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迸发创造力的独处体验,是身处美国最重要的必备技能之一。
——卡尔·桑德堡
内向者有时觉得自己格格不入,这是有理由的——就好像你的宇宙飞船降落在错误的星球上——内向者太常被误解了。他们很少展露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显得有些冷淡神秘。就像我们看到的,许多社会高度颂扬外向的美德,而许多外向者又会对内向者为世界带来的特殊贡献侧目以对。令人难过的是,许多时候甚至连内向者都不理解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看一看,内向者的哪些特质最容易引起外向者的警觉。阅读下面的列表时,你要记住,现实中的内向者甚至会比表中描述的更加难解:他们的能量如潮水涨落,行为因此没有多大连续性。有时,他们的电池是充满的,这时就显得外向健谈;有时,他们又精疲力竭,费力地拖拉着自己的四轮马车,这时的他们连一个字都懒得说。这样的表现往往让认识他们的人感到困惑不已。
内向者倾向:
★将能量保留在内心,使人们感到难以了解。
★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发言之前再三犹豫。
★回避人群,寻找安静的场所。
★不关注别人在做什么。
★谨慎挑选见面的对象和参加的活动。
★不会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需要被他人询问自己的观点。
★没有足够的时间独处或没有不受打扰的时间会心情烦躁。
★以审慎的态度思考和行动。
★不表现出太多面部表情和动作。
参照上表,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外向者会觉得内向者有点神秘。此外,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的以下三个主要差异,又使得这小小的裂痕演变成巨大的误解。
内向者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与一般人不同
外向者的思考和发言是同时进行的。这对于他们来说毫不费力。事实上,当他们把事情大声说出来的时候,思路会更加清晰。内向者则需要时间思考,没法即兴发言,除非他们所讲的是自己十分熟悉的话题。在外向者眼中,内向者也许太谨慎或者被动。外向者已经习惯想到就表达,以至于他们会觉得沉默不语的内向者不值得被信任。“想什么就说出来嘛!”他们会这样觉得。“为什么他们对自己的想法没有信心呢?他们想隐瞒什么呢?”外向者会觉得内向者在隐瞒信息和想法。比如一场会议后,曾有好几个外向型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开口,并让我告诉他们刚刚在想什么。为什么我不参与进去,并给出自己的意见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觉得我藏着掖着。但是,确实有许多人对我说我很“神秘”。从我的角度看,当我开口时,我的每一个字都是有分量的。我在宣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是很显然,在外向者眼中,我说出想说的事情所花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以至于他们觉得我有意在隐瞒。
外向者得明白,内向者需要时间来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过,外向者也应该意识到,如果内向者对一些话题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理解,那么就得当心了——刚刚还很安静的内向者可能要打开话匣子了!
浸润在语言中
批评别人比要求自己要简单太多了。
——本杰明·迪斯雷利
观念深深扎根于文化的同时,也会被编织到语言中。语言反映了我们所持有的立身观念,我们和观念是相互成就的关系。我在好几本词典中查看了“内向型性格”这一概念。在《心理学词典》(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中,它被定义为:“……一种指向自身的取向。内向者全身心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回避社会接触,并有脱离现实的趋向。”在《国际心理学词典》( Th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中,它被定义为:“……一种主要的人格特质,其特征表现为过分关注自我,社交性不足,被动性强。”在《韦氏新大学词典》( 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中,它被描述为:“……完全或相当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状态或倾向。”接下来的更厉害,在《韦氏新世界同义词词典》( Webster’s New World Thesaurus )中,内向者被描述为:“……沉默思索、自我观察、以自我为中心、自恋、孤僻、独来独往、孤独的人。”当我读到这里,脑海中已经浮现出破旧森林小屋里的孤僻怪客了。
当我在这些参考书中查看“外向型性格”时,我总算明白为何会对自己内向者的身份感到惭愧了。《心理学词典》中这样描述:“……一种指向外界的人格倾向。外向者社交性强、乐于行动,他或她的动机容易受到外部事件的影响。”《国际心理学词典》中描述:“……外向型性格以对外部世界感兴趣为特征,自信、果决、热爱社交、追求感官刺激、崇尚权威。”《韦氏新大学词典》中这样说:“……以从外部世界获得肯定为特征,友善而不拘束。”最后,《韦氏新世界同义词词典》将“外向型性格”定义为:“……表现出一种关注他人的行为倾向,善于社交,喜欢聚会和炫耀。”对于外向者来说,再坏的评价也不过如此。你明白大概的趋势了吗?如果你觉得我在书里吹捧内向者,我不会否认。实际上,我不过是在努力拉齐内向者与外向者之二者的起跑线而已。这条起跑线偏了太久了。
内向者是被忽略的
当内向者看起来不太情愿说话,或者语速很慢时,他们往往没法让外向者保持注意力。外向者(甚至有些内向者)会觉得,说话吞吞吐吐的内向者贡献不了什么新内容。内向者不喜欢打断别人,所以他们可能会用轻柔的语气讲话,也不会专门强调什么。其他一些时候,内向者做出的评论在思想深度上要超出寻常,这一点会让人不舒服,所以人们也倾向于忽略这样的评论。过一会儿,另一个人可能会说出一模一样的话,然后收到热烈的反响。内向者就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了。这对他们来说十分困惑和沮丧。
从表现上,许多内向者丝毫不吐露他们思考的齿轮在转动和摩擦的迹象。在社交场合,他们脸上的表情可能看起来很被动,或者冷若冰霜。除非他们接受了太多信息刺激还回不过神来,或者是真的不感兴趣(谈话内容意义不大),否则他们通常只是在思考人们的对话。如果被人问起来,他们会分享自己的想法。这几年,我已经逐渐学会主动向内向者询问其所思所想。几乎每一次,他们的发言都会拓展谈话的内容。
但是,他们的表情实在太平淡了,别人都猜不出他们是不是心不在焉。如果内向者不和他人持续地进行眼神交流,也不给出线索,这表明他们正在聆听谈话内容。同时,其他人可能就要排斥这些看似心不在焉的内向者了。
内向者迫使外向者停下来思考
外向者不信任内向者还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内向者有时会做一些让外向者讨厌的事情——内向者敢于建议外向者停下当前的行动,在继续行动之前好好反省。内向者会建议外向者放缓脚步,做做计划,想想后果,在行动之前保持专注,而这往往使外向者十分扫兴。外向者已经能够看到项目的成果了,就像他们刚刚在后院撒下种子,就仿佛立即能看到未来的鲜花盛开了,于是忙不迭地要去园圃买种子回来。他们就像是赛马——如果你要限制它们的行动,它们就会发出嘶鸣,猛扯缰绳……而步伐缓慢的内向者恰恰相反,他们更喜欢停下来细嗅蔷薇。“让我们先坐下来,看看后院,想想怎样安置这些植物吧!”他们会这样说。想要让内向者“更进一步”,简直就像让海龟加速,哪怕你在它们肚子下面点一把熊熊烈火,它们也快不起来。内向者和外向者确实都让对方相当恼火。