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真物理学家看门道

物理学一向都是最宏大、最刺激的学问。如果你对职场攻略、理财指南和宫斗电视剧不屑一顾,选择把时间交给一本物理书,你想要的肯定不是普通的知识。你想知道宇宙的起源、量子力学的神奇之处、爱因斯坦的精妙思想、暗物质和暗能量之谜、超弦理论的难题。你想得到这个世界的终极解释。你想体验最深刻的智慧。读物理学家写的书,通常是仰望星空的姿态。

但是海伦·切尔斯基的这本《茶杯里的风暴》,想给你看的可不是这些。这不是一本仰望星空的书。

这本书写的是物理学的应用——确切地说,是那些比较常规的物理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这听起来好像一点都不刺激,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这本书刺激在哪里:它能检验你学的是“真知识”还是“谈资”,它还会让你见识一套高级思维方法。

理查德·费曼是个有很多粉丝的物理学家,人们粉他的一部分原因是他喜欢指出周围人的愚蠢之处。费曼曾经在巴西访问和工作了一年,他给巴西学生上了基础物理课。他注意到一个大问题。

费曼说:“巴西根本没有在教科学。”

费曼发现,巴西那些“物理学得好的学生”,其实根本没有掌握物理学。他们能把各种物理概念和定律的语句背得滚瓜烂熟,会用公式精确解题,但是他们不知道那些概念、定律和公式是什么意思。这些所谓的学霸能背诵教科书中经典物理实验的步骤,但是费曼给他们布置了一个自己动手做实验的作业,他们完全不会做。你能说这些人“懂”物理学吗?

我以前听说过这段典故,觉得这是应试教育的恶果。应试教育把什么知识都当成考试素材,最终考察的不是真正的知识水平,而是记忆力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但现在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事,这是所有国家的所有读书人都面临的一个困境。

这个困境就是,“知道”和“会用”是两码事。现在有句话叫“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在互联网时代,获得一个知识,包括理解这个知识,都是很容易的。只要有足够的好奇心,你就很可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比如说,你知道“薛定谔的猫”是什么意思,而且你还充分理解了这个概念背后量子随机性的原理,你得到了很大的乐趣,可能还为此感到一点点自豪。

那这时候,如果妈妈问你“薛定谔的猫”有啥用,你也许会非常大气地说,谈“有没有用”太俗了——科学事业就是要探索和发现,真正的科学家哪有那么功利啊。

这句话对倒是对,可是如果你只求知而不关心怎么用,那你就只是一个“知道分子”,你只能欣赏和赞叹那些知识。科学知识对你来说跟玄幻小说的剧情没有本质区别,都只是给大脑吃的零食和令人愉悦的谈资而已。

现在很多人一说科学就是什么“伟大的好奇心”——以我之见,好奇心被高估了。玄幻小说也可以激发和满足好奇心。单纯的好奇心不能带你走很远。

也许你可以尝试一种更高级的思维。这个思维要求你掌握高质量的知识,然后在不同的地方识别和应用这些知识。

尝试了这种思维,你才能知道什么叫“知道”。

比如说,你知道热量是怎么回事,你也知道鸭子和人一样,是恒温动物。那你知道在冰水里游泳的鸭子,它们的脚为什么不怕冷吗?再比如说,你学过有关气压随温度变化的知识,那你知道为什么爆米花受热只会膨胀,而不会炸得四分五裂吗?

你可以把《茶杯里的风暴》这本书,当作一本思维训练手册。有些司空见惯的东西一旦细想,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简直千疮百孔。

种子发芽以后,为什么总是往上长呢?如果种子能识别哪个方向是向上,其中必定有一个什么机制能让它感受到重力!这个机制是什么呢?又或者,是因为光线总从上方来吗?书里有答案。

但我看重点不在于答案,而在于你能不能提出问题。只会赞叹而提不出问题,你就是个看热闹的。能提出关键问题,你才算会看门道。掌握这套高级思维,你学什么都没有白学。这样你才真的有可能用知识去改变世界。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一次晚上走路的时候只顾着仰望星空,一不小心掉进了坑里,有人嘲笑他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孔子专门研究经天纬地的大学问,老农民笑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看这些嘲笑也不见得没有道理——仰望星空和大学问固然了不起,能在日常小事中看出门道来,才是真本事。

万维钢
(作者系科学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Te5fGd7mtKQt2IRDVAKS8hsPHfeN9Ddud1MEdm9dZujPJIQ8Q5lv3md30JfNA9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