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个月婴儿测试方法

可采用如下方法测试第三个月婴儿:

1.认母:

A.见到母亲主动投怀(5分)

B.母亲离开时哭叫(4分)

C.对谁都一个样(1分)

以5分为合格

2.追视红球:

A.头颈活动,上下左右环形追视(9分)

B,会上下追视(6分)

C.会左右追视(3分)

D.小于60°左右追视,眼动头不动(1分)

以9分为合格

3.眼看双手:

A.互相抓握玩耍,抓脸、衣服、被子(10分)

B.手乱抓眼看不着(6分)

C.手不会抓物(0分)

以10分为合格

4.牵铃的绳子套在某一肢体上:

A.知道动哪一肢体使铃打响(12分)

B.全身滚动使铃响(10分)

C.不会牵绳弄不出声音(2分)

以12分为合格

5.会发长元音或双元音:

A.3个(9分) B.2个(6分)

C.1个(3分)

以9分为合格

6.大人讲话时:

A.大声叫答话(12分)

B.小声答话(10分)

C.笑而不答(8分)

D.毫无反应(0分)

以10分为合格

7.常常笑:

A.见熟人笑,对镜子笑(10分)

B.见人就笑(8分)

C.人逗才笑(6分)

D.很少笑(4分)

以10分为合格

8.识把:

A.会做表示白天少湿床铺(10分)

B.偶然成功1次(6分)

C.常用尿不湿,不把(0分)

以10分为合格

9.翻身90°:

A.仰卧转侧卧(12分)

B.俯卧转侧卧(l0分)

C.侧卧转仰卧(8分)

D.侧卧转俯卧(6分)

以10分为合格

10.俯卧抬头:

A.抬起半胸用肘支撑(10分)

B.抬头下巴离床(8分)

C.眼睛往前看,下巴贴床(6分)

以10分为合格

11.俯卧:大人双手从两侧托胸并举起婴儿:

A.头躯干和髋部成直线,膝屈成游泳状(10分)

B.头躯干成直线,下肢下垂(6分)

C.头及下肢均下垂(2分)

以10分为合格

12.扶腋站在硬板上迈步:

A.5步(6分) B.4步(5分)

C.3步(4分) D.1步(2分)

以5分为合格

结果分析

1、2题测认知能力,应得14分;3、4题测精细动作,应得22分;5、6题测语言能力,应得19分;7题测社交能力,应得10分;8题测自理能力,应得10分;9、10、11、12题测大肌肉运动,应得35分,共计可得110分,总分在90~110分之间为正常,12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下为暂时落后。哪一道题若在及格以下可先复习31~60天相应的试题或该能力组的全部试题,再学习本年龄组的试题,若哪一题在A以上,可跨过本月的试题,向下个月能力组的试题进一步练习。

每道试题的讨论

1.婴儿能认识母亲,在他人和母亲之间做出选择,主动投入母怀,这是母亲最感欣慰的事。说明婴儿已具备了辨认和记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渐对母亲产生了亲情依恋,母亲离开时立即哭闹。母亲要尽可能地与婴儿在一起,使婴儿在心理情感上得到安全和满足,以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父亲也应参与照料婴儿,使婴儿尽快认识父亲,二人成为快乐的玩伴。

如果婴儿还未能辨认母亲,母亲应在乎日参与喂奶和护理,更多地与婴儿讲话逗笑,用丰富的表情及身体接触,使宝宝能感受母亲与其他亲人有所区别,从而增进密切的母子亲情,这对婴儿今后身体及心理发育都是十分重要的。

2.婴儿有追视能力,说明婴儿两侧眼肌能互相协调,头颈运动与视觉协调。每天坚持做1~2次双眼追视红球、风车和活动物体的游戏,或到户外观看活动的东西,不仅可以锻炼眼球肌肉的协调和灵活运动,还能培养头颈部协调和视觉集中能力,有利于追视分辨的形成,为将来认物作准备。

如果婴儿还未有追视能力,每天只让婴儿看正上方的固定玩具,他眼球运动由于缺乏锻炼的机会导致缺乏灵活性。电动的旋转玩具速度太快会使婴儿眼花缭乱。母亲要用红球在婴儿眼前20厘米处做缓慢弧形移动,使婴儿双眼盯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如果婴儿对红球失去兴趣,可用他喜欢的玩具代替,以培养追视物体的能力。

3.婴儿开始玩手,说明婴儿手眼开始协调,应创造条件引导其学动手,要替婴儿勤剪指甲,衣袖勿过长。千万不要因其抓脸、抓衣被而将其双手束缚或带小手套。让其尽情地玩手,因为手指的变化是无穷的,婴儿一旦发现自己的双手会玩得很投入,很感兴趣。

如果婴儿还未发现自己有一双灵巧的小手,是否因为穿衣太紧太厚衣袖过长影响上肢的运动。在婴儿清醒时一定要将其衣袖挽起露出小手,举在婴儿眼前,告诉婴儿“这是小手”,并将带柄的玩具塞入婴儿手中,以刺激手的触觉发育,教婴儿“拍拍手”“抓挠挠”的游戏,使婴儿快乐,促进双手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

4.婴儿学会了自己操纵牵铃游戏,经过反复尝试后能有目的地活动单一肢体牵动小铃。这是大脑通过广泛集中最后到有意识地支配某一肢体运动的结果。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可以不断变换悬起的带响玩具和牵绳的肢体,使这个游戏更有吸引力,对婴儿的四肢动作更换,及大脑分辨能力有促进作用。

如果婴儿还未学会操纵肢体以打响铃铛,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学会。可先从右下肢开始;选择婴儿喜欢的玩具加上铃铛系在一起悬桂在婴儿正上方,用松紧带系在婴儿右踝上。大人扶起婴儿右脚做踢脚运动,同时轻按左脚,让婴儿体会右脚与铃铛的关系。婴儿开始可能会全身运动以打响铃档,但1周后渐渐摸索到其中规律。一个肢体学会后再换用另一个肢体。

注意:大人离开时要解开绳索,防止婴儿乱动使绳子缠住肢体影响血液循环。

5.婴儿会模仿发音,在婴儿咿呀自语时,妈妈与婴儿主动交流,可提高婴儿发音的积极性,和模仿大人的口形发出不同的元音。家长常常又说又唱,便会使婴儿学会发出长的元音及“啊啊”“咿咿”的双元音。

如果婴儿还未学会模仿发音,可能与父母给予的语言刺激不足有关。父母应认真观察婴儿在无意中能发出哪个元音,利用这个音作出呼应和诱导,再用另一口形教婴儿,发拉长的另一个元音“啊——”“咿——”。即使母亲在做家务时也可在婴儿看不到的地方与婴儿进行交谈,或放一些婴儿喜欢的胎教育乐儿歌之类,让其在欢乐的气氛中自己咿啊地唱,逐步学会拉长的元音。

6.婴儿有了初步的应答能力,这是婴儿与母亲进行感情交流的最佳体现。常常与父母进行应答的婴儿,不仅精神饱满,语言和认知能力发育也会超前,母亲要珍惜婴儿的这种能力,给婴儿更多的交流机会。

如果婴儿还未学会与大人作出应答,父母在平日护理工作时多同婴儿对话,应鼓励婴儿大声说话大声笑。在与婴儿对话时要表情丰富,口形夸张,富于动感,以激起婴儿应答的兴趣。

7.婴儿很容易对人笑,与人交流,这对婴儿心理发展非常有益,家里人要常同婴儿逗笑,每次从外面回来都面带笑容地与婴儿“打招呼”,亲吻和拥抱婴儿,使婴儿感到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在爱他,在关心他,他也试图以笑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

9.婴儿学会翻身,不但妈妈感到高兴,婴儿也会非常兴奋,再也不安于平躺着而随时要翻身了。婴儿先学会向某一侧翻身,可进一步在婴儿另一侧逗引,让婴儿学会向左右两侧熟练地翻身。这时婴儿的颈肌、腰肌及四肢肌肉运动的配合都是很好的训练。当婴儿一人躺在床上时,一定要放好床栏以防止婴儿坠床。

如果婴儿还未学会翻身,可能是穿得太紧大厚,也可能是床太软。教婴儿翻身时,妈妈在右侧逗引婴儿,爸爸在左侧扶起右侧肩膀,并将左腿搭在右腿上,轻推婴儿臀部,婴儿就很容易向右侧翻身了。或者将婴儿放成侧卧位,用玩具在上万逗引,让婴儿自己用劲向仰卧翻身。

10.婴儿在俯卧时能抬头用肘支撑上身,说明婴儿的上肢与颈肌已经开始发育。经常在婴儿床头放些玩具,让其俯卧,使支撑的双手中的一只手去抓拿,可以强化上肢及颈肌,同时激发趴在床上玩耍的兴趣。

如果婴儿还未能用肘支撑上身,可以常让婴儿趴在床上,双手放在头的两侧,在婴儿眼前放一面小圆镜子,让婴儿看到镜中的自己,他会尽力抬起头以便看得更明白些。也可放婴儿仰卧,双手握住婴儿练习“拉起——躺平”,并配上婴儿音乐反复训练,使双上肢及颈胸肌肉发育,再做俯卧时就能用肘支撑使半个胸脯抬起。

11.婴儿的颈肌与躯干肌肉协调良好,为巩固这种协调,平日可做俯卧抬头,仰卧拉坐及步行练习使全身大肌肉发育及协调。家庭中不做俯卧抬胸的训练,以免影响呼吸。

如果婴儿在俯卧托胸时头和下肢下垂说明颈肌、躯干、下肢肌肉尚未发育协调,应经常练习,俯卧抬头使颈肌强健,仰卧拉坐及步行以练习四肢肌肉。大运动发育良好,不仅增强体质,位置改变扩大视野也是智力发育的基础。家庭中不宜做俯卧托胸的练习。

12.婴儿步行反射能延续下来,持之以恒地训练,使下肢肌肉发育,同时锻炼了站立平衡,促进前庭发育,有利于以后的爬行及学步。 IBX0+bMosUXxrGVkwneKEX8Vdm1Ned8CK+/TlMXPoNyx6/Bi+0dGwb4llPh3oZ0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