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书采用的底本是上海涵芬楼景印刘泖生影写北宋本(《四部丛刊· 子部》)。用作对校的有明《道藏》本、清《道藏辑要》本,用作参校的有明刘绩《补注》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庄逵吉本等,并参考古今中外数十种《淮南子》研究资料。本书精心校勘,力求保持宋本原貌,而又融会作者最新研究成果。
二、 对景宋本注文的处理,采用北宋苏颂《校淮南子题序》、清劳格《读书杂识》、清陶方琦《淮南许注异同诂》、清陆心源《仪顾堂集》之观点,认为《缪称》、《齐俗》、《道应》、《诠言》、《兵略》、《人间》、《泰族》、《要略》八篇为许慎注,其馀十三篇为高诱注。然二注已多有相掺。
三、 版本之误用( )表示,用[ ]改正,如《天文训》: “是谓下(春)[舂]。”衍文用( )表示,如《天文训》: “道(曰规)始于一。”脱文用[ ]表示,如《原道训》: “夫精[神]气志者。”
四、 考释与注文力求简明准确。译文分直译和意译两种,而以直译为主。本书基本采取句句对译的形式,使古今文义一目了然。
五、 对本书正文的分章析句,分歧颇多。本书分段,基本以韵段为主,并参照其他版本,斟酌而成。
六、 本书采用标准的简化字。文中出现的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除通假、古今字基本保持原貌外,异体字大多以简化字取代。由于校勘需要、繁简字对应有误、繁简字无法对应等原因,保留了少量的异体字和繁体字。
七、 对景宋本中的北宋避讳字,如匡、筐、玄、弦、眩、炫、敬、擏、境、镜、朗、殷、恒、贞的缺笔,本书皆已恢复正字。对避孙吴、隋、唐之讳,则保存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