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是婴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妈妈或家人能采用适当的方式和婴儿一起“玩”,通过游戏更好地促进婴儿各方面机能的发展,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基于这种考虑,这里提供一些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的婴儿游戏。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婴儿身体发育的情况,选择使用。如果婴儿一时还做不了,也不必操之过急,慢慢来。
1.听音乐
方法:妈妈在给婴儿喂奶时,将录音机或音响的音量调小,播放一段优美、悦耳的乐曲。此活动在婴儿出生几天后即可进行。
目的:音乐可以训练听觉、乐感和注意力,陶冶婴儿的情操。
注意:不要给婴儿听很多不同的曲子,一段乐曲一天中可反复播放几次,每次十几分钟,过几天后再换另一段曲于。给新生儿听的音乐,以胎教时播放的音乐为宜。
2.皮肤抚模
方法:在婴儿觉醒或和婴儿说悄悄话时,配以轻轻的皮肤抚摸。抚摸部位可以是头发、四肢、腿、腹部、背部、足背、手背、手指等。每天至少5~6次,每次3~5分钟,即每天15分钟以上。
目的:发展触觉,促进生长,增进父母与婴儿的感情。
注意:
A.每天洗澡后一定要抚摩。抚摩婴儿前要洗手、剪好指甲、摘下手表等金属物。
B.可隔一层衣服或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抚摩,以防损伤皮肤。
3.触觉试验
方法:轻触婴儿手心或眼睑,观察婴儿的反应。
目的:刺激婴儿的触觉发展。
4.味觉试验
方法:将甜、酸、苦等各种味道的水放人婴儿口中,观察婴儿作出的不同反应。
目的:刺激婴儿的味觉功能。
注意:不要将有强刺激性的味道放入婴儿口中试验。
5.看光亮
方法:用一块红布蒙住手电筒的上端,开亮手电。将手电置于距婴儿双眼约30厘米远的地方,沿水平和前后方向慢慢移动几次。
目的:吸引婴儿注视灯光,进行视觉训练。
注意:最好隔天进行一次,每次1~2分钟,不可不蒙红布用电筒直照婴儿眼睛。
6.看玩具
方法:在婴儿小床的上方60~70厘米处悬挂彩色气球、彩带、玩具等,想办法吸引住婴儿的目光。
目的:训练婴儿注视某一物体的能力。
7.说悄悄话
方法:婴儿睡醒时,用缓慢、柔和的语调对婴儿讲些“悄悄话”,如:“噢,××(呼乳名)醒了,睡觉梦见妈妈了吗?”“××,我是妈妈,妈妈好爱你”等等。每天2~3次,每次2~3分钟。
目的:给婴儿听觉刺激,有助于婴儿早日开口说话,并促进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注意:对婴儿说话,最好用普通话反复和婴儿说,有条件的,可以同时用外语说同样的话。这样可以让婴儿贮存标准、丰富的语音信息,可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8.让婴儿闻香、臭及刺鼻的味道,观察其反应。
目的:刺激婴儿的嗅觉功能。
9.让婴儿触及冷、热的物品,观察其反应。
目的:刺激婴儿的触觉功能。
10.看明暗
方法:将一张与书大小差不多的白纸对折,将一边涂黑,另一边空白。婴儿清醒时,将这张纸举在他眼前30厘米处。可在出生后半个月开始进行。
目的:观察婴儿的眼球是否在黑白两个画面上转来转去。
11.在婴儿床头上方两侧及周围(最佳视距为2厘米)悬挂一些色彩艳丽的玩具,如小气球、吹气娃娃及小动物、彩条、小灯笼或父母放大的彩色照片等,每隔4~5天更换一次。
方法:当婴儿醒时用鲜红色的玩具(直径约10厘米的红球)逗引他,看他有无视觉反应——眨限。当婴儿看到后,再慢慢地弧形移动玩具(每秒移动7~8厘米),让他的视线追随玩具移动的方向。
目的:提高婴儿视线追随能力。
12.响铃
工具:花铃棒。
方法:在婴儿头部两侧摇铃,节奏时快时慢,音量时大时小。边摇边说:“铃!铃!铃儿响叮当!”先不要让婴儿看到摇铃,而要观察其对铃声有无反应(如听到铃声停止哭闹或动作减少等),再训练婴儿根据铃声用眼睛寻找声源,每天2~3次。
目的:检验听力,提高视能力。
13.对话
婴儿出生二三周就会发出“哦哦”声来应答大人的声音,此时应开始训练婴儿的语言能力。
方法:喂婴儿进食、玩耍、智能训练时要和婴儿说话。大人讲得越多,婴儿也应答越勤。讲话时尽量使用普通话和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