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神奇的海底景观

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指海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的表面形态。海底地形是复杂多样的,其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陆地。

海洋底部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长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辽阔的深海平原。世界大洋的大体结构通常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基本单位。

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是在世界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地貌单元,其深度大致介于4000米至6000米之间,占海洋总面积的45%左右。由于海岭、海隆及群岛的分隔,大洋盆地被分成近百个独立的洋盆。

总体看来,大洋盆地就是大盆套小盆。最深的一个盆地深度为11034米,这就是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这一深度远远超过了陆地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

大洋盆地

大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是世界大洋最宏伟壮观的地貌单元。它纵贯于大洋中部,绵延80000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其长度和广度为陆地上任何山系所不及。

边缘火山

沿大洋边缘的板块俯冲边界,展布着弧状的火山链,这些火山便是边缘火山,又称为岛弧火山链。其中有些是水下活火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水下活火山主要喷发火山岩类物质,由于这类熔浆黏性大,含水量高,巨大的蒸气压力一旦突然释放,便形成喷发式火山,易酿成巨大灾难。

洋脊火山

大洋中脊是玄武岩质新洋壳生长的地方,海底火山和火山岛便顺着中脊的走向成串地出现,这些沿着大洋中脊存在的火山便是洋脊火山。

据估计,全球约80%的火山岩产自大洋中脊,中脊处的大洋玄武岩是标准的拉斑玄武岩。这种拉斑玄武岩是岩浆沿中脊裂隙上升喷发而生成的产物,它组成了广大的洋底岩石的主体。

洋盆火山

散布于深洋底的各种海山,包括平顶海山和孤立的大洋岛等,是大洋板块内部的火山。洋盆火山起初只是沿洋底裂隙溢出的熔岩流,以后逐渐上长加高。大部分海底火山在到达海面之前便不再活动,停止生长。少数火山可从深水中升至海面,这时波浪等剥蚀作用会不断地抵消它的生长。

洋盆火山的活动一般不超过几百万年。出露海面的火山停止活动,将被剥蚀作用削为平顶。洋盆各海山或大洋岛屿的火山岩以碱性玄武岩较常见,极少数岛屿有硅质更高的熔岩。碱性玄武岩组成的洋盆火山可能与热点或地幔柱的活动有关。

姆大陆沉没之谜

姆文明诞生于常年夏天绿意盎然的大地,并且创建了地球上第一个大帝国,名为“姆帝国”。

姆帝国的国王叫“拉姆”,拉表示太阳,姆表示母亲,因此姆帝国又被称为“太阳之母的帝国”。姆帝国宗教崇拜宇宙的创造神,即七尾蛇“娜拉亚娜”。

那么,这个“姆大陆”后来怎么就不见了呢?

有人设想,姆大陆沉没的原因是:大陆下面有好些充满一氧化碳的洞穴,这些一氧化碳通过火山活动形成的地下裂缝溢出地面,大陆下层就成了蚁穴般的空洞。一旦发生大地震,就会造成整个大陆的下沉。

姆大陆沉入海底的事是可能的,因为地壳是在不停地运动。在这种运动中,有时高山沉入海底,而海底上升,继而变为陆地。20世纪80年代,日本探险队在南美洲的平均海拔3700米的安第斯山上发现了数万年前的海贝化石。这说明姆大陆可能曾是露出海面的一片辽阔的国土,而安第斯山脉则是海底火山。

果真如此,那么10000年以前的太平洋就不是今天这个面貌了。姆大陆沉没的原因也是争论的焦点之一。火山?地震?还是与冰河期的末期一同沉没?看来对姆大陆的争论也如对亚特兰蒂斯大陆、雷姆力亚大陆的争论一样,还将长期持续下去,不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发掘,没有大量的确证,恐怕很难画出一个圆满的休止符。

拓展阅读

姆大陆土地辽阔,东起今夏威夷群岛,西至马里亚纳群岛,南边是斐济、大溪地群岛和复活节岛,全大陆东西长8000千米,南北宽5000千米,总面积约为3500万平方千米,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CVd4G/V4mk4YQvKVqFvzcPUztmMAJXxGI13ra7qSE1cpVzC2ZV0pRNen2cMT+t2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