密”。但在中国弘传纯粹密教(纯密)并正式形成宗派的,实始于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

716年,印度密宗高僧善无畏;携带梵本经西域来到长安,深受玄宗礼遇,被尊为国师。唐开元五年起,善无畏先后于长安、洛阳两处译出密教经典多部。其中最重要的是于洛阳大福先寺,由其弟子一行协助译出的《大日经》七卷,后成为密宗的“宗经”。

一行亲承讲传,又撰《大日经疏》20卷及《摄调伏藏》等。他们传授以胎藏界(理)为主的密法,是为中国密教正式传授之始。善无畏著名弟子除一行外,尚有温古、智俨、义林和新罗的元超等。

720年,南印度密教高僧金刚智,经南海、广州抵洛阳,大弘密法。金刚智于唐开元十一年至十八年,先后在长安资圣寺、大荐福寺译出《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法》等经轨四部七卷。

金刚智的弟子不空,曾奉师命赴狮子国,即今斯里兰卡学习密法。回到中国后,先后在长安、洛阳、武威等地译出《金刚顶经》《金刚顶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等11部143卷。《金刚顶经》后为密宗所依的主要经典。他们的传授以金刚界密法(智)为主。

不空著名弟子有金阁寺含光、新罗慧超、青龙寺惠果、崇福寺慧朗、保寿寺元皎、觉超,世称“六哲”,而以惠果承其法系。惠果曾任代宗、德宗、顺宗三代国师,其弟子有爪哇僧辩弘、日僧空海等。

该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有“理”“因”“本觉”三个方面的意义;“识”为“心法”,属金刚界,有“智”“果”“始觉”“自证”四个方面的意义,主张色心不二,金胎为一。

佛与众生体性相同。众生依法修习“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此宗仪轨复杂,所有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均有严格规定,需经阿阇梨(导师)秘密传授。

密宗梵本传世不多,但中国西藏和汉地保存译本颇多。汉译密藏经轨计有400部,681卷,经疏14部,81卷,合计414部,762卷;日本《大正藏》收入密宗著述计193部,1109卷,以上各有少量重译及复本。

西藏甘珠尔中收密部经典728部,丹珠尔收各种经疏、仪轨、成就法等计3120部,全部约合100余万颂,约当汉译3000余卷。

中国保存的密宗译本不但数量巨大,质量也很高,是研究印度、中国密宗的珍贵史料。

中国汉地佛教,在唐朝时是鼎盛时期。自唐武宗灭佛后,开始衰微。宋代以后,佛教各大宗派逐步走向融合。

中国佛教各宗派形成后,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得以迅速地传播,并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佛教各宗派的传播和影响,不仅仅限于宗教领域,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社会中的社会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吉藏 我国隋唐时僧人,三论宗创始人。祖籍安息,俗姓安,又称胡吉藏。著有《中论疏》《十二门疏》《三论玄义》《大乘玄义》《二谛义》等。

龙树 印度古代佛教哲学家、逻辑学家,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奠基人。其在原始佛教缘起说的基础上,发展了大乘缘起性空说,创立了空宗哲学系统。

窥基 唯识宗初祖,唐代陕西西安人,俗姓尉迟。字洪道。17岁出家,奉敕为玄奘弟子,入广福寺,后移住大慈恩寺,从玄奘习梵文及佛教经论。

王夫之 字而农,号涢斋。湖南衡阳人,汉族。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四大学者。

龚自珍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其诗文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

周敦颐 字茂叔,号濂溪,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

终南山 又名太乙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咸阳武功县,东至陕西蓝田,景色幽美,素有“仙都”“天下第一福地”美称。

弘一法师 即李叔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

义净 唐代僧人,旅行家,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俗姓张,字文明。其在探险、求法、翻译、著述等诸方面,是继法显、玄奘之后最有贡献的代表人物。

善无畏 唐代高僧。中印度摩伽陀国人。甘露王的后裔,13岁继承焉荼国王位,后出家学习密法。为唐代密宗胎藏界的传入者,与金刚智、不空合称开元三大士。

灌顶 有“驱散”与“注入”的涵意。在修行密法时,首先要有一位具足实证资格的上师,设立本尊坛城,以使密法的修行者能够了解此种本尊的实修方法。 RS9jn11+z9vnYADM0VIjeyqQoxW9xlc+61lAO+bO5QTIWJNIzH6HtDq9pSI8497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