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普及,为广大的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取各种信息的广阔空间,拓宽了学生们的思路和视野。但与此同时,部分中小学生专注于在网上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热衷于一些内容低级、庸俗的网上聊天,这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无节制地通宵达旦上网。
怎样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处理好学习和上网的关系,做到安全上网,已经成为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对于中学生上网,学校的观点非常的明确,那就是禁止学生上营业性网吧,提倡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上网。学生进出营业性网吧,不仅可能遭到网上一些不健康信息的毒害,还可能因网吧人员复杂,让学生交上不好的朋友,或因网吧中的冲突,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有关人士认为,随着网络的普及,学会使用电脑,学会在网络上采集有用信息,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一项基本技能。目前许多中学生上网仅仅是娱乐、打游戏、聊天,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网上真正适合中学生的资源不是很丰富,信息内容对中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并且有价值的信息,很多都要收费;二是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自控能力不强,很难拒绝一些色情、暴力信息的诱惑;三是许多家长根本不懂电脑和网络,而忙于工作的家长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陪同孩子上网。即使安装了一些确保孩子安全上网的软件,但在懂得熟练操作电脑的学生面前,实际起到的作用却是有限的。
为引导学生安全上网,学校应双管齐下,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大对电脑课的投入,让学生们更多地接受正规的电脑教育,培养学生对网络中有害信息的鉴别能力,向学生宣传安全上网的重要性,给学生校园上网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如有些学校,校园网在上学时间都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由地在网上查找学习资料,浏览国内外的重大新闻。另一方面,学校也制定一些纪律规定,对到校外营业性网吧上网的学生进行纪律处分。
现在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升学的压力和内心的孤独,让他们心里渴望与人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上都需要一个相对宽松、平等的空间。
而互联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在网上随意获取自己需求的信息。他们可以通过浏览互联网,了解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并且虚拟的网络世界让背负升学压力的广大中学生可以暂时地避开现实,纵情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使自己得到放松。
网络是一个宝库,同时也是一个垃圾场,网上信息虽丰富,却良莠并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暴力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一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会产生负面影响,他们登陆色情、暴力网站,沉迷于网上不能自拔。而来自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让有的中学生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无限制地泡在网上,致使部分中学生荒废学业,一些中学生还因上网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盗、抢劫的犯罪道路。
很多的人都认识到,网络为中学生提供了大量信息,对于知识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学习内容大大超出了狭隘的课本范围,这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对中学生上网应“宜疏不宜堵”。
现实中,多数家长教育孩子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依然是“打压模式”,通常忽略与孩子们在思想、情感上的沟通交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始终感到压抑,需要一个出口,于是网络便成为一个很好的宣泄渠道。但又因涉世未深,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诱惑。为避免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学校在开设信息课,用辅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好网络的同时,家长与学校要相互配合,正确引导学生,担负起辅导中学生健康上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