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最擅长说谎的部位
——不诚实的面部表情

表情是反映一个人情绪与内心活动的一面镜子。也就是说,我们出现什么样的情绪,就会相应地出现什么样的面部表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来推断出对方的内心活动。

一个人的表情往往能真实地反映出这个人的情绪,比一个人的语言要诚实得多。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人的面部表情不会说谎?在所有的肢体反应中,人的面部表情是最不诚实的,是最容易受到当事人理智控制的身体反应。

在观察一个人的肢体反应从而推断这个人内心活动的过程中,有这样一条规律:肢体反应的诚实性随着目光的下移而逐渐增加。也就是说人的面部表情最不诚实,而人的腿脚动作是最诚实的。

这是因为我们在和一个人相处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注意对方的面部表情。因此从小父母就教导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情绪随意表现在脸上。例如当我们吃到很难吃的东西或是遇到很讨厌的人时,会出现厌恶的表情。但是这种厌恶的表情往往代表着不礼貌,所以父母会训斥我们不要表现出这样厌恶的表情。

于是,渐渐地我们就学会了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表情。时间长了,我们也就越来越擅长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表情也越来越会说谎。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取得天下,曾经三顾茅庐。这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可是莫大的荣耀。

在听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以得天下”后,刘备就带着关羽与张飞马不停蹄地去拜访诸葛亮。这是一顾茅庐,但是当时诸葛亮没有在家,刘备只好失望地回去了。

但是刘备并没有放弃,在过了一段时间后,他第二次来到了诸葛亮的住处。但是诸葛亮依然没有在家。面对这种情况,刘备虽然还有耐心,但是性格急躁的张飞却耐不住性子了,表示根本不应该来这里。关羽虽然没说什么,但是脸上却露出了轻蔑的表情。由于当时只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场,关羽并没有掩饰自己的轻蔑表情,所以关羽的轻蔑表情十分饱满,很容易被其他人观察出来。

这一次刘备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留下了一封书信。在信中,刘备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才华的欣赏与仰慕,并且强调了自己请诸葛亮出山的诚意。

回去后不久,刘备又准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出山。关羽在知道刘备的这一想法后,脸上依然是轻蔑的表情,并且对刘备说:“诸葛亮或许只是徒有虚名而已,不用再去了。”张飞甚至说:“这次两位兄长就不用去了,只我一人去就好。如果诸葛亮在家,我一定把他请来。就算他不肯跟我来,我绑也要把他绑来。”

听到张飞的这一番粗话后,刘备训斥了他一番。最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第三次来到了诸葛亮的住处。这一次诸葛亮在家,但是由于是正午时分,诸葛亮正在午休。刘备并没有打扰诸葛亮的午休,而是在一边静静地等候。

诸葛亮醒来后,就和刘备三人寒暄起来。这时关羽的脸上就没有了明显的轻蔑表情。因为关羽知道,刘备十分希望请诸葛亮出山。不论关羽对诸葛亮有什么意见,也必须理智地控制一下,不能表露出来。尽管关羽已经努力控制了自己的面部表情,但是他依然出现了轻蔑的微表情。

人的表情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情绪引发的表情,另一种则是理智控制的表情。第一种表情是诚实的,第二种表情却在撒谎。

面部表情是一个人情绪的外在体现,也就是说一个人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就一定会出现什么样的面部表情。但是出现什么样的面部表情,却不一定代表他产生了相应的情绪。因此,我们在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时,需要注意对方的面部表情是否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观察呢?

我们应当从细微之处着手,观察他的面部微表情。一个人可以理智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但是却很难控制自己的面部微表情。我们从对方的面部微表情着手,就可以准确地推测对方真实的内心活动与情绪反应。

微表情除了具有无法伪装的特点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为时短暂且不易觉察。微表情是一种习惯性的表情。例如一个人在遇到悲伤的刺激时,他会用理智控制不让自己出现悲伤的饱满表情,但是悲伤的情绪会让他的脸部肌肉做出一些习惯性的收缩动作,于是微表情就出现了。

此外,微表情所维持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几乎可以说是转瞬即逝。但是这一瞬间却是真实的情绪反应。综合微表情的种种特征,我们在观察微表情时最需要的就是细心。 drlNjkVccjEguCYuP3a+hoV1YSIre8E5zJf0q0/DEKUJiHYAJ+E9QZRpb1XcBpq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