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语言一样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本领,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动物不需要而且也不会学习,它们的本领是靠遗传获得的。它们的谋生手段来自于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固定下来的本能。
人同样也有一些与生俱来、不学而会的本能,例如刚出世的婴儿就会吃奶、啼哭、咳嗽、打喷嚏等,但是,这些本能远不能满足生存的需要,人的绝大多数本领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人没有飞禽的翱翔之便,没有走兽的爪牙之利,人的优势在于有一个特别发达的、善于思维的大脑。正是凭借着大脑,人才可以进行学习,并通过学习掌握远比任何动物的本领都要复杂、繁多、高级,连人自己也拍手叫绝的本领。人的绝大部分本领都是学习的结果。
由此,不仅要认识到人必须学习,而且要认识到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
既然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那么,学习时就得肯动脑筋、善于用脑,就得注意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学习当然要勤奋、刻苦,但光靠勤奋、刻苦却远远不够,还得有一定的智力。
所谓智力,就是脑力劳动的能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总和。也是孩子进行学习、获取知识的前提条件。有心理学家提出,智力是由两种因素组成的:一种是贯穿在所有智力活动中的普遍能力,主要有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一种是体现在完成某一特定行为中的特殊能力,如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也有的心理学家把前者称作智力,后者称作能力,或者统称智能。这就是培养孩子进行学习时所必须具备的脑力劳动要素。
要想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就得注意发展智力、提高能力。一个人智能的高低,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努力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