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人们普遍把怀孕称作是“有喜”,这个比喻是很有意思的,因为,怀孕意味着妻子就要做妈妈,丈夫就要做爸爸,而爷爷奶奶就要抱孙子了,这当然是值得高兴的喜事。其实,从健康保健的角度讲,把怀孕看做“喜事”,也是在提醒孕妇:应该保持心情愉快,情绪乐观,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和影响,即使遇到不痛快的事也不要苦恼成怒,这对孕妇自身的健康,特别是对于腹中胎儿的健康发育,是非常有好处的。
为什么呢?说穿了就是一句话:孕妇的情绪变化,会导致生理功能、身体质量与健康状况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又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所以,孕妇对此必须有足够的重视。这方面的道理不用多说,只要懂得孕妇情绪不好会给胎儿带来哪些不利,人们就明白了。
先以孕妇发怒为例:医学和心理学专家实验证明,孕妇发怒的时候,血液中的激素水平会很快升高,体内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也会在短时间内增多,这些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很快遍及全身,而且能够通过胎盘屏障进入羊膜腔,奇怪的是,这些物质会在胎儿身上直接发生作用,用专家的话说,就是“胎儿可以复制出母亲的心理状态”,日后在性格、情绪上会还原母亲的性格和情绪。可见,这样的结果是很不好的。
此外,或许不少人也知道,血液中的白细胞是健康的“卫士”,人在生病时,白细胞,特别是白细胞中的巨噬细胞便进入“战斗”,与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进行搏斗。而孕妇发怒,恰恰会使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这无疑会使体内抵抗疾病的战斗力减弱,降低了人体免疫功能。所以,有可能更多地感染疾病。这不光对自身健康不利,也会由于经常生病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孩子出生之后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也比正常孩子差一些。由此可以说,怀孕期间孕妇的情绪不佳,造成对健康不利的后果是多方面的。
另外,有的专家经过调查还发现,一些发生腭裂、兔唇等出生缺陷的婴儿,其母亲在怀孕期间往往情绪不好,专家分析认为,怀孕7~10周这段时间,正是胎儿口腔顶和上颌骨形成的时期,而此时孕妇的情绪不稳定,受到一些不良刺激和影响,很可能就是形成出生缺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从国外的一些研究来看,孕妇的情绪好不好同样对胎儿有直接的影响。美国医生从一些自愿接受调查的孕妇那里得到的有关资料显示,性情暴躁、急躁、情绪波动大、容易发怒、多愁善感、敏感多疑、心胸狭窄的孕妇,妊娠早期以及中期发生流产的要比正常孕妇高出3~5倍,而且这些孕妇生的孩子比正常孕妇生的孩子体重明显轻一些,并且分娩时出现难产情况的也多于心理正常的产妇。
许许多多的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孕妇的情绪如何,既关系到自身的健康,也关系到下一代的生长发育,的确是一个应该认真看待的大事。至于在怀孕期间如何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绪,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比如,家庭要尽可能创造和谐、欢乐的生活气氛,夫妻之间要多交流,多理解,尤其是发生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要多从积极的方面开导孕妇,避免孕妇受到不良刺激。作为孕妇自己,同样要正确对待生活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矛盾。对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不要过分认真和计较,尤其不应该多疑多虑,尽量减少对家人的误会误解,即使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要想办法让自己大度一些,应该学会多作一些自我安慰,这样,情绪就不容易受到影响而不稳定了。要知道,保持健康的情绪,让自己始终有一种良好的心境,对自己对胎儿都有好处,自然对家庭也就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