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从医院带婴儿回家时,你会充满地注视着婴儿安详的睡容,或者他正在四处寻找要吃奶,或者他正在大声号哭,使初为人父母者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里要详细地介绍婴儿在睡时、哭时和醒时如何给以适当的培养。
1.睡:婴儿有三种睡法,即瞌睡,浅睡和深睡。刚出生的婴儿每天睡16~20小时,满月时减少两小时。每次睡眠从半小时到三刻钟,偶然也会超过1小时,逐渐延长。当你看到他眼睛半睁,活动减少就是瞌睡了。母亲可打开胎教时放过的摇篮曲录音,按着节拍轻拍婴儿入睡,或者放在摇篮内按着节拍轻摇使婴儿入睡。如果母亲学会轻轻哼唱摇篮曲效果就更好了,这时婴儿正在听着呢,他正回味胎教时的声音安详地入睡,甜甜的小脸泛着一丝笑容。无意中在婴儿的心田中种上音乐的种子,有节奏地晃动锻炼了婴儿的听觉与平衡的联系,为日后视听与体位平衡打基础。
如果婴儿呼吸均匀,眼皮完全不动,婴儿是真正睡着了,即进入深睡,轻轻放下也能睡得很好。如果呼吸不均匀,眼皮闪动,有时哭一二声,这时是浅睡,他会感知不在母亲怀中,一放下会立即惊醒哭叫起来。应继续放音乐和轻摇。摇篮比小床好,因为省去从母亲怀中放入小床时的惊扰,使婴儿易于入睡。从深睡到快醒时也会过渡到浅睡期,如果在夜间婴儿哭一两声,眼皮闪动未睁开,母亲可轻拍不必过分打拢,让婴儿继续入睡,渐渐将两个或三个睡眠的小周期连起来,晚上睡得久些,白天哭时就抱起喂奶,使婴儿白天觉醒次数增加,晚上睡眠时间延长。培养昼夜有区别的生活规律。
2.哭:是婴儿表达需要的惟一方法。哭时头在寻找、嘴在吸吮是饥饿的表现,母亲来喂奶(或人工喂奶)立即停哭。这是安慰哭闹最有效的方法,出现频率最高。哭也表示尿布湿了,要求赶快换掉;,脸上绯红满头大汗表示太热了,要减衣被;脸上苍白手脚凉,表示冷了,要穿好或加盖衣被;肚子胀表示吃得太急吸入大量空气,要抱起打嗝,或顺时针揉揉肚子帮助肠道排气。
哭还表示要人抱,婴儿需要爱抚,喜欢大人抱起来同他玩玩。喜欢竖抱到处看看,头还不能伸直时要大人用手扶托,让他看看墙上挂的彩画或玩具,看看窗外景物和会动的东西。还喜欢大人抱着他摇荡跳舞,有时半夜哭起来,把他抱在父母胸前,听到大人心跳的声音,如同回到母腹有安抚作用。有时将婴儿放在温暖的水浴中也会有安抚作用,使他感受母腹中睡在羊水中的温暖和安详。
用各种办法仍不能安慰时,要看看婴儿是否发烧、腹泻、耳朵流水、脐部红肿或流水,是否某一处不让碰,必要时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3.吃奶:婴儿出生后吃奶往往不定时,随要随喂。母乳能帮助排胎粪,有充足的抗体保护婴儿不生病。有最适合宝宝的营养,初乳含锌量高。母亲在喂奶时要让婴儿学习寻找,不要很快将奶头塞到小嘴里。母亲的奶头只碰到婴儿的脸颊和唇边,让婴儿伸头用嘴去寻找。婴儿有灵敏的触觉,单凭触觉就能使头转到适宜的位置去够着奶头。到满月时,只要抱起,婴儿就会用头钻到适宜位置找到奶头了,这是适应能力的第一课。
在婴儿吃奶时,母亲会注视着自己的婴儿,婴儿也会盯住母亲。母子对视时双方都有各自的感受,母亲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不光要喂饱他,还要带好他,使他成为最好的婴儿。宝宝感到,在温暖的怀抱中不但能吃饱,还有人疼爱,沉醉在幸福之中。母亲看着婴儿的眼睛好像会说话,要仔细地看,想方设法看懂他在说些什么,母子之情油然而生。然而有些母亲总是很忙,一面喂奶一面在看报,甚至一手抱婴儿另一手在干别的事,眼睛远离婴儿,使婴儿感到孤独。婴儿的眼睛也渐渐离开母亲,甚至干脆闭起眼睛只顾吃奶,婴儿用眼睛传递信息的能力也渐渐下降,用眼睛去观察和理解能力也降低,失去了一生难得的学习机会。
4.醒:婴儿在睡醒时,大约在吃饱1小时左右会有10分钟到半小时的觉醒时间。
①婴儿醒时,他会睁开双眼东张西望,所以要为他预备几幅挂图。婴儿最爱看的是模拟母亲脸的黑白挂图。放在床栏右侧离婴儿眼睛20厘米处让他观看。婴儿第一次定睛观看时最好记下他能盯住几秒,新生儿第一次观看新图的时间为7~10秒,有个别婴儿能盯住看10~13秒、14秒或更多些。注视时间长短是新生儿第一项智力测试,国外作者跟踪注视时间15秒以上的婴儿,发现他们长大后智商都在120以上。
婴儿有记忆能力,到第三天注视时间减为3~4秒,所以第四天要换第二幅父亲的图像。这时他又再次盯住10余秒。每隔3~4天换一幅,你可考查婴儿是否记住第一幅母亲脸的图,当你再拿出来他会看3~4秒,但拿一幅新的就会长久盯住目标,说明新生婴儿对新奇的东西盯得时间长,能记住看熟的图,再看时间缩短,直到满月前后可换上彩图。
父母还可以用自己的脸引起婴儿的注视,母亲把脸一会儿移向左,一会儿移向右,婴儿会用眼睛追随着脸的方向,有时连头也转过去看。这时母亲可用手拿彩球、花铃棒,让婴儿学习追视,他不但会左右转脸追,还可以仰起头向上方追视。慢慢拿着彩球可引诱婴儿作环形追视,这时不但要求眼动,而且颈部也随着活动。
②讲话和逗乐是此时的第二项活动。家长张大口说话,向婴儿伸舌头,让舌头在口内上下活动,咂舌,使口唇混合发出声音,你会看到婴儿会用口来模仿大人的动作。婴儿出生不久身体各部位的活动还不能自主,惟有口唇最灵敏,除了吸吮之外还有能力去回应大人的口唇游戏。父母在照料婴儿时要不停地讲话:“啊!婴儿饿了,妈妈来喂你。”“又尿了!快换干净吧。”等等。当婴儿哭时父母学着婴儿的哭声叫几下,婴儿会停下来听,然后用同样的口形再发出声音以识别是自己叫还是别人叫,这是诱导出来的主动发音者,为以后发音打基础。
逗笑是双方的快乐时光。大人笑,抱着婴儿,抓挠他的身体,摸摸小脸蛋,经过若干天的逗乐,婴儿将学会在大人逗时出现开心的笑容。这与睡眠时不自觉地微笑不同,这是用笑来回答大人的逗乐,是有人逗才笑的。父母一定要把握这个时机,因为越早学会逗笑就越聪明。
③让婴儿学握物。新生儿生来就有握的能力,有些婴儿能握得很紧,如果大人用两个食指从婴儿的第五指伸入手心,婴儿会握住大人的手指,这时你可试着将婴儿提起。有些新生儿可提高到半坐位,最好的能完全握着大人的手指整个身体离开小床。不过握力的大小不与智商成比例,大人可以用花铃棒、笔杆、筷子之类让孩子试握。过去在满月时祖辈让婴儿试取百宝盘内的东西,如果握到笔和书就以为婴儿将来要中状元了,可惜婴儿握物是无意识的,碰到什么抓什么,不可能与什么预测有联系。
④到第2~3周在婴儿睡醒时可以试着为婴儿把大小便。把是一种便于排泄的姿势,在大人的“嘘”或“唔”声音引导下,看到便盆会让婴儿出现排尿或排便反射。从第14~15天起学习,有些婴儿在20天左右偶然成功。大人会表示十分高兴,夸婴儿“真乖”,大概在满月前后婴儿就识把了。自从市场出售各种一次性尿布或尿不湿以来,不少家庭就图省事而不把婴儿了。殊不知把尿是一种条件反射,孩于学会了不但便于学习其他东西,而且大人经常勤快的照料,也促进了母子交流,这是一件好事。识把的婴儿会做一种动作让大人去把,无言的信息使母子感情更加融洽。
⑤觉醒时爸爸应当做些什么?除了参与讲话,口唇游戏,逗笑之外,建议爸爸参与给婴儿洗澡和帮助婴儿运动。父亲从婴儿新生儿起就参与一定的照料角色有莫大的好处。不少婴儿上学后怕父亲,初中后就渐渐与父亲疏远,使父亲难以教导。婴儿有灵敏的触觉,喜欢大人按摩他的身体,母亲的手过于轻柔,不如爸爸的手强健有力。洗澡之后穿好衣服爸爸会高兴地抱起婴儿举高,放下来又再上举。大幅度的活动可促进管理平衡的前庭系统的发育。
⑥第7~10天,当婴儿学会听声转头时,要学习俯卧抬头的运动。让婴儿趴在床上,大人用花铃棒在婴儿头顶的方向逗引,使婴儿抬起眼睛看,慢慢地婴儿的头会抬起,整个脸都离开床铺。
每天能有1~2次这种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婴儿趴在床上不会憋着,因为他的头能左右转动,把鼻子让开。每天练习婴儿的头会越拾越高,便于看到躺着看不到的东西,而且换换姿势免得背部长久受压。趴在床上的婴儿以后手的够取、坐起和爬行都学得快。
⑦父母扶婴儿双腋,让婴儿的足底与硬板接触,婴儿会迈步行走,这是与生俱来的反射能力。父母每天扶婴儿练习迈步,使婴儿的下肢得到锻炼,还能延长这种反射使之不在56天应当消失时丢掉。
觉醒时要做的事太多,如何安排呢?其实每样事情都可以连起来干,如婴儿看画几秒后母亲可抱起来把尿,同时讲话逗笑,随手就教婴儿学握物。傍晚爸爸下班回来可以安排洗澡和运动。或者母亲利用上午替婴儿洗澡做运动,傍晚由父亲专门练习讲话和逗笑。安排好了做起就会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