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因而,小学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家长应采取有效的方法,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促进小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1)家长在让儿童掌握直接知识经验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掌握间接的知识经验。在家庭教育中既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玩具、学具、教具,使儿童掌握有关知识,更要注意让他们能凭借语言、文字,掌握诸如“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算术运算法”、“时间”等大量的间接的知识。
(2)在家庭辅导和日常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能力。例如,可以给孩子读一些侦探小说,让孩子学习警察或大侦探慎密的思维过程,以便透过扑朔迷离的表面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提高判断推理的能力。从中也可以训练孩子了解如生物、动物、植物、老虎、花草等概念的包含关系,使他们能逐步超越具体的事物,理解抽象的概念。
(3)在思维品质方面,家长要向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思维应具有一定水平的目的性、方向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等等,使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以提高。例如,可以给孩子出一些如“怎样用六根火柴摆出四个等边三角形?”、“青蛙为什么跳得高?”等问题以训练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算术应用题,从而能够有目的、沿着一定方向来培养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