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演绎逻辑思维如此普遍,如此重要,所以我们每个人必须认识和掌握它,把它训练成自己的思维工具,随时随地运用。
不过要真正掌握一种方法,必须深刻了解它的内涵和具有的特点,这样才能从理论上整体把握,来指导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演绎逻辑思维具有方向性、因果性和有效性。
方向性
方向性是演绎逻辑思维最显著的特点,即从普通到特殊。普通到特殊之间的这条射线是由两者内在的联系形成的。
方向性体现了演绎逻辑逻辑思维的过程趋向,体现了推理过程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必然性,是一种直观的特点。
因果性
因果性是演绎逻辑思维的内在特点,演绎是建立在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上的。比如,一种称作“铜草”的植物,就是地质学家运用演绎思维方法发现的。他们在勘探时发现,凡是含铜元素丰富的植物,均生长得郁郁葱葱;反之,若铜含量不足,植物则生长不良,叶子细萎,花朵憔悴。于是,地质学家把那些含铜丰富、生长得郁郁葱葱的植物叫做“铜草”,它是铜矿的“指示剂”。
有效性
有效性是演绎逻辑思维的必然结果。演绎得到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提供的知识范围,所以推出的结论是一种必然无误的断定。只要大小前提都正确,演绎得出的结论必定也是正确的,这是演绎逻辑思维最突出的优点。为人们的思考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便捷之路。
从以上的特点可以看出演绎是一种非常有效非常简便的推理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它、掌握它,并正确地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