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禅修特色 |
南传佛教的修行特色,并不仅仅在于严持戒律。它至今仍传承着完整系统的止观禅修次第,禅修者能够依照止观禅修,亦即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行习止,培育定力,之后再修观,乃至断除烦恼,解脱生死,现证涅槃。
南传佛教严格依照戒定慧的路线,以作风严谨的禅修戒律开展禅修,以期内心境界超越欲界诸天。
南传佛教的修行特色是传承佛法、守护戒律、保持正念、修习禅定以及培育观智。
在南传佛教教区内,也有诸如祝圣水、祝护符、系圣线之类的仪式,但那只是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古婆罗门教残余风俗、当地民间信仰及鬼神崇拜等因素影响的产物,并不属于严格意义的南传佛教。
根据南传佛教,要成为一名比库,首先应当尊重戒律。正因如此,在南传佛教国家,要按照佛陀当年所制定的行为规范,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不持金钱等如法如律的生活。
在缅甸东固王朝末期,缅甸僧团内部曾因为穿着袈裟的问题,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1708年,敦那村有个名叫谷那阿毗朗咖拉的长老,规定沙马内拉在进入村落时,可以偏袒右肩,被称为偏袒派。对此,一些比库指出,僧人在进入村落时必须披覆双肩,这派僧人称为披覆派。
两派相持不下,争论持续了24年,国王礼请四位博学长老进行调解,但也得不到解决。
贡榜王朝建立之后,这场争论又闹到阿劳普耶王那里。国王支持偏袒派,命令僧人必须偏袒右肩披着袈裟。
有饱学长老牟尼王音等两位上座不从王命,对佛发誓,宁舍身命,护持佛陀戒法,尽形寿不舍弃,结果遭国王驱逐出境。
1783年,钵多普耶王在位时,披覆派又引经据典,驳斥偏袒派,并获得胜利。钵多普耶王下诏全国,比库一律不得偏袒右肩入聚落。这场前后相持了75年之久的“着衣之争”终于宣告结束。
根据比库学处的众学法:僧人在进入俗人住区时,必须披覆整齐,即通披袈裟,以示威仪庄严;而在礼敬佛陀和上座比库时,则必须偏袒右肩,以表恭敬尊重。
从着衣之争可以看出,南传佛教僧人注重戒律的严谨作风。
南传佛教所说的正法,是从教法、修行与证果的角度上来说的。如果想要解脱痛苦、止息轮回,就必须修行。修行的方法包括布施、持戒、修习止观等。
根据南传佛教,佛陀教法的特点是导向解脱,导向寂止,导向正觉。同样,作为佛陀的弟子,就必须依循佛陀的教导,精进修行,以期达到断除烦恼、解脱生死。
禅修的巴利文意思是“心灵的培育”,就是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其实践方法就是以八正道的修学为主,辅以四梵住的慈悲喜舍等。
1.八正道 禅修者必须完整的修习八正道,因为解脱由此而生,烦恼由此而灭。禅修理念认为,贪欲、嗔恚、愚痴称为三不善根,是一切不善的根源,修习八正道能彻底对治贪欲、嗔恚、愚痴,得到涅槃解脱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四种圣者的果位。
八正道是培育正知正见,培育行为品德,培育心灵素质。它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共八支性质不同的正道。
正见是八正道中的第一支正道,也是八正道中最重要的一支正道。在佛经中,常把正见比作眼睛,它使修行者建立一个正确的知见,从而趋向善、觉悟和解脱的人生方向。当修行者建立起了正见这个法眼之后,将顺次引发其余七支正道的生起,向着正确的人生方向迈步前进。
正见是指对“苦集灭道”四圣谛有正确的知见。四圣谛是整个南传佛教教义的核心。
“苦”有无常、缺陷、苦痛等多个不同层面的内容。佛教说所有生命都是苦的,是指所有生命都是无常迁流,没有实在。带有缺陷,没有主宰,会遭遇到各种忧悲苦恼的事情。这是生命真理的第一条。
“集”指出苦的根源。无论现生所生起的各种苦或生死轮回的推动力,根本的原因都是由于心中有三不善根,即贪欲、嗔恚、愚痴。这是生命真理的第二条。
“灭”指灭除贪欲、嗔恚、愚痴,各种的苦便止息下来,这是生命真理的第三条。
“道”即修习八正道能对治贪欲、嗔恚、愚痴。这是生命真理的第四条。
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是出家或在家,当对“苦集灭道”有了正见,没有疑惑时,他便是一个得到“法眼净”的人,即是一个能“参预圣者之流”的人。他能踏进通往觉悟解脱的八正道之中,一直前进而不会退失。
当他遇上人生苦恼的事情时,不会陷入苦恼之中不能自拔和怨天尤人,而是沉着地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并于此生起出离心;当他遇上人生快乐的事情时,不会迷失在快乐之中,不会生起无止境的执著,而是明白苦乐都是生灭无常的,当中没有实在,没有常恒。他能逐渐从苦乐之中,从贪欲、嗔恚、愚痴之中解脱出来。
正思维就是与四圣谛相应的分析、抉择、理解、比较和立志。
四圣谛是一种关于生命的真理。若一个人生起正见之后,他的人生、生活、际遇等一切和生命有关的事物,都是使他加深认识生命智慧的教材。他自然对这些教材作出与四圣谛相应的分析、抉择、理解、比较和立志。
因此,有了正见生起,将自然引发正思维的生起,使人树立了一个正确的人生观,立下一个正确的人生志向,即明白人生是苦及以觉悟解脱为目标。若有正思维,即正确的志向的生起之后,必然会将志向付诸实施,继续发心去修习其余戒学、定学中的正道、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以完成道业。
所以,正思维的作用是向前连接正见,向后是一种动力,使人发心修习之后的六支正道。
正语就是用正确的语言说话,内容是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口四恶行”。
妄语就是谎话,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故意说谎骗人;两舌就是挑拨离间的言语;恶口就是粗言秽语;绮语就是对无意义的事情用美丽的言辞来修饰。
修习正语能净化人的口业,使语言真诚、正直、柔和、有益于他人。
正业就是正确地行为。内容是远离杀、盗、淫,不致损害他人而有益于他人。
“杀”就是故意作出行为,去杀害或伤害人类的生命和任何众生的生命;“盗”就是故意拿取不是自己的物品;“淫”就是指性行为,过出家生活的人远离所有的性行为,过在家生活的人不可侵犯妇女。
正命就是正确地谋生活命的方式,是指靠正当的职业来谋生,远离触犯身三恶行和口四恶行的职业。
正语、正业、正命这三支正道组成戒学。在戒学中,不仅不去做这些不善的行为,而且对这些不善的行为要有一种不随喜、不称赞、警惕、约束和抗拒的力量。
正精进又叫作正方便,就是运用适当的方法来改善的意思。在佛法中的精进努力,带有对应、适当、善巧的精进努力,并不是蛮干那样地精进努力。这已经属于定学的范畴,是为心灵的提升而作出适当的努力。
精进的标准因人而异。总的来说,只要能带来喜悦和令自己持续地进步,就是适合自己的标准。
正念中的“念”的巴利文意思是“系念、不忘失、持续的觉知、留心”等。正念的目的就是如实地了解生命和生命的真理,从而带来人生真正的利益。
正念的修习就是对身、受、心、法四个地方多加觉知,因为多加觉知,自然就会对此多加了解。生命的真理不必向外寻找,生命的现象和理则就在于自己的身心之内,如果能对此有亲证的智慧,各种烦恼就会逐渐减轻,以至彻底断除。
正定主要是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四个层次的定境,因其与四圣谛相应,故称为正定。正定是八正道之中最后的一支正道,和其它的正道不同,都是些平实但又极具深度的修习。
在家生活的人虽然是业余修习,但是也能够依循每一支正道的内容来随分尽力地实践,从而过上一种快乐、有意义、净化人生、通向觉悟解脱的生活。
2.修持 慈心和智慧是世尊教法中的两项特色。从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所有众生和对待所有事物的立场,可以对慈、悲、喜、舍作如下的定义:
“慈”就是给予自己及众生快乐,能治内心的嗔恚;“悲”就是拔除自己及众生痛苦,能治内心的暴力倾向;“喜”就是随喜自己及众生的成就,能治内心的嫉妒;“舍”就是不受事物动摇摆布的影响,能治内心的爱恨执著和喜好厌恶情绪。
因此,慈悲喜舍又称四梵住,意指梵天是以慈悲喜舍作为他们的住处和居所。当内心安住于慈悲喜舍这四个或其中任何一个定境时,内心的境界就超越了欲界诸天,有如梵天那样清净,充满无限的喜悦和快乐。
佛教的慈心超越了一般人心中的慈爱范畴,是一种冲破所有界限的善意、怜悯、随喜和平静,能消除自己与他人之间的隔膜,消除亲疏、敌我之间的隔膜,消除阶级、种族和宗教的隔膜,甚至于消除了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隔膜,把慈心无限量的扩散出去。因此,慈心是化解嗔恚最有效的力量,能舒缓所有心灵上和身体上的逼迫,带给我们向善、向解脱的推动力。
培育慈心并不是为了支配他人,求取他人的回报,而是为了个人内心的净化和利益他人。因为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慈心的时候,他的身、口、意三业都会流露出来。他不需要刻意的造作,自然能做出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乃至有益于所有众生的行为。同样,他也不需要刻意的约束自己,自然而然不会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乃至伤害任何众生的行为。同时,所有与慈心修行者接触过的众生,能感受到对他们所散发出的善意,从而安稳、融洽地相处在一起。
修习慈心禅,可以依照经中所教授的方法来修习。一是慈散发向自己,使自己整个人的身心都弥漫着慈心;二是将慈心向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向散发出去,使自己的内心持续向身内身外弥漫慈心。
布施 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项。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
嗔恚 又称作嗔,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