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说过,中国人重血缘关系,而周封建了以后,不论是它的联盟也好,还是它的同姓也好,都到各地去建诸侯。于是,一种新的融通就出现了。
现在我们回到历史中,到了春秋时期,周人和其他人群的界限就彻底消失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周人的智慧,那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智慧。周人在封建的时候,他走到一个地方,面对的是一个宗族、一个氏族、一个部族和群体。比如到了山东,他看到了东夷人,是用武力、用血和火去达到融通,消除这种阻碍,还是用联合的方式、柔性的方式?周人选择的是后者。这里面蕴含着历史的智慧。我们知道那个时代的人都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不亲。那怎么办?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出现了,就是婚制的变革。
我们曾经谈过,姬姓的同姓男女,是百世不能通婚的。这就是所谓的“同姓而婚,其生不蕃”,说两个同姓结了婚,生不出孩子来。不蕃,“蕃”就是繁荣;“其生不蕃”,就是子孙不会多。可是这并不是说,周人早就意识到了血缘太近,会导致生育恶果。虽然两个姬姓男女不能结婚,可是周人的姑表亲——那个血缘关系是非常近的——是可以结婚的。有的时候周人把女儿嫁出去了,比如说嫁给一个贵族家,生了个男孩,接着舅舅又把女儿嫁给这个男孩,这就是姑表亲。实际上一直到解放前,这种姑表亲还流行着,人们并不觉得麻烦,不觉得不对。可是两个同姓,比如说我姓李,然后村里面还有一个姓李的,我们是刚刚出了五服的(一个老祖宗,五辈过去了)。注意,如果你们结了婚,村里面都会觉得你不对劲,所以这就是同姓不婚的概念。那么这种同姓不婚,到底怎么回事?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觉得它形成了一种功能,什么功能?周人尽量节省资源。你像殷商似的,你都同姓结了婚,那怎么联合异族?所以周人的女儿,要嫁出去。周人要大量地娶异姓的女儿。你不是相信血缘关系吗?那好,我们就建立血缘关系。你是东夷,我是华夏,那好,我们结了婚,既是东夷也是华夏,所以这个姑表亲,实际上就建立在一种融通血缘的价值上。所以周代婚姻,在它整个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我吭吭哧哧搞了一辈子,做了点《诗经》研究。其中,《诗经》里面头一首诗就是《关雎》。《关雎》是讲什么的?现代学者都把它视作一首爱情诗。但是,说它是爱情诗,也对,也不对,说得不准确。这是一首恩情诗,强调有情人成眷属;也可以说这首诗不是表达爱的,而是祝愿结婚的人婚后幸福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的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没有人这样去表达爱情。在《礼记》里面,就谈到了婚姻的这种重要性。鲁哀公问孔子,说我们是大男人,又是做贵族的,怎么还去亲自迎接女孩呢?孔子说,亲迎之礼啊,不能这么说。为什么?你看把这个女孩请过来,她上给你伺候祖庙,下给你传宗接代,你不去亲迎,行吗?所以,婚姻在周代社会生活当中,实际上起着一个非常大的作用,它联合着不同的族姓,这是婚姻的责任。所以说,中国的第一部诗歌集子,第一首诗,就是说婚恋。
按照基督教的哲学史,人类社会从上帝造人开始。但是中国人不去讲,中国人讲什么呢?讲天地有阴阳,然后生万物,由男女组成家庭;有了男女,就有了父子,有了父子就有兄弟,于是人伦就产生了。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一种改写样式,是更大的社会群体所出现的新现象,逻辑上父子关系就是君臣关系,这是中国的伦理。我们今天虽然不赞成这种观点,但是你得知道,这是一个老逻辑,它是历史造就的。
另外周人他要以极少的人口统一天下,要统一那么多的四方诸侯,有很多人不是他的同姓,他就必须通过一种婚姻关系,来达至一种血亲。所以说周家的贵族,如果结婚的话,叫“一娶九女”。他不娶一个姓氏的,他要迎娶多个姓氏的女子来填满他的后宫。周家的女儿要出嫁也遵循类似的原则。咱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东周时期周王要将女儿嫁给齐国,那就要遵循陪嫁制度,叫“媵嫁制度”。媵就是“送”的意思。怎么送?周王如果嫁女儿,公主就带着她的妹妹和她的侄女——陪嫁女。同时还要有两个同姓国家的女子陪嫁,比如说像卫和晋,或者其他国家。这九个辈分不同、地位不同的女孩要一起嫁到齐国的后宫。这个媵嫁制度,在《公羊传》和《左传》中都有记录,这个说法也没有什么分歧。
为什么这么干?这实际上就组成了一个“女子小别动队”,到人家家里面去,把人家后宫占满了,伺候公婆,生儿子。生出儿子来,下一辈齐国君主,就跟周家有了血缘关系。所以,在《左传》里面你可以看到,周王在春秋时期见了同姓诸侯,叫他们伯父、叔父。这样的话,姑表亲这种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费孝通先生有一本书,对了解中国很有帮助,叫《乡土中国》。它里面有句话叫“一表三千里,众姑表亲”。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有的时候我也问我的学生,说咱们现实生活中,你们家跟伯父、叔父来往得多,还是跟舅舅、姨来往得多?你平时住姥姥家多,还是住大爷家、叔叔家多?反正我小的时候一放了假,就跑到姥姥家去,我们这一辈的都如此。这种姑表亲关系,到今天我们还能从实际生活中看到一些痕迹。
我们生活中处处洋溢着那种传统、那种古老的气息。实际上你追寻起来,这跟周人有关。所以我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婚姻的生活方式是周人确立的。周人就用这种关系,把姬姓的这种血缘的管道,和天下的所有姓氏都连起来了。这又是一次重大的推陈出新。
周人所处的社会壁垒重重,异族信奉的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是我们同族的,没有血亲关系的,我们不亲。那好,我们就建。怎么建?通过婚姻来建。所以姑表亲这种“一表三千里”现象,就成了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这就是打破壁垒。所以,与封建制相伴的,实际上是它的婚制变革。我们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周人他不对抗,他要融通,其中婚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当然,在其他方面他也融通。所以到了春秋后期,周人和其他人群的这种界限就彻底消失了。一开始周人建国,他要围一个土围子筑起来。比如说像鲁国,我们今天到曲阜去,你还能看到西周时期的那个鲁国城,在它的东边,现在还有七八米高的西周城墙遗址在地面上露着呢,这就是国。国,就是城郭,周人就在里面住着。当然里面住的不仅仅是周人,因为周人来的时候,还有大量的殷商人跟着他。我们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你立一个国,就还需要手工业者。所以在《左传》里面就记载,有很多手工业者,从殷商遗民中被选调出来,到东方去立国,他们的身份还是不低的。比如说鲁国人给他们立一个土地庙,按照他们的方式去祭祀,给他们一定的权力,这些人都在城里面住,也就是所谓“国人”。他们实际上就是一群周人及殷商人。
注意,殷商人也是外来者。站在当地土著的角度来看,周人和殷商人都是外来闯入者,所以可能形成对峙。但是周人实际上并没有与土著形成这种对峙。对峙的倾向是有的,但是周人在苗头产生时消除了它。他们用婚姻的方式,还有其他的方式,联合当地土著的上层。《左传》里面记载鲁国君主的夫人们,有的来自宋国,有的就是来自当地的那些附庸国,比如说风姓、仁姓,这些姓氏都是当地的土著,他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缓和矛盾。所以慢慢界限就消失了,这个变化,对于中华民族是至关重要的。
封建制就这样得到了巩固。通过这种婚姻的联合方式,周人和土著形成了一种缓慢的融合。这是一个民族在大地域建立文明,一开始必然需要有的智慧。殷商时期,殷商人采取的是武力征服的模式。周人放弃了这一点以后,他要找到新的方式,其中硬性的制度就是封建。跟封建制相配的是宗法制的形成,也就是血缘关系的制度化。那么制度化是因为什么呢?比如说周文王有兄弟,他的兄弟还要生儿育女。那么在这一支里,注意,有的封建出去,去做一个诸侯,还有一些留在陕西。随着这个家族慢慢延续,这个家族的人就会有一个宗族长,但是无论如何,最终的祖庙就是文王的。这个族群,它永远在中央有股份,它在中央有一个代理人,是它的大的宗族长。王要统率这些人群,他就找这个宗族长,这个宗族长再找下面的小的宗族长,这就是宗法制,层层不尽。周人试图通过这种措施统一天下人。
有些诸侯封建出去了以后,他们是第一代,之后他们的嫡子当了君主,嫡子还有其他兄弟,其他兄弟跟周王的关系也是一样的。大支套小支,像网一样,永远往外伸,网纲或者是在王室手里面,或者是在诸侯手里面,但是最终的总纲在王室手里面。因为周王是天下诸侯的嫡长子,他还是天下异姓诸侯的表兄弟。
以上我们介绍了封建制,以及与封建实施相伴的婚姻融通天下。同时我们也讲了,与封建制相表里的宗法制。宗法制的特点,就是从这一个家族衍生出去的众多的分支永远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有一些宗法制的成员,已经很贫寒了。但是,说起来,他还是周文王的弟弟、哥哥的一支,这个都在谱牒上写着。在观念上,他还认为他是周文王的后代,这就是宗法制的特点。但事实上我们已经很难这么追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